二胎家庭需注意:強迫「大的讓小的」有4大危害,聰明家長3招化解

2020-12-17 若蘭媽咪的育兒日誌

今年春節,我們帶著若蘭寶貝回老家(公婆家)過年了。小姑子聽說我們今年回來過年,夫妻倆帶著小外甥也趕過來了。誰料想,大年初二,因為疫情影響,村裡便封了路,我們的返城計劃被擱置,小姑子一家也沒法回去。於是,我們三家人也就不得不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已經一個多月了。共同生活的這段時間,我們三家人相處的其樂融融,另外還讓我體驗了一番「家有二胎」的感覺。

若蘭年前剛剛過完2歲生日,而小外甥今年已經10歲了。雖然若蘭十分乖巧懂事,但偶爾也會有霸道、不講理的時候。而每當兩個孩子有了爭執的時候,小姑子總會說小外甥「你是哥哥,要讓著妹妹!」

小姑子這麼說,一方面是怕和我起衝突(雖然我們都不是不講理的人,但在關係到「孩子」的事情上,母親往往會」護犢子「,缺乏理性的),影響姑嫂關係,另一方面,可能在小姑子的觀念裡,「大的要讓著小的」,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其實,不光小姑子有這樣的觀念(後面我會講到小姑子和若蘭爸爸的關係,通過他們兄妹倆對彼此的評價,可以看出小姑子「大的要讓著小的」的觀念根深蒂固),我們80、90後基本上從小就是在這樣的教育觀念中長大的,而且大部分人還在用這樣的觀念教育自己的孩子。但是,這種「大讓小」的教育,實在是」弊大於利「,如果父母堅持這樣的教育理念,毀的不只是孩子的童年!

01影響親子關係

美國教育專家希瑟·舒梅克曾表示:「按照大人要求進行分享,會中斷遊戲,削弱親子信任,並導致虛假的慷慨。」

父母強迫」大「孩子讓」小「孩子的過程,表面上看是暫時解決了紛爭,實際上卻破壞了和諧的家庭關係,尤其會影響」大孩子「和父母的親子關係。

我家若蘭爸爸能夠包容若蘭爺爺的任何」過錯「(說」過錯「可能有些嚴重了,就是那些在若蘭爸爸看來不正確、不妥當的言行),但對待若蘭奶奶的就沒有那麼」友好「。之前我一直很疑惑,同為父母,若蘭爸爸的態度為什麼差異那麼大?

通過和小姑子一家相處的這一個月,我終於發現了問題所在:婆婆對待若蘭爸爸和小姑子的態度差異太大。而且,若蘭爸爸也親口證實了,婆婆的這種」區別對待「不是最近幾年才有的,而是從他們小時候就是如此。

因為若蘭爸爸是」哥哥「,所以,從小不論什麼事情,什麼東西都必須讓著小姑子,哪怕明顯是小姑子的錯,婆婆也會說」你是哥哥,就應該讓著妹妹「或者」她(小姑子)是小的,你(若蘭爸爸)是大的,她小她不懂事,你也不懂事嗎?「事實上,若蘭爸爸僅僅比小姑子大一歲而已!

婆婆的」偏心「,分毫不差的」遺傳「給了自己的兒子(若蘭爸爸),只不過婆婆是偏寵女兒,若蘭爸爸是偏愛父親,不管公公和婆婆因為什麼原因有了意見分歧,若蘭爸爸永遠都直接站在公公這一邊。

都說童年是純粹的快樂,但在這被弟弟、妹妹壓住的「大孩子」身上,我卻生生看到了沉重。很多時候,當孩子們發生矛盾時,我們沒有去問清楚是非,只是簡單粗暴的要求「大的必須讓著小的」,卻忽略了那個「大的」也還是一個孩子,就因為比弟弟妹妹早出生幾年,就要忍受爸媽不公的待遇,這樣會讓「大孩子」覺得父母不愛自己,只愛弟弟(妹妹),就會有「既然你不愛我,我也不愛你了」的想法,對親子關係造成不良影響。

02不利於手足感情

在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教育中,我們一直講究兄友弟恭,愛護幼小,於是很多父母經常會將這一句話掛在嘴邊:」你是大的,要讓著小的。「大人們的本意是消除爭端,讓孩子們更好的相處,建立更親密的關係。事實上,大人越幹涉,孩子的關係越激烈。這種不分情況的強制要求,反而更不利於兩個孩子建立親密的手足感情。

每個孩子都是天使,都值得最好的愛與公正對待。但是,很顯然,我家婆婆沒有做到這一點,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若蘭爸爸和小姑子兄妹兩人雖無大的矛盾衝突,但互相評價都不高。小姑子說若蘭爸爸「沒有哥哥的樣子」,若蘭爸爸說小姑子「哪裡像個乖巧的小妹妹了?」

在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教育中,我們一直講究兄友弟恭,愛護幼小,但是這種謙讓,應該建立在自願的基礎上,而不是被迫。我們缺的不是道德,而是規則。所以,父母理應儘可能的一碗水端平——讓孩子共同遵守家庭規則。父母強制要求「大的」必須讓著「小的」,實際上就破壞了公平原則,變相改變了家庭規則的內容,這是最容易造成兄弟姐妹間矛盾的主要根源。

所以,二胎家庭的父母心裡要知道,不要總是教育大寶讓著二寶,要教育兩個孩子相親相愛,大的要關愛小的,小的也要聽話、關愛大的,這樣的教育方式,才更有利於培養兩個孩子的手足之情,更有利於二胎家庭的和諧。

03不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

很多爸爸媽媽在有了二胎以後,就潛意識的把「大寶」當成了小大人,處處包容、遷就「小寶」。這種不分青紅皂白地讓「大孩子」讓著「小孩子」,根本就是大人們在教育過程中圖省事的強盜邏輯。這麼做,非常不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不僅會傷了「大的」,也會害了「小的」。

先說對「大孩子」的影響。謙讓是美德,但是因為早出生一點,就要捨棄自己喜歡的,自己渴望的,這無疑是不公平的。長期在「你是大的要讓著小的」這個觀念下成長,會讓孩子心裡產生不安全感,認為自己不配擁有爸爸媽媽的愛,因「缺愛」而導致膽小,自卑或者因為長期被輕視而叛逆,這更會影響到他們對於社會公平的體驗和個人價值觀的培養。

再說對「小孩子」的影響。很多家長沒有對錯之分,強制「大讓小」的理由往往是「大孩子應該更懂事,小孩子不懂事很正常,所以大的應該遷就小的」。小的孩子就會仗著「有人撐腰」,越來越自私、無理取鬧,甚至為所欲為。

04會讓孩子「走錯路」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一味地要求「大的讓著小的」,導致「大孩子」長期違背自己的內心意願,真實的想法被壓抑,得不到釋放,就會自覺存在感低。孩子在心理漸漸的和父母疏遠,遇到什麼事都不願意和父母溝通。孩子的年齡比較小,涉世未深,在未來的人生路上,很可能做出錯誤的選擇。

在家裡,「小孩子」因為長期有大人做「保護傘」,為所欲為。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會因為你年齡小讓著你。當父母非常粗暴的去人為幹涉,孩子反而會遭遇很多挫折,多走很多彎路,甚至誤入歧途。

05聰明父母3招化解難題

如今二胎家庭有很多,家裡有兩個孩子,應該怎樣合理對待孩子間的關係,體現父母的智慧。

首先,有底線。很多時候,當孩子們發生矛盾時,我們沒有去問清楚是非,很自然地指責大的,袒護小的,「大孩子」很容易把袒護弟弟妹妹的父母和「小孩子」一起,視為「敵對」的一方。小孩子也未必領情,儘管有大人袒護,但是自己卻被同齡的玩伴拋棄了。所以,家長在處理兩個孩子的爭端分歧的時候,一定要保持基本的「底線」——是非對錯觀念不能丟,解決問題時「對事不對人」。

其次,不強制。在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教育中,我們一直講究兄友弟恭,愛護幼小。但是,這種謙讓,應該建立在自願的基礎上。大的讓小的,應該是孩子心甘情願的主動選擇,而不應該是大人的強制要求。父母不能用「大的必須要讓著小的」這些簡單粗暴的辦法行事,而是應該在孩子沒受到原則性傷害的情況下,讓他們自己尋找關係的平衡點。

比方說:平時多告訴大孩子,弟弟(妹妹)年紀太小,請他/她多擔待,但是孩子的付出,做家長的都會看在眼裡。等小寶懂事一點後,家長也要教育小寶,「你要聽哥哥/姐姐的話」,引導兩個孩子相親相愛。如果兩個孩子都已經到了可以溝通的年齡,這時候家長就無須過多參與了,你不如讓孩子們自己去嘗試協調問題,用他們的方法找到解決矛盾的最佳方案。

最後,巧引導。作為家長,教育一定是要「領先」的。《弟子規》「出則悌」裡第一句就是「兄道友,弟道恭」,作為兄長(姐姐),對弟弟(妹妹)要有愛;做為弟弟(妹妹),對兄長(姐姐)要恭敬。兄弟姐妹之間要的是互相尊重,而不是「大的要讓著小的」。

隨著二胎政策放開,很多家庭都把生二胎的事情提上了日程,有些家庭已經「喜迎二寶」。在這批「二胎大軍」中,80、90後是主力。而這一代人,基本上是受「大的必須讓著小的」的教育觀念毒害最深的一群人。所以,我們一定要摒棄這樣的觀念,不要讓發生在我們身上的「悲劇」在自己的孩子身上重演。

相關焦點

  • 「大讓小」的育兒方式對二胎家庭真的有益嗎?
    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曾經說過,當一個家庭有了新的生命誕生,家庭的焦點就會聚集到這個新成員的身上,手足矛盾由此便會展開。很多二胎家庭都會把「孔融讓梨」當做教育準則,講給老大聽,似乎這已經成為了二胎家庭的「金科鐵律」,老大必須遵守。但其實家長不知道的是,這個如此有教育寓意的故事,正在一步步的「毀娃」。
  • 二胎家庭:老大讓著老二的危害竟然這麼大
    小笨熊 文/朵朵麻麻 隨著二胎政策開放,很多家庭都選擇了再要一個孩子,但是隨著老二的出生,親子關係也迎來了新的考驗!好朋友文文是兩個孩子的全職媽媽,老大6歲,老二2歲,都是男孩兒。前一段時間,跟我說兩個孩子真是要把她弄崩潰了!經常是她收拾屋子或者忙著事情的時候,那頭老大就和老二搶起了玩具,哭鬧不停的。
  • 李玫瑾:二胎家庭最大的坑,就是「大讓小」,別再強調孔融讓梨了
    很多二胎家庭都會把「孔融讓梨」當做教育準則,講給老大聽,似乎這已經成為了二胎家庭的「金科鐵律」,老大必須遵守。但其實家長不知道的是,這個如此有教育寓意的故事,正在一步步的「毀娃」。「大讓小」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說過,二胎家庭中,當兩個孩子出現矛盾時,家長不要一味袒護小的,而是要學會如何教育老大。
  • 老大常欺負老二,二胎家庭如何改變現狀?家長需注意孩子心理變化
    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父母為了孩子有個陪伴都會選擇再生個二胎。二胎家庭也總是讓人聯想到幸福美滿,但是家裡有兩個小孩,調皮加倍,疲憊加倍。父母在照顧小的同時,大的也總是搗亂,這讓家長心力交瘁。二胎的家庭裡經常會出現老大趁大人不在時欺負打壓老二,明明自己的孩子在外和其他小朋友相處融洽,怎麼和自己的兄弟姐妹反倒老起爭執?
  • 「大的必須讓小的」,這種強盜邏輯在二胎家庭的危害,會代代相傳
    再後來,阿秋有了自己的孩子,她盡心盡力地照顧,孩子簡直就是個「天使寶寶」,聽話可愛。後來阿秋又生了二胎,這下家裡就熱鬧了,小妹妹每天都黏在阿秋身上。有幾次大兒子和妹妹在一起,小妹妹揮手打了哥哥一下,哥哥還手後,哇的一聲就哭了。
  • 「大的要讓著小的」,父母這種思想要不得,二胎家庭須注意
    自從二胎政策開放以後,二胎家庭越來越多,本來想著家有兩個娃相互陪伴可以開心的,可是當二寶來臨之後,才發現原來想的太天真。不可否認家有兩個寶寶喜悅和煩惱共存,二胎家庭由兩個娃帶來的喜悅和煩惱,可以說幾乎所有二胎家庭都遇到過。欣喜過、困擾過也煩惱過。
  • 為什麼二胎家庭中老二更聰明?不是家長偏心,而是硬體條件差太多
    除了平衡二胎關係,糖媽發現不少人都提出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在二胎家庭中,老二比老大更聰明」。 而二寶卻從小就特別機靈,無論是說話還是走路都比較快,我心裡也犯了嘀咕,難不成我家二寶出生後也會比小糖果更聰明? 偏心的確會讓大寶「變笨」 多數二胎家庭在二寶出生以後,關注都會更偏向小的,畢竟小寶寶需要更多的照顧。
  • 二胎家庭中,這些育兒誤區你踩過嗎?家長要這樣平衡寶寶們的關係
    本文篇約1200字,閱讀時長約3分鐘。當家裡迎來了新成員時,家長在喜悅的同時也面臨著一個新問題,作為家長如何平衡大寶和二寶的關係呢?本來一個娃可能就夠家長忙了,現在兩個寶寶家長是否更加會感到焦頭爛額呢?所以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一下二胎家庭中,家長在育兒過程中容易踩到的常見雷區吧。
  • 生二胎有3個好處,也有3個注意事項,備孕二胎需知道
    隨著二胎政策的出臺,越來越多的家庭選擇了生二胎,而國家出臺二胎政策一方面是為了每個家庭的和諧考慮,可以增進家庭成員之間的感情。另一方面是基於近些年來新生兒出生率過低,想要減輕老齡化壓力,更加有利於優化人口結構。剛開始大多數家庭迫於經濟壓力,都沒有選擇生二胎,但隨著經濟的發展,許多家庭都有了想要生二胎的念頭,正好隨著二胎政策的出臺,許多家庭就有了想要生二胎的願望。
  • 二胎給家庭之間會帶來哪些好處?家長在此需注意些什麼?
    "二胎政策"早在2015年時就已經正式實施,不少的家庭也選擇了生育二胎。國家之所以推出二胎政策,一方面考慮的是促進家庭和諧,增進家庭成員之間的親子關係。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的減輕現在的"老齡化"現象,解決人口失調的問題。
  • 二胎家庭「大讓小」,毀大寶害二寶
    「大讓小」,似乎成為無數二胎家庭平息兩個孩子之間紛爭的有力武器。每次只要拿出「大讓小」來說事兒,大的那個孩子似乎就會被搪塞住,儘管這對大孩來說並不公平,但仍然被無數家長信手拈來。事實上,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多少二胎家庭的孩子,都是被這種「大讓小」的觀念給害了的。
  • 二胎家庭老大易現心理問題
    亮亮今年8歲,因為王先生和妻子均是獨子家庭,因此他們在亮亮5歲時生了第二胎。  亮亮在弟弟小毅出生之後的3年時間裡,一直對弟弟還挺好的。「又不是只大一兩歲,大恁個多,一般來說都不會爭啥子搶啥子了噻。」在最近幾個月時間裡,亮亮突然出現了很大的變化,總是趁著家人不在時,一把搶走小毅嘴裡的食物,或者把弟弟玩得正開心的玩具搶過來扔在地上,嚇得小毅哇哇大哭。
  • 「大的要讓小的」?二胎家庭中的這種新型偏心,危害不輸重男輕女
    文丨郝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當家裡有兩個小孩的時候,家長們大部分都要求,年齡大的孩子讓著年齡小的孩子。並且這種謙讓,經常是不考慮究竟是哪個小孩犯錯的情況下,即便是年齡小的孩子犯錯誤了也都是訓年齡大的孩子。
  • 二胎家庭為什麼老二更聰明?教育專家:這些硬體條件老大是沒有的
    自二胎政策開放以來,很多家庭家裡都有兩個孩子,很多家長發現:二胎家庭裡,老二往往要比老大要聰明得多。家長也因此感到疑惑:為什麼二胎家庭老二會比老大要聰明呢?1、 老大受到了冷落在沒老二之前,老大一直獨享著家長對他的關注與寵愛,但有了老二之後,由於老二比較小,家長會給予老二更多的關注與愛。
  • 李玫瑾:二胎家庭最大的坑,就是「大讓小」,孔融讓梨式傷害太深
    受這些傳統故事的影響,中國人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經常喜歡讓大的讓著小的。特別是現在,自從放開二胎之後,越來越多的家庭都有了兩個孩子,而在兩個孩子之間的戰爭也就開始了。其實說是兩個孩子的戰爭,很多時候都是有父母的參與的。家長們最喜歡說的一句話就是:「你是哥哥(姐姐),不能讓著弟弟(妹妹)啊?!」家長們總覺得年紀大的孩子就應該和孔融一樣,讓著小的孩子,才能體現兄弟姐妹之間的情誼。但是實際上,這是最快破壞孩子之間感情的方式。今年8歲的萌萌就是這樣,自從3年前有了妹妹之後,媽媽就只帶著妹妹睡覺。
  • 李玫瑾教授:二胎家庭孩子打架時,家長說:大的讓小的!都錯了
    他生孩子可能是幸運的,但孩子投胎到這樣的家庭,是詛咒,不是祝福。當大哥大毛還在他母親的肚子裡時,他經歷了醉酒的虐待和撕裂。據說孩子在媽媽肚子裡就已經學到東西了,可以做胎教。胎教有好有壞,但如果你認為一個孩子在出生前就經歷過父母的長期虐待和撕裂,可能會造成輕微的暴力傾向。大毛大約四五歲。有一次他父親喝醉了,開始對家人發脾氣。後來不知道為什麼孩子的爸爸和孩子的叔叔打架。
  • 二胎寶寶取名的注意事項,有二胎打算的家長一定要注意了!
    國家已經完全放開二胎政策,不少家庭都已經想著為家裡的老大添一個伴,很多家長都不是很滿意老大的名字,在老二的取名上就會比較慎重,那麼關於二胎起名的方法,家長們知道嗎?快來和起名網小編一起來看看吧!如張韶涵,有一個弟弟和一個妹妹,名字為張韶傑和張韶軒,取「韶」字共用。相對來說,韶是比較中性的字,這樣無論二胎是男寶還是女寶,都比較好搭配共用字來取名。還有梁詠琪和龍鳳胎弟弟梁詠俊。「詠」字也是比較好取男女名字的。  例如林志玲,她的哥哥叫林志鴻,共用字是「志」,比較男性化。於是第三個字取了「玲」,立馬有了不同的韻味。帥氣中帶著柔美。
  • 為什麼二胎家庭中,老二總是比老大更好養?原因現實又扎心
    「我以為只有我家這樣呢,我兩個女兒大的八歲、小的一歲,大的還沒有小的省心。小的嘴甜得不行,吃東西都知道分媽媽一份。大的嘴笨又木訥,完全被她妹妹比下去了。」上述這些言論,都是網友分享的親身經歷。隨著二胎政策開放,二胎家庭越來越多,類似這樣的討論也越來越多。
  • 到底要不要生二胎?專家:不出20年,二胎家庭可能面臨這幾大難題
    為緩解我國人口矛盾,「二胎政策」應運而生。「二胎政策」解決了獨生子女獨自贍養老人而面臨的巨大壓力;緩解了人口老齡化;使孩子不在一個人孤單長大,有了兄弟姐妹的陪伴……但事情都是兩面性的,二胎政策所帶來的問題也不容小覷!
  • 還在要求大讓小?二胎家庭這樣做可以使手足情深
    隨著國家二胎政策的開放,很多家庭都選擇了生育二胎,步入了二胎生活。在這些家庭中,頭胎孩子的心理健康逐漸成為了大家關注的重點。很多父母要二胎的初心都是為了給老大多一個伴兒,想著將來他們老了,這個世界上還有一個親人陪伴著他。然而,事實證明,現實不容樂觀,明明該幸福美滿的二胎家庭,卻總是問題重重。兩個孩子之間互相仇視甚至仇殺的事件屢見報端,無數血的教訓提醒我們,關注頭胎孩子的心理健康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