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山河故人》的十件事 揭秘賈樟柯的迪廳歲月 – Mtime時光網

2020-12-12 Mtime時光網

     
賈樟柯攜新片《山河故人》歸來


       時光網訊 賈樟柯

的新片

《山河故人》

,今日在全國正式公映。在不少人心中,他的

《小武》

《站臺》

《任逍遙》

,都是屬於文藝青年的小眾之作,「晦澀難懂符號化」、「專注描寫小人物」,這可能是很多人對於賈樟柯電影的固有印象,但在他自己眼裡,「

《山河故人》

是最貼近觀眾的一部影片,說它難以理解是不人道的。」


       相比

賈樟柯

以往的作品,

《山河故人》

不再專注於社會批判,更注重徐徐流淌的情感和故事,影片甚至還加入了驚呆觀眾的「忘年戀激吻」橋段。對於大多數觀眾來說,這可能是大家第一次在大銀幕上看到「賈科長」的作品,所以在走進影院之前,我們可以先來「補補課」。


1.賈樟柯已經九年沒在內地上映故事片了。


       

賈樟柯上一部公映的故事片還是2006年的

《三峽好人》

,那時他同檔期的競爭對手,是張藝謀的

《滿城盡帶黃金甲》

,那句映前宣言——「崇拜黃金的時代,誰還會關心好人」,讓人印象深刻。自此之後,2008年賈樟柯執導的

《二十四城記》

和2010年的

《海上傳奇》

都是紀錄片風格的電影,而2013年的《天註定》,歷經波折到現在還沒有公映計劃。


       雖然九年沒有故事片在中國內地上映,影片票房也一直不火爆,但賈樟柯從不認為中國觀眾冷落了他。很多年來,觀眾只能通過盜版渠道觀看他的作品,無法在大銀幕欣賞,也造成了很多誤讀和遺憾。賈樟柯在北京首映式上說,

《山河故人》

能順利上映就是種勝利。


2.《山河故人》的片名十幾年前就有了。


       《山河故人》

這個片名,遠遠早於電影本身,差不多是在十幾年前有了。有一年冬天,賈樟柯去山裡面的親戚家玩,一天正好是下過雪後,太陽出來照在殘雪上,遠處的山上有人在走,畫面非常美。當時不知道為什麼,「賈科長」腦子裡就蹦出來四個字——「山河故人」,他決定以後一定要拍部電影以此命名。


       《山河故人》的英文名——Mountains May Depart,則是取自《聖經》。賈樟柯英文不太好,所有電影的英文名都是一個攝影幫忙起的,而他每次起英文名,就去翻CD從歌名裡找靈感,比如《任逍遙》的英文名是Unknown Pleasures(未知的快樂)。這次攝像說《山河故人》的英文名必須從《聖經》裡找了,原本找的那句是Mountains May Fall Depart,後來把Fall去掉了,大家都覺得挺好的。


3.「賈科長」為何要拍一部和情感有關的電影?


       

《山河故人》跟賈樟柯的上一部作品《天註定》是有聯繫的。《天註定》是在講發生在當下、此時此刻的突發暴力事件,它是比較極端的一種人的生活處境。但是在拍完這部影片之後,賈樟柯開始發現人生的另一面,「其實我並不是一個冷酷的人,不是一個鐵人。」年紀漸長,他開始想拍一部「多愁善感」的電影,逐漸覺得時間還是挺厲害的東西,能讓一張白紙一樣的人,逐漸有了豐富的人生履歷。


       雙子座的賈樟柯一直都有兩個自我。如果說《天註定》裡的世界是一個賈樟柯,《山河故人》就是另外一個賈樟柯。在《山河故人》裡,情感跟時間變得非常重要,就像泡茶或者釀酒一樣,時間久了,味道也在改變。於是他就把十幾年前的老題目拿回來用了。


4.電影裡設計了三種畫幅。


      在《山河故人》裡,賈樟柯別出心裁地設計了三種畫幅,對應了電影裡的三個時間坐標——1999年、2014年和2025年。電影中的1999年,整個縣城都在迎接新的千禧年到來,那時候賈樟柯也剛剛有了第一臺DV,而DV拍攝的素材只有4:3的畫幅。那些非常有時代氣氛的鏡頭,很難再用劇情片的方法重現當時的氛圍,於是他決定電影在99年的部分,忠實於過去DV的4:3畫幅。


       到2014年的部分,有些是賈樟柯最近幾年的紀錄片素材,為了忠實於現在的素材,所以採用16:9的畫幅。電影最後到未來的2025年,選用了2.35:1的寬畫幅。所以《山河故人》裡面就出現了三種畫幅,由此帶來不同時代的清晰辨識,賈樟柯覺得「主要為了忠實於過去拍的那些老素材。」


5.賈樟柯曾是一到周末就去跳舞的「迪廳小王子」!



       在《山河故人》定檔發布會上,賈樟柯以一段懷舊的迪斯科舞蹈登臺亮相,甚至在現場教起韓寒如何跳舞。「賈科長」略顯笨拙的舞步,讓人很難想像出,他曾是一夜要換三個場子的「迪廳小王子」。


       賈樟柯說,「93、94年,我還在北京電影學院讀書,學校旁邊有一個迪廳叫NASA,就是現在電影頻道的地方,北京還有『Banana』、『JJ』,很多這樣的迪廳。幾乎每周六我都去跳,從晚上八九點鐘開始,一直跳到第二天一兩點,甚至一夜要換三個迪廳,那時身體裡好像有無窮無盡的力量。」

6.值得銘記的兩首歌:《Go West》和《珍重》



       在《山河故人》裡,有兩首插曲貫穿其中——寵物店男孩Pet Shop Boys的《Go West》和葉倩文的《珍重》。賈樟柯對這兩首歌有很深的感情,對他來說,《Go West》是迪廳文化的產物,《珍重》是錄像廳文化的產物。


       賈科長回憶道,「開場《Go West》這場戲,拍的是99年大家跳迪斯科的場面,把當時在場的人都拍哭了。淚奔是因為記憶,因為我們一下子回到了90年代,回到我們年輕的時候,一方面是音樂裡面的那種激情和能量,一方面又是一種物是人非的哀傷,那場戲真的是種『輕快的心碎』。」


       「如果說《Go West》有一個集體的記憶在裡面,《珍重》可能更加個人化一些。」賈樟柯說,「我非常喜歡葉倩文的歌,是因為吳宇森導演的電影

《喋血雙雄》

,那是我錄像廳時代最崇拜的電影。

《喋血雙雄》

裡面的那首歌《淺醉一生》,後來出現在我的很多部電影裡面。第一次是在

《站臺》

的結尾,崔明亮一個人站在他家的這個陽臺上,聽到遠處傳來這首歌,第二次是出現在

《二十四城記》

裡面。葉倩文的歌對我來說,不單是一個時代,更主要是那個時代我們珍惜的東西,就是情義。」


7.最初計劃董子健要和外星人談戀愛



       在《山河故人》的第三段——2025年的故事中,董子健與張艾嘉飾演一對忘年戀人,堪稱是場「母子戀」,而在戲外,兩人的年齡差是整整40歲。


       不過,這還不是最讓人驚訝的,要知道在賈樟柯最開始的計劃中,他曾想讓董子健愛上了一個外星人,而且這個外星人還不分男女,董子健甚至發愁怎麼跟家裡人交待,直到後來才改成了現在的劇情。


       在賈樟柯的設想中,這對「忘年戀」中的女性要英語好,要優雅,於是就想到找張艾嘉。「電話打過去也講不清楚,她一個勁兒問我,這戲拍起來會不會太肉麻。我說一點兒都不會,然後就把劇本發給她了,她看完就答應來了。」


       至於其中不得不提的——董子健和張艾嘉跨越年齡的「激情」戲。93年出生的董子健表示沒啥負擔,賈樟柯最早跟他約檔期時就曾談到這場戲,小董的態度是,「現在別說年齡了,連性別都不是問題」。


8.賈科長拍電影的初衷是什麼?


       採訪過賈樟柯的記者都知道,他時常文思如泉湧,文藝起來簡直「不要不要的」。談起拍電影的初衷,「賈科長」的回答,更像是一段頗具理想主義和浪漫色彩的獨白。


       「拍電影都是剎那間的一種感受,當你在跟朋友吃飯的時候,當你在旅行,一個人穿過那些遼闊的山川大地的時候,當你一個人午夜睡不著的時候,它突然湧動在心裡一種自己都看不清楚的情感。你只能寫出來或者拍出來,才能夠理解它,那一剎那就是你拍電影的理由。」


       「它不是策劃出來的,它不是想像市場需要什麼,也不是思考什麼樣的故事可以獲獎,它是你內心的一種需要,是那一剎那,你覺得需要寫些東西了,需要拍部電影了,就這麼簡單。」賈樟柯說。


9.為了票房好,賈科長第一次開始跑路演



       如今的電影市場競爭異常激烈,為了讓這部「走心」的藝術片,被更多的觀眾看到,當然也為了更好的票房,「賈科長」第一次開始像商業片導演一樣,積極配合各種宣傳活動,包括跑影院路演。他的行程滿滿當當,從10月15日開始,一共計劃跑遍全國17座城市。在最近半個月裡,他不是在影院裡和觀眾見面,就是在奔赴影院的路上。


       賈樟柯在北京首映式上曾說過,「我以為大家已經把我忘記了,但一路走來,所有人的熱情令我們特別感動,沒想到新片會受到許多85後90後觀眾的喜愛。我才發現跑路演其實比拍電影還累,那感覺是五味雜陳的。《山河故人》終於上映了,感覺在海外得到肯定後,自己的電影終於回家了。」賈樟柯感慨道,「我對票房沒有太高要求,只希望不再和觀眾錯過彼此。」


10.《山河故人》「申奧」並不是賈樟柯本意


       9月中旬,《山河故人》片方表示將加入代表中國參加申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角逐,同參加「申奧」角逐的還有電影

《狼圖騰》

,該片製片人王為民曾信心滿滿,嗆聲回應「沒看過賈樟柯的作品」。不過,這兩部影片最後都沒能參選,而是「半路殺出個程咬金」,

《滾蛋吧!腫瘤君》

將代表中國內地「申奧」。


       那段時間,幾部電影撕來撕去,好不熱鬧,但其實《山河故人》「申奧」並不是賈樟柯本意,更多的是投資方的意思。賈樟柯解釋道,「這次主要是由於《山河故人》的三個中國投資方,決定嘗試代表中國申請奧斯卡外語片獎,也是因為聽取了來自美國、英國還有加拿大發行商的強烈建議。在海外《山河故人》受到了不少肯定和鼓勵,發行商受到啟發,建議我們今年去嘗試一下奧斯卡的角逐。」


相關焦點

  • 看賈樟柯《山河故人》前你應該知道的11件事
    《山河故人》的故事設定橫跨三個年代中國日報網11月4日電(舒靚)對於大多數觀眾而言近日,《山河故人》上映,這是他在內地上映的第三部故事片,而他已經拍攝過近20部作品。如果你想走進電影院又擔心看不懂,不妨先對導演賈樟柯及《山河故人》這部影片做一些了解。1.《山河故人》是賈樟柯在內地上映的第三部故事片《山河故人》是賈樟柯在國內上映的第三部故事片。
  • 賈樟柯電影的十板斧
    《山河故人》在保留賈樟柯影像符號系統的基礎上,儘量做到通俗易懂雅俗共賞,算是他最有商業特質的一部作品。  從《山河故人》中我們可以總結出賈樟柯作品中最常用的十板斧——也就是最頻繁使用的十個元素。這些元素在他的電影中反覆且多次出現,製造著彼此的交集,產生出特殊的含義,繼而形成賈樟柯獨特的符號系統和電影風格。
  • ...觀眾對英文對白頗有微詞 賈樟柯稱該片是"人生成績單" – Mtime...
    時光網訊 賈樟柯備受矚目的新片《山河故人》繼今年5月亮相坎城主競賽後,一直未停止「行走」電影節的步伐。影片之前宣布內地定檔10月3日,賈科長表示「我欠觀眾一個賈樟柯的大銀幕作品」,幾日前更有消息爆出《山河故人》已申請代表中國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這也可以看出賈樟柯對他這部最新力作可謂十分自信。
  • 賈樟柯執導電影《山河故人》的生活哲學:此生不易,且行且珍惜
    或許,對於人和事,任何一次的擦肩而過,都會讓我們悔恨終身。每個人的人生之路上,不管是親人還是朋友,他們終究只會在某個人生節點陪伴你走過一段路,最後要面對人生終點的還是自己。這份關於陪伴的美好回憶,可以在人生旅途上增添希望和勇氣。2015年10月30日在中國大陸上映的電影《山河故人》,是賈樟柯導演的又一部講述小人物命運的作品。
  • 《山河故人》:駕一列穿越時光的慢車,載一封向西逆流的情書
    說她簡單,其實是因為這是一部典型的賈樟柯式的電影,賈樟柯的電影從來都是講著現實的小人物的故事,這個人物很可能就是我們身邊的某個人,這個故事曾經在我們身邊發生過,或者正在發生。這故事太熟悉,以至於我們難以相信它值得被拍成電影,可更難以相信的是這樣平常的故事在賈樟柯的電影中卻變得有趣,甚至浪漫。任何人都能體會到這部電影所流露出的情緒,傳達的情感。我們能切身地體會到人物的喜樂和悲傷。
  • 和賈樟柯一起蹦迪
    拍攝場地是一個僅有若干卡座的小迪廳,十幾個人一站,就沒什麼位置了。賈樟柯大學時常去的迪廳,是北京電影學院附近的NASA。NASA 1994年開業,名字和美國宇航局的縮寫一樣,空間也是大得不得了,能容納兩三百人。他那時跳舞喜歡穿高幫匡威鞋、牛仔褲,幾件白色T恤換來換去。
  • 和賈樟柯一起蹦迪-虎嗅網
    拍攝場地是一個僅有若干卡座的小迪廳,十幾個人一站,就沒什麼位置了。賈樟柯大學時常去的迪廳,是北京電影學院附近的NASA。NASA 1994年開業,名字和美國宇航局的縮寫一樣,空間也是大得不得了,能容納兩三百人。他那時跳舞喜歡穿高幫匡威鞋、牛仔褲,幾件白色T恤換來換去。
  • 賈樟柯在坎城公布新片計劃 姜文揭秘《一步之遙》
    一個是賈科長(賈樟柯)的文藝新片《山河故人》,另一個是姜老師(姜文)的賀歲大片《一步之遙》。  賈樟柯公布新片計劃《山河故人》,全球找男主角  做了坎城電影節評委的賈科長坦言,比往年自己的片入圍坎城主競賽時,要輕鬆不少。你看,今年的他,還能有時間從電影宮跑出來,發布自己的新片計劃。大家興衝衝地跑過去,以為是那部搗鼓了好幾年的《在清朝》。
  • 葉倩文這首歌,賈樟柯《山河故人》主題曲,唱盡人生的無奈與不舍
    回看今天所有流行經典的老歌,無不是誕生於八九十年代,每次聽到這些老歌,都讓人懷念逝去的時光。   賈樟柯的電影,一向描寫的都是家國兒女的情懷,這種現實題材的電影一般讓人看了有一種深深的情感代入。
  • 賈樟柯:把情感和時光放在一起,是一件挺美的事情
    而我覺得,愛,就像修行一樣,都需要伴隨著漫長的時間來進行體會和感悟,在《山河故人》中,我展開了一個很長的時間線,來表達我對情感、對愛的理解。  中國新聞周刊:為什麼會給影片設置三段式的形式?最後一段關於未來的想像又是基於怎樣的現實基礎而展開?  賈樟柯:我最初寫劇本的時候,並沒有想把故事延展到未來。但是寫著寫著,我總會想,電影中那個孩子的將來會怎樣。
  • 賈樟柯施展時間魔法 《江湖兒女》呈現社會變遷
    網易娛樂8月13日報導 今日,《江湖兒女》曝光一組新劇照,獨具時代特色的畫面讓人產生一種錯覺,似乎隨著電影畫面,穿越回了那段消失的時光中。在這組劇照中,無論是燈火通明的三峽兩岸、安靜如畫的長江水,還是抽菸大笑的半百老人、小劇場表演雜技的民間藝人,都呈現了經過歲月洗禮後的痕跡。
  • 《江湖兒女》:華語片最好的DJ賈樟柯又回來了
    二十四城記在《山河故人》向影迷們再次介紹了葉倩文的《珍重》後,賈樟柯讓《淺醉一生》在《江湖兒女》裡扮演了同樣的角色。很早就有人說,賈樟柯時華語電影裡最好的DJ,流行歌信手拈來,永遠鋪在最合適的地方。在趙濤第一次出現在賈樟柯的電影裡時,他就讓她伴隨著蘇芮的《是否》跳起舞來,鏡頭一轉,則是趙濤穿著制服騎著摩託車穿過街道。
  • 多倫多Day5|賈樟柯希望中國人十年後生活更輕鬆
    9月14日下午,中國影片《山河故人》在多倫多威爾斯公主大劇院上映,導演賈樟柯、主演趙濤和張譯與坐滿兩層劇院的觀眾共同觀賞了電影,並在映後與觀眾見面。賈樟柯首次詳細公布了自己拍攝《山河故人》的初衷是因為媽媽給自己的一串家門鑰匙勾起的鄉情,他希望藉由自己的電影祝福十年後的中國人生活更輕鬆,「想跳舞就跳舞,想愛上一個年齡大的女人就去愛。」  這是多倫多電影節開幕以來的第五天,本屆既有以賈樟柯作品命名的「站臺單元」,又有他的新作《山河故人》特別展映,賈樟柯可以說是本屆多倫多電影節上最受關注的華人電影人之一。
  • 京華時報:《山河故人》滿目山河空念遠
    原標題:滿目山河空念遠去年開春,跟著賈樟柯和郝建老師蹭過一頓火鍋,席間談到新一輪移民潮,賈樟柯透露他有移居海外的衝動,沒想到時隔不過一年,賈樟柯會以《山河故人》的命題,來表達他對新一代移民的思考。繼《小武》和《站臺》之後,賈樟柯又一次回到他的故土汾陽,並從那裡出發,直抵未來的大洋彼岸。在未來的彼岸,總有一群華人聚在餐廳,他們或閒扯著故土故人,或守著金黃的菊花默哀不語。新一代的移民在異國他鄉的別墅裡囚居著,生活富庶,精神卻失去了家園。賈樟柯的影像一向以粗糲見長,且粗糲而又不乏細膩,這次尤甚。
  • 《不浪漫》未開機 賈樟柯新電影《在清朝》延期搭景
    《不浪漫》未開機 賈樟柯新電影《在清朝》延期搭景  時隔23年,賈樟柯攜帶自己全新執導的紀錄片《一直遊到海水變藍》和監製的影片《平靜》亮相第7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在空餘時間中,賈樟柯接受了不少媒體採訪。  為了在柏林電影節的最後期限前完成《一直遊到海水變藍》的後期製作,賈樟柯也是抓緊了時間。「由於疫情,我們不能按計劃做每件事。
  • 賈樟柯的「自我凝視」:少年子弟江湖老
    文章中提及,影片主人公斌哥的原型是賈樟柯小時候非常崇拜的小鎮大哥小東,他遇事鎮定、沉著,十分「男人」。賈樟柯寫道:「不管遇到什麼樣的危機,我都會想起他的樣子。架可以輸,事可以敗,但人不能垮。男人就應該有個男人的樣子。」但後來賈樟柯再次見到小東時,他已經被時光打磨成一個蹲在門口吃麵條的中年男人,「頭髮稀疏、身體發胖。他那樣專注地吃一碗麵條,與世無爭。
  • 看完賈樟柯的電影手記《賈想》他的書寫能力與電影水平不相上下
    大概是2017年,《十三邀》的一期,許知遠對話賈樟柯,許對賈的評價是:我多少有些意外的發現,他的談話與書寫能力甚至比鏡頭語言更有力量。當時,我只看過賈樟柯為數不多的幾個電影作品和紀錄片,對他的了解也僅限於一些公開的報導,所以我將這句話理解為許知遠對嘉賓的,一個禮貌的好看的評價。
  • 揭秘賈樟柯《一個桶》的幕後故事
    揭秘賈樟柯《一個桶》的幕後故事 時間:2019-01-28 10:05:39 作者:中國網 來源:中國網 還記得18
  • 這次PRADA榮宅呈現的是賈樟柯首次藝術個展「面MIAN」
    中國導演、製片人和作家賈樟柯將於Prada榮宅構思並呈現名為「面MIAN」的特定場域創作,這也是賈樟柯的首次藝術個展。此次展覽將圍繞「面」的多種不同釋義展開,賈樟柯說:「『面』一字在漢語詞典裡有十幾種含義,它可以表示由磨碎的小麥製成的加工食品,由幾何形狀的移動線,會面,事物表面或人臉。MIN 與Prada Mode Shanghai合作,將邀請客人探索這個詞的許多含義。」
  • 《江湖兒女》將映 賈樟柯:我還是老樣子是觀眾變了
    賈樟柯執導的《江湖兒女》即將上映,與賈導以往默默拍片的風格不同,這次《江湖兒女》動靜頗大,影片的故事時間拉長到20多年,情節好像也更商業。於是很多人說賈樟柯變了。在他看來,只是忠於每個時間段不同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