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老外愛三弦 彈著三弦唱「潮歌」

2020-12-14 洛陽網

最近,洛陽理工學院的英語口語外教Tim非常忙碌,他一方面要做好本職教學工作,另一方面在趕錄三弦潮歌《Just Saying》。之所以稱為三弦潮歌,是因為這是一首hip-hop曲風的歌曲,而配樂部分由Tim演奏的三弦完成。

老外也會彈三弦?答案是「yes」!

對他而言,洛陽是個好地方

Tim的家鄉在美國印第安納州。他一年半前來到中國,目前的職業是洛陽理工學院的教師。Tim的中文名字是「姜口袋」,是一名中國小朋友為他取的,他覺得很有趣,於是就這麼叫開了。Tim在洛陽的日子忙碌而快樂。

Tim說,來中國之前,他對洛陽不甚了解。他的朋友告訴他,洛陽是享譽世界的古都,非常適合對中國古典文化感興趣的他。著名的少林寺,離洛陽並不遠。聽了這幾個理由,Tim認為洛陽是個好地方,於是就來到了洛陽。

今年夏天的一天,Tim拉著他的朋友逛老城,在一家琴行訂做了一把夢寐以求的三弦。一個老外,怎麼會對三弦夢寐以求呢?那得從他在美國的經歷說起。

咦,這不是家鄉的味道嗎?

在美國時,有一次,Tim和幾名華人朋友在另一個地方過中國春節。期間,華人朋友拿出了一張中國古典音樂CD給他聽。

「這種樂器的聲音怎麼和班卓琴這麼像?」聽到樂曲中有類似班卓琴的聲音,遠離家鄉的Tim很激動,正忍受著思鄉之苦的他好像獲得了一劑治療思鄉病的良藥。

班卓琴是美國印第安納州一種非常流行的樂器,相傳起源於非洲。班卓琴上部形似吉他,下部形似鈴鼓,一般有四弦或五弦,用手指或撥子彈奏。

Tim是眾多的班卓琴愛好者的一員。不過,Tim有些不好意思地用中文告訴記者,他的班卓琴彈得「馬馬虎虎」。

當時,聽到樂曲中有類似班卓琴的聲音,Tim趕忙問朋友:「這是什麼樂器彈奏的?」朋友回答,可能是琵琶。

「中國的『琵琶』聲音不僅好聽,而且還有家鄉的味道。」從此,Tim就把「琵琶」記在了心裡。

他用班卓琴的技法來演奏三弦

今年夏天,Tim拉著他的朋友兼翻譯逛老城,在一家經營民樂的琴行裡找到了琵琶。老闆彈奏了琵琶,但Tim說聲音不對。他把存在mp3裡的「琵琶」曲放給老闆聽,老闆說,這是另一種中國古典樂器——三弦。

老闆拿出一把三弦給Tim看,Tim很是驚喜,因為眼前的三弦和班卓琴看起來是那麼相似。

Tim讓朋友告訴琴行老闆,他家鄉的班卓琴和三弦很相似,但是班卓琴上有品,可讓弦發出不同頻率聲音的基本位置一目了然,能不能在三弦上也加上品?

琴行老闆答應了Tim的要求,查閱資料對三弦進行改裝,兩個月後,琴行老闆把一把有品的三弦交到了Tim的手上。

Tim說,三弦的演奏難度比班卓琴大許多,「每次演奏時,都要把手掌撐得大大的。」現在,他仍然用彈奏班卓琴的技法彈奏三弦。

不過,Tim告訴我們,他正在慢慢學習用三弦的方法彈奏三弦,現在才學會了輪指。

他要讓三弦的美漂洋過海

Tim的書櫃裡放著《西遊記》(英文版)、《夷堅志選》等書籍。一向喜歡中國文化的他在彈奏三弦時,感覺對中國文化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

在Tim看來,三弦的音色很單純,而且有一抹悲傷、孤獨的色彩,能夠讓人陷入深深的思考,他非常喜歡。

  雖然才練習三弦一個月,但是Tim就進行了三弦樂曲創作。Tim創作的三弦樂曲名叫《Just Saying》,由他的學生作詞並進行說唱部分的表演,是一首融合了hip-hop元素的三弦潮歌。Tim的朋友們聽了這首樂曲後說,樂曲用三弦的音色特質表達了對生活的反省以及未來要更加努力的決心,是Tim把中國古典音樂和西方音樂結合的嘗試。Tim還是用演奏的班卓琴的技法彈奏三弦來演奏這首樂曲,樂曲輕快、向上。

Tim說,《Just Saying》是個開始,以後他還會慢慢練習三弦技藝,嘗試一些更中國化的演奏。他會很快把自己創作的《Just Saying》寄給美國在廣播電臺工作的朋友,讓更多的美國人認識中國的三弦。(記者 許曉潔 通訊員 胡素冰/文 見習記者 趙俊善/圖)

返回洛陽網首頁>>

相關焦點

  • 從三弦到三線再到三味線
    再後來我知道了她是為唱那歌才開始學琴的,還不能伴奏其他歌曲,但仍覺得她唱的《帰ってこいよ》最好,都源自她最初抱琴而唱的固定形象。有內行人總結三弦因弦長弦短(當然也是琴柄長琴柄短)而分成大、小三弦,大三弦多用於各種大鼓書演奏,人稱書弦;小三弦多用於崑曲等戲曲中,故稱曲弦。外行人的我簡單地將大小三弦分成了北方南方三弦,憑據是北方蒙古族三弦形同書弦,西南許多少數名族的三弦的弦短,不知對否。
  • 中國民族樂器介紹之「三弦」
    三弦,又名弦子。它的前身可能是秦代的弦鞀。據傳秦始皇滅六國完成統一後,就徵發黎民百姓去邊疆修築有名的萬裡長城,為了調劑繁重的勞役,我國北方各民族人民,曾把一種有柄的小搖鼓加以改造,在上面栓了絲弦,製成了圓形、皮面、長 柄、可以彈撥的樂器,當時稱為「弦鞀」。這就是三弦的前身。
  • ——三弦
    三弦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有著悠久文化傳承的樂器,也是屬於中國傳統樂器之一,三弦誕生至今已經有了幾千年的歷史。到現在為止三弦的流傳度依然很高,在崑曲,評書,京劇中還可以看到它的出現,並且現在由於「明星效應」有許多人主動去了解三弦,學習三弦。
  • 從講道理的《妙先生》來看看編劇三弦
    《妙先生》改編自不思凡的同名原創短片,也是編劇三弦在2015年寫下的劇本。很多人看《妙先生》覺得不如《大護法》好看,雖然畫風和某些元素相像,但《妙先生》卻過於講大道理。不知道是不是三弦故意為之。而且影片中還宣傳了三弦的小說《天之下》。
  • 德雲社:周九良攜三弦入場,來衝龍字科的招生辦主任
    記得一次採訪中,搭檔孟鶴堂說到周九良就是不太愛說話,然後周九良接了一句「比較自閉,可見周九良確實內向。對於周九良的初印象就是下班,一個上班盼下班的打工人和我們都一樣,這樣的小先生,不免多了幾分可愛。對了,周九良有他的絕活,就是三弦,他三弦的功夫可謂是爐火純青,三弦在曲藝界稱得上是樂器之王,而在德雲社中周九良算為數不讀的會這門藝術的人 ,也是為此下了狠功夫了。
  • 在人潮裡擁抱管他世俗紛擾是什麼歌 《人潮裡擁抱》歌詞
    「在人潮裡擁抱,管他世俗紛擾,珍惜每一分一秒」這首歌在抖音火了,很多人一聽滿腦子都是那個紅衣服的小辮子哥哥,那麼這首歌歌名是什麼呢?下面小編帶來:《人潮裡擁抱》完整版歌詞。  在人潮裡擁抱管他世俗紛擾是什麼歌  人潮裡擁抱--DJ小魚兒  夢境有你圍繞  夢醒相思煎熬  多少寂寞時光  回憶你太多好  思念不曾減少
  • 喜歡在人潮中你只屬於我的那碗面:周杰倫《愛在西元前》
    現在聽到《愛在西元前》的前奏,儼然成了一種情懷,難於釋懷,當年躲在被子裡用磁帶聽的感覺再也找不回來了,現在128G也找不回當年512M的興奮了。當年第十三屆臺灣金曲獎,最佳作曲《愛在西元前》,最佳作詞《威廉古堡》,最佳編曲《雙截棍》,最佳專輯《範特西》,最佳專輯製作人周杰倫。2014年12月,杰倫發行了其第十三張專輯,默默拿出了在《範特西》時期壓箱底未發的3首歌,技驚四座,轟動樂壇。
  • 《鐘琴藝聲》商鍾元三弦獨奏音樂會圓滿成功
    7月13日晚,由北京演藝集團主辦,北京民族樂團承辦的《鐘琴藝聲》商鍾元三弦獨奏音樂會在北京音樂廳隆重上演,這場音樂會給前來觀看的人們帶來不同感覺的視聽盛宴。本場音樂會既有對傳統三弦曲目形神意的傳承,也有對當代三弦音樂語彙的拓展和探索,更秉承了「跨界與融合」的宗旨,重新改編演繹大家耳熟能詳的優秀曲目。
  • 梁靜茹這首歌美爆了,讓我們彈著尤克裡裡唱著歌,一起去郊遊
    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另一首歌是梁靜茹的《小手拉大手》,嗯就是「大手拉小手,走路不怕滑」哈哈,開玩笑啦,那是大頭兒子與小頭爸爸,這首歌可不一樣,是:「小手拉大手,一起郊遊,今天別想太多。」是很多人學尤克裡裡的入門,也是他們想要學尤克裡裡的原因。
  • 看點丨松鳴巖花兒會,人如潮、歌如海
    在小編的故鄉,每年都有這麼一場別具一格的「演唱會」,裡面沒有明星,沒有揮舞的螢光棒,也沒有華麗的舞臺,但這個「演唱會」可謂是人如潮、歌如海。這便是一年一度的「松鳴巖花兒會」。松鳴巖位於臨夏和政縣南20多公裡的叼灘鄉小峽中。
  • 童瑤《臺北飄雪》演歌星 最愛陳綺貞沒想過轉行
    童瑤首次出演歌手,並在片中唱陳綺貞的歌,歌聲極富感染力和穿透力,生活中童瑤也喜歡陳綺貞,然而她並未想過轉行,只是想踏踏實實地做個好演員。  《臺北飄雪》主打清新唯美牌,霍建起導演在其中加入了很多音樂元素。
  • 撒尼人的特色樂器,大三弦的誕生,聆聽遠古的美妙聲音
    於是,第一把「大三弦」誕生了!他們第一次擁有了自己的音樂!除了狩獵,撒尼人迫切需要種植農作物來果腹。他們將山上的樹木砍倒曬乾,用火燒盡,稍做清理之後,開始在火燒地上進行耕作。人們等不及火星全部熄滅,就忙著到地裡耕種,勞動時被未滅的火星燙得跳來跳去,嘴裡喊著「阿嘖嘖」的感嘆聲。這樣的勞動情景激活了大腦皮層的靈感,也喚醒了深藏體內的藝術細胞。
  • 還有人知道「三弦」是什麼嗎?據說知道的人已經抱孫子了!
    那麼戲曲三弦和民樂三弦在演奏上、功能上、風格上,各有什麼異同點?本文 試圖從以上幾個方面著重分析戲曲三弦及民樂三弦的不同,為今後的演奏及教學提供理論基礎 。在民樂三弦和戲曲三弦的演奏中,如何運用不同的演奏手法與技巧去表達出曲作者在創作時 所要表現出來的感情,往往代表著一個人在演奏的過程中所需要具備的音樂素養與創作能力。 所以,本文將重點剖析民樂三弦與京劇三弦的演奏技法異同。這也為三弦音樂創作實踐提供素材。
  • 紋身、時裝頻現漢字 中國文字這麼潮 老外卻不求其解
    我國的民族品牌也不甘落後,直接將自己的中文logo印在胸口,吳昕、劉維、董又霖、王子異等都為國貨潮服站臺。果然,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看上去超級fashion。除了我國的潮人把漢字穿在身上,老外也不示弱,極其喜愛漢字元素。可能他們只是看漢字的形態很美,並不了解其真實含義,導致鬧了很多笑話。
  • 老外爆笑《紅燒肉之歌》走紅網絡!歪果仁談中國美食,結果會讓我們...
    他們對紅燒肉到底有多愛呢? 嗯,很愛了,愛到唱-出-來! 最近,一首由幾位外國年輕人創作的「紅燒肉之歌」在網絡上爆紅,無論是旋律還是老外在用中文念紅燒肉的發音,都十分洗腦。
  • 中日傳統樂器三弦、三線、三味線演奏會在橫濱舉辦
    為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7月14日,由日本橫濱市藝術文化振興財團、橫濱能樂堂策劃主辦的「連接日本和中國的傳統樂器——三弦、三線、三味線」演奏會在橫濱能樂堂舉辦。中國音樂學院教授、著名三弦演奏家趙承偉及福建省泉州南音樂團一行應邀參加了演出。
  • 謝和弦推求婚歌《謝謝你愛我》 MV老婆助陣
    謝和弦《謝謝你愛我》MV花絮謝和弦《謝謝你愛我》MV花絮這次發專輯一反平時給人離經叛道的形象,歌手謝和弦展現溫柔的一面,特別將與老婆的定情曲《謝謝妳愛我》收錄在這次的專輯中,也是專輯中歌迷票選最想拍成MV的TOP1!而這首歌不但是兩人的定情曲,謝和弦更透露這首歌是讓K.T嫁給他的關鍵,因此對兩人來說意義相當深重!
  • 汴梁藝術|大相國寺梵樂:歷代樂僧傳承下來的三弦演奏藝術
    三弦是中國傳統民族器樂中一件不可或缺的彈撥樂器,它既有悠久的歷史、豐富生動的音樂表現力,又廣泛地運用在各類樂種、曲種、劇種之中。大相國寺佛樂中三弦常用的演奏技法可大致分為八類:右手有彈、挑、掃、輪,左手有粘、扳、揉、滑。
  • 口弦、三弦、四弦、五弦琴、六弦琴和七弦琴,這些樂器你聽過嗎?
    口弦、三弦、四弦、五弦琴、六弦琴和七弦琴,這些樂器你聽過嗎?口弦,也稱「口琴」,它的歷史悠久、形制多種多樣,在我國的大部份地區都流行這種小巧的樂器,是人民非常喜愛的民間樂器。彝族口弦據說有九十三調之多。它可以獨奏、齊奏、合奏或為歌舞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