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尼人的特色樂器,大三弦的誕生,聆聽遠古的美妙聲音

2020-12-17 混亂膊物館

它從狂歡中誕生撫摸著這些形態各異、巧奪天工的神奇樂器,我的思緒穿越回古老的時空隧道裡。這是遠古時代的一天,大約在撒尼人先民狩獵生活時代。在茫茫洪荒世界,人與野獸的戰爭一直沒有停止。一位英武的武士用弓箭射死了一隻猛虎,這不是一件普通意義上的事件,這是他們族群歷史上第一次射死猛虎。撒尼人沸騰了!他們高興得手舞足蹈,卻不知如何表達心情。有個人在射死猛虎的那副弓箭上彈起了箭弦,不料,箭弦居然發出縷縷他們從未聽過的美妙聲音,似仙樂,如夢囈,如戰鼓,像情話,是以前他們從未聽過的聲音。

接下來的日子裡,好奇的撒尼人對著弓箭琢磨開來,一天又一天過去,智慧與靈光不斷閃現。他們將這副弓箭不斷加工改良,逐步為它加上音箱、琴杆、琴軸、琴頭、琴弦。於是,第一把「大三弦」誕生了!他們第一次擁有了自己的音樂!除了狩獵,撒尼人迫切需要種植農作物來果腹。他們將山上的樹木砍倒曬乾,用火燒盡,稍做清理之後,開始在火燒地上進行耕作。人們等不及火星全部熄滅,就忙著到地裡耕種,勞動時被未滅的火星燙得跳來跳去,嘴裡喊著「阿嘖嘖」的感嘆聲。

這樣的勞動情景激活了大腦皮層的靈感,也喚醒了深藏體內的藝術細胞。在明月清風、星光閃爍的夜晚,撒尼人決定來一場狂歡。他們調準大三弦的弦音之後,一字排開,模仿白天生產勞動時的情景翩翩起舞。男子排好隊形,在大三弦的曲調聲中跳四下,蹬一次腳,左右腳分別輪換。女子們一字排開,相互牽著手,迎上去與男子對舞。雖然腳上的動作與男子相同,但活潑美麗的撒尼女子加上了手的動作,跳四次蹬一次腳,拍兩下巴掌。原地跳兩次後,向左轉一次360度的圈,然後拍兩下掌。

大三弦舞

星空之下,他們著魔似的沉浸在這熱烈奔放的舞蹈中,經過反覆的模仿和藝術化的再現,年復一年之後,演變成了獨一無二的大三弦舞蹈。有首詩中這樣讚嘆:「雲南的撒尼人人口不多,他們可有兩萬多音樂家,還有兩萬多舞蹈家,還有兩萬多詩人,他們有兩萬多農民,還有兩萬多牧羊人,可不要以為他們有十萬人,他們的人口只有兩萬多。」撒尼人,不論男女老幼,都是那樣熱愛音樂,熱愛藝術,更熱愛歡樂。

熱愛音樂舞蹈的撒尼人

舞蹈不只是年輕人的專屬,老年人也渴望加入進來,施展他們的才情,盡情宣洩他們內心的奔放情感。於是,小三弦舞隨之誕生了。這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擁有了兩種舞蹈:大三弦舞和小三弦舞。大三弦舞為青年人跳,小三弦舞為中老年人跳。兩者的三弦在形制、音樂節奏、舞蹈動作方面有所不同,表達的情感,訴說的情感,表達的方式,卻是殊途同歸的。

小三弦舞

在歷史緩慢冗長的進程當中,大三弦舞和小三弦舞歷經了曲折滄桑的磨礪,最終成就為一朵藝術舞臺的奇葩。

參考文獻:雲南非物質文化遺產

本文乃「陳海鷗夜讀」原創,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聆聽大自然美妙的聲音
    走進課文,聆聽大自然的聲音吧!大自然有許多美妙的聲音。水是一位音樂家,他喜歡玩打擊樂器,這樂聲讓我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柔美。雷是一位音樂家,他最喜歡擊鼓,這鼓聲讓人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威力。樹是一位音樂家,他最喜歡在風中彈鋼琴,這琴聲讓人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麗。
  • 中國民族樂器介紹之「三弦」
    三弦,又名弦子。它的前身可能是秦代的弦鞀。據傳秦始皇滅六國完成統一後,就徵發黎民百姓去邊疆修築有名的萬裡長城,為了調劑繁重的勞役,我國北方各民族人民,曾把一種有柄的小搖鼓加以改造,在上面栓了絲弦,製成了圓形、皮面、長 柄、可以彈撥的樂器,當時稱為「弦鞀」。這就是三弦的前身。
  • 口弦、三弦、四弦、五弦琴、六弦琴和七弦琴,這些樂器你聽過嗎?
    我國的文化可謂博大精深,僅僅樂器,總有你不知道的。口弦、三弦、四弦、五弦琴、六弦琴和七弦琴,這些樂器你聽過嗎?口弦,也稱「口琴」,它的歷史悠久、形制多種多樣,在我國的大部份地區都流行這種小巧的樂器,是人民非常喜愛的民間樂器。彝族口弦據說有九十三調之多。它可以獨奏、齊奏、合奏或為歌舞伴奏。
  • ——三弦
    三弦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有著悠久文化傳承的樂器,也是屬於中國傳統樂器之一,三弦誕生至今已經有了幾千年的歷史。到現在為止三弦的流傳度依然很高,在崑曲,評書,京劇中還可以看到它的出現,並且現在由於「明星效應」有許多人主動去了解三弦,學習三弦。
  • 華為聲音設計師:聆聽生活的美妙 雕刻美好時光
    自然賦予生命了聲音,水滴滴落之聲、風吹樹葉之聲以及河流流淌之聲,雖然細微,但都表達出來自不同生命的聲音。Nick擁有著與生俱來對聲音的分辨,不僅喜歡感受來自於大自然細微之聲,還從小就能根據腳步聲        自然賦予生命了聲音,水滴滴落之聲、風吹樹葉之聲以及河流流淌之聲,雖然細微,但都表達出來自不同生命的聲音。
  • 陶笛:五分鐘就可學會的簡單樂器,卻是萬年前遺存的遠古聲音
    歲尾在黃山市屯溪老街遊玩,天氣很寒冷,遊客寥寥,商家都很冷清,一個女子在店門前吹著一種不認識的樂器,很好聽,吸引我過去看看。女子說這種樂器叫「陶笛」,是陶瓷做的,是一種很好學的樂器,男女老少都適合。店裡有一個陶笛圖譜,上面寫著「五分鐘學會的樂器」,可以吹幾十種曲子,似乎有點神奇。賣陶笛女子姓楊,她說自己也是學了一年多,現在可以吹很多曲子,學這個並不難,慢慢練習就掌握了。買陶笛會送曲譜,看看這曲譜是不是很有意思?陶笛究竟是一種什麼樂器呢?
  • 中日傳統樂器三弦、三線、三味線演奏會在橫濱舉辦
    為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7月14日,由日本橫濱市藝術文化振興財團、橫濱能樂堂策劃主辦的「連接日本和中國的傳統樂器——三弦、三線、三味線」演奏會在橫濱能樂堂舉辦。中國音樂學院教授、著名三弦演奏家趙承偉及福建省泉州南音樂團一行應邀參加了演出。
  • 這個老外愛三弦 彈著三弦唱「潮歌」
    「這種樂器的聲音怎麼和班卓琴這麼像?」聽到樂曲中有類似班卓琴的聲音,遠離家鄉的Tim很激動,正忍受著思鄉之苦的他好像獲得了一劑治療思鄉病的良藥。 班卓琴是美國印第安納州一種非常流行的樂器,相傳起源於非洲。班卓琴上部形似吉他,下部形似鈴鼓,一般有四弦或五弦,用手指或撥子彈奏。 Tim是眾多的班卓琴愛好者的一員。
  • 世界上5個怪異的樂器,能發出美妙的聲音,有的居然是用香蕉做的
    噴泉鋼琴 這個樂器看起來像一個小噴泉,但到這位音樂家手裡他就變成了一個樂器。手指摁到水孔上會產生一個液壓震動,從而生成一個美妙的聲音。硬碟樂器 這可不是在修電腦,這是芬蘭的一個程式設計師使用電腦硬碟製作的樂器。程式設計師利用Python編寫的程序控制電腦硬碟產生震動,形成美妙的音樂。
  • 山東梆子的伴奏樂器:大弦、二弦、三弦
    伴奏器樂伴奏樂器山東梆子最初用的伴奏樂器是:大弦、二弦、三弦。山東梆子伴奏樂隊大弦是彈撥樂器,狀似月琴,腹部八稜,無品,四軸,四弦,全用皮弦。藝人們根據它的形狀,通稱它為「老鱉」(平調早期用的大弦,八品,又稱八稜月琴)。二弦杆較短,筒較大,千斤與筒子之間的距離較近,皮弦,用弓拉奏,發音尖亮高亢。三弦與目前通用的相同。
  • 到國家博物館看古代樂器,感受音樂的精神
    直到近代留聲技術的出現和發展,一些美妙的音樂才被留存。但也僅限於近代,遠古的音樂是什麼樣的,我們永遠無法聽到了。有人說文獻中有記載,但那是平面的,是見仁見智的。正像「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由於每個人的生活經歷、受教育程度、音樂修養等諸多方面的不同,在閱讀過程中產生的感受也不同。那我們該怎樣去了解古代音樂呢?
  • 奇妙的聲音,教你一招廢舊玻璃瓶秒變樂器玩具
    每天我們聽到的聲音種類不計其數,包括鳥鳴、汽車發動機轟鳴、人類的笑聲等,這些聲音都來自我們周圍空氣的輕微振動。今天憨弟就跟大家分享,如何讓廢舊的玻璃瓶也變身為樂器。你會驚豔的發現,原來玻璃瓶也會發出這麼好聽的聲音,奏出美妙的樂曲!
  • 學樂器的女生別小瞧學這些樂器的男生,分分鐘打敗你!
    三弦不管是大三弦還是小三弦,只要男生穿上大褂,來段評書,分分鐘引來圍觀好嘛,不求有張雲雷、周九良的顏值,但絕對可以有他們的氣質!大中小三弦尺寸也許你離他們只差一個三弦(哈哈哈)三弦現在雖然不比箏、琵琶或二胡,但是作為常用伴奏樂器,人家也曾經輝煌過好嘛?想要獨特氣質,三弦逃不掉了。
  • 美妙的聲音世界
    這一聲呼喚,讓我著迷,我產生錯覺,這聲音就是從我的體內發出來的新生命的聲音。從那一刻開始,我不再是孤立的個體,我的生命有了新的飛升,我的眼光變得柔和,我的性情變得溫婉,我的一言一行,都影響著那個新出現的幼芽的生長。她調動起了我作為母性的光輝。聲音的魅力就是這麼地神奇。從那開始,我對聲音有了新的認識。胎兒一天天長大,胎教音樂反反覆覆地播放,肚腹一天天隆起,小生命也感知了聲音的美妙。
  • 古典音樂入門 交響樂樂器之鋼琴和豎琴
    首先因為這兩件樂器和樂團中使用的其他弦樂器演奏方式都不一樣,其次它們在位置的安排上也比較獨立,所以我們必須把這兩件樂器單獨拿出來做一介紹。鋼琴是靠敲擊琴弦發音的樂器,而豎琴則依靠撥弦發音,它們在音色上也擁有一些相同之處,如果不注意聆聽的話可能還會產生混繞,不過這兩件樂器的差別還是非常大的。    在下面的文章裡,我將為大家單獨介紹一些交響樂團中這兩件單獨的樂器,豎琴和鋼琴。
  • 《鐘琴藝聲》商鍾元三弦獨奏音樂會圓滿成功
    精選了傳統、流行、現代不同風格的曲目作品,展現三弦這一特色樂器以及中國民族音樂發展歷程。音樂會從曲目安排到表演形式都經過精心安排,整場音樂會由八首風格與形式各異的曲目組成。音樂會在三弦與小樂隊《梅花韻》中拉開帷幕。在商鍾元行雲流水間的自信演繹,盡顯三弦彈、挑、雙彈、雙挑、掃、輪等技巧,使觀者不覺嘆服。在這首曲目中,特別邀請到中國曲藝牡丹獎獲得者楊菲擔任演唱。
  • 汴梁藝術|大相國寺梵樂:歷代樂僧傳承下來的三弦演奏藝術
    三弦是中國傳統民族器樂中一件不可或缺的彈撥樂器,它既有悠久的歷史、豐富生動的音樂表現力,又廣泛地運用在各類樂種、曲種、劇種之中。大相國寺佛樂中三弦常用的演奏技法可大致分為八類:右手有彈、挑、掃、輪,左手有粘、扳、揉、滑。
  • 傾聽美妙的大自然聲音作文(精選九篇)
    大自然的聲音太美妙了,只要你用心聆聽,一定可以聽到不同的感受。  【傾聽美妙的大自然聲音二】  沒有人會聆聽大自然的聲音,我卻很喜愛聆聽大自然的聲音。  來到河邊閉上雙眼,靜靜的聆聽河水的歡暢「譁譁譁」,那聲音就像一首美麗而動聽的歌,飛舞的蝴蝶和河裡的小魚兒為她伴舞。她們給大自然增添了一份美妙的聲音。
  • 從三弦到三線再到三味線
    曾在北京聽過西河大鼓,常見的是一位女演員一手擊鼓一手搖板地在說唱,身後有一位男演員在以三弦做伴奏,有時還加入胡琴、琵琶伴奏。還有京韻大鼓、樂亭大鼓、單弦、河南墜子等曲藝表演中都有三弦出現,好像它是曲藝中的主打樂器。在上海聽過蘇州評彈,它是一位抱琵琶的演員和一位抱三弦的演員的說唱藝術,通常女抱琵琶男抱三弦。還有江南絲竹、廣東音樂、南音等曲藝或崑曲等戲曲中也有都有三弦出現。
  • 盤點:民族樂器都有哪些,一般見不到的樂器,你見過幾個?
    氣震音有大、小、快、慢之分,在實際演奏中應根據樂曲內容的需要而定。如歌唱性的旋律應採用均勻自如的氣震音,激情、悲憤的旋律則採用誇大式的氣震音等。氣震音可在保證音準的前提下靈活運用,要求均勻流暢。巴烏,簧管樂器,也叫「把烏」,流行於雲南彝、苗、哈尼等民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