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王子》是一篇享譽世界的童話故事。故事中,一位王子被惡毒的巫婆施法之後,變成了一隻青蛙。後來,在和一位美麗的公主糾纏一番之後,又變回了王子,並和公主成婚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對於巫婆是誰,以及她為何要把王子變成「青蛙」,故事中並沒有講述。而稍微懂一些分析心理學的人,能夠輕易的發現,把王子變成青蛙的,並不是別人,而是他的親生母親。
01公主的哭聲
故事的剛開始,講述一位公主在自家王宮附近的樹林裡玩耍,一不小心把自己的心愛的玩具——一個金球,掉到了附近的水潭中。因此她傷心痛哭,她的哭聲驚動了在水潭中的青蛙。青蛙在公主答應帶它回王宮,並用自己的餐具和它分享自己的食物,在同一張床上睡覺的要求之後,去水底尋到了金球,並把它還給了公主。
解讀:從分析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樹林一般代表人類的心靈,而深水潭則代表心靈深處,完全無法被意識覺察到的部位,也就是俗稱的無意識。而青蛙是一種低等動物,它們的腦,只相當於人類的腦幹。只能夠展現出一些本能的行為,比如吃、喝,以及性衝動。女孩楚楚可憐的樣子,對於所有男人都具有一種魔一般的吸引力。即使是像「青蛙」一樣,只有本能衝動的男人,也逃脫不了被女孩子的哭聲徵服的命運。
用分析心理學的語言來翻譯,這一段故事的意思是:一個對人世的一切,都懵懂、迷茫的男孩,整日像一個青蛙一樣,沒有什麼情感,過著渾渾噩噩的生活。有一天,突然一位美麗女孩的身影闖進了他的心靈。但是,他對這個女孩並沒有產生追求的衝動,而是希望她能夠像自己的母親那樣對待自己,給自己餵飯,陪著自己睡覺。
02背信的公主
公主得到金球之後就食言了,帶著金球跑回了王宮。青蛙追了上去,但是由於速度太慢,被公主遠遠地甩在了後面。
到了吃飯的時間,公主和姐姐、父親一起用餐時,青蛙拍打宮門,驚動了國王。公主不得已說出了事實經過,國王聽後訓斥公主不守信義,並要求她履行自己的諾言。
解讀:沒有女孩子會真正的喜歡一個「媽寶男」,她們需要的是真正的愛情,所以,公主才會拒絕青蛙的追求。但是,在封建社會中,婚姻往往都是一種交易。交易的主導者,往往是雙方的父親。所以,在故事中,國王才會要求女兒去陪一個「青蛙」。
03青蛙變王子
被逼無奈之下,公主不得不和青蛙一起用餐,並把它帶到了自己的臥室。但是,當青蛙跳到自己床上去之後,公主憤怒地把它抓起來,狠狠地扔到了牆角。這時,奇蹟發生了,落在地上的不再是一隻青蛙,而是一位帥氣的王子。王子告訴她,是一位惡毒的巫婆,把自己變成了一隻青蛙。而只有和你有了親密的接觸之後,我才能夠再次變成王子。
解讀:青蛙強行上了公主的床,事實上是和公主強行發生關係的隱晦說法。而一旦和女性發生了關係之後,「媽寶男」對女性的認知,會發生本質性的改變。對於母親的依賴,會讓位於對於妻子的愛情。因此,「媽寶男」才會在瞬間變成一個真正的「王子」。只要媽媽不再強行地幹涉,「王子」的身份就會一直持續下去。
04後記
每一篇童話,背後都潛藏著不為人知的深層次的含義。《青蛙王子》也不例外。即使到了今天,這篇童話對於父母們,還有著現實的指導意義。通過心理學角度的解讀,通過《青蛙王子》這篇童話,父母們會意識到,不僅僅孩子會依賴母親,母親也會在丈夫缺位的情況下,對自己的孩子,尤其是對自己的兒子形成強烈的心理依賴。這種依賴,會轉化為對孩子的控制,阻礙孩子心理健康的成長,成為一個「媽寶男」。
對《青蛙王子》的解讀,是我《夢想呈真》系列的一篇。那些被我們認為是虛假的「夢」和各種虛構的文學、影像作品,其實都蘊含著深刻的心理學知識,甚至可以說,「夢」和「想像」的背後,所呈現的是更加赤裸裸的現實。了解它們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看透生活本質。讓我們活得更加的真實,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