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張紙到一本教材 雲南出版印刷集團做了什麼

2020-12-17 雲南信息報

進入9月,伴隨著學校開學的朗朗讀書聲,作為知識的載體,一本本散發著油墨香的教科書也如約擺在了學子們的案頭。教材品種多、批量大、生產周期短,日前,記者走進雲南省最大的中小學教材教輔定點印刷企業:雲南出版印刷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了解一張紙是如何成為一本教材的。

印前環節

一本書,一本教材實質上是由兩方面組成,一是把思想創意的信息內容以圖片、文稿等形式呈現出來,由作者、編者來完成原稿;二是複製這些信息內容的載體,包括傳統的書本,以及電子書、網絡媒體等,由出版印刷相關企業共同製作完成複製品。

教材成為書本,一般通過平版膠印印刷來實現,其印刷流程分為印前、印刷、印後三個環節。

據印刷集團工作人員介紹,印前流程分為兩個階段。一是設計、排版。通過電腦打字、掃描識別、複製等方式輸入,使用專用軟體,結合個人創意進行設計,把圖文內容製作成書本的一個個頁面,並通過多次列印樣稿、校對、改樣,最後由作者或編輯籤字確認最終的可印刷樣稿。二是製作印版。把單個頁面的可印刷文件轉換輸出為印刷菲林膠片,按照印刷幅面大小、裝訂折頁方式,單頁膠片由人工拼貼形成印刷大版,之後用曬版機通過曝光顯影衝洗等環節製作出印版。現在可以通過專用拼版軟體,直接在計算機中拼成印刷大版,再由CTP計算機直接製版機製作印版。

印刷環節

印刷,是通過印刷機械把印版上的圖文內容複製在承印物上的過程。教材的印刷基本都是通過平版膠印方式,承印物基本都是紙張,並分為捲筒紙和平張紙印刷兩種形式。印刷所用的紙張通常為對開大小,一張對開紙可裁切成8張通常所說的A4或16開大小的紙。目前中小學教材基本都是16開本,一張紙完成兩面印刷後,每一面共有8個頁碼的內容,正反兩面就是16個頁碼的內容。

印刷環節隨著科技發展,實現了數字印刷,在印刷集團的數碼印務中心內,已經可以利用計算機連接印表機,把存儲的可印刷電子文件或印刷大版,直接列印出印刷品,這樣就可以實現小批量、個性化的印刷需求。

印後環節

印後,就是書本裝訂成冊及相關配套流程的統稱,教材大多是平裝本,有折頁、配帖、訂聯、包封、裁切、打捆等過程。一張對開紙印刷完成後,首先需要裁切折頁,把印刷品摺疊成單個頁面的大小,如16開的教材。捲筒紙印刷的產品已經在印刷機的折頁裝置上完成了折頁,平張紙的印刷品主要用折頁機來完成,還有極少數情況也可通過人工來完成。一張紙完成折頁後通常叫作書帖。當然封面是印刷後通過切紙機直接裁切得到的。

裁切折頁後的配帖、訂聯、包封、裁切、打捆等過程可通過裝訂聯動生產線來一次完成。一本教材由多個書帖組成,裝訂前要把所有書帖按順序放入配頁機構中,還要把裁切好的封面放在封面輸送的裝置上,添加好其它的生產材料,調試好組成聯動生產線上的各個機器裝置,就可以啟動生產線了。一本本教材在生產線的輸送帶上流淌,源源不斷地為每一位學生提供著精神食糧,加速每個人的健康成長。

新技術助推 教材教輔生產實現綠色印刷全覆蓋

中小學教材教輔承載青少年學習文化知識重要載體,同時擔負著教育引導、關心愛護和責任。因此,中小學教材教輔的生產要實現綠色印刷。作為雲南省最大的中小學教材教輔定點印刷企業,雲南出版印刷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承印著全省70%的教材、40%的教輔生產任務,教材教輔的生產已經實現了綠色印刷全覆蓋。

雲南出版印刷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通過環保印刷材料、環保印刷設備、環保印刷工藝的全面應用,達到了生產材料無毒無害、生產過程節能減排、產品使用周期無汙染無公害、廢棄物可回收再生利用等各方面的綠色印刷要求,最終達到以環境友好與健康有益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目的。綠色印刷的推廣既保護了環境,更有利於廣大讀者的身心健康。

不忘初心 踐行印刷人使命擔當

近年來,雲南出版印刷集團不斷加強設備技術改造,進行技術創新:印前有CTP直接製版系統,印刷有五色平張膠印機、高速八色輪轉機,印後有高速膠訂線、自動鎖線機、堆積打捆機,在質量控制方面有圖文檢測系統、書帖誤差檢測系統等,這些新技術新設備的應用明顯提升了生產效能和產品質量。2020年秋季教材生產中,共計印刷了5885萬冊教材教輔。企業用高質量的產品服務於廣大讀者,全力為雲南省的教育事業發展作出貢獻。

雲南出版印刷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集印前、印刷、印後加工於一體的大型綜合性印刷企業,一直承擔著黨和國家重要書刊、中小學教材教輔、期刊、報紙、畫冊、保密件、產品包裝的印製任務。2013年,按照國家對印刷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提出的「優化資源配置,培育龍頭企業,提升競爭力」的要求,雲南出版集團以打造「全國知名、西部一流、雲南領先」的印刷龍頭企業為目標,把旗下有著百年印刷品牌的雲南新華印刷實業總公司、老牌軍工印刷企業雲南國防印刷廠、雲南印刷技術研究所整合重組成立雲南出版印刷集團。整合重組後的雲南出版印刷集團堅持公司制運行、市場化運作的現代企業管理模式,佔地面積530多畝,在職職工1200多人,總資產8億元,年銷售收入5億元,資產和經營規模居西部地區印刷行業首位。

作為一家在傳承中創新發展的百年老字號印刷企業,雲南出版印刷集團一直以傳播知識文化,促進人類文明,服務教育文化事業為己任,始終堅持繼承與創新並舉,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始終謹記來處,不忘初心,一直踐行著印刷人的使命和擔當。

工作人員在操作海德堡對開四色加上光膠
工作人員在進行看樣流程
數碼印務中心在進行小規模印刷

來源:雲南信息報 雲上融媒記者 馮蔚 攝影報導

相關焦點

  • 疫情之下,中小學教材「編印發」的雲南軌跡
    距離9月1日開學還有24個小時,雲南出版印刷集團依然保持著全天候開機的高強度;在小學教材已經發放結束後,雲南出版集團物流有限公司已經投入了新版高中教材的運輸中;在距離昆明800公裡外的德宏隴川縣各個小學,來報名的孩子們已經領到了由當地新華書店運送的全新教科書……83.2萬令、裝訂11364萬冊、19000平米倉庫、40碼每小時的速度
  • 創意雲南2020雲上文博|「一張紙」帶動的致富大產業
    12月12日,創意雲南2020雲上文化產業博覽會(簡稱「雲南雲上文博會」)正式拉開序幕,線上雲展會與昆明、玉溪、保山、麗江等線下分會場同時開展。本屆雲南雲上文博會由中共雲南省委宣傳部主辦,雲南廣播電視臺承辦,雲南省教育廳、雲南省科技廳、雲南省農業農村廳、雲南省文化和旅遊廳、雲南報業傳媒集團、雲南出版集團、雲南廣電網絡集團、雲南廣電傳媒集團、清華大學文化創意發展研究院、阿里巴巴(雲南)有限公司協辦。 一張紙可以做什麼?您可能會說:一張紙不就可以用來寫字、擦手等等簡單的用途嘛!
  • 山東出版集團爭分奪秒,確保「課前到書人手一冊」
    山東出版集團落實落細「六保」任務,承印發行教材8670多萬冊,服務全省1260多萬中小學生爭分奪秒,確保「課前到書人手一冊」日前,山東全面恢復正常教育教學秩序的好消息傳來。為了讓學生們能如期拿到散髮油墨芬芳的新課本,兩個月來,承擔全省秋季教材大量印製發行任務的山東出版集團爭分奪秒趕工期,按時完成教材印製發行工作,確保「課前到書,人手一冊」。一本教材是怎樣印製出來的?8月中旬,記者來到山東出版集團旗下的山東新華印務有限責任公司,探訪教材印刷的全流程。
  • 雲南出版集團攜中教雲亮相雲南文博會
    雲南出版集團、雲南教育信息化有限責任公司攜手中教雲,亮相文博會。展會期間,雲南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趙金蒞臨雲南出版集團展位指導工作,現場工作人員為趙部長全面展示了雲平臺上搭載的豐富數字教材和數字資源,以及強大的智慧教育服務功能,獲得趙部長高度評價。雲南出版集團總編輯田大餘也親臨展位體驗雲平臺數字教材的豐富功能。
  • 外資出版集團看中國
    新加坡國家印刷出版集團走過了一百多年的歷程,一百多年來,它一直致力於印刷、出版、教育等多元化的發展,在美國、澳大利亞、中國等地有十多家的分公司,像我們大家所熟悉的男人裝、今日中國、時尚服飾等很多都是它旗下的利風雅高完成的。2006年8月它又落戶了中國北京,今天我們為您請到的嘉賓就是新加坡國家印刷出版集團邱佩珍高級副總裁。
  • 詳解印刷紙的規格與計量 供剛進入出版行業的同仁參考
    用於出版印刷的新聞紙、凸版紙、膠版紙、銅版紙等十幾個品種,有的以捲筒紙形式供貨,有的以平板紙形式供貨,有的既以平板紙形式供貨、又以捲筒紙形式供貨。掌握各種印刷紙的規格和計量方法,對出版印刷業的人員尤為重要。 (一)印刷紙的規格 尺寸 平板印刷紙的大小和形狀是由長、寬尺寸決定的。
  • 首家地方教育出版集團成立:浙教航母出水
    譬如,早在1993年,浙版集團旗下印刷廠便開始引資轉制,成立全國出版系統中的首家印刷集團,業務由原來的書報刊印刷開拓為書報刊、包裝、短板印刷等多條專業產品線,現為全國印刷百強,位列全國所有印刷企業第48位,是出版系統中發展最好的印刷企業;    又如,浙版集團旗下浙江新華發行集團最早提出「做全國發行大中盤」之規劃,跨越省域藩籬;最早意識到出版發行業之O2O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模式
  • 山東出版集團爭分奪秒 確保「課前到書人手一冊」
    為了讓學生們能如期拿到散髮油墨芬芳的新課本,兩個月來,承擔全省秋季教材大量印製發行任務的山東出版集團爭分奪秒趕工期,按時完成教材印製發行工作,確保「課前到書,人手一冊」。  山東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教材中心主任楊文軍介紹,「包括山東新華印務在內,山東出版集團旗下4家印刷企業承擔著國家統編三科教材的全省大部分印刷任務,是我省中小學教材印製的主幹力量。」
  • 上海印刷集團:集古創新做先鋒
    從1995年到2015年,上海印刷(集團)有限公司不斷通過資產重組和資源整合,形成了「中華」「商務」「新華」三大品牌板塊,並不斷推動著集團的可持續發展。上海印刷集團總經理沈劍毅對《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說,集團正致力於通過技術創新集成各種設備,為我所用,實現印刷應用的最佳方案。   文化傳承 延續印刷文脈   上海印刷集團成立於1995年,但其下屬企業上海中華印刷有限公司(原中華書局印刷所)及商務印書館上海印刷股份有限公司(原商務印書館上海印刷廠)已有百年歷史。
  • 浙江省出版印刷物資集團副總經理鍾旭豔被雙開
    據浙江紀委監委消息,日前,經中共浙江省紀委批准,中共浙江省紀委省監委駐省委宣傳部紀檢監察組對浙江省出版印刷物資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鍾旭豔嚴重違紀問題進行了紀律審查,根據浙江省監委、杭州市監委指定管轄,杭州市下城區監委對鍾旭豔嚴重違法問題進行了監察調查。
  • 高職高專教材出版發行市場亂象叢生
    後來,發現編寫教材不僅可以賺錢,還可以用於高職高專教學改革與專業建設項目的申報、驗收,高職高專及其老師編著、出版教材的激情一下子被點燃了。    從校本教材,到公共課的大學語文、數學、計算機,再到專業課、實踐課教材,每編著出版一本教材,在一所高職高專就有幾千本的銷售量。    為將這些利潤收入囊中,出版商不惜使用高額回扣等各種手段招攬業務。
  • 校本教材編寫出版需要什麼手續?
    校本教材,一種具有特色的教材,是根據本校課程目標、教學內容狀況、學生需求,以學校為主體開發編寫出版的教材。校本教材編寫出版找本學校的負責部門即可。那麼,校本教材編寫出版需要什麼手續?校本教材編寫出版,肯定是正規的出版,在這過程中,少不了教材編寫要求、教材編寫出版經費、教材編寫出版社、教材編寫出版書號等等。第一步,學校公布編寫校本教材的通知公告,明確指出編寫的校本教材的要求及目標。
  • 什麼時候辦理評職稱教材出版比較好
    評職稱教材出版,在滿足出版教材的要求同時,還要符合評職稱的時間,太晚出版肯定是不行的,但太早的出版,也往往不能用。所以提前辦理教材出版,這時間是要把握準的。那麼,什麼時候辦理評職稱教材出版比較好?第一,要了解評職稱的時間,通常來說評職稱文件下的到截止遞交申報材料,大概是需要1-2個月左右的時間,甚至有時候1個月的時間都不到。而這一個月能做什麼呢?主要做的工作就是按規定要求遞交材料。而準備材料的時間,肯定要在評職稱之前。
  • 紙質教材終將被淘汰?教育出版巨頭培生宣布優先更新電子版教材
    這在很大程度上背離了傳統教材的產品發展周期。一般情況下,書本大約每2-3年需要更新、重新印刷,通常會加上研究領域的新發現以及最近發生的事件。但是書的標價會隨著書的每一次更新而升高。批評人士認為,相比於修改內容,其實更大一部分原因是出版商想賺更多錢(這也導致學生越來越難使用舊書來上課),所以有時候其實沒必要頻繁更新。美國公共利益研究集團(U.S.
  •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學校——底蘊深厚,經典傳承
    中國教育在線訊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學校創建於1953年,是新中國建立最早的出版印刷類高等學校,在行業中享有盛譽,是全國唯一的部市共建的高專,60多年來為我國的出版印刷業培養了數萬名高層次骨幹和行業高級管理人才。
  • 當印刷和出版還是新媒體時(1)
    自1476年喬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印刷出版之後,印刷術算是正式傳入英國了,正是玫瑰戰爭如火如荼之時,幾大家族間暗殺和小規模衝突不斷,老百姓倒還能安居樂業,王室卻是血雨腥風。在這種背景下,誰也沒想過印刷這種新技術能改變些什麼,能帶來什麼好處。之前是沒人管,因為都打得不可開交了。
  • 看似邊緣的千萬級教材印刷市場,背後潛藏著怎樣的業態和機會?
    「一本起印,定價10元。」這就是教材起印條件上,數碼印刷和傳統印刷的最大區別。一直以來,教材印刷對於教培行業來說都是一個看似邊緣但又不可或缺的部分,圖書教材、練習冊、教具盒子、繪本等作為教育過程中的載體,可以說是一個隱性的剛需市場。據了解,教培印刷行業可達千萬級市場。
  • 安民勳:新中國第一套中小學教材紙型到重慶 ——訪重慶市新聞出版局原局長夏志誠
    我說明人教社組織離退休老同志研究編寫新中國中小學教材建設史,特來拜訪的來意。夏老頭說:我於1949年轉業到東北書店工作。那年我們共10人奉調北京,到中央人民政府出版總署報到後,在出版總署住了一個月。咱們不知道他們是什麼人,是不是團夥兒,是不是誤認為我們兩大包是什麼金銀財寶而無事生非引我們上套。別惹事。」我們一行10多人(包括解放軍戰士)在船上度過了1950年的元旦。船到宜昌停航了,因擔心「小火輪」碼力小,經不住山峽險灘、急流,我們又到港口碼頭去聯繫,找到一艘大船,船老闆同意我們乘他的船去重慶。但問題是,在沙市已經同「小火輪」老闆談好去重慶,並付了款,老闆不願意退錢。
  • 在家裡做一本自己的書
    既然是自己做書,那就意味著這本書,從內容到形式,都由你自己親手動手完成。儘管它們只在親朋好友間流傳共賞,但也絕對不能馬虎了事。最近廣州本土「獨立出版印刷幫」挑選出的十名攝影愛好者嘗試印刷自己的畫冊,從圖片攝影、圖片編輯,到紙張的選擇、裝訂樣式,每一步都是同一人獨立完成。他們最後製作出屬於自己的十本攝影志,讓一直停留在電腦屏幕中的影像跳進紙張。
  • 中國出版集團的信息化建設與數字出版
    系統開進入21世紀,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出版業從內容生產到加工製作,再到傳播保存,以數位技術手段參與出版所有環節而產生的一種全新的出版業態――數字出版應運而生。這種全新的出版業態包括了原創作品的數位化、編輯加工的數位化、印刷複製的數位化、發行銷售的數位化和閱讀消費的數位化,數位技術滲透到了出版的所有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