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農村教師眼中的教育什麼樣?新東方將搭建農村教師學習平臺

2020-08-21 21世紀經濟報導

發展好鄉村教育,是我國社會發展、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振興鄉村教育,鄉村教師又是力量所在。

「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我發現全班50名學生有一半學生不會拼讀,很多學生甚至完全不認識國際音標,當時心情十分複雜。」黑龍江省黑河市嫩江縣九三管理局第一中學英語教師尹葆祺說。

這位青年教師已在邊遠地區從教10年。尹葆祺在8月18日舉行的「麥田守望者:鄉村教師的成長與發展」研討會上說,學生基礎差、學校硬體設施相對落後、教師教學方法滯後、家長和學生的重視程度不夠,是他面臨的主要困境和挑戰。

在研討會上,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介紹,新東方正在搭建農村教師學習平臺,向農村教師提供新東方老師的示範課。研討會由新東方、民盟中央社會服務部、21世紀教育研究院舉辦。

探路鄉村教育與教師發展

「農村教育的關鍵,不僅在於通過現代化的技術手段,把先進的教學理念、教學內容,通過遠程傳輸的方式傳到學生和老師身邊。」俞敏洪說。

「農村教育要想真正好起來的話,農村老師必須好起來。農村老師的水平提高,就能讓孩子們的水平提高。一個孩子的成長需要陪伴,網絡教育水平再高,沒法達到陪伴的目的。有血有肉、有情懷、有水平的老師陪著孩子成長絕對是必不可少的。」他說。

今年全國兩會上,俞敏洪提交了關於利用網際網路技術提升西部鄉村小學英語教學及師資的建議,提出利用網際網路技術,大力發展「雙師直播課堂」等遠程教學的同時,繼續提升鄉村教師待遇,改善生活和工作條件。

俞敏洪建議,進一步加強鄉村教師周轉宿舍建設,按規定將符合條件的教師納入當地住房保障範圍,讓鄉村教師住有所居;鼓勵有條件的地區繼續提升鄉村教師生活補助;在培訓、職稱評聘、表彰獎勵等方面向鄉村青年教師傾斜。

「農村的老師對學生的影響更大,尤其是現在,為什麼?很多孩子的父母不在身邊,爺爺奶奶基本上沒有教育上的支持,這樣的話就意味著老師對孩子的人生發展將起到重要作用。」俞敏洪說。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處教育項目官員裴伯庸也認為,教師是確保教育公平、教育機會和質量、促進可持續發展的最為重要的力量之一,許多研究表明,教師對學生學習成果的影響是其他學校相關因素(班級規模、服務、設施或領導能力等)的2-3倍。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全世界165個國家約有6300萬中小學教師受到學校關閉的影響,這種前所未有的情況給老師、學生和家庭帶來了巨大壓力,在此背景下,教師不僅要為學生提供學習支持,還要增加對學生心理支持的需求。

裴伯庸呼籲政府和其他社會組織對教職人員進行持續關懷,保證教師崗位和工資,以及健康、安全和福祉,同時呼籲為教師提供心理支持,並把社會情感能力的培養納入教師中長期發展計劃。

(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 研討會主辦方供圖)

關注新生代農村教師

尹葆祺代表了中國鄉村教師隊伍中一個廣泛而特別的群體——新生代鄉村教師。他們在中國快速轉型、高速崛起過程中成長起來,在接受高等教育後,又返回鄉村任教。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鄭新蓉以特崗教師為例,介紹了新生代教師的特徵。

他們學歷較高,女性居多,多出身於農村,多有留守經歷,作為第一代完成離土、離鄉、離農戶以及角色轉變的教師,新生代鄉村教師身上呈現出很強的城市性特徵,在居住地點、子女教育、擇偶與婚戀、網絡消費等各方面,有著和城市青年趨同的態度和行為。

工作方面,他們面臨著教學資源匱乏、教學條件差、基本功欠缺、語言溝通障礙等挑戰,但整體來看,新生代鄉村教師對於教育的功效感更為堅定和自信,他們相信教育的力量,近八成鄉村教師同意「總的來說,我是一個幸福的人」。

為了進一步充實鄉村教師隊伍,2020年教育部出臺了擴大「特崗計劃」規模、保障編制、「先上崗、再考證」等政策,引導更多的畢業生投入到教師隊伍。

近日,中央財政下達94.5億元,落實對農村義務教育特崗教師工資性補助政策,比上年增加6.7億元,增長7%,支持地方在上年增加1萬人基礎上,進一步擴大特崗教師招聘規模5000人,達到10.5萬人,優先滿足「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縣,特別是52個脫貧攻堅掛牌督戰縣,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嚴重地區縣的村小、教學點教師補充需求,並向湖北籍和湖北省高校畢業生傾斜。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相關焦點

  • 俞敏洪:可以給農村教師提薪30%-50%吸引部分人才流向農村教育
    一個鄉村老師水平的提高,會讓幾十、甚至上百個農村孩子受益,且具有可持續性。這就是新東方投入大量資源進行鄉村教師培訓的原因,也是此次研討會舉辦的初衷。  俞敏洪談到,「農村教育要提升,可以給在農村教書的教師普遍提比城市教師高30%-50%的工資,這樣就會吸引一部分人才流向農村教育。」
  • 新東方舉辦鄉村教師成長與發展研討會 攜手國內外專家賦能鄉村教育
    研討會在央視頻、新浪新聞、騰訊新聞等平臺面向公眾同步直播。國內外教育專家匯聚一堂 探路鄉村教育與教師發展「農村教育要想真正好起來的話,農村老師必須要先好起來。」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在致辭中表示,一個孩子的成長需要陪伴,網絡教育水平再高,也沒法達到陪伴的目的。有血有肉、有情懷、有水平的老師陪著孩子成長絕對是必不可少的。
  • 致敬新生代鄉村教師
    新京報製圖/趙斌新生代鄉村教師,一般是指生於1980年之後的農村,曾在收費並軌的高等院校就讀,畢業後又返回農村,主要通過新的農村教師招聘機制,進入到教師崗位,在農村鄉鎮及鄉鎮以下鄉村學校任教,通常是公辦教師(含待入編的「特崗教師」)。
  • 新東方舉辦鄉村教師成長發展研討會 攜手國內外專家賦能鄉村教育
    研討會在央視頻、新浪新聞、騰訊新聞等平臺面向公眾同步直播。 國內外教育專家匯聚一堂 探路鄉村教育與教師發展「農村教育要想真正好起來的話,農村老師必須要先好起來。」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在致辭中表示,一個孩子的成長需要陪伴,網絡教育水平再高,也沒法達到陪伴的目的。
  • 研究指出,新生代鄉村教師中六成以上特崗教師...
    為此,本世紀初,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急速補充農村教師的新舉措:包括「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城鄉教師交流制度、「農村學校教育碩士師資培養計劃」、「三支一扶計劃」、免費教育師範生等等,其中2006年推出的「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是一系列舉措中規模最大、見效最快、影響人群最多的一項政策。
  • 如何解決鄉村教育困境?教育大咖支招「鄉村教師發展」
    偏遠地區優質教師資源匱乏「我高中的英文老師英文講得特別好,我一下就喜歡上了這個老師,也是因為喜歡這個老師,我決定把英文作為我的主課來修。老師對學生人生發展的影響是很大的,在農村更是如此。」會上,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講述了自己學生時代受英語教師影響而決心學英語的故事。
  • 解讀新東方「農村情結」:希望孩子們愛上英語課
    ●短短四天課程令數百教師折服  舉辦本次培訓前後正值張家界地區持續高溫,但數百位當地農村中小學英語教師的學習熱情絲毫未減,在短短四天的學習中,他們隨著課程的推進變得越來越興奮。  短短四天裡,從俞敏洪,到長沙新東方學校校長李鋼、王曉峰、萬路以及湘潭新東方校長張家銘,他們上課時的激情飛揚,英語功底的深厚,語言的幽默詼諧,教學方法的奇思妙想,都將聽課教師徹底折服,直到最後已有人大呼「不過癮」,呼籲張家界教育部門舉辦更長周期的「新東方講座班」。
  • 農村教師專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很多農村教師在學習專業知識的過程中,往往只注重對本專業知識學習,對其他專業知識學習認識不夠,沒有認識到不同專業知識之間的融會貫通作用,沒有對其他專業和本專業之間的聯繫進行準確認知。第二,農村學校條件限制了教師專業交流。不少農村學校對於不同專業教師之間的交流溝通支持力度不夠,造成專業壁壘。
  • 農村教師紛紛落聘,部分教師將無崗可上!未來農村教師路在何方?
    農村教師是農村教育「活的靈魂」,是農村學生睜眼看外部世界的「第一面鏡子」。截至2018年底,全國共有鄉村教師290多萬人,其中中小學近250萬人,幼兒園42萬多人,40歲以下的青年教師佔58.3%。作為一個龐大的知識群體,當前鄉村教師的地位總體不高。
  • 國內外專家聚焦鄉村教師成長與發展 為鄉村教育賦能
    研討會在央視頻、新浪新聞、騰訊新聞等平臺面向公眾同步直播。他們學歷較高,女性居多,多出身於農村,多有留守經歷,作為第一代完成離土、離鄉、離農戶以及角色轉變的教師,新生代鄉村教師身上呈現出很強的城市性特徵,在居住地點、子女教育、擇偶與婚戀、網絡消費等各方面,有著和城市青年趨同的態度和行為。
  • 農村幼兒教師教育信息素養的現狀、問題及對策
    本文就如何利用現有條件加快農村幼兒教師教育信息素養培養進行了深入的研究。1農村幼兒教師教育信息素養的現狀1.1缺乏良好的教育信息素養觀念我國幼兒教育事業發展至今,仍然存在一定的教育不平衡的現象,尤其這種差距在農村地區表現的十分明顯。
  • 關注農村教育,農村學校為什麼留不住教師呢?
    近幾年,國家制定了一些教育均衡政策和方針,農村義務教育學校通過建設標準化學校,硬體設施已經和城市學校差距變小,但是教師的整體素質還是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變,差距依然大,農村學校教師匱乏,得不到也留不住。為啥留不住教師呢,一起分享一下:第一點,住房問題農村學校基本沒有住宿條件,有的話也是空的辦公室之類的臨時環境,有的學校建在田地裡,周圍很遠才有村莊,到了晚上漆黑一片
  • 將有效解決農村教師住宿問題
    原標題:將有效解決農村教師住宿問題   12月15日,記者從市有關部門獲悉,今年,由我市教育部門牽頭,聯合發改、
  • 專家學者話鄉村教育:關鍵在鄉村教師 用科技助力教育均衡
    18日下午,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攜手民盟中央社會服務部、21世紀教育研究院在北京舉行「麥田守望者:鄉村教師的成長與發展」研討會,與會教育領域專家學者、鄉村教育實踐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員等就鄉村教師發展、鄉村學校的變革與展望、科技如何促進鄉村教育發展等話題展開討論。
  • 農村教師漲工資,去農村支教將成為新趨勢
    河南給農村教師漲工資的消息這幾天被人津津樂道,在為河南點讚的同時,很多教師也希望自己所在地能步河南後塵,在農村教師鄉村補貼、住房、班主任費、評職稱方面給予照顧,既提升了農村教師工資,又提高了農村教師的地位。
  • 「老校長下鄉」為城鄉教育搭建學習共享平臺
    「老校長下鄉」活動是教育部關工委組織為期三年的幫扶活動,目的是幫助農村學校提高辦學水平。座談會上,貴陽市第九中學「老校長」盧焱堯表示,一年來,兩校教師通過線下觀摩、線上微信的方式,交流課堂教學、把控專業發展,在彼此的資源交流共享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切實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和專業素養,增強了校長大膽突破,敢於擔當,與教育事業融在一起的「心」。「藉助『老校長下鄉』平臺,進行精細化管理,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打造『復旦文化』和『紅色教育』兩張名片。
  • 一線教師撰文:就某地教師來源剖析農村教育衰敗的根源
    在該文中,這位作者剖析了當前豫東某地農村教育衰敗的根源。隨著學生大批流失,農村教育成了國家促進教育均衡的一大難題。雖然這是大環境改革下必須經歷的陣痛,可也和農村師資的來源有莫大的關係。今天我就我的教師來源情況和大家做一點剖析。一、民師轉正大約還佔農村師資百分之十的份額。在2000年左右,大批民師隨著國家大政策的福利轉為了公辦教師。裡面不乏優秀之師,也有極少數關係戶水平堪憂。
  • 洪湖市龍口鎮和裡中學教師龔寶金:紮根農村學校的優秀教師
    龔寶金,1983年從教,2001年入黨,是湖北省農村骨幹教師、荊州市十佳師德標兵、荊州市骨幹教師、荊州市優秀數學教師……今年9月,他更被教育部授予「全國優秀教師」和「全國中小學優秀德育課教師」的榮譽稱號。  32年來,龔寶金紮根鄉村,獻身鄉村教育,在教室這半畝方塘,用青春譜寫出了最動人的旋律,收穫了累累碩果和桃李滿天下。
  • 新東方在線榮獲央廣教育峰會2項品牌大獎,12名教師獲評明星教師
    (現場圖:新東方在線獲2020年度影響力在線教育品牌)自2014年至今,央廣網教育峰會已連續舉辦六屆,是教育界傑出品牌和人物的重要推介平臺。本屆峰會以「乘風破浪,聚教未來」為主題,在集結各方力量聚焦數字時代教育行業創新與發展的同時,也為優秀教育機構和教師提供了傳播先進教學理念、分享先進案例的良好平臺。
  • 農村留住基層教師,待遇是關鍵
    農村基礎教育師資嚴重缺乏!是導致許多農村孩子很小就進入城鎮讀書的關鍵問題所在!首先,為什麼農村留不住基層教師?第二:農村教學崗位待遇沒有吸引力,農村教學崗位無法成為教師們的主動選擇;第三:崗位待遇,崗位發展等等,家庭家人的顧忌都是限制新生代教師通往基層教師崗位的羈絆;其他因素筆者或許沒有想到,大家也可以自己揣摩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