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菜酥肉豆花
這是在酸菜豆花湯鍋的基礎上改良而來。不僅把酸菜改為用雪菜,而且還加入了口感酥脆的小酥肉,由此讓成菜後,豆花的綿軟和酥肉的酥脆相得益彰。
製作:
1.把雪菜洗淨切碎,酥肉改刀成稍大的丁。
2.鍋裡放化豬油燒熱,下雪菜碎和姜米炒香後,摻入鮮湯燒沸,放入酥肉丁並倒入野山椒水,稍煮出味再把豆花下鍋,調入鹽、胡椒粉、雞精和味精推勻,待出鍋盛入鍋仔後,撒蔥花並配明爐上桌。
鹹菜豬肉蒸菜心
將醃漬的疙瘩鹹菜與五花肉拌勻,再跟菜心同蒸,使略嫌寡淡的蔬菜立馬變得油潤入味。
製作:
1、菜心400克擇洗乾淨,擺入平盤待用。
2、疙瘩鹹菜75克洗淨切碎,與豬肉末150克一同納盆,加花生油8克、鹽4克、醬油、蔥薑末各3克一同拌勻。
3、將混合好的鹹菜肉末均勻地蓋在菜心上,旺火足汽蒸4-5分鐘,取出撒蔥花4克,淋蒸魚豉油3克及少許熱花生油激香即成。
辣椒渣炒藕絲
辣椒渣是安徽傳統的下飯調料,用幹辣椒加上米飯、牛肉粒炒制後拌勻,放在罈子裡發酵一周,具有特殊的酸辣味,經常被用來炒臘肉、肥腸,或是煮小魚小蝦,很解膩。
原料:
蓮藕絲300克,辣椒渣100克,青紅椒絲10克,小蔥段3根。
調料:
鹽、味精、胡椒粉各5克,色拉油40克。
製作:
1、將蓮藕洗淨,切成長短一致的藕絲。
2、炒鍋上火,將藕絲下入熱水中焯制,撈出後瀝乾水分,用乾淨毛巾吸剩餘水分。
3、另起淨鍋,將油燒至六成熱,倒入辣椒渣,煸炒出香味,再倒入藕絲、青紅椒絲、小蔥段,加剩餘調料調味即可。
製作關鍵:
有些師傅習慣將藕絲拉油後再炒,認為這樣操作速度快,藕絲不變色,其實這種處理方法效果不好,油分大,與辣椒渣很難合味。
葵花杏鮑菇
原料:
杏鮑菇500克,通心幹湘蓮200克,菜心150克,西芹3根,幹香菇25克,糯米50克。
調料:
鹽5克,糖20克。
製作:
1.將糯米泡4個小時;幹香菇泡發,焯水後調味煨好;同時將通心幹湘蓮煮回軟,切去黑頭部分。
2.將杏鮑菇切成寬約2釐米、長約10釐米的小長方形薄片,過水衝冷備用。
3.將過水後的杏鮑菇包緊通心湘蓮,整齊的碼入扣碗中,再將泡好的糯米均勻的放入扣碗內(不要放滿扣碗),加入白糖開水(甜度根據各地口味的變化而定),上蒸鍋蒸40分鐘。
4.蒸的同時,將菜心過水,調味炒好,整齊的擺到盤上,做成葵花形狀;再將西芹過水做成花杆,然後擺入煨好的香菇,做成花土。
5.40分鐘後,將蓮子扣入盤中的葵花中心,淋入用糖開水勾的芡汁即可。
小貼士:
作為一道比賽菜品,葵花杏鮑菇造型美觀,形如葵花,口感上也十分的香甜軟糯。在原材料挑選上,採用新鮮的杏鮑菇最好,另外幹香菇和幹湘蓮在選材上也要保證大小一樣,這樣才能保證這道菜品的美觀。
鼎鍋牛膝
原料:
精選鮮黃牛腕筋500克、尖椒40克、小米椒30克、洋蔥40克、香菜葉、幹辣椒節、乾花椒、辣椒麵、孜然面、花椒麵、鹽、味精、雞精、蒜瓣、芝麻、自製複合醬、香料油、菜油各適量、自製五香味滷水1鍋
製作:
1.把鮮牛腕筋治淨,切成塊後,放入自製滷水鍋裡滷熟,撈出來瀝水。另把尖椒切成節,小米椒對剖開成段,洋蔥切成條,均待用。
2.鍋置火上燒熱,舀入菜油燒至3成熱,放入滷好的牛腕筋炒至定型,剷出來待用。
3.往淨鍋裡倒入香料油燒熱,下幹辣椒節、乾花椒、自製複合醬炒香,放入腕筋塊、蒜瓣、尖椒節和小米椒段翻炒,撒入花椒麵、辣椒麵、孜然面、芝麻,調入鹽、味精、雞精,起鍋裝盤時,撒些香菜葉,即可。
說明:牛腕筋位於牛膝蓋處,一頭牛僅有很少的幾塊。自製醬料是往鍋裡倒入菜油燒熱,下入豆瓣醬、海鮮醬、蠔油等炒香,加入用八角、桂皮、香葉、草果等香料打成的粉,一起炒制而成。
果木燃燒澳洲牛肉
製作:
1.將澳洲雪花牛肉150克去筋,過水後加入適量鹽、少許味精、黑胡椒碎和紅甜椒絲醃入味,備用。
2.醃好的牛肉用黃油煎至五成熟時,澆上黑椒汁,切成均勻的小塊,放在事先烤至300℃的石板上,放上幹蔥30克和百裡香5克即成。
製作關鍵:牛肉不能煎得過老,石板溫度不能過低。
鐵板牛脊髓
製作:
1.把牛脊髓解凍,切成段,入加有姜蔥、料酒的沸水鍋汆斷生,撈出待用。
2.鍋裡下豬油,放剁細的泡椒末、泡姜、泡蒜、小米椒和鮮花椒炒香,摻入鮮湯,調入蠔油、胡椒、雞精和少許醋,然後放入牛脊髓段小火煨透,起鍋裝入鋁箔紙中,放在鐵板上,撒蔥花上桌,最後當著客人的面,在鐵板上倒入高度白酒點燃,稍後即可食用。
剔骨鵝
製作:
1.把仔鵝治淨並剔去骨,切成小條納碗,加放鹽、料酒和生粉碼味上漿。
2.淨鍋裡放油,燒至三四成熱時,下入鵝肉,滑熟便倒出來瀝油。鍋裡留底油,先放泡椒圈、姜粒、蒜粒和泡椒醬炒香,再倒入鵝肉和芹菜節,邊炒邊放鹽、生抽和味精,炒至泡椒味濃時,出鍋裝盤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