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我們就是聽著各種各樣的中華傳統美德故事長大的,孔融讓梨就是其中比較有名的故事,講的是三國時期的孔融從小就懂得謙讓兄弟的故事。受這些傳統故事的影響,中國人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經常喜歡讓大的讓著小的。
特別是現在,自從放開二胎之後,越來越多的家庭都有了兩個孩子,而在兩個孩子之間的戰爭也就開始了。
其實說是兩個孩子的戰爭,很多時候都是有父母的參與的。家長們最喜歡說的一句話就是:「你是哥哥(姐姐),不能讓著弟弟(妹妹)啊?!」家長們總覺得年紀大的孩子就應該和孔融一樣,讓著小的孩子,才能體現兄弟姐妹之間的情誼。
但是實際上,這是最快破壞孩子之間感情的方式。今年8歲的萌萌就是這樣,自從3年前有了妹妹之後,媽媽就只帶著妹妹睡覺。當萌萌晚上想和媽媽說話的時候,媽媽總會說:「別說話了,吵著妹妹睡覺。」
而因為家長有意無意對妹妹的偏讓,妹妹在家裡非常霸道,不允許姐姐玩玩具和吃好吃的,甚至連姐姐和媽媽說話她都要哭鬧。這樣的情況讓年僅8歲萌萌非常傷心,她甚至覺得上學都比在家好,因為爸爸媽媽更喜歡妹妹。
像萌萌家這種情況並不是個例,在二胎家庭中,大讓小的情況普通存在。甚至在前幾年還有過這樣的新聞,就是說一個學校的考試題目就是「孔融讓梨,你讓不讓呢?」其中不少孩子斬釘截鐵地寫「不讓!」,結果自然是被老師判錯,因為標準答案就是要讓的。這件事情的本質,其實就是「大讓小」這種做法太過於深入人心,連老師都這麼教。
這件事的本意其實就是禮讓,但是一旦形成了「大讓小」,那麼大的就要永遠讓著小的。大孩子委屈,覺得明明都是孩子,為什麼我就要讓著你?而且我永遠比你打,豈不是要永遠讓著你。
一次兩次的「大讓小」也就算了,時間長了,大孩子覺得家長就是偏心的行為,更加增添了對弟弟的厭惡和對家長的不解,對整個家庭的關係都有很大的影響。
1、影響親子感情。家長覺得讓老大讓的只是很小的東西,但是在孩子的眼中卻很重要。
更代表了父母對他的忽視,一旦孩子形成了父母偏心的想法就很難再改正過來,對親子關係可以說是一個非常不好的影響。之後發生的任何事,孩子就會用「父母偏心」的有色眼鏡來看待,那麼結果自然也是不好的。
2、影響手足之情。很多二寶在剛出生的時候兩個孩子的關係都是非常好的,但是一旦二寶長大開始有了爭搶的意識,兩個孩子都會發生劇烈的鬥爭。而大寶嫉妒二寶的根源其實就是因為二寶分走了父母的愛。
父母教大寶謙讓,其實是打破了公平對待兩個孩子的原則,所以造成了兩個孩子之間緊張的關係。
3、兩個孩子性格危機。長期處於劣勢的大寶,會形成缺乏關愛的內心,喪失掉安全感,形成自卑、缺乏控制的性格。而專家的研究表明,這樣的心理甚至會影響成年後個人價值觀的樹立。而小寶由於長期的被偏愛,經常有恃無恐,甚至仗著自己的年紀小,做一些故意欺負大寶的事情。
這種自私的行為,會讓小寶有非常大的性格缺陷,在人際處理上更容易遭受挫折。
二胎家庭中,大寶和二寶的關係應該如何平衡呢?如何才能更好得讓孩子學習到中華的傳統美德呢?
1、做好大寶的思想工作後再要二寶。面對一個弟弟或著妹妹,大寶的心情肯定會受到波動。想要平衡大寶的心理落差,必須讓孩子做好心理準備成為一個哥哥或者姐姐。家長應該在要二寶之前就讓孩子能夠理解雖然家裡要有個弟弟和妹妹,但是父母對他的愛沒有任何變化。
在寶媽懷二寶的時候,可以帶著大寶一起做產檢、買東西,讓大寶有了參與感,也更能體會到成為一個大哥哥、大姐姐的感覺。
2、讓老大更有長子、長姐的權威性。在古代,最大的孩子是要頂立門戶的,在子女中擁有者絕對的權威性。其實正是這種權威性,讓他們沒有父母愛被剝奪的感覺。所以在兩個孩子日常的生活中,家長可以給予大寶更多的權威,比如家裡有好吃的,讓大寶負責分配這些好吃的。
其實通過觀察,你會發現無論大寶給了二寶多少,二寶一般都不會提出抗議,而在這種分配的過程中,大寶也能夠更懂得照顧二寶的意義,更加疼愛二寶。
3、家長不要參與孩子的爭執。兩個孩子在生活中出現爭吵是很正常的事情,經常吵完了之後兩個人反而感情更好了。怕就怕家長參與其中,「大讓小」的做法反而讓兩個孩子的感情出現裂痕。所以一旦兩個孩子吵架,家長這時候不要插手,讓孩子自己去解決矛盾,這樣有利於孩子之間的相處,甚至於他們情商的鍛鍊也很有好處。
4、謙讓不能是單方面的。在孔融讓梨這個故事中,孔融不僅對弟弟謙讓,其實對哥哥也是禮讓的,所以家長們在看這個故事的時候不能片面的認為謙讓就是「大讓小」,二寶也是要謙讓大寶的。如果兩個孩子相互謙讓,那麼會擁有一個和諧的家庭關係,但是如果只是單方面一個人謙讓,就會出現問題。
家長在日常教育中應該更加注重分享,讓大寶主動和二寶親近,二寶長大之後就要相互分享,只有這樣才能讓大寶從心裡接受二寶的存在。
兩個孩子的家庭充滿了歡樂也充滿了爭吵,所以家長對於平衡兩個孩子之間的關係一定要下足功夫,兩個孩子懂得相互幫扶和扶持,成為未來生活中彼此的依靠。
寶媽們你是如何平衡兩個孩子之間的關係呢?有沒有過「大讓小」的事情發生呢?歡迎留言告訴我們,大家一起探討育兒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