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二胎時代下,二胎家庭最大的騙局,就是「孔融讓梨」

2020-09-05 媽寶經兒

文/媽寶經,內容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有兩個孩子,對孩子應該是孔融讓梨的教導方式嗎?答案是否定的。著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老師在節目中說到,家長們不能因為小的小,就一味地偏袒小的,應該多花點心思在教育大娃身上。孩子們都處於正在成長的階段,很多道理需要明白和實踐,大人們覺得自己的強制做法,能夠讓孩子們和睦相處,擁有良好的關係。


其實從小孩子出生的那一刻開始,大孩子的愛就被分走了。父母的愛是有限的,當家庭中多了一個新成員,自然而然的就會把自己的心思花在新成員上,認為大孩子能夠照顧好自己。可父母們忘記了,孩子再大,也是孩子,需要父母的關心和疼愛。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由於父母的部分缺失,會對孩子以後的成長帶來很大的危害。


因為自己是孩子中的老大,好像就應該主動擔負起照顧小的責任,甚至成為了她們的義務,所以從小就懂得怎麼照顧他人,怎麼換位思考,所有的行動都將圍繞著他人展開。長此以往,孩子將對自己的表現不滿意,即使在很多人眼中,已經算是十分優秀,但是在孩子看來,還是沒能因為所取得的成績,換取爸媽對自己的關心和愛護。


身邊大多數的老大,都有著一種共同的特性,就是乖巧懂事,堅強獨立。這樣的品質在他們的弟弟妹妹出生時,就自帶了。可是那時候的他們,本該擁有屬於自己的快樂童年,卻因為第二個孩子的出現,剝奪了自己當小孩子的權利,失去了童年的快樂和純真。等到孩子們慢慢長大,會發覺這個世界上沒有疼愛自己的人,凡是只能靠自己。要想培養孩子更好地成長,大人們應該儘快採取行動。


1.保持孩子的待遇一致

有些家長覺得,小的需要更多的關愛,大的可以照顧好自己,這樣的想法是不對的。爸媽們總是習慣性地給孩子們發放禮物,或者是在自己外出時給孩子驚喜,在這個時候,爸媽們應該精心準備兩份禮物,而不是一份。一旦爸媽們忽略了大的存在,將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甚至將影響孩子以後的人生。


2.觀察老大的情緒


因為大的懂事乖巧,不需要過多關注,大人們自然就選擇不聞不問。但是不說不代表孩子不需要,很多時候大的會口是心非,他們害怕自己提出的要求被否決,甚至會引來父母的罵聲,這樣的擔心是常有的事情。作為父母,應該及時關注孩子的情緒,一旦有所變化,就應該採取相應的行動。


3.製造孩子們相處的環節


孩子們之間的相處,是需要提供相應的環境和機會的。父母們想要大的照顧小的,就應該讓孩子的思維中有這樣的意識。父母們可以在平時沒事的時候,讓兩個孩子共同完成一件事情,這樣對孩子感情的培養是十分有幫助的。互動能夠促進感情,更能夠培養孩子們相處的模式。


家中有兩個孩子,應該給孩子們同等關注。老大總是獨立懂事,凡事不需要父母操心,看似省事的背後卻隱藏著很大的心理隱患。為了防止孩子以後出現這樣的情況,大人們應該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給予適當的關愛,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的愛。


關注「媽寶經」,每天學習專業有用的育兒知識,做新時代好媽媽!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用,記得給我們點讚並分享哦~

相關焦點

  • 李玫瑾:二胎家庭中,最大的騙局,就是要求老大學會「孔融讓梨」
    文/園園媽育兒日記「孔融讓梨」的故事相信大家都知道,很多家長也用這樣的故事教育孩子,要懂得禮貌謙讓,這樣才是一個文明的人,而現在正是二胎時代,很多家庭把這個故事當做基本準則講給大寶聽,似乎每個家庭都是這樣的,老大必須要準守的規律。
  • 李玫瑾:二胎家庭中,要求老大學會「孔融讓梨」,本就是個騙局!
    ☆大福很多二胎家庭中,教育孩子都是用「孔儒讓梨」作為例子,強迫哥哥姐姐一定要讓著弟弟妹妹,可從來沒有家長想過,這個典故本就是個騙局。「孔融讓梨」其實是個偽命題,二胎家庭中最大的坑,就是讓老大學會「孔融讓梨」。
  • 李玫瑾:二胎家庭最大的坑,就是「大讓小」,別再強調孔融讓梨了
    很多二胎家庭都會把「孔融讓梨」當做教育準則,講給老大聽,似乎這已經成為了二胎家庭的「金科鐵律」,老大必須遵守。但其實家長不知道的是,這個如此有教育寓意的故事,正在一步步的「毀娃」。面對妹妹的「無理取鬧」,安安的父母每次都會說:「二寶還小,你應該向孔融讓梨一樣
  • 二胎家庭最大的「坑」,就是強迫老大學會「孔融讓梨」!
    孔融是東漢末年著名的文學家,與他相關最著名的故事就是「孔融讓梨」。他在四歲時,專門挑盤中最小的那個梨吃,把其它的大梨讓給別人吃。這是中國千百年來流傳的一個道德教育故事,它告訴我們,凡事應該遵守公序良俗。
  • 李玫瑾:二胎家庭最大的坑,就是「大讓小」,孔融讓梨式傷害太深
    從小,我們就是聽著各種各樣的中華傳統美德故事長大的,孔融讓梨就是其中比較有名的故事,講的是三國時期的孔融從小就懂得謙讓兄弟的故事。受這些傳統故事的影響,中國人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經常喜歡讓大的讓著小的。特別是現在,自從放開二胎之後,越來越多的家庭都有了兩個孩子,而在兩個孩子之間的戰爭也就開始了。
  • 父母教會老大「孔融讓梨」,李玫瑾直言:這是二胎家庭最大的悲劇
    案例曾經就有一個6歲的女孩因為「癔症性眼盲」上了熱搜,就是因為媽媽懷了二胎,,小女孩害怕爸爸媽媽不在愛自己,擔心自己會受到冷落,就出現了眼盲,經過媽媽的描述,這個6歲的小女孩是突然間出現視力下降的情況,後來就連走路都會摔跤,看見女兒這樣的異常的情況,就連忙帶著孩子去了醫院就診
  • 無知的父母才會讓老大學孔融讓梨,二胎家庭教育路上最大的坑
    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越來越多的家庭都有兩個孩子。孔融讓梨似乎成了我們教育二胎關係上最好的方式。孩子不能真實的表達自我,是教育上最大的失敗。3.孔融讓梨的故事,被放在《三字經》裡作為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代代相傳,也是父母經常拿來教育子女相互謙讓的典型案例。可是我們在套用這個觀點的時候,卻沒有去深思過它是否合適。奇葩說裡面就討論過孔融讓梨的故事。
  • 「大讓小」的育兒方式對二胎家庭真的有益嗎?
    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曾經說過,當一個家庭有了新的生命誕生,家庭的焦點就會聚集到這個新成員的身上,手足矛盾由此便會展開。很多二胎家庭都會把「孔融讓梨」當做教育準則,講給老大聽,似乎這已經成為了二胎家庭的「金科鐵律」,老大必須遵守。但其實家長不知道的是,這個如此有教育寓意的故事,正在一步步的「毀娃」。
  • 二胎家庭,別再讓老大「孔融讓梨」了,學習下蔡少芬的育兒方式
    弟弟摔倒後更是哭的不行,這下奶奶也生氣的打了下大寶的手了「你怎麼能打弟弟,你把弟弟弄倒頭都摔傷了,你是大孩子你就不能讓著弟弟?大寶聽完我說的,邊擦眼淚邊說:「好,那你讓弟弟不要在弄亂了」家有二胎後李玫瑾教授說過:「家有二孩的,要把教育的重點放在教育大寶的身上,而不是護小的上面。」
  • 你還在堅持讓大寶「孔融讓梨」?二孩家庭應該走出這些誤區
    「孔融讓梨」是中國千百年來流傳的一個道德教育故事,講的是孔融小時候就知道把大個的梨給哥哥吃的故事,本來是個告訴大家要遵守公序良俗的故事,結果卻被很多二胎家庭用錯了方式,「孔融讓梨」其實是個偽命題。你是不是經常跟老大說這些話呢。你是哥哥,應該讓著弟弟(妹妹)。你比弟弟(妹妹)大,要多照顧他(她),不能欺負他(她),聽到了嗎?弟弟妹妹還小,他(她)小不懂事,你打他就是不對。
  • 孔融可以讓梨,我也可以不讓
    這句話出現在日益增多的二胎家庭,出現在逢年過節親戚的問候裡,出現在幾乎每一個孩子耳邊,堪稱快樂童年的一顆絆腳石。
  • 讓老大學會「孔融讓梨」,是二胎家庭教育的一個坑,你還沒避開?
    由於二胎政策的放開,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選擇要第二個孩子了,可是老二的到來,也讓很多家庭原本受寵的老大變得不那麼受寵,甚至是要在家裡處處忍讓。有些家長總是說,那老二還小,你比她大,你就一定要讓著他呀!孔融讓梨這一套,並不適合家長教育孩子。那麼有二胎的家庭到底應該怎麼做呢?第一點,要學會讓他們自己解決矛盾。本來他們兩個就是最親的人,他們的手足之情就是世間最珍貴的一種感情,是非常難得的,家長們要學會利用這種感情,出現問題的時候,要讓他們自己解決。
  • 「孔融讓梨」是一個千古騙局?
    「孔融讓梨」是一則歷史故事。「孔融讓梨」會不會也是一碗「假雞湯」?必須要說明,「孔融讓梨」的故事並不存於正史。唐朝高宗之子李賢為《後漢書》作注,引用了《融家傳》的一則故事,也就是「孔融讓梨」。《融家傳》是本什麼書,何人所作、何時成書,現在無人知曉。只從這名字看,是孔家後人所修的家傳。這種家傳,沒有權威性。那麼從孔融的事跡看他有沒有可能讓梨呢?
  • 當代二胎家庭最大的悲哀:老大讓著老二,也恨著老二…
    導讀:當代二胎家庭最大的悲哀:老大讓著老二,也恨著老二…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當代二胎家庭最大的悲哀:老大讓著老二,也恨著老二…!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要不要給孩子講孔融讓梨的故事?弄懂儒家文化的謙讓,就知道答案
    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越來越多的家庭有了兩個孩子,一個孩子的時候,什麼東西都是獨一份,有了老二之後,兩個孩子之間就容易產生了矛盾,「你是哥哥/姐姐,讓一讓弟弟/妹妹」這是在很多二胎家庭能聽到的話。大人們聽到後都認為日後孔融這孩子非池中之物,必成大器。而孔融讓梨也成為我國謙恭禮讓的典範。至今人們都用孔融的故事來教育自己的孩子要懂得謙讓,要尊老愛幼。而國人也確實都以此來規範自己的一言一行。但是孔融讓梨這個故事漂洋過海到了美國,卻有了不一樣的理解。
  • 給那些快要或者已經成為二胎家庭的一點建議
    二胎對於大多數的家庭都是幸福的,誰不希望家裡兒孫滿堂,家庭一片和睦。但對於一些家庭來說,是個敏感詞彙。敏感在何處?極致的想生,極致的排斥。誰想生?父母。誰排斥?孩子。不要覺得極致一詞有誇大的嫌疑,這就是眾多家庭的常態。那我們就說說育有二胎家庭的真實情況吧,用事實講道理。
  • 一種「新型偏心」在二胎家庭特別流行,比重男輕女更傷孩子
    導讀:一種「新型偏心」在二胎家庭特別流行,比重男輕女更傷孩子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一種「新型偏心」在二胎家庭特別流行,比重男輕女更傷孩子!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二胎家庭顯現,比重男輕女傷人的新型偏心
    「豆寶奶奶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有了二胎後,很多父母都愛給大寶講《孔融讓梨》的故事,滿口都是「大的就要讓著小的」,對於這樣的家長,不少網友表示:呵呵,你真的讀過孔融讓梨嗎?「孔融讓梨」的故事,最早出現在《世說新語箋疏》中,講的是孔融在四歲的時候,就會在吃梨的時候,挑小的拿,被長輩問及為何時,他回答:我年齡小、食量小,就應該吃小的梨啊。
  • 「二胎毀三年……」,一位二胎媽媽的血淚經驗,太真實!
    不是吃飯時故意打碎碗,就是偷偷藏起妹妹的奶瓶,最過分的一次哥哥竟然趁同事不注意,直接把妹妹從沙發上往地上推,妹妹哭得撕心裂肺,而哥哥卻笑得齜牙咧嘴。同事現在每天都提心弔膽防著兒子,生怕哪天他闖出什麼大禍。我們理想的二胎家庭,應該是大寶和二寶能「相親相愛」,現實卻是大寶對二寶「充滿敵意」。為什麼?
  • 二胎家庭真的能做到一碗水端平嗎?這篇文章告訴你答案
    她這一問,讓我深思,也許她在試探我會不會因為有了弟弟妹妹,而忽略他,或者再遇到這種情況時,不問前因後果就一頓訓斥,雖然她一直期盼有個弟弟或是妹妹,但依然擔心全部的愛會被分割,所有二胎家庭都會面臨類似問題,做到以下3點,二胎家庭依然可以相親相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