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惡的報應:無條件投降後日本海軍的殘存艦艇(中)

2020-12-14 騰訊網

(接上期)四. 殘存艦艇簡述——其他港口

1. 開戰前日本聯合艦隊的象徵、屬於海軍假日時期所謂「七巨頭」的長門號戰列艦是日本投降時唯一具備航行能力的戰列艦。長門在1944年雷伊泰灣海戰被擊傷後,回到東京灣的橫須賀港口停泊修理,再也未能航向遠海。1945年4月降為預備艦,7月18日在美軍轟炸中被炸彈命中,連艦長和副艦長都在指揮室中被炸死。不過因為防護比較厚實,輪機艙、彈藥庫等核心區域並未受損。

戰敗時系留港口的長門號

2. 鳳翔號輕型航母。日本一直自詡1922年完成建造的鳳翔號是世界上最早的專門用途的航母,不過鳳翔和英國的競技神號誰才是真正的第一一直存在爭議。這艘老艦到20世紀30年代末已經無法起飛重量更大的新式艦載機,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基本是在後方「打醬油」,1942年中解除作戰任務成為訓練艦。1945年3月在吳港空襲中被幾枚輕型炸彈炸壞了飛行甲板,不過尚能航行。在躲過7月24日的再次空襲後,鳳翔號疏散到北九州地區的門司停泊,直到日本投降。

1945年尚能開動的鳳翔號

3. 笠置號中型航母。屬於雲龍級的4號艦,於1943年4月開工,1944年秋開始舾裝,1945年4月因為戰局緊張、原料缺乏停工,完成率超過80%。該艦如同廢鐵般系泊在佐世保港,無航行能力,最後居然因為內部雨水淤積過多導致艦體傾斜。

傾斜的笠置號

4. 生駒號中型航母。屬於雲龍級6號艦。1943年7月開工,1944年底下水後停工,未進行進一步舾裝,完成率僅60%,該艦在戰爭結束時停泊在神戶地區的池田灣。比較黑色幽默的是,因為數據計算失誤,生駒號在塗裝艦體迷彩時,居然把迷彩顏料塗到了本該塗成紅色防鏽漆的水線以下。

迷彩塗刷錯誤的生駒號航母

5. 隼鷹號中型航母。屬於飛鷹級中型航母的2號艦,在戰爭爆發前利用大型豪華郵輪改造而來。在20世紀30年代日本就已經在準備對美作戰,許多大型民用船舶的建造都得到海軍的資助,在新建時就為改造成軍艦做了準備。隼鷹號在1944年12月被美軍潛艇打成重傷,掙扎著返回佐世保港,經過嚴密偽裝後一直撐到了戰爭結束。隼鷹號滿載排水量2.8萬噸,是日本投降時擁有的噸位最大的航母。該艦輪機雖然受了傷,但仍可憑單軸慢速推進。

戰敗後仍能單軸推進的隼鷹號

6. 伊吹號輕型航母。1943年由中止建造的伊吹號重巡洋艦(最上級重巡的改進版本)改建而來。1945年3月因戰局惡化停建,以80%的完成度迎來了日本投降的時刻。

伊吹號航母

7. 高雄號重巡洋艦。屬於高雄級重巡首艦,也是同級4艘姊妹艦中唯一「倖存」到戰爭結束的。1944年10月該艦在巴拉望水道被美軍潛艇擊傷,隨後掙扎回到汶萊港維修。隨著太平洋上美軍封鎖的加劇,高雄號再也沒能返回日本本土,只能轉移到新加坡停泊。1945年7月,英軍出動袖珍潛艇將高雄號炸癱。最終高雄號以十分破敗的姿態迎來了戰敗。

高雄號在1945年塗刷了迷彩

8. 妙高號重巡洋艦。為妙高級重巡洋艦首艦,是同級4艘姊妹艦中唯一「倖存」的。妙高號在1944年10月的錫布延海之戰中被魚雷炸傷,隨後返回汶萊搶修。12月底,該艦又轉移到新加坡進行進一步維修,最終在實裡達港迎來戰敗,與高雄號一起被英軍接收。

英軍拍攝的妙高號,可見也施加了迷彩

9. 酒匂號輕巡洋艦(匂讀如匈)。是阿賀野級輕巡洋艦的4號艦,完工於1944年底,是日本在太平洋戰爭中完成的最後一艘大型軍艦。因為戰局急轉直下,酒匂號根本沒有遠洋作戰的機會,從誕生之時起就「宅」在吳港。為躲避美軍空襲,該艦在1945年春轉移到舞鶴港,最終以近乎完好的姿態迎來了戰敗。

酒匂號在戰敗時狀態完好

10. 伊400號和伊401號潛水航母。屬伊400型的1號、2號艦。1945年7月,兩艦與伊14號潛艇共同編成所謂「神龍部隊」,從大湊港出發,目標是潛航到中太平洋地區,用艦載機轟炸美軍在烏利西環礁的航母基地。但在到達攻擊陣位以前潛艇就收到了本土發來的戰敗電報。兩艦隨後上浮打出白旗返航,途中銷毀了全部機密文件,並將魚雷和艦載機都扔到了海裡。1945年8月29日在三陸海域向美軍驅逐艦、潛艇投降,並在其押送下繼續返回本土。伊400號停泊佐世保港,伊401號停泊橫須賀港。搭乘伊401的「神龍部隊」指揮官有泉龍之介大佐在靠岸前用手槍自殺。

伊400號返回港口

日軍投降時殘存的大型艦艇已經全部簡述完畢。驅逐艦、海防艦等中小型艦艇因為數量太多,僅選取幾個典型例子進行介紹。

美軍艦載機拍攝的大和號最後一戰,擔任護航的雪風號卻得以從激戰中倖存

1. 雪風號驅逐艦。屬於陽炎級驅逐艦8號艦,是二戰中日本海軍著名的「祥瑞艦」,歷經多次血戰卻幾乎全身而退。該艦是全部甲型驅逐艦——包括19艘陽炎級驅、10艘朝潮級、19艘夕雲級——中唯一「倖存」到戰後的。1945年4月雪風號伴隨大和號戰列艦特攻出擊琉球海面,遭到美軍艦載機大編隊攻擊。大和號和多艘戰艦被擊沉,但雪風號在打撈倖存者後安全地回到佐世保港。進行短暫修整後,雪風開到舞鶴港停泊。出海水道被水雷封鎖後,雪風和其他友艦在港口內頻繁機動躲避美機的密集空襲。不少艦艇都被擊沉或是重創,但雪風號直到戰爭結束也只是受了輕傷,顯示出全艦官兵的高超作戰技巧。

雪風號著名的一張「標準照」

2. 涼月號防空驅逐艦。屬於秋月級防空驅逐艦3號艦。秋月級是日軍在1940年開始建造的新艦,主要伴隨航母機動部隊執行防空任務,即所謂的「對空直衛艦」。該級驅逐艦擁有8門性能優秀的100毫米高平兩用火炮,總噸位達到2700噸,體型巨大直逼輕巡洋艦。涼月在1945年4月參與大和號特攻作戰,被美機炸成重傷後掙扎著逃回了佐世保港。因無法得到妥善維修,涼月喪失了行動能力,只能系留在岸邊充當防空炮臺使用。美軍在戰爭結束後佔領港區,發現涼月的全部火炮都搖到俯角低垂,完全一副敗軍之將的模樣。

涼月號驅逐艦

3. 冬月號防空驅逐艦。屬於秋月級防空驅逐艦8號艦。1945年4月參與大和號戰列艦特攻作戰並被炸傷,隨後返回佐世保港搶修,尚具備航行能力。冬月在戰爭最後階段又疏散到北九州的門司港。比較尷尬的是,到戰敗時刻都狀況尚好的冬月卻在日本投降5天後倒了大黴:在港口水道壓上了一枚水雷被炸成重傷,宣告報廢。

4. 春月號防空驅逐艦。屬於秋月級防空驅逐艦9號艦。在該艦服役的1944年底,日本海軍已經基本喪失了遠洋艦隊作戰能力,遂編入護衛艦隊擔任日本近海船隊的護航任務,到戰敗時刻都完好無損。

被繳獲的宵月號

5. 宵月號防空驅逐艦。屬於秋月級防空驅逐艦10號艦。該艦1945年1月服役,短暫的作戰生涯十分曲折和「精彩」。宵月號2月在橫須賀利用全部對空火力向來襲的美軍艦載機猛烈開火,自稱擊落了兩架美軍F6F地獄貓戰機。2月底加入吳鎮守府建制,後來在訓練中輪機發生故障,3月在維修中仍以猛烈的對空火力對抗美軍的空襲。4月因狀況不佳未能參加大和號特攻行動,5月曾利用100毫米高炮直接射擊從四國島方向飛來、轟炸吳市的美軍B-29轟炸機群。6月出海行動中被水雷炸傷,返回吳港搶修。在維修時宵月又捲入了7-8月激烈的防空戰,與美軍艦載機、B-29轟炸機多次交手,但戰果未知。為準備即將開始的本土決戰,基本喪失航行能力的宵月號又被拖到了吳港以外,在東能美島南端的入江島停泊隱蔽,扼守進入吳港的水道,防備美軍由此登陸。宵月的船員們沒有見到美國軍艦和士兵,卻看到了8月6日在廣島升起的蘑菇雲。

6. 夏月號防空驅逐艦。屬於秋月級11號艦,於1945年4月完工,是最後一艘建造完成的秋月級。該艦的經歷可以說是既不幸又幸運:服役後不到兩個月就壓上水雷被炸成重傷,但因此也得以在佐世保船廠內維修,一直躲到戰敗。

7. 花月號防空驅逐艦。屬於秋月級12號艦。1944年底完工後很少參與作戰任務。1945年拆掉艦尾的深水炸彈投擲裝置,搭載回天自殺魚雷,與其他幾艘進行了類似改裝的友艦編組為所謂「挺進隊」。不過還來不及出動日本就戰敗了,以近乎全新的樣貌被美軍繳獲。

8. 潮號驅逐艦。屬於吹雪級特型驅逐艦20號艦。1944年10月參加雷伊泰灣海戰,11月被美軍戰機炸傷動力裝置,返回橫須賀港。後因傷勢過重且缺乏維修部件,潮只能趴窩在港口充當浮遊防空炮臺,在美機空襲中用高炮火力掩護長門號戰列艦。潮號是參與偷襲珍珠港的全部日本驅逐艦中唯一「倖存」到戰敗的。

潮號驅逐艦

9. 響號驅逐艦。屬於曉級驅逐艦2號艦。在戰爭中多次受傷,也得以躲過多次毀滅性大戰。1945年4月伴隨大和號特攻出擊後不久輪機故障,遂返回吳港躲過一劫。後轉移到舞鶴港,1945年夏又轉移到新潟擔任海上護航任務,以近乎完好的面貌迎來了戰敗時刻。

戰爭中的響號驅逐艦

10. 部分級別的海防艦。基本排水量870噸的擇捉型海防艦在戰時共建造14艘。到日本戰敗時,其中7艘戰沉,2艘重傷,5艘基本完好;御藏級海防艦共建造8艘,4艘戰沉,1艘重傷,3艘完好;日振型(甲)海防艦共建造9艘,4艘戰沉,存活5艘;第1號型(丙型)海防艦,計劃建造132艘,戰敗時完工53艘,12艘處於半成品狀態,26艘戰損,其餘「倖存」……

日軍海防艦

11. 部分級別的驅潛艇、敷設艇(即海上布雷艇)、哨戒艦等。基本排水量420噸的第28型驅潛艦,共建造34艘,到戰敗時還剩8艘;測天型敷設艇,建成14艘,沉沒9艘,重傷1艘,完好4艘;第34號型哨戒艇,建造9艘,沉沒7艘,兩艘重傷喪失行動能力;哨戒特務艇第1號型到戰敗時完工27艘,另有20艘正在施工。因為施工日期太晚,在戰爭中只有1艘被擊沉……

美軍在船廠繳獲的大量海龍型潛艇

12. 特殊海戰兵器。海龍型微型潛艇是日本在1944年開始研製的一款特殊武器,排水量僅19噸,乘員兩名,被日本稱為「豆潛艇」。海龍可以在艇外通過滑軌的方式攜帶兩枚450毫米口徑魚雷,利用隱蔽優勢偷襲敵軍戰艦。還有一種攻擊方式則是自殺性特攻:在艇內攜帶大量炸藥撞向美軍戰艦。1945年春開始,日本不少造船廠開始加速生產海龍,其中以佐世保廠為最多,在戰敗前總計建成250艘,另有200餘艘半成品正在施工。如果「本土決戰」真的發生,想必這些海量「特殊兵器」會給美軍造成極大的麻煩——不過給日本人自己造成的損失恐怕會更大。另外,從1944年開始,日本大量工廠開始投產所謂震洋式木質快艇。這種摩託艇的攻擊方式相當直接:在船頭放置大量炸藥,成群部署在海岸隱蔽處,等敵軍登陸艦隊出現後用「艇海戰術」大肆出擊,撞向敵艦同歸於盡。不過比起回天魚雷、櫻花炸彈之類的特攻武器,震洋艇因為是半開放結構,乘員在最後時刻有可能跳海逃生。到投降時刻,日本已經建造了6000餘艘震洋艇,這些自爆快艇在錨地或者倉庫堆積如山,大部分未能投入戰鬥就被美軍繳獲。

五. 最後任務——掃雷作戰

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後,日本海軍在太平洋上肆虐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但其殘部在美國佔領軍的指揮下卻並未徹底解散,而是編為掃雷部隊(日語稱為掃海部隊)清理日本港口和沿岸地區的大量水雷。這樣的準作戰任務,既是舊日本海軍戰史的延續,又開啟了日本海上力量重建的序章。海上保安廳和後來的海上自衛隊,正是以這支掃雷部隊為雛形發展而來的。

日本是個島國,大部分戰略物資甚至是生活必需品都要依靠海運。1944年,美軍就研究了歐洲戰場水雷戰的經驗,開始策劃對日本列島進行水雷封鎖。1945年初,在戰略轟炸愈演愈烈之時,代號為「飢餓作戰」的對日水雷封鎖行動拉開了序幕。美軍意圖通過空投水雷的方式,徹底破壞日軍港口和航線,斷絕日本本土的物資輸入。如此一來,或許美軍不用登陸日本就可以摧垮其戰爭潛力,用最低的成本贏得戰爭。

B29執行布雷任務

比如火攻東京的烈焰呼嘯,「飢餓戰役」卻是靜悄悄的。1945年3月27日,美軍B-29轟炸機首次在夜色中向九州海域投下了數百顆水雷。第二天,排水量近萬噸的聶津丸號貨輪就被炸成重傷,隨後幾天又有數艘貨船受損。下關海峽和瀨戶內海的航運受到嚴重威脅。

日本全國式的本土決戰計劃,讓美軍決定最大限度摧垮日本戰爭潛力

見到水雷展現出的巨大威力後,美軍再接再厲,發起了規模更大的布雷行動。到日本戰敗,「飢餓作戰」一共進行了5期。1945年3月—5月是第一期,B-29重點對下關海峽、吳港、佐世保、廣島灣等地進行布雷,意圖切斷日本海軍殘餘艦艇可能的出海通道。1945年5月3日—12日為第二期,布雷重點轉封鎖工業區的海運路線,除了繼續在瓶頸一般的下關海峽布雷以外,B-29還光臨了東京、名古屋、神戶、大阪等地區的港口,總計投下1422顆水雷。

5月13日—6月6日展開的第三期布雷行動,以及6月7—7月8日展開的第四期布雷行動,美軍一直加強對下關海峽的魚雷封鎖,並把布雷的範圍延伸到了本州島西部、北部的諸個港口和九州的大部分港口。第5期從7月8日開始一直持續到日本無條件投降。

整個「飢餓作戰」期間,B-29總計向日本沿海布設了1.2萬餘枚水雷,出動架次僅佔B-29總出動架次的不到6%。但其作戰效能極其顯著,日方資料承認水雷封鎖讓其本土工業陷入到「潰滅」的絕境,如果戰爭繼續打下去,10%以上的日本人將死於饑荒。(未完待續)

相關焦點

  • 國防部回應中國海軍艦艇航經日本北大東島毗連區:正常通過
    國防部回應中國海軍艦艇航經日本北大東島毗連區:正常通過 中國新聞網 2016-06-17 11:19 來源:澎湃新聞
  • 1945年日本並非「無條件投降」,若不答應一個無恥要求,絕不投降
    1945年日本並非「無條件投降」,若不答應一個無恥要求,絕不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正式宣布了無條件投降的消息,這一消息對於當時歷經二戰折磨的各國人民來說無疑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事實上,當我們再次回顧這段歷史時卻發現日本並不不是無條件投降
  • 二戰日本是「無條件投降」?日本提出一個條件,不答應死戰決不降
    大家都知道,1945年8月15日裕仁天皇以廣播錄音的方式,向日本全體國民宣布投降。長久以來,關於日本投降前面總有「無條件投降」五個字,這可不是隨意加上的,是有講究的,甚至可以說是大有學問的。
  • 日本投降後 杜魯門說了一句話 蔣介石也說了一句話 有何不同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接受《波茨坦公約》,無條件投降。這意味著,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的全面勝利、軸心國的徹底失敗而結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野蠻侵略了中國、美國及東南亞國家,給這些國家的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當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後,美國和中國作何回應?
  • 美國英文原版日本無條件投降宣傳冊 (3/10)
    美國英文原版日本無條件投降宣傳冊10) "← →"翻頁 民間收藏的珍貴的較為罕見的美國英文原版日本無條件投降宣傳冊
  • 為什麼日本投降後,航空母艦和長門戰列艦都不給中國
    日本投降以後,作為戰敗國,其武裝力量被徹底解散,武器裝備全部收繳由盟國處理,日本的海軍自然也在其中。此時的日本海軍在戰爭中損失慘重,已經無法和當年風光時相比,殘存的軍艦隻有戰列艦4艘、航母6艘、重巡洋艦4艘、輕巡洋艦3艘、水上飛機母艦2艘、驅逐艦41艘,其他還有潛艇、炮艦等。
  • 走進海軍大連艦艇學院:向海圖強的「海軍軍官搖籃」
    海軍大連艦艇學院的院歌中這樣寫道:「年輕的戰友匯聚一堂,為保衛祖國的神聖領海,藍色道路從這裡啟航……」學員走出的方陣 海軍大連艦艇學院供圖學院成立於1949年11月22日,是經毛澤東主席親自批准成立的新中國第一所正規高等軍事院校,建校近70年來,培養了5萬多名海軍軍政指揮人才,被譽為「海軍軍官的搖籃」。
  • 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是假的?他們其實提了條件,而且還不小
    今天我們就回歸到這幾個字的本義中去。大家對於「無條件投降」這幾個字,印象比較深刻的應該就是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無條件投降」這五個字,其實是很有講究的,要說它學問很深也不過分。「無條件投降」,意思是指戰鬥結束時,失利的一方允許勝利的一方對其進行完全控制,尤其是在政治和社會中的一些事宜。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殘暴的行徑,給同盟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即使在美軍即將攻佔日本時,他們仍然叫囂著要與美軍進行最後的決戰。
  • 原子彈炸後最著名的照片:一個日本男孩背著死去的弟弟去火葬場
    據美國作家寫的《裕仁傳記》中認為日本天皇對於投降主要來自三大壓力:其一便是原子彈爆炸,儘管物質破壞性最強,卻並非是日本停戰投降首要考慮的因素。其二是蘇聯參戰,這是擊垮裕仁投降的關鍵因素。其三是皇位的擔憂,這才是裕仁延遲投降的根本原因。
  • 美國在廣島原子彈後日本為什麼不投降?別怕!他們只有一顆
    日本是地球上唯一一個被核武器轟炸的國家,以至於時至今日,仍然有些日本人認為他們是受害者,美國是罪惡的侵略者。而且還認為那兩顆原子彈完全沒必要施放,放原子彈完全是為了報復日本、威懾蘇聯,等等。其實事實根本不是這樣。
  • 比大和還厲害的日海軍王牌潛艇,航程繞地球一圈半,能起降飛機
    第二次世界大戰短短的6年出現了很多我們印象深刻的武器,比如德國的虎式坦克,蘇聯的喀秋莎,美國的野馬戰鬥機,以及日本的大和號戰列艦。說道日本海軍的王牌艦艇,人們只知道大和號,殊不知大和號並不是日本海軍唯一的王牌,日本海軍真正的王牌是伊400大型載機潛水艇。
  • 登離艦艇要依次敬禮、滿旗是艦艇隆重禮節……海軍禮儀,你知道多少?
    在所有的軍種中,海軍是禮儀最多的軍種,在遵循本國各軍種通用的禮儀之外,還有著自己獨特的禮儀,它們中很多是艦艇及其全體艦員的日常禮儀和儀式,用在工作、生活、節日活動以及其他場合,表示尊敬、慶祝、祝頌和哀悼等。下面半島記者就和您一起了解這些特別的海軍交流方式。
  • 日本投降時,擔任海軍三長官的將領分別是誰,他們的最終結局如何
    1945年9月2日上午9時,標誌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日本投降的籤字儀式,在停泊於東京灣的美國軍艦密蘇裡號主甲板上舉行,而當時正在擔任日本海軍三長官的將領都分別是誰呢,他們的最終結局如何。海軍大臣:米內光政,早年曾在日俄戰爭中參加過對馬海戰,後於1936年升任為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兼第1艦隊司令。
  • 二戰中擁有強大海軍實力的英國和日本海軍對戰,戰鬥如此誇張
    英國海軍幹不過日本海軍,原因有二:第一,英國海軍主力從來都在歐洲戰場?第二,日本海軍戰法與眾不同!、1、英國海軍主要是封鎖型艦隊德國閃擊波蘭,點燃二戰戰火後,英國隨即對德國宣戰。和法國人躲在馬奇諾防線吹牛不同,英國海軍已經開始和德軍進行對峙。
  • 日本投降時,麥克阿瑟為何用6支筆籤字?這些筆都到哪裡去了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發布詔書,正式宣布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於結束了。在世界人民的熱烈期盼中,1945年9月2日,這場盛大的投降儀式,終於在停泊於東京灣的美國戰列艦「密蘇裡號」上正式舉行。
  • 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韓國人為什麼紛紛集體自殺?
    二戰期間,日本侵略者的鐵蹄不僅僅只是踐踏中國的土地,整個太平洋及東南亞各國都慘遭蹂躪,所以,各國軍民才奮起抗戰的。在世界各國軍民攜手奮戰下,日本終於趴下了,日本天皇於1945年8月15日正式宣告接受波茨坦公告、無條件投降。
  • 日本投降籤字儀式紀實
    中午,日本天皇發布詔書,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無條件投降。  在美國杜魯門總統發表日本已正式表示無條件投降的聲明之後,尼米茲向所屬部隊下令停止對日軍的攻擊,但仍要繼續進行搜索和巡邏,採取高度防範和安全措施,警惕日軍可能的垂死掙扎。隨後向全體官兵發出祝賀,同時要求舉止端莊和禮貌地對待日本人,再有任何侮辱的詞句,則與美國海軍軍官的身份不符。
  • 各國海軍水面作戰艦艇都是如何配置?
    二戰以後,海軍艦艇之間的功能交叉越來越多,海軍作戰方式主要是艦載飛機之間的對決,艦載飛機的數量和性能決定了海軍實力,隨著艦艇的反潛能力不斷增強,而潛艇的下潛深度卻未有顯著提高,使得潛艇在海戰中的作用處於次要地位。
  • 各國海軍水面作戰艦艇都是如何配置的?
    二戰以後,海軍艦艇之間的功能交叉越來越多,海軍作戰方式主要是艦載飛機之間的對決,艦載飛機的數量和性能決定了海軍實力,隨著艦艇的反潛能力不斷增強,而潛艇的下潛深度卻未有顯著提高,使得潛艇在海戰中的作用處於次要地位。
  • 日軍戰敗並非無條件投降,提出了三個無理要求,最後都被美軍答應
    但是,作為世界上軍事力量最強大的國家之一,美國不會任人宰割,因此在戰爭爆發後,在中途島摧毀了日本海軍的主力。美國人在面對負隅頑抗的日軍時,決定迅速採取行動,使用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武器——原子彈,對日本本土造成嚴重破壞,使日本被迫投降。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日,日本在密蘇裡號戰艦上正式向盟軍投降,二戰也宣告結束。在外交上,日本從來都是無條件投降的,但事實是這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