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價格在上漲,一方面是市場交易在減少,南寧市的大戶型二手房陷入市場怪圈。業內人士認為,這種市場局面,折射出投資大戶型房產的風險,並反映大戶型房子從投資到自住消費為主的轉移。
產品稀缺漲幅較大
「近期以來,南寧價格上漲幅度較大的房子當數大戶型房產。有的業主,一個月內就把價格升高兩三百元/平方米。」南寧某房地產中介公司營銷部經理覃先生告訴記者。
據介紹,相比其他戶型二手房售價「原地踏步」的景象,面積在160平方米以上的四房兩廳、樓中樓等大戶型房子,價格一直在緩緩上升。尤其在鬧市區的大戶型房子,價格上漲幅度更大。在東葛路、園湖路、桃源路、雙擁路、民主路等路段,有些房子年前售價是4000元/平方米,現在已售4500元/平方米。
業內人士介紹,大戶型二手房價格上漲,主要與市場裡的產品稀缺有關。如今南寧銷售的樓盤裡,樓中樓等大戶型越來越少,有的樓盤甚至都不設樓中樓等大戶型。此外,市場曾一度擔心徵收物業稅的傳聞,在春節前被國家有關部門明確表態是「美麗的誤會」,沒了稅收的擔憂,大戶型房子價格就出現恢復性上漲。
掛牌房子乏人問津
在二手房交易中,中介公司是按1%左右的佣金收取提成的。這意味著,房子價格越高,獲得的提成就越多。不過,記者發現,中介公司在推銷房子時,對價格高的大戶型二手房熱情卻不高。
一位中介公司業務員告訴記者,他們公司接來的一處大戶型房源,面積為180多平方米,房子可觀南湖,售價為110多萬元。他們分析,按這套房子所處的地段,售價並不算高,但掛牌了近一個月,沒有一個人來看房。
「現在面積在80平方米左右的二手房最為搶手,這些房子售價30多萬元,我們賣出兩套房子,也相當於賣一套大戶型。何況,有時賣出三四套兩房一廳,還沒能賣出一套樓中樓。」廣西某房地產中介公司副經理江***說。
一些業內人士分析,大戶型二手房價格上漲後,形成市場買家減少。而有能力購買大戶型二手房的購房者,他們對樓盤的地段、周邊環境、戶型等較為挑剔。相比之下,他們寧願多花一點錢購買新房,這形成了大戶型二手房交易不活躍。
以漲價來對付降價
「國家出臺調控政策,減少樓盤裡大戶型房子的建設比例,不少投資者從中嗅到商機,大量購進大戶型房子伺機轉讓。前段時間南寧房價普遍上揚讓他們高興不已,現在房子難拋出,他們又苦惱了。」一位房產中介業務員說,他認識一位投資者,一人買了幾套大戶型,僅月供就需1萬多元。如今面臨房子降價賣難,不降價賣也難的兩難境地。
據了解,時下大戶型二手房的賣主以投資者居多,他們的房子大多呈現毛坯房為主的特色。雖然市場交易量少,但是賣主並沒有「斬倉」的打算,他們依然在「挺」著。有的投資者,還以不斷上調售價的手法,來吸引買家的注意。
記者聯繫東葛路一套樓中樓的賣主,20多天前,他開出的價格是81萬元,現在他把價格上調到82萬元。為何短短20多天就漲了1萬元?賣主稱,他要把這20多天的利息損失也計算入內。業內人士則介紹,這是賣方的一種技巧,如果買方真的想買,他把價格再降到81萬元,表面上買家以為得到了便宜,從而促成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