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3歲前,這3個「習慣」父母要儘早培養,娃長大後更容易成大器

2020-08-10 文竹媽媽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父母們在面對孩子時,總是抱著很大的期望和盼望,父母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長為世界上最優秀的人,能受到世界上最多的喜愛。

父母們也會將自己最大的愛投注在孩子身上,尤其是在孩子3歲之前。父母們覺得3歲前的孩子是正值得寵愛的時期,所以對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都十分寵溺,捨不得讓他們受到一丁點兒傷害。

但是俗話說「三歲看大」,孩子的一些不好的行為和想法就是在這個階段萌芽的。所以在孩子3歲前,這3個「習慣」父母要儘早培養,娃長大後更容易成大器。

孩子3歲前,這3個「習慣」父母要儘早培養,娃長大後更容易成大器。

第一個:做事情自律

讓一個3歲的孩子學會自律是一件很痛苦和殘忍的事情,甚至到現在很多成年人都沒能養成自律的好習慣。但是自律對於一個人來說真的十分重要,而且自律所體現的方面也十分多,從一個人自不自律我們就可以看出他能不能成功。

在3歲孩子平時的生活中,父母們可以讓他們學會自己收拾一些物品和髒東西,或者是給他們培養良好的作息時間,做到不賴床不貪睡,這都是孩子幫助孩子培養自律的行為。自律的孩子在日後的學習和生活中,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第二個:懂得分享

3歲的孩子一直都是被家人寵著的,這也就讓他們形成了全世界以他為中心的思路,這就導致了孩子變得十分自私,不懂得分享。分享在社會中是很重要的一項生存技能,自私的人在社會中往往都收不到別人的喜愛。

所以父母們要幫孩子培養愛分享的好習慣,讓孩子懂得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這樣孩子在步入學校或者社會後,才能受到別人的尊重和喜愛。

第三個: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3歲的孩子思想還很幼稚,他們總是會被周邊的一些事物影響,從而導致他們產生一些糟糕的情緒。

而3歲的孩子在面對負面情緒時,他們找不到合適的解決方法就會選擇宣洩出來。將情緒宣洩出來是一個好的對策,但是他們往往找不到合適的機會,所以常常會讓自己的壞情緒影響到周圍的人

所以這時情緒管理對於孩子來說就特別重要,這也是父母們需要注意的一個問題。父母們一定要狠下心幫助孩子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這樣對孩子的未來有十分巨大的好處,孩子將來也會感謝你。

優秀的孩子必定是見過世面的孩子,他們的背後一定站著一對有眼界有見識的父母。

有見識的父母,不等於有錢的父母。比如,給孩子買一本童書繪本用不了多少錢,但會讓孩子學習到很多知識。閱讀能夠活躍腦細胞,孩子喜歡閱讀,就更聰明!從小養成閱讀習慣的孩子,而且在孩子3歲半-6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這個時期好好培養,有助於讓孩子形成終生的閱讀習慣

這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就很不錯,一套共有10冊。中英雙語繪本,對於家長啟蒙孩子的英語思維也有很大幫助。在3歲前,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當做睡前故事書。在3-6歲當做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這套繪本共有10本,分別是《我能保護我自己》、《勇敢做自己》、《做最棒的自己》、《我是誠實守信的好孩子》、《我不隨便發脾氣》、《我們都是好朋友》、《好孩子懂禮貌》、《分享是我快樂》,《媽媽我能行》、《養成好習慣》都是從不同的角度教會孩子學會表達。

如果我們總是找不到陪伴孩子的理由,為何不陪他們看看故事書,談談心得體會呢?這也能促進親子之間的感情和羈絆。

繪本裡印刷的字體很清晰,紙張也很不錯,方便孩子健康閱讀。

69.9元全套10冊兒童繪本,平均下來一冊都不到7塊錢,不過一頓早餐的價格,美食可能吃過就忘,可孩子從繪本裡學到的道理,卻可以記得一輩子,爸爸媽媽們何樂不為呢?

喜歡的家長可以點擊下方圖片購買喲~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立規矩要趁早,3歲前培養好孩子這3個習慣,娃長大後容易有出息
    懂規矩的孩子更容易成才,給娃立規矩別嫌早,這3個習慣趁早培養作為父母,不僅要養孩子,而且也要教育孩子,讓孩子養成三個習慣:做事情自律、懂得分享、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緒。雖說培養要一個三歲的孩子養成自律的習慣是很難的,但是為了讓孩子養成好習慣,作為父母,需要要花很多的時間和精力,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
  • 寶寶3歲前,家長要幫娃養成這3個習慣,娃將來更讓父母省心
    教育孩子需要父母做很多準備工作,尤其是關於孩子性格養成方面。如果父母在孩子塑造性格和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沒有做好,那麼孩子形成不好的行為習慣時,將來麻煩的還是父母自己。所以說,父母一定要重視對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這樣等孩子長大了,父母也用操心那麼多,更省心一點。
  • 孩子3歲前,這5大習慣父母要「狠心」幫娃養成,將來更容易出息
    其實因為處於幼兒園時期的孩子正是模仿的年紀,所以他們喜歡去模仿其他人的動作和做事方式等;那麼小的為什麼不省事呢?其實這是因為作為爸媽的我們,沒有給孩子養成習慣,比如說平時日常生活中的小習慣:不認真吃飯、不想睡覺等等,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小習慣,雖然看起來容易,但是對於3歲前的孩子來說,糾正起來是很難的一件事情。
  • 寶寶3歲前,家長要幫娃養成"這3個習慣",娃將來更讓父母省心
    教育孩子需要父母做很多準備工作,尤其是關於孩子性格養成方面。如果父母在孩子塑造性格和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沒有做好,那麼孩子形成不好的行為習慣時,將來麻煩的還是父母自己。所以說,父母一定要重視對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這樣等孩子長大了,父母也用操心那麼多,更省心一點。
  • 對孩子要「兩不管三不慣」,將來更容易成大器,父母也會很省心
    ,因此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難免會犯錯,尤其是一些孩子重要的關鍵期,家長若是沒有做足功課,那麼很容易就錯過了,等到孩子大了12歲之後,父母的話就是垃圾,孩子也聽不進去,所以家長對於孩子的教育一定要儘早。
  • 老人常說:3歲看大7歲看老,孩子吃飯時有這3個表現,難成大器
    老人常說:3歲看大7歲看老,孩子吃飯時有這3個表現,難成大器導語孩子的言談舉止其實直接反映出家長的教育方式,尤其是一些比較有家教的孩子,不但看到老人時特別懂禮貌,而且還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伸手相助。這樣的孩子基本上都會受到大家的喜歡,而老人也常說3歲看大,7歲看老,也就是說孩子們小時候的行為習慣直接就能反映出孩子長大後的各種表現,當然這也包括飯前的餐桌禮儀。
  • 孩子3歲之前,父母要「狠心」幫他養成這3個習慣,娃將來少走彎路
    寶寶從出生起,就會對這個未知的世界進行積極地探索,父母應該在孩子這個過程當中,從小對寶寶進行教育。三歲前讓寶寶養成一個好習慣是很容易的,如果父母能夠在這個時間來培養孩子的好習慣,那麼寶寶將來在面對很多事情時,都會感到更加容易。實際上,很多家長都不知道,孩子在三歲前就有了一些簡單的習慣,並且他們養成一種習慣也非常快。
  • 幾種媽媽帶大的孩子,往往心胸寬廣、格局高,將來更容易成大器
    娜娜看到孩子的成長,時常倍感欣慰,也許她這輩子沒有太大的能力給孩子提供優越的生活,但培養出一個擁有優秀品質的娃,也是一種莫大的榮幸。身邊不少朋友都會向娜娜取經,請教她如何教育孩子,娜娜說,教育光靠言傳是行不通的,必須要靠自身的一言一行去慢慢影響,潛移默化。
  • 孩子3歲前有以下特徵,長大後會很聰明,你家娃佔了幾個?
    文丨木棉媽媽望子成龍、盼女成鳳是家長們普遍的心願,有哪個家長不期望自家孩子是聰明伶俐的呢?又有哪個家長不期望未來成才、成大器呢?老祖宗們說過的話總是蘊含大智慧,老人常說「三歲看長,七歲看老」,孩子3歲左右就能看出性格好壞,而到了7歲性格定型了就能看出來日後孩子是怎樣的人。
  • 孩子3歲之前,家長要培養孩子這3個習慣,孩子將來更優秀
    ,教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孩子長大後也會因為良好的習慣受人器重。孩子3歲之前,家長要培養孩子這3個習慣,孩子將來更優秀所以,家長要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不要什麼事情都要依賴父母,教會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是孩子們還小,自理能力還沒有那麼好,很多事情自己完成不了。父母要幫助他們做一些的事情,無論是孩子們要吃飯還是要穿衣服,父母都會第一時間來幫助孩子們完成。
  • 3-6要給孩子立下這3個規矩,孩子長大後會感激你,父母別縱容
    而作為家長來說,首要的責任就是教育孩子從小就要有規矩意識,孩子在三到六歲的時候就能夠慢慢灌輸他們的規矩意識,讓他們長大後成為一名合格的公民。3-6要給孩子立下這3個規矩,孩子長大後會感激你其實這並不是一件好事,如果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性過於的強,自己的自理能力就會變得很弱。甚至有的孩子由於家長過分的溺愛變得毫無規矩,也不懂得尊重長輩。對長輩呼之即來,嚇之即去。這樣的習慣,如果保留到學校或工作的時候,會被同學和同事排擠,這是一個會影響孩子一生的毛病。家長必須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培養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概念,這樣不僅培養了他孩子的獨立能力,也培養了孩子守規矩的能力。
  • 父母在孩子6歲前,狠心立好這3個規矩,智力發育會更加出眾
    一個小故事,帶你了解更多育兒常識,假如您喜歡這樣的故事,歡迎關注轉發點讚老人常說「三歲看小,七歲看老」,這是因為孩子在幼年時期的一些行為,就很容易會體現出他長大以後的樣子。而家長要是希望孩子長大以後能夠出色,也可以根據孩子的一些行為習慣養成加以糾正。
  • 李玫瑾:在孩子7歲前,要培養這幾項能力,長大後就不需要發愁了
    父母都希望孩子成才,將來會有出息。「3歲看大,7歲看老」。在孩子七歲時,孩子長大後能否出人頭地,基本上已經定型。父母就要在孩子7歲前的成長關鍵期,培養孩子養成好習慣,形成好品格,孩子才會有更加美好的未來。球球從小就很聰明,三歲就能講故事,而且吐字清晰,表達能力也很強。
  • 3歲前培養娃這幾方面好習慣,寶寶今後更好帶,對娃成長也有利
    有寶寶後,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感觸,那就是家裡這個小祖宗真的是老天派來「收拾」自己的。養一個寶寶不僅費錢,夫妻倆的時間和精力基本也都花在他身上了,可即便如此,娃折騰起來,自己在去應對的時候還筋疲力盡,帶娃的過程那完全就是一部血淚史。其實,寶寶難帶不聽話,未必都是娃的錯。作為父母,有些錯正是因為父母自己不注意才釀成了。
  • 孩子3歲前培養這3種能力,長大後不僅智商高,情商也高
    孩子養成行為習慣的良好時期就是在6歲之前,一些家長也是非常重視這個問題,從小就開始培養孩子的智商和情商。而孩子3歲左右時,大腦處在一個黃金階段,這時是培養孩子良好習慣的最佳時期,家長一定要把握住機會,讓孩子更加出色。
  • 孩子3歲前培養這3種能力,長大後不僅智商高,情商也高
    導語: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後可以成為一個非常出色的人,在生活和工作當中可以取得較大的成果。越來越多的家長越來越重視孩子的問題,內心非常渴望孩子是一個&34;的人。孩子養成行為習慣的良好時期就是在6歲之前,一些家長也是非常重視這個問題,從小就開始培養孩子的智商和情商。
  • 「七歲看老」並非無稽之談,小時候有這3種表現,長大後難有作為
    長大後沒多大出息的孩子,從小會有這3種表現,父母要正確引導!自從孩子出生以後,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中國式家長」從小便教育孩子,盼望著有朝一日孩子能夠有所作為。雖然能否有所作為是幾十年的結果,但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也並非全無道理。
  • 這3類孩子看起來很聰明,長大後卻難成大器,家長現在發現還不晚
    導讀:這3類孩子看起來很聰明,長大後卻難成大器,家長現在發現還不晚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這3類孩子看起來很聰明,長大後卻難成大器,家長現在發現還不晚!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還小,需要父母幫忙」,不想把娃養廢,要儘早培養自理能力
    3、父母太過強勢有些父母本身的個性就很強勢,不僅孩子的吃穿住行要聽從父母的命令,學習和思想也要遵從父母的意願,家長之所以強勢地對待孩子,是希望孩子少走彎路,避免發生不必要的錯誤,家長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方法太過極端,父母太過強勢,會讓孩子感到壓力巨大,從而產生自卑和叛逆的心理。
  • 孩子沒出息和父母關係大,想要孩子成大器,得堅持培養這幾個習慣
    3)刻意地強調孩子進步 你一定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現在爸爸媽媽就這樣子了,以後也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全家都指望你呢。媽媽相信你以後能夠變得越來越好,你看我們家現在的情況,你要是不努力以後可咋辦?這3點很重要,父母別忽視 我們上面了解到了父母身上所存在的教育問題,致使孩子變得很差勁、沒出息。所以我們也應該了解清楚那些優秀的孩子身上存在什麼樣的特點?父母又應該通過怎樣的方式去進行培養?我們也相信,當父母了解到孩子身上具有這些特點,能夠讓他們變得更加優秀,必然也會通過相應的方式去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