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新片
《山河故人》,今日在全國正式公映。在不少人心中,他的
《小武》、
《站臺》、
《任逍遙》,都是屬於文藝青年的小眾之作,「晦澀難懂符號化」、「專注描寫小人物」,這可能是很多人對於賈樟柯電影的固有印象,但在他自己眼裡,「
《山河故人》是最貼近觀眾的一部影片,說它難以理解是不人道的。」
相比
賈樟柯以往的作品,
《山河故人》不再專注於社會批判,更注重徐徐流淌的情感和故事,影片甚至還加入了驚呆觀眾的「忘年戀激吻」橋段。對於大多數觀眾來說,這可能是大家第一次在大銀幕上看到「賈科長」的作品,所以在走進影院之前,我們可以先來「補補課」。
1.賈樟柯已經九年沒在內地上映故事片了。
賈樟柯上一部公映的故事片還是2006年的
《三峽好人》,那時他同檔期的競爭對手,是張藝謀的
《滿城盡帶黃金甲》,那句映前宣言——「崇拜黃金的時代,誰還會關心好人」,讓人印象深刻。自此之後,2008年賈樟柯執導的
《二十四城記》和2010年的
《海上傳奇》都是紀錄片風格的電影,而2013年的《天註定》,歷經波折到現在還沒有公映計劃。
雖然九年沒有故事片在中國內地上映,影片票房也一直不火爆,但賈樟柯從不認為中國觀眾冷落了他。很多年來,觀眾只能通過盜版渠道觀看他的作品,無法在大銀幕欣賞,也造成了很多誤讀和遺憾。賈樟柯在北京首映式上說,
《山河故人》能順利上映就是種勝利。
2.《山河故人》的片名十幾年前就有了。
這個片名,遠遠早於電影本身,差不多是在十幾年前有了。有一年冬天,賈樟柯去山裡面的親戚家玩,一天正好是下過雪後,太陽出來照在殘雪上,遠處的山上有人在走,畫面非常美。當時不知道為什麼,「賈科長」腦子裡就蹦出來四個字——「山河故人」,他決定以後一定要拍部電影以此命名。
《山河故人》的英文名——Mountains May Depart,則是取自《聖經》。賈樟柯英文不太好,所有電影的英文名都是一個攝影幫忙起的,而他每次起英文名,就去翻CD從歌名裡找靈感,比如《任逍遙》的英文名是Unknown Pleasures(未知的快樂)。這次攝像說《山河故人》的英文名必須從《聖經》裡找了,原本找的那句是Mountains May Fall Depart,後來把Fall去掉了,大家都覺得挺好的。
3.「賈科長」為何要拍一部和情感有關的電影?
《山河故人》跟賈樟柯的上一部作品《天註定》是有聯繫的。《天註定》是在講發生在當下、此時此刻的突發暴力事件,它是比較極端的一種人的生活處境。但是在拍完這部影片之後,賈樟柯開始發現人生的另一面,「其實我並不是一個冷酷的人,不是一個鐵人。」年紀漸長,他開始想拍一部「多愁善感」的電影,逐漸覺得時間還是挺厲害的東西,能讓一張白紙一樣的人,逐漸有了豐富的人生履歷。
雙子座的賈樟柯一直都有兩個自我。如果說《天註定》裡的世界是一個賈樟柯,《山河故人》就是另外一個賈樟柯。在《山河故人》裡,情感跟時間變得非常重要,就像泡茶或者釀酒一樣,時間久了,味道也在改變。於是他就把十幾年前的老題目拿回來用了。
4.電影裡設計了三種畫幅。
在《山河故人》裡,賈樟柯別出心裁地設計了三種畫幅,對應了電影裡的三個時間坐標——1999年、2014年和2025年。電影中的1999年,整個縣城都在迎接新的千禧年到來,那時候賈樟柯也剛剛有了第一臺DV,而DV拍攝的素材只有4:3的畫幅。那些非常有時代氣氛的鏡頭,很難再用劇情片的方法重現當時的氛圍,於是他決定電影在99年的部分,忠實於過去DV的4:3畫幅。
到2014年的部分,有些是賈樟柯最近幾年的紀錄片素材,為了忠實於現在的素材,所以採用16:9的畫幅。電影最後到未來的2025年,選用了2.35:1的寬畫幅。所以《山河故人》裡面就出現了三種畫幅,由此帶來不同時代的清晰辨識,賈樟柯覺得「主要為了忠實於過去拍的那些老素材。」
5.賈樟柯曾是一到周末就去跳舞的「迪廳小王子」!
在《山河故人》定檔發布會上,賈樟柯以一段懷舊的迪斯科舞蹈登臺亮相,甚至在現場教起韓寒如何跳舞。「賈科長」略顯笨拙的舞步,讓人很難想像出,他曾是一夜要換三個場子的「迪廳小王子」。
賈樟柯說,「93、94年,我還在北京電影學院讀書,學校旁邊有一個迪廳叫NASA,就是現在電影頻道的地方,北京還有『Banana』、『JJ』,很多這樣的迪廳。幾乎每周六我都去跳,從晚上八九點鐘開始,一直跳到第二天一兩點,甚至一夜要換三個迪廳,那時身體裡好像有無窮無盡的力量。」
6.值得銘記的兩首歌:《Go West》和《珍重》
在《山河故人》裡,有兩首插曲貫穿其中——寵物店男孩Pet Shop Boys的《Go West》和葉倩文的《珍重》。賈樟柯對這兩首歌有很深的感情,對他來說,《Go West》是迪廳文化的產物,《珍重》是錄像廳文化的產物。
賈科長回憶道,「開場《Go West》這場戲,拍的是99年大家跳迪斯科的場面,把當時在場的人都拍哭了。淚奔是因為記憶,因為我們一下子回到了90年代,回到我們年輕的時候,一方面是音樂裡面的那種激情和能量,一方面又是一種物是人非的哀傷,那場戲真的是種『輕快的心碎』。」
「如果說《Go West》有一個集體的記憶在裡面,《珍重》可能更加個人化一些。」賈樟柯說,「我非常喜歡葉倩文的歌,是因為吳宇森導演的電影
《喋血雙雄》,那是我錄像廳時代最崇拜的電影。
《喋血雙雄》裡面的那首歌《淺醉一生》,後來出現在我的很多部電影裡面。第一次是在
《站臺》的結尾,崔明亮一個人站在他家的這個陽臺上,聽到遠處傳來這首歌,第二次是出現在
《二十四城記》裡面。葉倩文的歌對我來說,不單是一個時代,更主要是那個時代我們珍惜的東西,就是情義。」
7.最初計劃董子健要和外星人談戀愛
在《山河故人》的第三段——2025年的故事中,董子健與張艾嘉飾演一對忘年戀人,堪稱是場「母子戀」,而在戲外,兩人的年齡差是整整40歲。
不過,這還不是最讓人驚訝的,要知道在賈樟柯最開始的計劃中,他曾想讓董子健愛上了一個外星人,而且這個外星人還不分男女,董子健甚至發愁怎麼跟家裡人交待,直到後來才改成了現在的劇情。
在賈樟柯的設想中,這對「忘年戀」中的女性要英語好,要優雅,於是就想到找張艾嘉。「電話打過去也講不清楚,她一個勁兒問我,這戲拍起來會不會太肉麻。我說一點兒都不會,然後就把劇本發給她了,她看完就答應來了。」
至於其中不得不提的——董子健和張艾嘉跨越年齡的「激情」戲。93年出生的董子健表示沒啥負擔,賈樟柯最早跟他約檔期時就曾談到這場戲,小董的態度是,「現在別說年齡了,連性別都不是問題」。
8.賈科長拍電影的初衷是什麼?
採訪過賈樟柯的記者都知道,他時常文思如泉湧,文藝起來簡直「不要不要的」。談起拍電影的初衷,「賈科長」的回答,更像是一段頗具理想主義和浪漫色彩的獨白。
「拍電影都是剎那間的一種感受,當你在跟朋友吃飯的時候,當你在旅行,一個人穿過那些遼闊的山川大地的時候,當你一個人午夜睡不著的時候,它突然湧動在心裡一種自己都看不清楚的情感。你只能寫出來或者拍出來,才能夠理解它,那一剎那就是你拍電影的理由。」
「它不是策劃出來的,它不是想像市場需要什麼,也不是思考什麼樣的故事可以獲獎,它是你內心的一種需要,是那一剎那,你覺得需要寫些東西了,需要拍部電影了,就這麼簡單。」賈樟柯說。
9.為了票房好,賈科長第一次開始跑路演
如今的電影市場競爭異常激烈,為了讓這部「走心」的藝術片,被更多的觀眾看到,當然也為了更好的票房,「賈科長」第一次開始像商業片導演一樣,積極配合各種宣傳活動,包括跑影院路演。他的行程滿滿當當,從10月15日開始,一共計劃跑遍全國17座城市。在最近半個月裡,他不是在影院裡和觀眾見面,就是在奔赴影院的路上。
賈樟柯在北京首映式上曾說過,「我以為大家已經把我忘記了,但一路走來,所有人的熱情令我們特別感動,沒想到新片會受到許多85後90後觀眾的喜愛。我才發現跑路演其實比拍電影還累,那感覺是五味雜陳的。《山河故人》終於上映了,感覺在海外得到肯定後,自己的電影終於回家了。」賈樟柯感慨道,「我對票房沒有太高要求,只希望不再和觀眾錯過彼此。」
10.《山河故人》「申奧」並不是賈樟柯本意
9月中旬,《山河故人》片方表示將加入代表中國參加申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角逐,同參加「申奧」角逐的還有電影
《狼圖騰》,該片製片人王為民曾信心滿滿,嗆聲回應「沒看過賈樟柯的作品」。不過,這兩部影片最後都沒能參選,而是「半路殺出個程咬金」,
《滾蛋吧!腫瘤君》將代表中國內地「申奧」。
那段時間,幾部電影撕來撕去,好不熱鬧,但其實《山河故人》「申奧」並不是賈樟柯本意,更多的是投資方的意思。賈樟柯解釋道,「這次主要是由於《山河故人》的三個中國投資方,決定嘗試代表中國申請奧斯卡外語片獎,也是因為聽取了來自美國、英國還有加拿大發行商的強烈建議。在海外《山河故人》受到了不少肯定和鼓勵,發行商受到啟發,建議我們今年去嘗試一下奧斯卡的角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