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火蟲之墓》,十年前看它悲慟流淚,如今回看卻只有毛骨寒顫!

2020-12-20 拾部TV

2018年4月5日,清明假期的第一天,小雨

作為喜愛二次元的你們,也一定會知道這一天發生了一件讓人甚為悲痛的事情,

彼時,作為鄰國小島上舉世聞名的動畫工作室「吉卜力」的三位創始人之一,高畑勳囿於肺癌的侵襲,最終讓生命的時間定格在了82歲的這一年的這一天上面。

高畑勳這位動畫創作人的名聲雖說並沒有宮崎駿那麼的為人所熟知,

但拾部君相信,《螢火蟲之墓》這部高畑勳的代表作,你們每一位動漫迷們都一定或多或少有耳聞過,

拾部君甚至可以毫不誇張的說,這部動畫定然是許許多多90後於二次元世界的入坑之作。

相伴著高畑勳導演的離去,拾部君揣懷著緬懷的感情再度重溫了這部動畫,

不過與10多年前不同,這一次的重溫已再也感受不到昔日的感動,

此外,還莫名的萌生了一種讓人生畏的寒顫,說到程度,那確實是一點都不怯弱於拾部君先前解讀過的《魔方大廈》。

連結:童年陰影,魔方大廈,為什麼到現在卻成為一代經典

拾部君為什麼會這樣說?看看下方的解讀你們就一清二楚了---

《螢火蟲之墓》

《螢火蟲之墓》這部動畫的故事背景設定於1945年二戰末期的日本島國上方。

彼時的日本正遭受著美國敵軍的殘忍屠殺,間歇不斷的防控警報的奏響,意味著美軍空炸機又再一次劃破天際,向日本平民區域投擲下了新一輪的燃燒彈。

劇情開始不久,我們的大男主與其妹妹,就在一趟空難的避險當中失去了自己的媽媽。

自此之後,兄妹兩人就寄居到了親戚的家中,過著時常遭到他人揶揄欺負的生活,

後來,囿於對這樣的家庭表示出來的不滿之意,毅然攜帶著一車的家當,連同妹妹一起來到了河岸邊的廢棄防空洞裡頭居住,

生活的艱苦並未抹滅掉男主的希望,他一直都期盼著於戰場上凱旋歸來的老爸,

然而正是囿於這一對日本戰隊勝利的期盼念頭,這部動畫也連帶著被許多的海外媒體公開譴責為「日本對戰爭不完全反思」的創作(這是關於這部動畫的一個有趣的註腳,你們先記著,在最後的內容解讀中還會再一次提到)。

就在兄妹兩到來廢坑生活數月之後,囿於營養的貧乏,其兩人也相繼的離開了人世。

結局甚為溫馨,化作鬼魂的兄妹兩再度團聚到了一塊,

這時的他們已經擺脫了戰爭之苦,也擺脫了飢餓之痛,永永遠遠的相伴相依到了一起。

初看起來,這部動畫確實可謂是一部講述兄妹兩人在絕境之中相濡以沫的動人故事,

內在的主旨也能夠如同悉數具有喚人心智的創作那般「警醒人們對戰爭殘酷的認識」,以及「歌頌人性真愛一面的認知」。

這也是拾部君在過去十多年時間中對《螢火蟲之墓》這部創作的印象,

直到最近再度回看這部創作,拾部君存有的情緒卻有了迥然不同的變化

首先,有兩樣基礎認識是需要肯定的:

其一是《螢火蟲之墓》確實描繪了人們於戰爭當中所遭受到了的慘不忍睹的摧殘,

日本小鎮上方的宅邸大多數都以木製的原因,使得一次燃油彈的投擲,就足以讓一座先前仍充滿生機的小鎮,瞬間夷為灰燼殘垣。

而死亡對於身處這個環境中的人們來說也已然是家常便飯了,路上遇到躺屍的流浪漢,也僅是當做垃圾那般處理而已,

就連昔日那位和藹慈祥的母親,也在被燃燒彈灼傷死去後不久,就被塑造成滿身纏滿繃帶,而腐肉從間隙中蹦出,蛆蟲也於其中肆意穿行的駭人模樣。

其二是我們的大男主確實對其妹妹保有著一顆摯愛的心,

於得知媽媽已經逝去的那一刻,男主就堅強的將這一悲痛以及後續養育妹妹的責任獨自的背負到稚嫩的肩膀上,

在與母親道別的那個操場上方,映襯著彼時和煦西斜的日光,每一位於屏幕前的觀眾都一定能夠透過男主於單槓上的那一圈又一圈的翻身轉動,深刻的感受到男主的那份強忍的淚意,以及其內心當中默默對妹妹許諾下的,奉獻一生的愛意。

初看起來,這一切都是如此殘酷,而同時也如此的充滿溫情愛意。

只可惜這樣的一切,都被後來男主做出的讓人匪夷所思的行為給通通摧毀掉了。

拾部君可以理解男主對於親戚阿姨在生活中的區別對待,信口雌黃等行為萌生憎惡的情緒,

也同時可以理解男主為了節衣縮食(離開時銀行裡頭也僅剩下3000元而已),帶上妹妹前去郊外的防空洞居住,並且持續性的吃著水煮豆皮食物過活的安排。

但拾部君真的不可原諒男主的那一陣讓人匪夷所思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從寄居他人屋簷下大致也就是半個月時間吧(整部動畫的時間,也就是男主從失去媽媽,到失去妹妹,到最後自己躺屍街頭也不到一年時間而已),這位熱血方剛的小孩就已經將情緒醞釀到了忍無可忍的程度,

要知道,作為在血緣上有一定關聯的這位親戚阿姨也僅是有點兒話癆癌,加上相當的吝嗇和對自家家人的偏愛罷了(其中話癆癌的出因也不是不能體諒吧,在那個動蕩年代,遊手好閒在家中本身不就是一件讓人不齒的行為嗎?)。

除此之外,這位親戚阿姨對男主兄妹倆作出的另起爐灶舉動的許可,對他們偶爾忘洗餐具的幫忙,

以及在男主能夠憑藉自己的能力去賺到糧食回來(比如在舊房子的地窖中搬運食物回來,再比如用母親的衣服去置換到數斤大米)時的飯餐嘉賞,

甚至是男主兄妹兩搬遷離開時的那一幕看似擔憂的回眸,

難道這位阿姨的那些惹人厭的表現,就真的足以將常人的自尊心踐踏到谷底了嗎?還是說,男主大哥本身就是非常人呢?

另外,在男主帶上妹妹前去廢棄防空洞進行艱苦生活的時候,附近的那位農民伯伯給予兄妹兩的幫助也不算少了,

不僅在開始時免費借用了手推車,還給他們贈予了茅草和悉數鮮蔬,

且在男主多番前來討要食物而萌生出一種厭煩情緒的時候,還作出了「呼籲男主前去生產小組」以及「回到親戚阿姨家」的建議,

只可惜這位倔強的男主不知出於什麼原因,明晃晃的又將這一「工作」和「回家」的建議忽略掉了,並作出了前去另一家討要食材的行動。

當然,在那個年代,又哪有人能夠如此慷慨呢?

此後,男主的思想就開始變得扭曲起來,不僅盜竊附近農田上的蔬果,還在美軍空襲的時候偷偷的前去小鎮上方逐家進行財物和糧食的搜刮,

久而久之,甚至還為這一將如此般災難帶到自個兒身上的戰爭,萌生出了一份扭曲的愛戀---因為敵軍的到來,意味著自己能夠在那一天當中果腹一頓了!

正因為男主大哥如此般的自以為是,其攜伴妹妹於廢棄防空洞生活的這幾個月時間,事實上就變成了逐漸將妹妹引領向死亡的不歸旅途。

如果你們有一定的閱讀或觀片經驗,那麼你們一定會為這樣的劇情安排感到無比的詫異,

在通常意義來說,一部優秀的悲劇影片都會設定出一個客觀的環境限制,

比如說去年上映的那部《暴雪將至》,其中所闡述的便是人類個體在時代浪潮之中的無力,任憑你何等的堅韌不拔,在時代巨浪鋪蓋過來的那一剎那,我們就連扎掙的機會都不復存在。

再好比如張愛玲筆下的《第一爐香》,女主葛薇龍臆想得到姑媽那般的富足生活,毅然步上了出賣肉身的旅途。

年月消逝,榮華富貴雖然已經到來葛薇龍的身旁,但她也似乎再也感受不到當初嚮往的那陣喜悅,且隨著戰爭的爆發,這一擁簇來之不已的財富也轉瞬間消逝得無影無蹤。

這就是我們一般意義上的悲劇創作,裡面的主人公雖說生活在時代的絕境當中,但卻不依不撓的和整個時代對抗著,

雖說最終的結果是如此般的無力,但其中所散發出來的人性光芒卻是值得每一位觀眾大加讚賞的。

看回《螢火蟲之墓》這動畫,戰爭的這一殘酷絕境確實存在了,但讓人奇怪的是,高畑勳導演同時也用了很多的筆墨去描繪出了於戰爭時期日本居民的歡聲笑語,一派祥和從容鎮定的面對逆境的心態。

這些歡欣畫面的存在,更大程度的反襯出了主角兄妹兩的悲苦,也更加確鑿的讓我們堅信男主大哥行為舉措的匪夷所思,

究竟是出於什麼緣由,才會致使你多番對「勞動方可拯救」的唯一可行方法視而不見?究竟是出於什麼心態,才會使得你對自己的行為舉措報以這般的自信?即使是貧瘠到只能啃豆皮,只能盜竊蔬果,只能扭曲般的愛上戰爭的爆發呢?

在十多年前看來,這部動畫或許是一部煽人淚下的悲劇創作,但以拾部君今天的學識積累再度回看,這部動畫確實很難再度讓人能夠擠出一點兒淚水出來,

與此相反,現時回看這部動畫的情緒或許更多的只是「寒顫」:一位猶如初生雛兒般稚嫩的小妹妹,在自家兄長的所謂大愛之下,逐步的走向死亡深淵。

但是問題來了,作為吉卜力三巨頭之一的高畑勳導演不能犯下這一無釐頭的錯誤吧?究竟高老創作這部動畫的用意是什麼呢?

拾部君思忖良久之後,得到的唯一邏輯自洽的解釋便只有這麼一個---

這部動畫打初開始就沒打算過揭示戰爭的殘酷和展露人類友愛的力量,從根本上來說,這其實是一部實打實揭露「人性無知所可能帶來傷害」的創作。

如此,這部動畫才可能於時間長河的衝刷之下,依然歷久彌新,

否則,它或許在上映的那個年頭,就早已被其他的優秀創作掩蓋於光芒之下了。

難道不是嗎?

與《螢火蟲之墓》同期上映的創作可都不是一般的作品(1988年上映),有吉卜力另一大神宮崎駿創作的《龍貓》,也有那一部在日本動漫界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友克洋的《阿基拉》。

於人類互助友愛,以及讚美大自然無限美好的內涵當中,《螢火蟲之墓》是不可能與《龍貓》相提並論的;

此外,對比於那一部通過堪稱「暴力美學」來展現絕對力量是何等殘酷的《阿基拉》來說,《螢火蟲之墓》通過描繪戰爭的殘酷所給觀眾帶來的那種反戰情緒,也可謂是不值一提的。

連結:這部上映了30年的動畫,至今在動漫界仍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

就是因為它別開生面的剖析了這麼一個人性無知和人性善念中所可能存有的邪惡,

這部創作才可能成為一部不朽的作品。

好了,你們都有了對這部作品主旨的基礎認識了,

那麼現在再度回看《螢火蟲之墓》裡頭,關於「男主對戰爭勝利憧憬」的劇情,你們還會認為這是對「戰爭的不完全反思」嗎?

亦或者已經將其當作為「對現實中的日本民眾不直面歷史事實」的一種映射了?

高畑勳不愧為被日本右翼分子張貼上「賣國賊」標籤的宮崎駿的難兄難弟,

不僅動畫創作技藝了得,在作品寓意上也狠狠的批鬥了這一個「睡不醒」的民族!

唯一可惜的就是,高畑勳自《螢火蟲之墓》這部動畫之後,就再也沒有創作過寓意如此深刻的動畫,

其後的創作風格也回歸到了高老鍾愛的日常生活碎事以及日本古代神話的改編當中,

包括《歲月的童話》,《我的鄰居山田君》,《輝夜姬物語》等等概莫如是。

如今高畑勳導演斯人已逝,作為他的動漫迷們,唯一能夠緬懷他的方式也僅剩下去觀看他的作品了,

所以,希望你們也能夠喜歡上《螢火蟲之墓》這部動畫。

相關焦點

  • 重返螢火蟲之墓——悼念高畑勳
    重返螢火蟲之墓——悼念高畑勳文/小起子為什麼你竟在這時走?
  • 螢火中之光照耀下的哀傷——《螢火蟲之墓》
    螢火中之光照耀下的哀傷——《螢火蟲之墓》戰爭的本質是什麼?簡單來說,它可以是人類徵服欲的外在表現,也可以是這個紛擾世界中看不見的內在羈絆。無論是哪種形式的戰爭,它們都無不折射出人性底層最為隱秘的那個角落。
  • 螢火蟲之墓:哥哥明明有錢,為何直至妹妹奄奄一息時才取出來?
    喜歡宮崎駿的小夥伴,我想大家都看過《螢火蟲之墓》吧!不知道大家在看《螢火蟲之墓》的過程中是否為兄妹兩個的不幸人生潸然淚下,反正小編看到動漫的結尾,哥哥清太和妹妹節子的雙雙離世,不禁淚流滿面!想來看過《螢火蟲之墓》的朋友也都有所疑惑?
  • 螢火蟲之墓
    ——《螢火蟲之墓》盤面沒什麼意思,指數明天考驗3250處能否扛得住。我昨天說了軍工不太可能會接力一帶一路,今天果然萎了。一帶一路今天走的那叫跌宕起伏,其實就是換了龍頭,之前漲的好的都在調整,龍一中材國際(600970)是我們群裡周一(昨天開盤前)推薦的。其實吧,今天這個票漲停我也蠻意外的,我昨天看脫離5日線漲的太猛,還以為會回調然後再繼續,沒想到今天還這麼驚喜,全天封死。我看今天又有大V出來說一帶一路不行了,大家可以跑了,我完全不能苟同。
  • 看螢火蟲飛舞 帶孩子追逐一個仲夏夜之夢
    哥哥將熟睡中的妹妹緊緊抱住,生怕一鬆手就又會失去……看過《螢火蟲之墓》的觀眾一定會對這部片印象深刻。時值盛夏,跳出影片營造的悲劇氛圍,我們可以回憶一下,小時候所看過的那些螢火蟲。當高樓一幢幢拔地而起,田埂小路越來越寬,潺潺溪流則消失不少,能看螢火蟲飛舞的夏夜,似乎只能存在於我們的回憶裡了。
  • 《螢火蟲之墓》:一部正負評價的日本影片
    我是清風霽月娛樂 日常給大家帶來一些不錯的電影,今天給大家帶來的電影是——《 螢火蟲之墓 》我想沒有人會想要活在戰爭年代,因為在戰爭年代我們需要去面臨太多的災難和無法預知的明天。今天給大家講一個,因為戰爭,兄妹倆成為孤兒,因為人性的泯滅,讓兄妹倆一步一步走向死亡的故事。
  • 《螢火蟲之墓》:艱難歲月的生存之道
    在《螢火蟲之墓》這節課後,我收了無數份讓我感動的作業思考,北附592個思想者,教會我許許多多。我不是在教他們,倒是他們在滋養我。因此,這是一篇由學生作品組成的教學後記,包含課程內容,以及最重要的對生命的思考。讓我們看看,北附的生命課,和那些了不起的思想者。
  • 那部震撼心靈的動畫片《螢火蟲之墓》
    由日本著名動畫製作人高畑勳進行之作,代表作有《風之谷》《天空之城》《魔女宅急便》《百變狸貓》等,有著自己獨特製作風格。《螢火蟲之墓》可以理解為是一部反戰影片,對於百姓而言戰爭沒有勝利者,只有無盡的傷害。
  • 吉卜力《龍貓》《螢火蟲之墓》藍光化
    吉卜力工作室最近陸續推出舊作的Blu-ray Disc,現在終於決定在今年夏季推出《龍貓》和《螢火蟲之墓》這兩部作品的BD碟了。《龍貓》和《螢火蟲之墓》這兩部作品都是1988年同時上映的,這次將兩部作品同時BD化,仿佛重現了當年的歷史一樣。雖然離上映時間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年,不過作品帶給我們的感動卻絲毫沒有褪色。不僅如此,這兩部作品都是很多粉絲心目中吉卜力的代表作,至今依舊可以在很多排行榜和調查問卷中看到它們名列前茅。接下來為大家介紹一下這次BD的看點。
  • 《千與千尋》和《螢火蟲之墓》絕對時間差,站臺女孩絕不可能是她
    我前一陣的對站臺女孩的分析,好像引來了很多觀看者的不認同,儘管我也對站臺女孩的真實身份完全不知,但她絕對不可能會是《螢火蟲之墓》的節子。首先我們先來看看節子的年齡。根據《螢火蟲之墓》的官方設定來看,節子的年齡是4歲,死亡時也可能5、6歲左右,年齡還是比較小的。
  • 如果評價《螢火蟲之墓》這部電影?
    《螢火蟲之墓》本片的藝術水平很高,主要是對於二戰的描述,不過有失偏頗,在大多數日本人的心中,對於他們所謂的反戰,只不過是他們戰敗了,不是他們錯了,在這些劇情中,我們不難發現,各種各樣的電影,動畫都喜歡描寫戰爭中平民的悲哀,在轟炸中掙扎的平民,失去父母的孤兒,天空中綻放的蘑菇雲,在前線浴血的戰士
  • 《螢火蟲之墓》:豆瓣評分8.7,你看過了嗎?
    或許一開始就已經註定了結局,這只是一場漫長的告別《螢火蟲之墓》:豆瓣評分8.7,你看過了嗎?影片一開始的這句臺詞就緊緊地抓住了我的心,在一片血暈的紅色中,一個少年開始了回憶,這是他靈魂的回憶,他已經死了。這註定是一場悲劇…… 可愛的小節子正在為死去的螢火蟲挖墳墓,哥哥清太走過來問妹妹在幹什麼,節子說:「造墳墓,媽媽沒有被放在墳墓裡吧!
  • 去紫金山看螢火蟲
    去紫金山看螢火蟲 日期:2018-06-15 【 來源 : 新民周刊 】
  • 「螢火蟲之墓」他的存在,正是提醒我們去銘記這段歷史「上」
    動畫電影《螢火蟲之墓》於1988年日本首映,高田勳執導,講述的是一對兄妹在二戰期間日本宣布戰敗前後活活餓死的故事。我大約是在2014年觀看了此片,最初無力應付這部片子強大的情感力量。最近幾年經歷了一些事情,才突然意識到高導在這部片子中可能在講什麼。
  • 現實版《螢火蟲之墓》?核爆後,一個小男孩背「亡弟」去火葬場
    戰爭從來就沒有絕對勝利者,從頭到尾只有犧牲的多與少而已。1945年8月6日和9日,日本廣島和長崎上空,都出現了美軍攜帶著原子彈的B-29轟炸機。隨著轟炸機完成原子彈投擲之後,震耳欲聾的爆炸聲和巨大的蘑菇雲,讓無數人和物被毀於一旦,滿目瘡痍。
  • 廣州哪裡有螢火蟲看?螢火蟲主題公園開業
    廣州哪裡有螢火蟲看?螢火蟲主題公園開業【導語】: 廣州哪裡有螢火蟲看?廣州也有螢火蟲主題公園啦!就在南湖遊樂園哦。      很多人知道廈門有一個螢火蟲主題公園,有的爸爸媽媽還專程帶寶寶去那裡看螢火蟲,廣州現在也終於有了自己的螢火蟲公園了,記者了解到南湖遊樂園的螢火蟲主題公園已經開業,滿山點點的螢火蟲正努力綻放星光。
  • 一閃一閃亮晶晶,地上划過小流星來螢火蟲聚集地看「星空」之美
    如果想,就跟緊朵兒,朵兒帶著你感受「在地如在天,走到螢火蟲打造的」星空「世界!帶你走進的第一個地點,朵兒暫且把它定義為「星空的心事」。它是在杭州上天竺法寺的周邊小眾的的螢火蟲森林。它藏匿在城市中是自然賦予這座城市,關於森林的童話。
  • 記得那個在妻子墓前流淚下跪的張良善嗎?背後故事感動了無數人
    多看一眼,可能是最後一眼。——韓寒《後會無期》2014年7月24日,韓寒的電影《後會無期》在中國內地上映,裡面有一句臺詞這樣說道:「每一次告別,最好用力一點。」最初聽到這句話時,還不太理解它其中的含義,而如今想起,卻已是感觸頗深。2020年,我們整個國家,乃至整個世界都經歷了一場巨大的磨難!
  • 評論山東濰坊一遊樂園螢火蟲商演:別讓螢火蟲成為童話裡的風景
    8月25日,中國綠髮會觀蟲工作委員會發布《莫造「螢火蟲之墓」!志願者呼籲山東濰坊富華遊樂園停止萬隻螢火蟲放飛活動》一文,並迅速致函濰坊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敦促調查富華遊樂園的8月28-30日將舉辦的螢火蟲放飛活動所用「萬隻螢火蟲」的來源、購買和運輸手續的合法性問題以及生態影響。
  • 《螢火蟲之墓》:從三階段看清太成長曆程,引發對孩子教育的思考
    猶如《螢火蟲之墓》中的14歲少年清太,帶著4歲妹妹節子,父母雙亡,面對挫折和磨難,最終自己和妹妹都餓死了。當大家只把眼光鎖定在戰爭的殘酷和孩子的眼淚時,我看到的是清太成長曆程的一種失敗。雖是未成年人,但是沒有人能保證父母能陪伴一輩子,總是需要自己獨自去面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