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輝煌|新生代農村「混混」是怎樣煉成的?

2021-02-20 行業研習社

 

編者按:農民進城務工和經商,他們的孩子成為留守兒童,這些孩子成長如何?是本期要講的故事 。上期推文 從一個農民在城市經商的故事說起...    主要探討農民進城經商的不易。這兩期給我們的思考是,一方面,農民讓孩子留守在家,是為減輕家庭在城市經商的成本;另一方面,留守兒童的教育確實也存在很多問題。如何化解這一矛盾,需要更多討論。

進入2000年以來,隨著市場經濟的強勢滲透和人口流動的大規模發生,中國社會尤其是農村社會發生了劇烈的變遷。另一方面,在應對那些因為社會變遷而引發的各種問題時,國家治理策略也發生了重大的轉變。在社會巨變和治理巨變相互交織的背景之下,基層社會秩序出現了新的局勢,新一代的鄉村混混帶著他們特有的「氣質」開始暫露頭角。新的生活環境和社會交往模式,型塑了新生代小混混的行為邏輯。

市場經濟和人口流動最重要的影響領域之一是家庭,當代農村家庭作為一個教化共同體的功能已經很難實現了。父母或者到外地打工,或者成天在街上做生意,和子女相處的時間越來越少,這就使得很多小孩子長期缺乏管教,很容易誤入歧途。

前幾年我在林鄉派出所做社會調研。有一天,一個家長來派出所報案,稱自己15歲的女兒蘭蘭不見了。民警到處查找,花掉了幾千塊錢。一個星期後發現,原來蘭蘭網戀了,跑到江蘇找她的男朋友。民警趕往江蘇,在一個網吧找到了蘭蘭,但是她不願意回家,因為父母只顧做生意也沒有空理她,蘭蘭覺得在家裡感受不到溫暖。最後經民警苦口婆心做思想工作,總算把她帶回了家。過了一個星期,他父母又來派出所,說女兒又不見了。

另外一個男孩小龍12歲,也「失蹤了」。民警調查發現,小龍的父母在街上做小生意,對小孩沒什麼管教。小龍自己跑到一個理髮店當學徒,沒事上上網,民警找到他的時候,他從二樓跳窗跑掉了,民警追了幾百米才抓住他。可是回家沒幾天,小龍又離家出走了。

在林鄉派出所,民警每年要辦理十幾起農村小孩出走的案子,基本上都是由於父母疏於管教造成的。

另外,在社會大轉型的過程中,離婚現象日益增多,家庭的不穩定性和殘缺性也給子女的成長造成了消極的影響。現在的農村家庭已經逐漸喪失作為為人處世之道的教化場所之功能,孩子很難在其中習得各種正面的社會規範。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對於是非的辨識能力並沒有提升,很容易就走上邪路,從而造成各種社會問題。

在林鄉,十三歲的小毅生活在一個不完整的家庭中。父母很早就離婚了,他歸母親撫養,而母親則常年在北京打工。十三歲的小家,他父母常年在外做生意,對他幾乎不聞不問。小家和小毅還是學生,但是他們的心思完全不在學習上。有一天,這兩個小夥伴熟練地卸下一輛電瓶車上的電瓶,以150元的價格賣給了收破爛的二毛,二毛轉手又賣給了其他人。失主報案,民警經過調查,抓到了小家和小毅,同時將雙方的監護人傳喚到派出所。小家的媽媽和小毅的舅舅,以及其他相關的當事人都過來了。民警對每個當事人都做了筆錄,並且提出了和解的方案,即由小家、小毅和二毛共同賠償失主的損失。對於賠償數額的多少,各方意見不一,引發了一番激烈的爭吵。

通過民警堅持不懈的勸導,最終還是達成了賠償方案。但是對於小家和小毅來說,這樣的場面已經見怪不怪了。

由於缺少家庭管教,青春期的小孩很容易就從小偷小摸發展成打架傷人。隨著越軌行為的升級,他們逐漸成為地方上小有名氣的混混。

林鄉的小峰才十六歲了,但是已經頗有名氣。他早就懶得去偷電瓶了,雖然他以前也樂此不疲,就像現在的小家和小毅。小峰現在覺得只有打群架才能獲得快感。

圖片來源於網絡

有一天,小凱用打火機燎小鐵的頭髮,小峰見到自己的人被欺負,立即上前予以阻止,並且和小凱約定了一場群架。於是,小峰叫了幾個人,他的姐姐小婉也叫了一二十人,他的同學小豪也叫了一二十人。他們集結起來,在小凱還沒來得急找人的情況下把他狠揍了一頓,並且用刀子捅了小凱。

派出所讓小峰及其同伴與各自的家長過來,希望能通過協商與受害者家長達成和解協議。派出所的意思是想要所有參與打架的人都進行賠償,但是小峰他們都聲稱自己沒有參與打架,而且也不清楚是誰打的。小峰看起來成熟囂張,熟練地和民警周旋起來,啥事都不願意承認。

林鄉的民警最煩這樣的問題,既沒辦法嚴懲,又沒辦法教育。無奈的是,類似的問題少年卻越來越多地湧現出來。在他們看來,這其實都是因為小孩缺乏家庭管教所造成的。

然而,處於轉型過程中的農村社會,家庭作為最基本的秩序單位已經嚴重弱化。原本是化解矛盾、生成秩序的空間,現在反而成了製造矛盾和混亂的溫床。過去的家庭之所以能夠充當糾紛化解的堡壘,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一是家庭內部存在權威,可以及時有效地調解糾紛;二是家庭經濟模式有穩定的分工,男女角色定位非常清晰,家庭內部有一套身份規範,對每個人的行為準則做出規定;三是家庭作為一個生活共同體具有長久的預期,為了一個共同的未來,使得家庭能夠對日常交往中的衝突進行有效的規訓。這三者分別構成了家庭穩定的權威結構、經濟結構和交往結構。

現代生活的崛起,尤其以轉型社會為典型,一方面傳統的家庭結構正在快速瓦解,權威被打破、經濟個體化、交往碎片化;另一方面與現代家庭生活模式相匹配的家庭結構尚未形成,由此導致了家庭的日益不穩定和不安全。家庭是社會的細胞,這些細胞的穩定與健康關係著社會肌體的安全。在現代社會的生活和生產中,導致家庭細胞不穩定的因素日益增多,大量的矛盾溢出家庭,進入到公共生活之中。

理解轉型時期的中國社會,我們可以看到兩種似乎矛盾的並生現象。一是公共生活的私密化,人們慢慢地從過去繁榮的公共交往中回到私人的小空間裡,從而導致內生秩序能力的萎縮;二是私人生活的公共化,原本通過家庭或社區共同體解決的私人問題,開始大量釋放到公共空間之中,要求由國家來接管。實際上這兩個過程是相伴相生的,公共生活的私密化導致個體家庭以及農村社區的原子化,社會自身的系統出現縫隙甚至坍塌,私人事件直接與國家遭遇成為公共事件。

與老一輩的混混不同,今天的小混混發現鄉村社會對他們的需求日益旺盛,有時候甚至連基層政府都離不開他們,需要藉助他們的力量來實現一些「執法」任務。因此,他們不再急於外出打工,而是充分利用整個轉型社會對他們的需求,在本鄉本土大展拳腳。

在林鄉,十九歲的賴狗發現並不是所有的問題都需要靠打架來擺平,一個複雜的矛盾可能只需要具備兩個條件就能解決:一是兇神惡煞的外表,二是成群結隊像他一樣無所事事的年輕人。賴狗被從學校趕出來之後,整天惹是生非、遊手好閒。但是很快他就因為深厚的盜竊和打架經驗而被某個地方老大看重,將其吸納到組織裡。

當地政府徵地拆遷的時候需要賴狗他們的支持。有一次,在地方政府的暗中支持下,賴狗和他的朋友在人民醫院北側東西路上把漫天要價的釘子戶劉某毆打致傷,並且嚴厲威脅,如果十天內不同意拆遷補償方案就把他的手腳廢了。這一招很有效,劉某第二天就同意了。當然,多數時候他們也不打架,只是成群結隊地跑到釘子戶家裡要吃要喝,或者夜裡隔三差五地敲打釘子戶的窗戶,直到釘子戶妥協為止。

企業商家相互競爭也需要賴狗他們的支持。那天中午,受僱於某老闆的賴狗,帶著二十多個像他一樣的社會閒雜人員,拉了四車石子,將該老闆的競爭對手——河岸洗浴中心的場地堵得水洩不通,使其根本無法經營。

甚至私人打架都需要藉助賴狗他們的力量。中心醫院的保安之間打架,甲方受傷,經過派出所調解得到乙方賠償。乙方不服,找來了賴狗和他的朋友,恨恨地教訓了甲方一頓。

顯然,這些的小混混們已經深深介入到基層治理的過程之中,在很大程度上甚至替代權力部門進行相關的「執法」活動。

這種「混混執法」之所以可能,深層次的原因在於基層政府的治理資源匱乏。近年來,由於國家對基層政府的不信任,自上而下地削弱基層政府的治理資源。人們越來越發現,與其求助於無力的公權力,還不如借用高效率的「混混執法」。而基層政府為了完成上面布置的任務,尤其是徵地拆遷的任務,因為自身缺乏合法暴力的資源,也只能暗中藉助「混混執法」。

總之,對於社會秩序的維護機制,可以有四種:一是社會自身的預防機制,二是社會自身的處理機制(「混混執法」是一個極端變異的形態),三是公權力的調解機制(基層政府、派出所、司法所、法院),四是公權力的審判機制(法院)。社會對衝突的預防能力弱化之後,就會產生很多矛盾,破壞社會秩序;如果社會自身處理不了,就會大量湧向調解部門和審判部門,這兩個部門也解決不了,就只能依靠賴狗們的「混混執法」了。

十三歲的小家和小毅、十六歲的小峰、十九歲的賴狗,他們將大量的精力花在盜竊、打架和「混混執法」上面。將他們的生活經歷放在一起,我們似乎可以看到一條混混成長的道路。很容易地,小家和小毅也會熱血沸騰地加入打架鬥毆的隊伍,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並且在某次較大的事故中被趕出學校之後,也許很自然地就投入到「混混執法」的「行業」中。林鄉派出所的民警痛心疾首地告訴我,這幾年當地越來越多的年輕孩子走上了這條路。如果說家庭教化的式微為「混混執法」提供了人力資源,那麼基層政府的權威弱化則為「混混執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

在社會控制鬆弛的背景下尤其是組織化控制的弱化,混混成為基層治理不可或缺的支持力量,甚至混混本身也開始滲透進基層組織內部。在城市化的進程中,農村的土地利益被迅速激活,引發了各種地方勢力的博弈。在土地利益的分配過程中,有些地方由於基層組織的治理資源尤其是合法的暴力資源嚴重缺失,很難主導利益分配的方案。因此,在具體的社會治理過程中,這些基層組織就只能依賴鄉村混混,只有通過他們的暴力威懾,釘子戶的問題才能得到解決。於是,鄉村社會開始出現一個全新的結構,即地方政府與地方勢力的分利秩序。這一分利秩序將吸取大部分自上而下輸入農村的資源,並不斷侵蝕鄉村社會的公共利益,由此導致鄉村治理的內捲化。

從某種程度上講,任何社會的運作和管理都離不開相應的暴力資源,如果合法的暴力資源不存在或者嚴重匱乏,那麼非法的暴力資源必然會滋生出來。作為極端的情況,那就是直接由混混來主持基層工作。需要強調的是,基層社會和基層組織的黑灰化雖然暫時提供了「秩序」,但是這一套秩序是建立在非法暴力的基礎之上的,其目標在於牟利,因此必然會侵害到老百姓的利益,導致基層政權合法性的流失。

從本質上講,鄉村法治不僅僅是對權力的約束,也是對合法的國家權力和國家暴力的維護。只有具備足夠的合法權力與合法暴力裝置,國家對於社會的規範才可能落到實處。在自由主義者對於權力規訓的話語中,往往將權力視為法治的對立物而努力排斥之。然而離開了國家權力和國家暴力,法律就將形同虛設,因為人們不可能在沒有任何威懾的情況下自覺地遵守法律;否則,當社會矛盾發生的時候,賴狗們的「混混執法」就會成為維持社會秩序的內在需求。

相對於意識形態對於人們的內心徵服,通過法律的社會控制更側重於對外在行為的約束,而約束的力量主要來自於警察、法院等國家強制機構。國家的強制能力,尤其是中央的強制能力是法治得以推行的權力基礎。一方面,國家要推動法律規則的進一步完善;另一方面,國家要確保法律的推行不至於被地方權力所阻斷。從這個意義上講,一個強有力的國家權力體系是實現法治的基本保障;相反,一個孱弱的國家或者一個權力虛空的國家根本就不可能建立法治秩序。在國家權力虛空的背景下,人們只能依靠自身的力量來追求心中的正義。結果,個體化的暴力以及在此基礎之上形成的暴力市場將迅速興起,「混混執法」甚至成為了維持社會秩序、「主持公道」的主要力量。

「混混執法」的怪象經常在發展中國家出現,因為在這些國家還沒有具備充足的權威時,改革者已經開始要求對國家權力進行規訓。從這個意義上講,與老一輩的混混不同,以賴狗為代表的新一代混混是在劇烈的社會轉型和治理轉型過程中形成的,他們的出現預示著一種新型治理危機的誕生。也許,這正是國家近年來在基層大力推行「掃黑除惡」運動的一個重要原因。然而,正如前文所言,僅僅是「掃黑除惡」顯然不夠,我們需要重新審視中國農村社會轉型與治理轉型所帶來的整體性問題,研究家庭、社區以及基層治理體系所面臨的困境及其可能的解決方案。

這也許是關係中國農村向何處去的根本問題。

      行業研習社獨家稿件

      作者:林輝煌,社會學博士,華南理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副研究員、院長助理。

      編輯:振龍

      行業研習社|獨家原創 侵權必究 轉載需註明「行業研習社」

       關於行業研習社            

  我們是來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老師、博士生,以及從事具體行業的業餘研究者,擁有不同的學科背景和知識背景,有豐富的田野調研或行業經驗,希望通過這個平臺,和大家一起繪製中國行業的圖景。

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林輝煌:新生代農村「混混」是怎樣煉成的?
    進入2000年以來,隨著市場經濟的強勢滲透和人口流動的大規模發生,中國社會尤其是農村社會發生了劇烈的變遷。另一方面,在應對那些因為社會變遷而引發的各種問題時,國家治理策略也發生了重大的轉變。在社會巨變和治理巨變相互交織的背景之下,基層社會秩序出現了新的局勢,新一代的鄉村混混帶著他們特有的「氣質」開始暫露頭角。新的生活環境和社會交往模式,型塑了新生代小混混的行為邏輯。
  •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後感及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好詞好句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蘇聯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根據自身經歷寫的人物形象,下面電百科就來介紹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後感及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好詞好句。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簡介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出生於烏克蘭一個普通工人家庭,他的經歷和他的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的主人公保爾·柯察金,童年因家庭貧困而輟學,小時候飽受欺凌和羞辱。十月革命後,他參加了紅軍,參加了保衛蘇聯政權的鬥爭。
  • 「混混」都是哪來的?總被認為兇神惡煞的他們,其實是個可憐群體
    只不過,混混在每個城市都存在,他們崇尚「古惑仔」,卻沒一個人像「古惑仔」。在常人眼裡,混混常常打架鬥毆,沒有穩定工作、只會四處遊蕩,被人討厭。那麼你想過沒有,這些被人討厭的混混都是從哪裡來的?事實上,社會上的混混主要分兩類人,一類是有錢人,一類是窮人。
  • 林輝煌丨鄉鎮書記的煩惱
    稅改之後,鄉鎮的收入幾乎完全依賴上級財政轉移支付,鄉鎮政府只能勉強維持運轉,與農村社會的關係也日漸疏遠。近年來,隨著國家對三農問題的日益重視,越來越多的財政資源湧入鄉村。藉此,國家也要求鄉鎮政府重整旗鼓,推動鄉村的發展與振興。然而,對於中西部普通鄉鎮的一把手來說,國家的重視和資源的下沉並沒有減少他們的煩惱,如何實現鄉鎮的良性發展和有效治理,始終是一道難解的題。
  • 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有感
    歷史的車輪滾過,在文學的長途中留下了一件瑰寶——《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它誕生在蘇聯的戰爭年代,在殘酷的戰爭與戰火的硝煙中,他決定持筆戰鬥於文學,一篇篇文章字裡行間都住滿了革命的熱血,他就是蘇聯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一位蘇聯的文學巨匠。這本書,幾乎可以看作是作家的自傳。
  •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譯者黃樹南去世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譯者黃樹南去世   為南師大教授,其全譯本12年再版印刷30次  影響三代中國人的外國文學名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全譯本譯者,南京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俄羅斯語言文學專業教授、碩士生導師黃樹南教授因病醫治無效,於8月24日7時25分在江蘇省人民醫院逝世,享年77歲。
  • 毅進版《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連環畫原稿展出(圖)
    昨天,《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最著名的毅進版本連環畫原稿開始在北京保利藝術博物館展出,那些連環畫裡藏著的「青春記憶」讓很多現場的觀眾唏噓不已。此後,在1972年、1982年兩次再版,直到2000年和2008年分別再版,毅進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總計發行超過200萬冊,每次都激起社會的強烈反響。在1963年舉行的首屆全國連環畫藝術評獎中,「當代保爾」毅進畫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獲得繪畫二等獎。
  •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故事不止在書裡……
    在極不平凡的2020年裡中國鋼鐵業實現超預期增長「鋼與城」「鋼與韌」「鋼與綠」「鋼與智」的故事見證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點擊連結,閱讀詳版: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故事不止在書裡文字記者:謝希瑤、王賢、王昆、梁曉飛、何欣榮、陳灝 視頻記者:馬誌異、鄧馳旻、梅元龍、陳旺、林凱 報導員:麻明磊、馮宇 新媒體編輯:譚慧婷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 在農村初中讀書小混混很多不怎麼道怎麼辦?2個方法助你解決問題
    這個問題確實一直都存在於農村學校中,原因也很簡單,就是因為初中孩子正處於一個青春的叛逆期中,而剛好很多父母為了生活外出務工,把孩子交給老一輩人照看,而老一輩人又管不住,放任孩子,以至於慢慢的孩子成了小混混。01其他學生如何對付這些混混?
  • 新生代農村教師眼中的教育什麼樣?新東方將搭建農村教師學習平臺
    在研討會上,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介紹,新東方正在搭建農村教師學習平臺,向農村教師提供新東方老師的示範課。研討會由新東方、民盟中央社會服務部、21世紀教育研究院舉辦。探路鄉村教育與教師發展「農村教育的關鍵,不僅在於通過現代化的技術手段,把先進的教學理念、教學內容,通過遠程傳輸的方式傳到學生和老師身邊。」俞敏洪說。「農村教育要想真正好起來的話,農村老師必須好起來。農村老師的水平提高,就能讓孩子們的水平提高。一個孩子的成長需要陪伴,網絡教育水平再高,沒法達到陪伴的目的。
  • 讀後感: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有感
    讀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受益匪淺,內心震撼,心潮洶湧,激蕩。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鋼是在烈火與驟冷中鑄造而成的,只有這樣它才堅硬,什麼都不懼怕,我們這一代人也是在這樣的鬥爭中,在艱苦的考驗中鍛鍊出來的,並且學會了在生活面前不頹廢。
  • 林輝煌:一個農村青年的創業夢,夢而已
    教育,有什麼用 小廣二十六七歲,他的家在東部沿海地區的農村。需要指出的是,東部沿海地區並不是每個家庭都那麼富裕,可以說,有多少富人就有多少窮人。生活在窮人家庭裡,小廣從小就被教育,只能依靠讀書出人頭地。實際上,小廣的學習成績確實從小都很好,家人對他抱有很高的期待。只是到了高中那幾年,學習一落千丈。
  • ...鋼鐵是這樣煉成的 ——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有感》(文/劉開)
    鋼鐵是這樣煉成的 ——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有感》 文/劉開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小說是由前蘇聯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基於自身的經歷改寫而成。主要內容是保爾歷經重重磨難,最終成長為合格的社會主義戰士的故事。也被譽為「社會主義的教科書」。 這本《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不同於其他五花八門的小說。它所反映的現實意義是無法比擬的。主人公保爾柯察金並不是什麼達官顯貴。
  •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為什麼啟動?顯然和未來政策面有關。我們可以關注補漲個股機會。
  • 《優秀裁判文書是怎樣煉成的?》第三篇
    中國裁判文書網上的文書總量已突破1億篇有200篇被最高法院評為「全國法院百篇優秀裁判文書」其中上海法院11篇法官不需要名片裁判文書就是法官最好的名片10月29日下午4點直播的《法眼看天下》特別節目呈現十期全媒體系列訪談《優秀裁判文書是怎樣煉成的
  • 操控是怎樣煉成的(一) 後傾角的玄機
    操控是怎樣煉成的操控是怎樣煉成的如果以上比較晦澀難懂的術語還無法讓你明白其中的奧妙,那麼我只能拿出殺手鐧:無助力、1:1轉向、全敞篷的自行車和摩託車來舉例了。操控是怎樣煉成的操控是怎樣煉成的總結:實際上由於轉向助力尤其是電動助力轉向日漸多見的原因,轉向後傾角對於轉向力度和高速穩定性的差異表現貢獻已經日漸減弱,而對於轉向回饋依然起著重要的作用,不同車型在這方面的設計取向有所不同,消費者也完全可以依照自己的駕駛習慣選擇合適自己的車型。
  • 農村酒席上,那些吃相難看的人,到底是怎樣煉成的?
    相比於幾十年前,農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之前缺衣少食,如今基本家家都已經衣食無憂了。 可是,最近一段農村酒席上搶食吃的視頻,還是徹徹底底地顛覆了我的認知。沒想到,幾十年前那種吃相堪比豬玀的現象依然存在,而且似乎不是個例。
  • 好書推薦《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煉的不是鋼鐵,煉的是鋼鐵意志
    01.推薦書目:《鋼鐵是怎樣煉成的》02.作者介紹:尼古拉·阿列克謝耶維奇·奧斯特洛夫斯基,前蘇聯著名無產階級革命家、作家,布爾什維克戰士,代表作品有《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暴風雨所誕生的》 。03.內容簡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講述了名叫保爾·柯察金的年輕人,少年時就經歷了蘇俄的十月革命、國內戰爭,拿槍和敵人殊死作戰,留下滿身傷痕。戰爭結束後,他拼命工作至全身癱瘓、雙目失明。他從把對舊生活自發的反抗改變為自覺的階級鬥爭,在鬥爭中自己成長為一個堅強的革命戰士的。
  •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內容梳理+考點匯總,趕緊收藏!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一個英雄戰士譜寫的一曲(英雄主義)的讚歌。19.奧斯特洛夫斯基在回答英國記者時說:( 「鋼鐵在烈火與驟冷中鑄造而成的。只有這樣它才能成為堅硬的,什麼都不懼怕。……」)20.《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和高爾基的「自傳性三部曲」一樣,都是(自傳性)的小說。21.《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的作者是(前蘇聯)(國家)奧斯特洛夫斯基。
  • 如何評價奧斯特洛夫斯基及其著作《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影響了幾代人!那真是激情燃燒的歲月,我們從小熟讀《鋼鐵》一書,書中很多情節至今都記得,此書對我影響很大很大!保爾?柯察金的精神和毅力以及愛情觀都深深的影響並激勵了幾代人!那是有信仰的年代!現在都應該大力提倡青少年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