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都是生孩子,為什麼有些媽媽甚至可以「就地生娃」,有些媽媽卻哭天喊地、撕心裂肺、肝腸寸斷…
閨蜜的預產期本來是上個月的27號,由於家裡老人對於剖腹產有著神一般的偏見,加上當時一切指徵都很好,就一直拖到孕產期+13天!原本已經設想了好多種與寶寶會面的場景,卻因為寶寶遲遲不肯「退房」,一直拖到孕產期+13天,被迫給他辦了「退房卡」。
對於這些「釘子戶」,在醫學上被稱為「過期妊娠」,即妊娠達到或超過42周。
相信很多準媽媽在懷孕後不久,都會知道自己的預產期,但或多或少都知道,這個預產期可能真的不怎麼靠譜,橄欖樹生命專家也說,正常情況下,僅有5%左右的準媽媽正巧在預產期分娩,85%左右在預產期前後兩周內分娩,這都屬於正常範圍,而剩下10%左右的準媽媽就可能會遭遇過期妊娠,而閨蜜很可能就是10%種的一小撮人。
那麼當準媽媽遭遇過期妊娠,是不是就要立馬去醫院打催產針催生呢?打完催產針是不是就能順產呢?是不是還能減少分娩的疼痛並且生得更快呢?下面小橄欖就來好好跟大家科普一下這些準媽媽十分關心的問題。
超過預產期,是否要立馬打催產針催生?
當準媽媽遭遇「釘子戶」的情況,首先不應該考慮打針催生的問題,而是要看到底是催還是等!這取決於產檢報告和醫生的建議,而不是準媽媽自己的意願。一般醫生會看這幾項數據來做決定:
1、胎盤成熟度
如果胎盤成熟度已經達到Ⅲ級,提示胎盤已經成熟,並且開始由盛轉衰,逐漸老化,不能完全提供胎兒所需的氧氣和營養。這時候準媽媽超過預產期兩周還未生,就應考慮藥物催生了。
2、羊水量
孕期正常的羊水指數在8~25cm之間,無論是超過或少於這個值都需引起重視,如果孕晚期超聲顯示羊水量過少,則需要考慮終止妊娠!
3、胎動次數
過期妊娠的準媽媽需要關注胎兒的胎動,每天都要做記錄。如果12小時內胎動少於20次,就說明胎兒異常;少於10次,就說明胎兒已經很危險,需要立即就醫。
4、超聲檢查數據
通過檢查,了解胎兒大小、臍血流比值等來綜合評定胎兒在宮內的安危,一旦胎兒出現危險情況,就需立即進行人為幹預治療。
一般來說,如果超過預產期一周,並不需要人為去幹涉,只要等著就好。但是如果超過42周或超過預產期2周,那麼就要根據準媽媽之前的月經以及胎兒的情況來判定,是否需要藥物催產或進行手術。
打完催產針就能順產嗎?
並不是,能否順產取決於很多因素。需要看進入產程後,胎兒的下降情況、準媽媽的產道擴張情況、宮縮情況、體力、精神等各種因素。所以不要以為打了催產針就一定能順產哦~
如果在沒有其它危險的前提下,使用催產針仍然不能自然分娩的,就需要重新評估準媽媽和胎兒情況,通過其它方式來分娩。
例如:人工破膜、自由體位等自然分娩方式。但當這些方式都毫無作用,難產不可避免時,就只能通過剖宮產來解決了。
打催產針,能減少疼痛嗎?
催產針並不會減少疼痛,反而會增加準媽媽的疼痛感。因為在我們身體內,原本會分泌天然的催產素,在分娩的過程中天然催產素的分泌是一個從少到多的過程,它推動著我們的身體經歷從溫和到逐漸增強的宮縮,讓我們的身體有一個逐漸適應的過程。
而催產針是向我們的身體注入一個定量的人工催產素,它帶來的宮縮有一個突然增加的強度,但我們的身體沒有適應的過程。所以打催產針的準媽媽常常會感受到難以忍受的疼痛,而沒有打的準媽媽卻通常覺得宮縮的強度可以接受。
打了催產針,就能立刻分娩嗎?
並不是打了催產針就能立刻分娩的,往往是使用了數小時後,臨產才開始。一般正常情況下,注射後24小時之內可以生。
大家要知道,催產針只是誘發宮縮,而不是縮短產程,更不是能夠讓你宮口大開的利器。所以產程的痛苦和產程的十幾個小時,準媽媽還是需要經歷的,而且催產素毫無作用的情況也是有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