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版《螢火蟲之墓》?核爆後,一個小男孩背「亡弟」去火葬場

2020-12-13 騰訊網

戰爭從來就沒有絕對勝利者,從頭到尾只有犧牲的多與少而已。1945年8月6日和9日,日本廣島和長崎上空,都出現了美軍攜帶著原子彈的B-29轟炸機。隨著轟炸機完成原子彈投擲之後,震耳欲聾的爆炸聲和巨大的蘑菇雲,讓無數人和物被毀於一旦,滿目瘡痍。

在科技推動下,相機是個可以很好記錄歷史的東西。兩枚原子彈在日本領土上爆炸後,記者們也用它記錄了很多東西。也讓世界個各國人民,通過這樣的方式認識到「核力量」的恐怖性。

而在如此多的照片中,有一張一個日本小男孩背著另一個更小的男孩,以軍姿體態佇立著的照片,引起了很多人注意。

據了解,這名男孩是佇立在一處火葬場前,背著的看似是個熟睡的小男孩,其實他早已經醒不過來了。

原子彈一經投放,大量生命在悄然間消逝,甚至是屍骨無存。就算那些僥倖活下來的親歷者,也大多會陷入核輻射後遺症中。他背上的小男孩也是命喪於原子彈之下。

這張照片是美海軍陸戰隊官方攝影記者喬·奧唐納,在原子彈事件後,被軍方委派前往記錄時拍攝的。從9月份開始,他在日本待了約7個月的時間,用鏡頭記錄了大量的廢墟、死傷者、孤兒,還有那些無家可歸的人。

而這名小男孩名叫上戶明宏,當時還僅是一名普通的小學生。家中過得十分清苦,母親雖在但身體不大好。所以,在弟弟喪生後只能他忍著悲痛,獨自背著弟弟前往火葬場,送弟弟最後一程。上戶明宏在火化堆前面站了很久,直到戴著白色面具的人幫他解開身上的繩子,奧唐納才意識到背上的孩子已經離開。

據奧唐納回憶,從其亡弟弟弟被送進火堆裡,到火焰一點一點熄滅,上戶明宏都沒有什麼大動作。他就一直緊咬著嘴唇,凝視著面前的火堆。等到火焰慢慢熄滅了,他便默默地走遠了。

對於這張照片,不同人看過之後想法是有不同的。在日本人眼中,這是反核武器和打感情牌的「證據」之一,這是能夠證明「日本才是二戰受害者」的證據。

可是在更多人看來,反而覺得上戶明宏眼裡並沒有悲痛,筆直的站姿完全不屬於這個年紀的孩子,或許他此前也受過「軍國主義」教育,甚至已然根深蒂固。所以,說他眼中完全是想要為亡弟報仇雪恨更加確切。

日本有部很出名的動漫電影,名叫《螢火蟲之墓》。內容中心是二戰後期,在空襲之下清太和節子兄妹倆無家可歸,只好躲在洞穴裡,最終因為沒有得到援助走向生命終點。

此片引起了很多人內心反對戰爭的共鳴,也會有人在觀影時聯想到上戶明宏。只是他和亡弟,是不是現實版的《螢火蟲之墓》,真不好說。

兩枚原子彈確實讓日本付出了很多,可那些在二戰期間因為日本遭受到傷害的國家,又該如何呢?所以,對於過去的歷史後輩人終究是無法說「原諒」的,因為享受著他們用命拼搏出來的和平生活的我們,沒有資格替他們做決定。時過境遷,我們能夠做的無外乎勿忘國恥,發憤圖強,替老一輩革命者守好這來之不易的和平。

相關焦點

  • 原子彈炸後的最著名照片:一個日本男孩背死去的弟弟去火葬場
    正義終將戰勝邪惡,在各國的通力合作之下,法西斯國家一個一個先後宣布投降。即使是號稱死不投降的日本,也在美國投下兩顆原子彈之後,宣布了投降,二戰就此結束。美國在日本投下了原子彈,對日本造成了很嚴重的災難,對於這場災難也有很多的照片記錄。其中有一張是原子彈爆炸後所拍攝的照片中最著名的照片。照片中是一個在原子彈爆炸後,背「亡弟」去火葬場的小男孩,他如今怎樣了?
  • 原子彈炸後的著名老照片:一位日本男孩背著死去的弟弟去火葬場
    在二戰後期,當其他法西斯同盟國紛紛投降後,只剩下日本表示要戰鬥到底。為了儘快結束二戰,美國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兩座城市分別投擲了一枚原子彈,不久後,日本宣布投降,二戰也正式落下了帷幕。二戰結束後,一位美國記者前往日本,並拍下了一張記錄原子彈爆炸後著名的老照片:一個日本男孩背著死去的弟弟到火葬場,那麼這個小男孩如今怎麼樣了呢?
  • 重返螢火蟲之墓——悼念高畑勳
    重返螢火蟲之墓——悼念高畑勳文/小起子為什麼你竟在這時走?
  • 《螢火蟲之墓》:艱難歲月的生存之道
    在《螢火蟲之墓》這節課後,我收了無數份讓我感動的作業思考,北附592個思想者,教會我許許多多。我不是在教他們,倒是他們在滋養我。因此,這是一篇由學生作品組成的教學後記,包含課程內容,以及最重要的對生命的思考。讓我們看看,北附的生命課,和那些了不起的思想者。
  • 螢火中之光照耀下的哀傷——《螢火蟲之墓》
    螢火中之光照耀下的哀傷——《螢火蟲之墓》戰爭的本質是什麼?簡單來說,它可以是人類徵服欲的外在表現,也可以是這個紛擾世界中看不見的內在羈絆。無論是哪種形式的戰爭,它們都無不折射出人性底層最為隱秘的那個角落。
  • 《螢火蟲之墓》:一部正負評價的日本影片
    我是清風霽月娛樂 日常給大家帶來一些不錯的電影,今天給大家帶來的電影是——《 螢火蟲之墓 》我想沒有人會想要活在戰爭年代,因為在戰爭年代我們需要去面臨太多的災難和無法預知的明天。今天給大家講一個,因為戰爭,兄妹倆成為孤兒,因為人性的泯滅,讓兄妹倆一步一步走向死亡的故事。
  • 《螢火蟲之墓》:豆瓣評分8.7,你看過了嗎?
    或許一開始就已經註定了結局,這只是一場漫長的告別《螢火蟲之墓》:豆瓣評分8.7,你看過了嗎?影片一開始的這句臺詞就緊緊地抓住了我的心,在一片血暈的紅色中,一個少年開始了回憶,這是他靈魂的回憶,他已經死了。這註定是一場悲劇…… 可愛的小節子正在為死去的螢火蟲挖墳墓,哥哥清太走過來問妹妹在幹什麼,節子說:「造墳墓,媽媽沒有被放在墳墓裡吧!
  • 廣島和小男孩改變了世界歷史進程,核爆後真實的數據讓人恐怖至極
    重達4.5噸的「小男孩」在1945年8月6日的凌晨2點45分被美軍叫醒,搭乘艾諾拉.蓋伊B-29轟炸機離開了太平洋天寧島的基地直奔日本而去。 8點13分轟炸機進入預定投放位置,「小男孩」被飛機無情的拋棄,脫離了束縛獲得了自由,呼嘯著向下方地面砸去。8點15分在距離地面579米的上空,「小男孩」獲得了新生完成了使命,一聲巨大的爆炸聲將所有的人都驚呆了,緊接著超越幾萬倍太陽的光亮淹沒了整個廣島市,幾秒鐘後火焰隨著衝擊波從市中心開始向周圍擴散,一朵巨大的蘑菇雲冉冉升起,地面上的房屋頃刻籠罩在火海之中。
  • 難忘的照片:原子彈爆炸後,一日本小男孩背著死去的弟弟去火葬場
    日本嘗到惡果,原子彈讓無數人失去生命 照片中的內容是一名日本男孩,而在他的背上背著一個更小的孩子,站在火葬場等待火化時的畫面。為了記錄歷史的真相,讓後人們能夠知道歷史的發展,所以戰爭中常常會出現有記者的身影。
  • 螢火蟲之墓
    ——《螢火蟲之墓》盤面沒什麼意思,指數明天考驗3250處能否扛得住。我昨天說了軍工不太可能會接力一帶一路,今天果然萎了。監管部門的條子們很可能殺只雞給猴看,誰讓你們不去做政策票?開板的次新別追;今天又傳出了要限制VIP通道申報金額(另外某些小盆友在用的「搶板神器」也不神了),但目前的詳細方案還沒有。目前不知道限流的金額,如果是一個帳戶每天最多搶100-300萬,其實對於搶新股還可能是利好,VIP通道的人搶到的機會多。一塊蛋糕更多擁有VIP通道的人吃,小散根本吃不到。
  • 《千與千尋》和《螢火蟲之墓》絕對時間差,站臺女孩絕不可能是她
    我也去電影院再次重溫了一遍。相信大家對於片中千尋坐電車時看到的那個站臺女孩的身份應該十分好奇。我前一陣的對站臺女孩的分析,好像引來了很多觀看者的不認同,儘管我也對站臺女孩的真實身份完全不知,但她絕對不可能會是《螢火蟲之墓》的節子。首先我們先來看看節子的年齡。
  • 吉卜力《龍貓》《螢火蟲之墓》藍光化
    吉卜力工作室最近陸續推出舊作的Blu-ray Disc,現在終於決定在今年夏季推出《龍貓》和《螢火蟲之墓》這兩部作品的BD碟了。《龍貓》和《螢火蟲之墓》這兩部作品都是1988年同時上映的,這次將兩部作品同時BD化,仿佛重現了當年的歷史一樣。雖然離上映時間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年,不過作品帶給我們的感動卻絲毫沒有褪色。不僅如此,這兩部作品都是很多粉絲心目中吉卜力的代表作,至今依舊可以在很多排行榜和調查問卷中看到它們名列前茅。接下來為大家介紹一下這次BD的看點。
  • 如果評價《螢火蟲之墓》這部電影?
    《螢火蟲之墓》本片的藝術水平很高,主要是對於二戰的描述,不過有失偏頗,在大多數日本人的心中,對於他們所謂的反戰,只不過是他們戰敗了,不是他們錯了,在這些劇情中,我們不難發現,各種各樣的電影,動畫都喜歡描寫戰爭中平民的悲哀,在轟炸中掙扎的平民,失去父母的孤兒,天空中綻放的蘑菇雲,在前線浴血的戰士
  • 《螢火蟲之墓》,十年前看它悲慟流淚,如今回看卻只有毛骨寒顫!
    看看下方的解讀你們就一清二楚了---《螢火蟲之墓》《螢火蟲之墓》這部動畫的故事背景設定於1945年二戰末期的日本島國上方。彼時的日本正遭受著美國敵軍的殘忍屠殺,間歇不斷的防控警報的奏響,意味著美軍空炸機又再一次劃破天際,向日本平民區域投擲下了新一輪的燃燒彈。
  • 螢火蟲之墓:哥哥明明有錢,為何直至妹妹奄奄一息時才取出來?
    喜歡宮崎駿的小夥伴,我想大家都看過《螢火蟲之墓》吧!不知道大家在看《螢火蟲之墓》的過程中是否為兄妹兩個的不幸人生潸然淚下,反正小編看到動漫的結尾,哥哥清太和妹妹節子的雙雙離世,不禁淚流滿面!兄妹的悲劇不過小編在觀看動漫的過程中,發現了一個令小編疑惑的地方。在動漫中,哥哥清太在妹妹奄奄一息的時候,才拿出了一直存在的三千元錢。既然哥哥有錢為什麼不一早便拿出來呢!
  • 原子彈炸後最著名的照片:一個日本男孩背著死去的弟弟去火葬場
    對於亞洲來說,幾乎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從這場兇殘的戰爭中脫身,無論是發動這場罪惡的國家,還是被侵略傷害的國家,皆是損失慘重。 而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一個稚氣未脫的日本男孩背著一個孩子的照片。 這張照片的地點在火葬場,而照片中的這個小男孩當時也就是10歲左右,他背上背著一個繩帶綁著的一歲嬰兒。 小男孩光著雙腳,並且一身破敗的站立著,其面色沉重,背上的嬰兒頭向後仰著,就如同睡著了一樣。
  • 那部震撼心靈的動畫片《螢火蟲之墓》
    由日本著名動畫製作人高畑勳進行之作,代表作有《風之谷》《天空之城》《魔女宅急便》《百變狸貓》等,有著自己獨特製作風格。《螢火蟲之墓》可以理解為是一部反戰影片,對於百姓而言戰爭沒有勝利者,只有無盡的傷害。
  • 看螢火蟲飛舞 帶孩子追逐一個仲夏夜之夢
    哥哥將熟睡中的妹妹緊緊抱住,生怕一鬆手就又會失去……看過《螢火蟲之墓》的觀眾一定會對這部片印象深刻。時值盛夏,跳出影片營造的悲劇氛圍,我們可以回憶一下,小時候所看過的那些螢火蟲。當高樓一幢幢拔地而起,田埂小路越來越寬,潺潺溪流則消失不少,能看螢火蟲飛舞的夏夜,似乎只能存在於我們的回憶裡了。
  • 《螢火蟲之墓》:從三階段看清太成長曆程,引發對孩子教育的思考
    誠然,人需要成長,必定是受盡挫折後的領悟。猶如《螢火蟲之墓》中的14歲少年清太,帶著4歲妹妹節子,父母雙亡,面對挫折和磨難,最終自己和妹妹都餓死了。當大家只把眼光鎖定在戰爭的殘酷和孩子的眼淚時,我看到的是清太成長曆程的一種失敗。雖是未成年人,但是沒有人能保證父母能陪伴一輩子,總是需要自己獨自去面對的。
  • 「螢火蟲之墓」他的存在,正是提醒我們去銘記這段歷史「上」
    動畫電影《螢火蟲之墓》於1988年日本首映,高田勳執導,講述的是一對兄妹在二戰期間日本宣布戰敗前後活活餓死的故事。我大約是在2014年觀看了此片,最初無力應付這部片子強大的情感力量。最近幾年經歷了一些事情,才突然意識到高導在這部片子中可能在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