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漢語文字)

2021-03-01 鄭氏一族

 點上面「鄭姓一族」加入鄭氏家族!

無論您在哪裡,只要您姓「鄭」,先點上面藍字鄭姓一族,再點關注

,每天免費閱讀. 

鄭(拼音:zhèng)是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 [1]  。鄭的古字是奠,「奠」的造字本義是置酒於幾表示祭祀,後來用為地名。大約在春秋戰國時期的文字中增添了表示城邑的義符「邑」。鄭的本義一般認為是周代諸侯國之一的鄭國,後人以地為姓發展出鄭姓。 [2]  由於祭奠是件很嚴肅的事情,需要鄭重其事地對待,因此「鄭」又有「認真嚴肅」「態度莊嚴」之義。 [3] 

(基本信息主要來源:《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 [4]  、漢典網 [5]  )

中文名

拼    音

zhèng

繁    體

部    首

阝(右) [4] 

五    筆

UDBH

倉    頡

TKNL

鄭    碼

UAGY

筆    順

點、撇、橫、橫、撇、點、橫撇彎鉤、豎

字    級

一級(編號:

1229) [1] 

平水韻

去聲·二十四敬 [6] 

總筆畫

2+6

四角碼

8782₇

統一碼

90D1

異體字

𨞀

注音字母

ㄓㄥˋ

造字法

形聲字、會意字

字形結構

合體字,左右結構

古籍解釋

編輯

說文解字

【卷六下】【邑部】直正切(zhèng)

京兆縣①。周厲王子友②所封。從邑奠聲。宗周③之滅,鄭徙潧洧之上④,今新鄭是也。

【注釋】①京兆縣:《史記·鄭世家》索隱:「鄭,縣名,屬京兆。」②友:《史記·鄭世家》:「鄭桓公友者,周厲王少子而宣王庶弟也。宣王立二十二年,友初封於鄭。③宗周:周為諸侯所宗仰,故王都所在稱宗周。這裡指西周。④「鄭徙」句:王筠《說文解字句讀》:「桓公友之子武公,與平王東遷」,「食溱焉,從其故名日鄭」。 [11] 

說文解字注

京兆縣。二《志》同。今陜西同州府華州州城北,有故鄭城。

周厲王子友所封。《前志》曰:「周宣王弟鄭桓公邑。」

從邑,奠聲。直正切,十一部。

宗周之滅,鄭徙潧洧之上,今新鄭是也。桓公友之子武公與平王東遷,取虢、鄶、鄢、蔽、補、丹、依、疇、歷、華十邑之地,右雒左濟,前華後河,食溱洧焉,從其故名曰鄭,至漢為河南郡新鄭。二志同。今河南開封府新鄭縣西,有故鄭城。 [12] 

廣韻

直正切,去勁定 ‖ 奠聲耕部(zhèng)

鄭,鄭重,殷懃。亦州名,秦屬三川郡,《史記》管叔鮮之所封也。宋武置司州於武牢,後魏為北豫州,周為滎州,隋罷滎州,於管城置鄭州。又姓,滎陽、彭城、安陸、壽春、東陽五望。本自周宣王封母弟友於鄭,及韓滅鄭,子孫以國為氏,今之望多滎陽。直正切。三。

【校釋】殷懃:巾箱本、黎本、景宋本、四庫全書重修本作「慇懃」,元泰定本、四庫全書原本作「殷勤」。 [13] 

康熙字典

【酉集下】【邑部】 鄭;康熙筆畫:19;部外筆畫:12

(zhèng)《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並直正切,音㽀。國名。《釋名》:鄭,町也,地多平町町然也。《正字通》:鄭本西都畿內地,周宣王封其弟友,是為鄭。桓公寄孥與賄於虢鄶,其子武公,定平王於東都,因徙其封,施舊號於新邑,是為新鄭。今河南開封府鄭州是也。

又南鄭,縣名。今屬陝西漢中府,桓公封邑在畿內,為西鄭,漢中在京兆之南,故稱南鄭以別之。《一統志》:南鄭,古褒國附庸之邑。桓公歿,其民南奔居此,因曰南鄭。

又《廣韻》:鄭重,殷勤之意。《前漢·王莽傳》:非皇天所以鄭重降符命之意。

又姓。《集韻》:鄭滅於韓,子孫因以國為氏。 [14] 

字形書法

編輯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楷體) [5]

書寫提示

「關」的末筆捺改點。「阝」2畫,㇌(橫撇彎鉤)一筆寫成。「關」寬「阝」窄;頂部「關」高,底部「阝」低。「關」,兩橫長短不一,長橫在橫中線;第五筆撇長,末筆點小。「阝」,㇌(橫撇彎鉤)寫在橫中線部位。 [4] 

書法欣賞

篆書書法(5張)

隸書書法(5張)

楷書書法(8張)

行書書法(9張)

草書書法(4張)

音韻集成

編輯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i̯ĕŋ

王力系統

d

ǐeŋ

董同龢系統

jeŋ

周法高系統

d

ieŋ

李方桂系統

d

rjingh



jieng



jieng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庚耕清青


jieŋ

北魏後期北齊

庚耕清青


jieŋ

齊梁陳北周隋

庚耕清青


jieŋ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ȡʰ

i̯ɛŋ

擬音/王力系統


ȡ

ǐɛŋ

擬音/董同龢系統


ȡʰ

jɛŋ

擬音/周法高系統


ɖ

iæŋ

擬音/李方桂系統


jäng

擬音/陳新雄系統


ȡʰ

ǐɛŋ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 [15]  )

韻書集成

韻書

字頭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去聲

四十五勁


開口呼

三等

全濁

直正切

ȡʰjɛŋ

集韻

去聲

四十五勁


開口呼

三等

全濁

直正切

ȡiæŋ

禮部韻略



去聲






直正切


增韻



去聲






直正切


中原音韻


去聲

庚青


齊齒呼


全清


tʂiəŋ

中州音韻



去聲

庚青






長剩切


洪武正韻


去聲

十八敬



全濁

直正切

dʒ『iəŋ

分韻撮要


陽去

第七英影應益








相關焦點

  • 每日打卡|《現代漢語》文字(1)
    文字是記錄(   )的書寫符號系統,是最重要的(   )。2. 用符號直接表示語義的文字叫做(   ),用符號直接表示語音的文字叫做(   )。3. 現行漢字一般是記錄漢語的單音節語素的,所以漢字也被稱為(   )文字。4. 漢字在歷史上出現過(   )、金文、(   )、(   )、楷書五種正式字體以及(   )、草書等輔助字體。5.
  • 現代漢語知識點大全:文字
    1、 文字:是記錄語言的書寫符號體系,是最重要的輔助性交際工具。 2、 字體:是文字符號的體式,由於書寫工具和承載材料不同等原因,一種文字往往有多種不同的符號體式,既包括歷時的不同體式,也包括共時的不同體式。
  • 專家認為:"小經"文字是最早的漢語拼音化嘗試
    東方網8月17日消息:用阿拉伯字母給漢語注音,內容涉及日常記帳、記事和伊斯蘭教經典……流傳在中國部分穆斯林少數民族中的「小經」文字再次引起了我國學者的興趣。有專家認為,「小經」文字是中國人自己進行的最早的漢語拼音化的嘗試。「小經」也稱「消經」「小兒錦」「小兒經」「狹經」,是中國回族創造的一種拼音文字,用來拼寫各地回族的漢語方言,同時也為東鄉、撒拉等民族使用。
  • 帶你認識文字:漢字的特點,漢字與漢語的關係
    帶你認識文字:漢字的特點,漢字與漢語的關係漢字的特點(一)從形義上來看,漢字是表意文字,是用表意體系的符號來表示漢語的詞或語素的.世界上通行的文字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表音文字,一類是表意文字(表形的象形文字實際 上也屬於表意文字)。表音文字是用字母來 表示語言中的音節或音素的。(二)從語音上來看,漢字是代表音節的。在表音文字中,字母是表示語言的音素的。
  • 現代漢語試題庫之(文字篇)
    人類有了文字,就空破了語言在______上的限制,擴大了語言的_______。2、文字是在______的基礎上產生,依附於______而存在的,不記錄______的任何圖形、符號都不是文字。3、漢字是記錄漢語的______,它是______的結合體,是漢族人的祖先在長期的______中逐漸創造出來的。
  • 中文漢語是全世界最偉大的語言文字(修訂版)
    所以,目前,中國作出的很多成就,開始總是被發達國家認為不可能,是因為他們不了解其中漢語的高效化的作用。現在中國的學生,可以琅琅上口地讀2000年前的楚國詩人屈原的楚辭。這種文字的穩定性,是智慧傳承的基礎。有了這種穩定的文字,才能讀懂自己遠祖的文明,才能不斷的繼承和進步。英語和德語就做不到,因為太不穩定了。
  • 漢語拼音文字——《國語羅馬字》
    在中國,上過學的朋友都系統學習過漢語拼音,漢語拼音是我們從小學習漢字的非常有力的工具,假如一個漢字我們不懂其讀音,可以查字典後用拼音把它讀出來
  • 中文國際化(表意文字國際化,漢字漢語華語國際化)
    中文國際化(表意文字國際化,漢字漢語華語國際化)漢語由核心詞語,再組成百萬級的短詞,來表達意思,英語也是如此一樣,如果按詞語學習對方的語言,雙方的學習難道強度都較大,這是可想而知的,好在,如果走向國際化,漢語的核心字在3000字左右,掌握了,
  • 關於當前文字改革工作和漢語拼音方案的報告
    我現在代表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就當前文字改革工作和漢語拼音方案問題向大會作報告,請大會審議。    一、當前文字改革的任務和幾年來的文字改革工作    當前我國文字改革的任務,在漢民族說來,就是:(1)簡化漢字,使它更容易為廣大人民掌握和使用,以便在廣大人民中更多、更好、更快、更省地掃除文盲,普及和提高文化;(2)推廣普通話,以消除方言的隔閡,促進漢語的進一步統一,使我們的語言能夠更好地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服務;(3)制定和推行漢語拼音方案,為漢字注音和幫助推廣普通話
  • 圖說文字悟漢語內涵 手繪地圖知多彩世界
    學校給孩子們留了一項特殊的作業:「說文解字——細研漢語文化內涵」和「手繪地圖——親手繪製多彩世界」。因此和孩子們一起回到校園的,還有他們精心繪製的精美的圖畫作品,在教務處的組織下,這些作品經過評選,展示在大家面前。
  • 表意文字與表音文字之爭:漢語是落後的語言?(語文的演變10)
    語文的演變0210表意文字與表音文字之爭漢語是落後的語言?漢字在甲骨文階段已出現大量的假借字和形聲字,已不是一種純粹的表意文字。今天漢字更是以兼表意與表音的形聲字為主,所以請不要以為表意文字與表音文字是絕對對立的。古文明起源的文字,如古埃及文字和古巴比倫楔形文字,一般都主要是表意文字。只是要麼斷絕了傳承,要麼徹底轉變成為表音的字母文字。像漢字這樣傳承數千年而不絕的,僅此一家。
  • 說說針對漢語是表意文字進行識字教學
    這種方法確實生動活潑有利於引起學生注意力,比如摘果子、抓動物等等,但只能算是死記硬背的範疇,對英語那種表音文字來說,效果可能會好些。而漢語是象徵性書寫符號的表意文字,字的結構和意義有緊密的聯繫,那麼在漢語識字教學中充分利用這點來教學,就有助於學好漢字。小學低年級學習的漢字絕大多數是象形字、指事字、會意字,這些字是從實物簡化而來的,用圖畫識字法是最好不過的了。
  • 中國人名漢語拼音字母拼寫規則(2011)
    發布日期:2011-10-31 實施日期:2012-02-01前 言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本標準由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提出並歸口。本標準主要起草單位: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厲兵、史定國、蘇培成、李樂毅、萬錦堃。
  • 現代漢語:文字的演變
    一、文字1、文字是記錄語言的書寫符號系統,是最重要的輔助性交際工具。文字是在語言之後產生的,是社會進化、語言成熟的產物。它突破了語言在時間與空間上的限制,擴大或延伸了語言的功能。有了文字,才有了書面語;有了書面語,人類的文明始得以延續和傳播。
  • 人類現代英語漢語文字體系的形成和語言文字的邏輯關係原則
    在這個時候,圖畫式文字還沒有現代文字的發音標誌,都是形、聲、義一體的文字,是人類最樸素的交流語言,像羊的圖形,就是羊的意思,羊的叫聲也就是它的發音,馬的圖形就是馬的意思,馬的叫聲就是馬的發音,這時候的語言,全球通用的,哪兒都一樣,都是大自然的語言,全球通用,自然共知。
  • 中國人名漢語拼音字母拼寫規則
    本標準由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提出並歸口。本標準主要起草單位: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厲兵、史定國、蘇培成、李樂毅、萬錦堃。 中國人名漢語拼音字母拼寫規則 1  範圍本標準規定了使用漢語拼音字母拼寫中國人名的規則,包括漢語人名的拼寫規則和少數民族語人名的拼寫規則。為了滿足應用需要,同時給出了一些特殊場合的變通處理辦法。
  • 為什麼國外都用字母文字,而中國卻使用漢語這種複雜的語言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現代漢語來源於遠古象形字,但並不是象形字。現代中文是一種音、意文字,漢語中既有指示和會意的,表示意義的文字,也有表示音素的形聲字。它們大部分是從自然圖像中一步步抽象出來的,是以字形這基礎。
  • 漢語變味網絡文字如同黑話 專家:不應強制禁止
    建設文明社會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語言文字的建設,漢語的語言規範工作當然主要是靠政府和專家來做,但同時也離不開全社會的參與。因此從一方面看,要承認社會生活中語言文字變化發展的現實,也就是要建立動態的語言文字規範觀和注重實用的語言規範標準。   建立動態的漢語規範觀漢語共同語的規範當然需要制定一定的原則和標準。但是不等於說有了一定的標準語言規範的工作就完成了。因為語言是不斷發展變化的,會經常產生出一些新的成分和新的用法。
  • 知識點匯總|《現代漢語》基本概念(概論、語音、文字)
    現代漢語:漢語是漢民族的語言,現代漢語是現代漢民族所使用的語言,現代漢語包括方言和民族共同語,方言是指語言內部的地方變體,是語言的地域分支。現代漢民族共同語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白話文著作作為語法規範的普通話。漢語作為一種語言,具有一切語言共同的屬性,結構上是一種音義結合的符號系統,功能上,是人們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和思維工具。
  • 傳漢語八級考卷讓老外抓狂 網友直呼中國文字神奇
    傳漢語八級考卷讓老外抓狂 網友直呼中國文字神奇   不少被英語四六級傷過的人看後直呼「中國文字太神奇」,其實是網友弄著玩的  近日網上一套《大學漢語八級全真卷》,讓不少被大學英語四、六級傷過的人不再悲傷,「呵呵,老外也會為漢語考試抓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