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洛陽理工學院的英語口語外教Tim非常忙碌,他一方面要做好本職教學工作,另一方面在趕錄三弦潮歌《Just Saying》。之所以稱為三弦潮歌,是因為這是一首hip-hop曲風的歌曲,而配樂部分由Tim演奏的三弦完成。
老外也會彈三弦?答案是「yes」!
對他而言,洛陽是個好地方
Tim的家鄉在美國印第安納州。他一年半前來到中國,目前的職業是洛陽理工學院的教師。Tim的中文名字是「姜口袋」,是一名中國小朋友為他取的,他覺得很有趣,於是就這麼叫開了。Tim在洛陽的日子忙碌而快樂。
Tim說,來中國之前,他對洛陽不甚了解。他的朋友告訴他,洛陽是享譽世界的古都,非常適合對中國古典文化感興趣的他。著名的少林寺,離洛陽並不遠。聽了這幾個理由,Tim認為洛陽是個好地方,於是就來到了洛陽。
今年夏天的一天,Tim拉著他的朋友逛老城,在一家琴行訂做了一把夢寐以求的三弦。一個老外,怎麼會對三弦夢寐以求呢?那得從他在美國的經歷說起。
咦,這不是家鄉的味道嗎?
在美國時,有一次,Tim和幾名華人朋友在另一個地方過中國春節。期間,華人朋友拿出了一張中國古典音樂CD給他聽。
「這種樂器的聲音怎麼和班卓琴這麼像?」聽到樂曲中有類似班卓琴的聲音,遠離家鄉的Tim很激動,正忍受著思鄉之苦的他好像獲得了一劑治療思鄉病的良藥。
班卓琴是美國印第安納州一種非常流行的樂器,相傳起源於非洲。班卓琴上部形似吉他,下部形似鈴鼓,一般有四弦或五弦,用手指或撥子彈奏。
Tim是眾多的班卓琴愛好者的一員。不過,Tim有些不好意思地用中文告訴記者,他的班卓琴彈得「馬馬虎虎」。
當時,聽到樂曲中有類似班卓琴的聲音,Tim趕忙問朋友:「這是什麼樂器彈奏的?」朋友回答,可能是琵琶。
「中國的『琵琶』聲音不僅好聽,而且還有家鄉的味道。」從此,Tim就把「琵琶」記在了心裡。
他用班卓琴的技法來演奏三弦
今年夏天,Tim拉著他的朋友兼翻譯逛老城,在一家經營民樂的琴行裡找到了琵琶。老闆彈奏了琵琶,但Tim說聲音不對。他把存在mp3裡的「琵琶」曲放給老闆聽,老闆說,這是另一種中國古典樂器——三弦。
老闆拿出一把三弦給Tim看,Tim很是驚喜,因為眼前的三弦和班卓琴看起來是那麼相似。
Tim讓朋友告訴琴行老闆,他家鄉的班卓琴和三弦很相似,但是班卓琴上有品,可讓弦發出不同頻率聲音的基本位置一目了然,能不能在三弦上也加上品?
琴行老闆答應了Tim的要求,查閱資料對三弦進行改裝,兩個月後,琴行老闆把一把有品的三弦交到了Tim的手上。
Tim說,三弦的演奏難度比班卓琴大許多,「每次演奏時,都要把手掌撐得大大的。」現在,他仍然用彈奏班卓琴的技法彈奏三弦。
不過,Tim告訴我們,他正在慢慢學習用三弦的方法彈奏三弦,現在才學會了輪指。
他要讓三弦的美漂洋過海
Tim的書櫃裡放著《西遊記》(英文版)、《夷堅志選》等書籍。一向喜歡中國文化的他在彈奏三弦時,感覺對中國文化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
在Tim看來,三弦的音色很單純,而且有一抹悲傷、孤獨的色彩,能夠讓人陷入深深的思考,他非常喜歡。
雖然才練習三弦一個月,但是Tim就進行了三弦樂曲創作。Tim創作的三弦樂曲名叫《Just Saying》,由他的學生作詞並進行說唱部分的表演,是一首融合了hip-hop元素的三弦潮歌。Tim的朋友們聽了這首樂曲後說,樂曲用三弦的音色特質表達了對生活的反省以及未來要更加努力的決心,是Tim把中國古典音樂和西方音樂結合的嘗試。Tim還是用演奏的班卓琴的技法彈奏三弦來演奏這首樂曲,樂曲輕快、向上。
Tim說,《Just Saying》是個開始,以後他還會慢慢練習三弦技藝,嘗試一些更中國化的演奏。他會很快把自己創作的《Just Saying》寄給美國在廣播電臺工作的朋友,讓更多的美國人認識中國的三弦。(記者 許曉潔 通訊員 胡素冰/文 見習記者 趙俊善/圖)
返回洛陽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