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做好事當作事業,是愛心大使的標準;將慈善當作命運,是偉大慈善家的標準;對於我們普通人,做好事,做公益是一種對世界豐饒、生命美好的回饋。就像面對微笑還以微笑,面對美景附以讚美一樣。
在平凡的生活中,譜寫著不平凡的愛。用生命的色彩描繪壯美的慈愛藍圖。他是丁樹鵬,在工作崗位上,三十年如一日,他愛崗敬業,任勞任怨,具有較強的責任心和事業心。同時,他熱心公益事業,孝老敬親,扶弱濟貧,積極投身到救助貧困學生、救助貧困家庭中去,捐助遵化貧困孩子20餘名,間接捐助達200多人。2013年至2020年,據不完全統計丁樹鵬捐出了7至8萬元的善款。
善心善念只為心中的那份愛
2016年6月6日,在青海省玉樹州雜多縣第一民族中學執教的遵化籍青年教師付成龍不幸因病去世,把最美好的青春留在了青藏高原。得知這一消息後,丁樹鵬一家立即做出決定:替付老師繼續支援藏區教育事業——每年資助幾名家庭貧困的藏族孩子!他馬上通過遵化宣傳部門與雜多縣第一民族中學取得了聯繫,資助了3名藏族學生,為每名孩子寄去了500元助學金,並表示將繼續關注藏區教育事業,繼續資助貧困的藏族孩子。2016年至今,丁樹鵬直接捐助青海玉樹雜多縣某學校21名藏族孩子。捐出善款0.5至1.6萬元。
見義勇為:「做好事是人的本性。」
「做好事是人的本性」,丁樹鵬經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2001年11月15日上午,丁樹鵬在遵化城區二環路上散步,突然聽見身後「砰」的一聲,回頭一看,只見一個青年女子被一輛舊普桑撞飛,又重重摔落在擋風玻璃上。當時圍觀的人很多,但沒人敢上前。丁樹鵬和另外3名過路群眾一起報了警,又把被撞女子送到了醫院。由於救治及時,該女子脫離了生命危險。
「勿以善小而不為」,這是丁樹鵬善行義舉的動力之源。他曾在遵化北關體育場遊泳池救起一名七八歲小男孩;在北戴河學習期間,曾將撿到的女士背包歸還失主;曾經為在垃圾箱裡翻找食物的拾荒女買火腿、買飯,受到群眾和超市售貨員交口稱讚;曾經為了將在醫院撿到的手機歸還失主,原地不動守候2個多小時……默默做完這一切,他都沒有留下姓名。「這都是一個普通人應該做的!」在丁樹鵬看來,這是人最起碼的道德準則。
愛心傳遞:「我想用壓歲錢給災區捐點款!」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市蘆山縣發生7.0級地震,部分居民房屋垮塌,受災人口152萬,受災面積12500平方公裡。得知災區急需食物和飲用水後,丁樹鵬立即拿著1000元錢來到遵化市委組織部,主動交納1000元特殊黨費,請求通過黨組織為災區購買一些方便麵和礦泉水,送去一份愛心。
十幾年如一日投身公益事業,丁樹鵬的愛心不僅傳遞了溫暖和感動,也在女兒身上得到延續。2004年印尼海嘯發生後,女兒從電視上看到災民無家可歸,跑過來對爸爸媽媽說:「我想用壓歲錢給災區捐點款!」丁樹鵬夫婦聽了既高興又欣慰,立即開車帶著女兒趕到唐山紅十字會,女兒捐了100元,丁樹鵬夫妻也捐了200元。2009年,女兒在遵化一中上學時,看到班上有位同學家裡很困難,面臨失學,便組織同學捐款,她自己也捐出了50元錢……
愛心傳遞感動,更凝聚力量。儘管丁樹鵬家庭生活並不富裕,上有八旬老母,下有上大學的孩子,妻子過去身體還不好,要不定期到北京醫治,但他仍然省吃儉用,擠出錢來捐助社會,奉獻愛心。他用愛心為社會增添了溫暖,用樸實的情感和平凡的行動,譜寫了一名普通供電職工的無私情懷,踐行著一名共產黨員的錚錚誓言。
在下鄉工作之際,他利用個人時間經常去看望一些孤寡老人,讓外界更多的人關注他們的情況,為他們籌集善款。多年來,他心系革命老區的人民。1999年至2001年代表供電公司分包扶貧村、後進村,力所能及為遵化市湯泉鄉三義村、鐵廠鎮高拔嶺村、娘娘莊六個村共計8個村莊的百姓,在用電、線路架設、電料提供提供各項幫助。僅三義村就提供低壓配電盤10面,為高拔嶺的鄉親們出謀劃策推銷小米1萬多斤; 2015年受唐山公司委派,到承德市灤平縣駐村。期間,他和隊友們一起訪貧問苦,走訪被暴雨衝他房子的張麗紅一家;自己掏腰包慰問有一個和她同歲癱瘓在炕上兒子的老太太;走訪老黨員、老幹部、同時為當地做了大量工作,拍攝各種影像資料5000餘份,為兩個駐村村撰寫旅遊推介資料5萬餘字。每次,他的慰問總是滿懷深情,眼淚充盈,他的善舉善念贏得了幹部群眾的讚譽。為此他只是微微一笑說,我所做的都是為了完成親愛的黨組織、唐山供電公司、遵化供電公司全體幹部職工交付的神聖使命!
紮實工作,只因身上的那份責任
他有很高的政治思想工作水平。在新時期,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講話和十八大、十九大精神,貫徹中央關於精神文明的各項規定,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力,並將其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在基層期間,經常組織的政治學習,帶領其他同志開展了本單位的創先爭優等活動,並和當地的群眾開展互幫互學活動,使本單位成為系統內的先進典型。
在基層工作,他刻苦學習,熟練掌握工作技能,並帶動身邊人學習提升,業務考試始終名列前茅,並且每天都會把單位裡裡外外收拾的乾淨整潔,巡護設備像對待自己的眼睛,百般呵護。做出了安全生產、二十三年無違章的工作業績。到機關工作,面對新問題新挑戰,克服年齡偏大實際困難,努力學習新文化新知識新技能,不久就熟練掌握了新崗位的工作流程。在機關中,他負責本系統的黨群工作,更是如魚得水了,直接配合黨委在系統內開展了「走進筆架山,樹電網形象」、「撥雲驅霾,共享藍天」大型籤名等活動,讓本系統的思想政治工作又上一個新臺階,有力地推動了系統思想政治工作的更深的領域深入,在此基礎上寫出了數十萬字的工作總結多份,對本系統的思想政治工作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
工作多年,他的辛苦付出也得到了很多榮譽和讚許。1992年他在遵化市維修電工青工技術比武大賽中獲得全市第二名;1996年小說《小站》獲得《中國電力報》華威杯徵文三等獎;2011遵化公司變電運行崗位技術比武大賽第三名;2015年獲得振興唐山三等功;2016年承德市扶貧先進個人;2016年遵化市委「兩學一做」先進黨員;2016年遵化公司優秀黨務工作者;2016年唐山供電公司優秀共產黨員; 2016年遵化市第二屆少先隊代表大會特約代表。2017年冀北公司、唐山公司、遵化公司優秀黨務工作者。2018年唐山公司遵化公司優秀黨務工作者等。2018年遵化市第五屆道德模範提名獎。入選河北省第六屆職工道德模範和12月河北好人的評選。2018年小說《小站》獲得冀北公司職工文學創作徵文三等獎,三篇文章入選冀北公司工會組織編輯、電力作家出版社出版的《追光逐夢》一書;工作30餘年,連年被評為遵化公司優秀黨務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先進工作者、工會積極分子、2018年河北省職工道德模範提名、2019年榮膺4月份河北好人、優秀黨務工作者及2019年優秀共產黨員、最美志願者提名等榮譽稱號等。
文字傳遞真情 我是一名宣傳員
丁樹鵬除了工作和做公益之外,還擅長於文字,2017年代表唐山供電公司上報三篇國網故事匯方面的材料。同年,代表公司向上級報各類文稿100餘篇篇對宣傳遵化乃至唐山做出了一定貢獻。他撰寫的一系列文章、典型經驗和公益活動被新華網、央廣網、鳳凰網、中國日報網、環渤海網、科技信息報、河北日報、河北農民報、河北經濟日報、華北電力報、唐山勞動日報、唐山晚報、唐山廣播電視報、唐山電視臺直播五十分、遵化電視臺《遵化好人》等中央、省、唐山市和當地媒體給與報導或刊發,為遵化供電公司乃至遵化市贏得了榮譽。幾年來所負責的黨支部各項工作總是名列供電公司第一,特別是黨支部手冊資料整理完善工作(2017)贏得了中組部、唐山、我市、唐山公司及等上級黨組織的肯定和表揚。無論是在基層還是在機關工作他總是勤勤懇懇、兢兢業業,視單位如家,是大家公認的技術能手和優秀的黨務外宣工作者。
疫情防控 譜寫一名共產黨員的新篇章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國。河北好人丁樹鵬同志作了如下瑣事:
一、在戰「疫」一線傳承黨員紅色基因。首先是在戰「疫」中堅定「革命理想高於天」 的理想信念,在戰「疫」中不斷錘鍊忠誠之心。其次是在戰「疫」中保持「俯首甘為孺子牛」的赤誠初心,在戰「疫」中不斷錘鍊忠誠之心。還有就是在戰「疫」中磨礪「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勇氣擔當。在單位積極完成上級黨組織交辦的政工任務,在值守點從不遲到早退,和同事一道認真細緻量測體溫、登記出入人員信息等各項工作。真正做到了「嚴防嚴控」和日常工作兩不誤、「補缺堵漏」和「固化提升」三篇文章。
二、發揮組織優勢凝聚抗擊疫情的強大合力。首先是衝鋒在前彰顯黨員本色。疫情發生後,作為樓門長的丁樹鵬配合單位疫情防控小組,抓好遵化市電力公寓整個4號樓疫情防控工作,親自分發防護物資、宣傳材料、出門證,整天就像個居委會大媽,從不埋怨工作的瑣碎。其次是築牢堡壘凝聚各方力量,和鐵廠鎮政府、唐山心靈家園一道為果農一起推銷滯銷梨子三十餘萬斤,並為今後果農梨子推銷在學習強國學習平臺、中央廣播電視臺交通文藝臺、燕趙都市報、唐山交通文藝臺等媒體做了很好的宣傳。
三、做英雄後盾 彰顯光明使者大愛。李幸是遵化市婦幼醫院的一名主管護師。疫情發生後,她主動請纓去武漢前線,是遵化市第三批援鄂人員。當遵化市文明辦號召成立援鄂後援團時,他第一時間聯繫文明辦為自己和所在團隊遵化好人志願服務團隊報了名。在疫情期間,為幫助奮戰在武漢的白衣天使解決後顧之憂,堅定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信心和決心。丁樹鵬通過走訪、電話與一線醫務人員李幸的家屬取得聯繫,根據其家庭需要 ,配送生活必需品,隨時解決一線醫護人員家屬在生產生活中出現的困難。為「最美逆行者」家屬送上真誠的問候和由衷的敬意。
作為一名黨員的丁樹鵬表示。白衣天使們逆流而上,奔赴前線,離不開家人們的理解與支持,我們就要做她(他)們的堅強後盾,全力以赴幫助她(他)們解決實際困難,讓醫護人員們安心投入抗疫工作中。
這就是丁樹鵬,他以慈善的方式思維,以慈善的方式行為,或許就能影響很多人,溫暖很多人。他的這些行為讓我們為之感動,平凡的百姓,過著平凡的生活,但卻做了不平凡的事。儘管對他來說,可能只是舉手之勞的小事,但這樣的舉手之勞給老人和孩子帶去的卻是關懷,是溫暖,給這個社會帶去的,卻是大愛,是美德。但凡善念萌生,善舉實現,無疑都是對人生的一種致敬。將慈善作為一生的愛好,做一個心手持鮮花的人,他自然不能貴比珠玉金銀,卻足以勝過一切寶氣。因為他所持有的正是生命的馨香與溫度。好人一生平安,在平凡的生活中,丁樹鵬讓慈善的種子遍地開花。(記錄者:吳立勇)
責任編輯:丁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