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粉蒸肉
這是一道川味紅燒肉,用粉蒸的方式來製作。
原料:
豬三線五花肉500克、南瓜200克、外婆菜100克、花椒麵10克、辣椒麵10克、蒸肉米粉50克、糖色5克、豆腐乳20克、薑片、蔥節、雞精、味精、色拉油各適量
製作:
1.豬五花肉放入加有薑片、蔥節的水鍋中煮熟,撈出瀝水,上勻糖色後,放入燒至七成熱的油鍋中炸成虎皮狀,撈出瀝油,改刀成2釐米見方的塊,備用。
2. 五花肉塊納盆,加雞精、味精、豆腐乳、花椒麵、辣椒麵、糖色、蒸肉米粉拌勻,裝碗後撒上外婆菜,入籠蒸1個小時。
3.南瓜去皮蒸熟,擺盤墊底,再在南瓜上擺上蒸好的紅燒肉塊,稍加點綴即成。
說明:五花肉塊放盆中加料拌,保證每一塊五花肉都裹上蒸肉米粉。
砂鍋焗魚頭
原料:
魚頭1個(約750克),鮮沙姜35克,蒜子80克,幹蔥50克,大蔥白60克,九層塔2枚。
調料:
XO醬25克,花雕酒15克,鹽20克,麵粉50克,味精10克,胡椒粉2克,色拉油200克,橄欖油50克。
製作:
將魚頭,去鰓鱗,斬成約6釐米長的條狀,加入幹蔥25克、鮮沙姜20克、鹽、味精、胡椒粉醃製入味。將入味後的魚拍勻麵粉,入鍋中煎至金黃.沙煲加熱,淋入橄欖油,加入鮮沙姜15克、蒜子、幹蔥25克、大蔥白,煸香,再將煎好的魚塊整齊地碼放在炒好的底料上,魚塊上加剩餘原調料,蓋好蓋,小火燜3分鐘,即可。
涼粉江鉗
此菜將鉗魚與涼粉結合,魚肉燜入底味,涼粉加入姜、蒜、泡椒末炒成醬蓋於其上,肥美鮮嫩與軟糯入味相得益彰,搭配十分有趣;成菜賣相紅亮誘人,醬香微辣,滋味十足,很受客人歡迎。
製作:
1.涼粉改刀成3釐米見方的塊裝入碼鬥備用。
2.調製煮魚底湯:鍋入適量色拉油燒熱,下薑片100克、花椒15克煸香,倒入郫縣豆瓣200克炒出紅油,加清水4000克燒開,調入雞精10克、味精5克攪勻即可。
3.取重約750克的江鉗1條宰殺治淨,腹部兩側打上深約1釐米的一字刀,拎起魚頭用魚尾攪勻煮魚底湯,然後緩緩將魚身放入湯桶,下大蔥100克,小火燜20分鐘。
江鉗宰殺治淨,打一字刀備用
拎起魚頭用魚尾攪勻煮魚底湯,然後緩緩將魚身放入湯桶
4.涼粉醬:鍋入適量色拉油燒至五成熱,下郫縣豆瓣醬30克炒出紅油,下薑末150克、蒜末150克、泡椒末40克煸香,添高湯50克,調入醋30克、白糖20克、雞精6克、味精6克、胡椒粉2克,待湯汁表面冒魚眼泡,下涼粉80克燒2分鐘,淋適量水澱粉收濃湯汁。
湯汁熬至冒魚眼泡,下涼粉燒2分鐘
走菜流程:
將煮好的江鉗用笊籬慢慢撈出,擺入盤中,蓋上熬好的涼粉醬,撒適量蔥花即可走菜。
江鉗煮好裝盤,上蓋涼粉醬
技術關鍵:
煮魚時不宜用旺火,否則會使肉質發柴。
蝦湯珍寶蘿蔔絲
原料:羅氏蝦1 只(約60 克)、 高山長條白蘿蔔85克、鮮基圍蝦、姜、蔥、蒜苗花、生粉、料酒、鹽、味精、雞油、蝦油、色拉油各適量
製作:
1. 鮮基圍蝦帶殼入盆, 打成蝦肉泥,和姜、蔥一起放入色拉油鍋中爆香,摻適量清水,熬成蝦湯,待用。
2.白蘿蔔去皮,切成10釐米長的二粗絲,納盆加鹽、少許味精和生粉拌勻碼味,然後淋上適量雞油,入籠大火蒸8分鐘。
3. 羅氏蝦背部改刀,加入姜、蔥、料酒,入籠大火蒸4分鐘。
4. 淨鍋置小火上, 倒入熬好的蝦湯,調入鹽、少許味精,放入蒸好的羅氏蝦和蘿蔔絲燴入味,淋入適量蝦油,撒上蒜苗花,起鍋裝盤,稍加點綴即成。
說明:蘿蔔宜選用皮白光滑、水分充足的。生粉不宜上得過多。下鍋燴制的時間不宜過長,以保證蘿蔔絲和蝦肉的口感。
三川裡罈子肉
(口味:鹹鮮味)
原料:
巴山黑豬五花肉300克、肉末100克、鮮香菇粒20克、馬蹄粒20克、火腿20克、乾貝10克、雞腿肉50克、雞蛋4個幹、小香菇30克、天目筍100克、幹茶樹菇30克、香葉1克、八角2克、西藍花、冰糖、鹽、胡椒粉、雞粉、鮮湯、色拉油各適量
製法:
1. 把豬五花肉切成小方塊。另把肉末、鮮香菇粒、馬蹄粒納碗,加雞蛋液,拌成肉丸子。火腿、乾貝切片;雞腿去骨,切成塊。天目筍切成條,去鹽分。
2.五花肉塊入油鍋炸成金黃色,撈出來瀝油。另把肉丸子、雞腿塊也下入油鍋,炸至色金黃,撈出來瀝油。
3.砂鍋摻適量礦泉水,放入炸好的豬五花肉塊、肉丸子、雞腿塊,以及香葉、八角、冰糖,小火煨約2小時,然後加入幹菌子、火腿、乾貝、天目筍,燒約1小時至原料軟熟,出鍋收汁,調入鹽、胡椒粉、雞粉等,裝盤時用焯熟的西藍花點綴,即可。
雞中戰鬥雞
此菜為家常燒椒風味。製作前,先要製作泡椒料,即把二荊條泡椒1000克、野山椒1500克、泡姜1200克,改刀成彈子並混合,然後發酵10天即成。
製作:
1.把淨跑山雞半隻改刀成塊。另把二荊條青椒200克取一半製成燒椒並切塊,另一半直接切塊。土豆250克切成塊,四季豆120克折成節。
2.鍋中放菜油,先下入雞塊煸炒至五分熟,再加入小黃薑末10克、大蒜30克、發酵好的泡椒料100克和豆瓣醬20克,炒香後摻水,燒開後加鹽、白糖、雞精、味精等調成家常口味,接著倒入小高壓鍋裡,加入土豆塊、四季豆節和燒椒段,一起壓制4~5分鐘後離火。
3.出菜時,取淨鍋放菜油,下入二荊條青椒塊和少許鹽煸炒香,再倒入壓好的雞塊、土豆和四季豆一起燒至收汁亮油,起鍋淋花椒油,即可裝在燒燙的石鍋裡上桌。
喜慶豐收
製作:
1.先把糯米和小米用溫水泡製後瀝水。再把仔排剁成小節,衝淨血水後瀝水納盆,加鹽、薑末、胡椒粉、椒麻雞汁等拌勻,再加入泡過的糯米和小米拌勻,裝盤入小高壓鍋壓制15分鐘,待用。
2.將太陽果去籽, 入籠蒸15 分鐘至熟取出,在底部盛上燴好的鹹鮮味青豆蝦仁,最後放上蒸好的小米仔排,即可上桌。
辣子牙籤肉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重慶歌樂山的一家路邊小店推出了一道辣子雞,其用料講究,一定要選家養仔公雞現殺現烹,以保持鮮嫩肥美,輔以上等辣椒、大紅袍花椒製作而成,顏色紅潤、麻辣酥香,很快便遠近馳名,如今已成為川渝兩地的代表名菜。趙師傅在辣子雞的基礎上進行改良,選用雞腿肉入菜,去骨、醃製後串入牙籤,更便於食用。
製作:
1、雞腿衝淨血水,去骨取肉,改刀成小塊,每500克肉加醬油20克、料酒15克、蔥姜水10克、鹽8克、味精、雞粉各5克、白糖4克拌勻醃製30分鐘,每兩塊肉串入一根牙籤備用。
2、鍋入寬油燒至四成熱,下入醃好的雞塊300克小火炸至金黃,撈出後轉大火將油溫升至八成熱,下入雞塊復炸至呈棗紅色,撈出瀝油備用。
3、鍋入底油燒至五成熱,放花椒10克、薑片5克爆香,再下入幹紅辣椒段80克小火炒至棕紅色,倒入炸好的雞塊翻勻,撒香蔥段15克、白芝麻20克即可出鍋。
技術關鍵:
醃製雞塊時鹽一定要給足,最後炒制時就不再放了,這是因為雞塊炸幹後表面結出了一層硬殼,鹹味無法再進入。
幹蔥牛肉醬爆花枝片
製作:
1、大墨魚洗淨,改成夾刀片、打上花刀,快速飛水後瀝乾。
2、蟹味菇、白玉菇洗淨後入七成熱油炸至金黃出香。
3、鍋下底油燒熱,加入幹蔥牛肉醬40克翻勻,倒入墨魚片300克、蟹味菇、白玉菇各50克、蔥段、紅椒片各10克大火爆炒均勻,裝盤即成。
幹蔥牛肉醬:
1、幹蔥頭剝掉外皮,切成碎末,入五成熱油浸炸至金黃微焦,撈出瀝油。
2、鍋入步驟1中的幹蔥油400克燒熱,下牛肉末300克中火炒熟,加入甜麵醬、海鮮醬各150克熬香,投入炸好的幹蔥碎1千克翻勻,調入生抽30克、味精20克、白糖20克、蠔油10克攪勻,小火熬製5分鐘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