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了贈品還被罵,餐廳送贈品的3個雷區,千萬不要踩!

2020-12-12 騰訊網

文丨餓了麼商學院

誰贏得了顧客,就贏得了市場,做餐飲也一樣。餐飲老闆們為了贏得顧客的「芳心」可謂傷透腦筋,其中贈送小禮品也成為外賣營銷策略中的常用手法。可是贈品你真的送對了嗎?

有的商家送了贈品,反而招來一片罵聲,甚至有顧客留言請求商家不要再送了,而有的商家的贈品卻使顧客成為回頭客。

小小的贈品也是一門學問。今天,我們就教大家在選擇贈品時需要避開的雷區以及如何讓贈品為你的外賣錦上添花!

外賣送贈品的3個雷區

1

贈品過於廉價,不能形成划算感

贈品的價值很重要的一點就在於讓顧客有「佔便宜」的感覺。贈品可以成本低,但不可以看起來廉價,否則就容易使顧客產生「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糾結感,影響用餐體驗。例如一些商家會選擇贈送酸梅湯之類的飲品,如下圖:

這種飲品的品牌知名度多半較低,口感也較為一般,因此無法讓顧客產生額外的驚喜感。前段時間,甚至有一篇對商家贈送的廉價飲品表示不滿的文章火爆朋友圈,引起無數人的共鳴。

商家贈送這類飲品的原因無非是由於外賣行業競爭太激烈,所以商家希望通過贈品來討好用戶,然而顧客卻並不買帳。

用《細節》一書中的話可以解釋為:不痛不癢的贈品或優惠,不但無法形成划算感,反而會讓消費者產生廉價感,降低他們的支付意願。因此,諸如此類的贈品,送了還不如不送。

2

贈品與食物不相關

曾有知乎網友吐槽,他打開精美的外賣包裝袋,發現裡面有一個精緻的盒子,叫做 「費列羅雪莎」。他理所當然地認為這是巧克力,但當他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之後卻發現,這竟然是一塊肥皂。

這類贈品與用戶用餐這一行為並無直接關聯,容易令顧客摸不著頭腦,自然會使贈品的效果大打折扣。

3

用惡搞的小玩意做贈品,引起顧客不適

一些商戶追求別出心裁可能過了頭,或者認為消費者的接受能力比較高,拿一些惡搞的小玩意兒當作贈品。有洛陽的網友在點外賣時,竟然收到一口「假牙」,儘管它是用糖做的。

試想一個柔弱的小女生晚上點一份宵夜,打開包裝卻摸出這種東西,求一下她的心理陰影面積吧,你覺得她還會再點你家的外賣嗎?

因此,商家在考慮贈品的創意時也要有個「度」,否則反而會招來差評。

外賣贈品的正確玩法

附加贈品,首先要明確送贈品的目的。贈品並不是為了贈送而贈送,不同場景下贈品的意義也是不同的。

例如:有些贈品是為了拉新,達到短時間內提高知名度的宣傳效果。此時可以選用簡單粗暴一點的玩法,比如送彩票刮刮卡,甚至直接送小額現金紅包。有些卻是為了回饋老顧客,增加老顧客的粘性,比如適度送老顧客一些貴重的贈品。

1

第一重境界:小成本,優體驗

(1)暖心貼紙戳增加趣味

好的贈品不一定要非常昂貴,只要誠意和創意在,哪怕一張小紙條也能瞬間戳中顧客的心窩。

比如呆梨輕食,在每份外賣上都會根據當天的天氣、節日等附上暖心小紙條,這樣顧客在訂外賣時就會多一份額外的期待,贏得滿滿的好感。

(2)菜品清淡就送調味醬包,即有相關度又貼心

送與食物無關的贈品雖然不會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但也絕不會讓顧客產生意外的驚喜感。

而如果食物比較油膩的話就送一碗清湯,過於寡淡的話就送調味醬料,這些高相關度的贈品更能抓住顧客的心。

2

第二重境界:夠周到 夠驚喜

(1)贈送桌布等能喚醒顧客儀式感的東西

許多人選擇吃外賣是為了節省時間,但即使在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的今天,「吃」也是人生頭等大事,不可馬虎。因此商家通過一些品類齊全的小贈品,可以喚起顧客沉寂已久的儀式感,獲得更加舒適的用餐體驗。

比如,麻辣誘惑·麻小的附贈品裡面就有桌布這一周到的贈品,除此之外,他們的附贈品裡面還有餐前清潔溼巾、餐後除味溼巾、男女不同尺寸的一次性手套、圍裙式垃圾袋等,讓一頓外賣也有周到的儀式感,用餐體驗立馬up up!

(2)蹭節日熱點,選擇具有節日象徵性的贈品

有的店家在每一個重要的節日都會附送具有節日象徵性的贈品,比如兒童節的零食,中秋節的月餅,萬聖節的糖果。這樣就設置了贈品獲取的理由,既增加了產品的價值感,同時也會使顧客在節日之前產生特定期待,增加復購率。

例如在去年聖誕節當天,差一碗雞湯飯的店鋪員工,就在當天的餓了麼外賣中,玩轉了一次驚喜節日紅包營銷,讓顧客收穫意外的驚喜。

3

第三重境界:準定位 高質量

(1)只給你的唯一贈品

在外賣顧客爭奪戰中,一定要真正細心體察每位顧客個人化需求,用心聆聽每位顧客的聲音。

在知乎 「點外賣的過程中遇見什麼有趣的事?」這個問題下面,有這樣一個答案:一個女生有一次生病在家訂外賣,給店家的訂單備註裡寫著:湯裡多放醋,多放生薑,因為感冒了。結果店家直接送來了兩份湯,一份正常口味,一份多醋多姜並附帶小便籤:感冒快點好哦!

試問這種獨一無二的贈品誰收到不會感到溫暖和貼心呢?所以不要抱怨外賣商家太多,競爭太激烈,回頭客少。畢竟俗話說的好: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所以越用心的老闆才會越幸運。

(2)復購率高的忠實顧客贈送貴重的贈品,並強調贈品的差異化

運用智能統計技術,可以精準測算每個用戶點外賣的頻次,比如對於那種經常點外賣的忠實顧客,完全可以優先贈送更加精美貴重的贈品,既是感恩回饋又能維繫其忠誠度。

如一家壽司外賣店給老顧客贈送一整瓶壽司醬油,並且寫小紙條告訴顧客:這件小禮品是為了感謝顧客對小店的長期關注,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得到哦。這樣一來,會使顧客對商家產生更加強烈的認同感,提高復購率。

結語

低成本的贈品可以作為常規的手段一直做。如附帶鼓勵便籤紙、贈送溼巾、口香糖等,提高顧客的用餐體驗,拉近與顧客之間的距離。

成本稍高的贈品如節日紅包、新品試吃小樣等,可以根據時機做1~2天,提高店鋪品牌的傳播性。

稍微貴重的贈品可以對下單多次的老用戶有針對性地贈送,例如前文提到的壽司醬油,以此維繫老顧客的粘度。

所以,送贈品一定要明確目的,合適的時機和充分的理由對贈品來說更加重要,一定不要讓顧客有摸不著頭腦的感覺。

外賣市場的競爭精細到方方面面的細節,看似是附加項的贈品,如果用心去做,也能收穫意想不到的效果。在競爭白熱化的趨勢下,一份合適的外賣贈品或許也是打開外賣運營、提高復購率的一個新的方向!

-END-

編輯丨程三月

(圖片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買1送1」,「買3送2」,贈品是這麼好拿的滴?我懂了……
    男的歪著頭想了一會,來了句:「你肚子裡有贈品嗎?」哈哈,笑完,我們說說贈品。世界沒有免費的午餐,商業交易中的任何一條附帶條件是企業的促銷手段,最終它將成為明送實賣,逃避產品法律責任的一層面紗。這麼說可能讀者不屑了,那我們看個例子。
  • 豪車贈品都送啥?布加迪送箱子,勞斯萊斯送雨傘,法拉利不值一提
    豪車贈品都送啥?布加迪送箱子,勞斯萊斯送雨傘,法拉利不值一提平時我們在商場買東西時,總會看到很多優惠活動。比如打折、降價、贈送小禮品等。不管能節省多少錢,總是感覺自己賺到了,並且還特別高興。當然,我們買車的時候也會有各式各樣的贈品,比如雨刷、機油券、玻璃水、腳墊等贈品。贈品各式各樣,其價值也是高低不等的。一般車子可能都比較廉價,但豪車就不一樣了。豪車贈品普遍價值都很高,甚至一般的人都承受不起。很多車友都在問,豪車贈品都送啥?小編想告訴大家,布加迪送箱子,勞斯萊斯送雨傘,法拉利的贈品不值一提!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為什麼有的商品會送贈品?是商家誠心誠意送的實惠還是滿滿的套路
    買點東西還有贈品送,很多人就是衝著有贈品送就買了商品。前兩天,南京的張奶奶吃過晚飯後就去超市閒逛,這是超市的售貨人員大喊:「雞蛋大減價,買兩斤送一斤!」平時不少撿到便宜的張奶奶聽到有這樣的好消息,自然不會放過。
  • 顧客想扔掉的「贈品」,就不要再送了!
    「外賣送的這個飲料太劣質了!扔了吧!」「買洗面奶送這個面膜像三無產品,不敢用,扔了吧!」「我備註了不要辣,竟然送我一盒辣白菜...」...在餐廳吃飯、叫外賣、甚至買東西的時候想必大家都遇到過各種不喜歡、劣質的贈品。我們總結可以發現,這種贈品帶來的都是負面的效果。而對於商家運營者而言,這個結果一定不是他們想要的。他們只是看到了別人送贈品帶來的收益,而沒有意識到劣質的贈品帶來的負面效果。
  • 華南寵物展獨家贈品攻略—拉個屎都有贈品
    作為風靡上海21年的「亞洲寵物展」首個區域子展,華南展秉持了亞寵展一貫的精緻作風,亞寵展原班人馬傾力打造,5.18-20日廣州及華南地區一站式體驗購物與寵友假日聚會首選處~在這「熱死狗」的天氣裡,各位主子還熱情高漲的來到展館,除了帶著各種擼寵撩妹的目的之外
  • 這3種送贈品的玩法,讓你少花錢多辦事!
    本章給你三個送贈品的玩法,讓你少花錢多辦事,甚至不花錢也辦事。當然,我們首先得了解一下送贈品是為了什麼。大家可能會說為的無非就是提升客情關係,增加復購率。可是,有些商家他不會送贈品,復購率也很高,而有些商家花了錢也不落好,甚至送贈品後在外邊人家還給他傳播負面口碑,不僅沒有提升客情關係,還造成了負面的輿情。
  • 逆天的日本雜誌贈品,首飾美妝、玩具電器,這是賣贈品送雜誌吧?
    這背後除了創意的出色,還有「附送贈品」本身對欲望的有力煽動。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送個卡片就能有如此的魔力,那麼如果換成其他更有價值的物品,效果是否會更加轟動?今天我們要說的日本雜誌行業,就把「贈品」這個手段玩到了堪稱逆天的程度。
  • 為什麼我「買車」送的贈品這麼少,是不是贈品越多越好?
    我就把之前整理的文章《買車有哪些贈品可以送?這裡都給你整理好了,記得收藏!》發給他看,他看完後說:「以上的東西都幫我爭取一下……」其實我發現不止他一個人把這個事情給搞反了,買車要求4S店送贈品固然重要,但不是越多越好,而是適用最好。
  • 買車送贈品卻收費1200,4S卻這樣解釋:贈品0元,我收的是裝飾費
    導語:買車送贈品卻收費1200,4S卻這樣解釋:贈品0元,我收的是裝飾費對於很多新手司機來說,買車是一件難事,因為汽車市場的水太深了,一不小心就可能多花不少冤枉錢!而新手司機最常見的難題就是買什麼車!找到4S店理論後,卻表示這1200元買了贈品,贈品也是有成本的!車主更懵了,「贈品」是要錢的?那這個「贈」字是何意思?不應該是白送嗎?可店方就是收了錢,這毋庸置疑,最後還表示可以開發票的。車主明白了:這是變相的讓自己多花1200元買贈品,而非贈送!那與其這樣,買車就應該說清楚,我就不可能要這些贈品,真是好深的套路!
  • 為了送贈品,你知道我有多努力嗎?「店小魚」
    當我收到產品時,發現店主送了一些去黑頭面膜,鼻貼,問題是這些產品看著像三無產品,根本不敢使用。原本店主還想提升我的滿意度,沒想到起了反作用。為了增加消費者收到贈品時的真實心理活動樣本,小魚君特地跑到知乎上收集了一些站在消費者角度上對待贈品的看法。Q在淘寶上買東西最想要哪種贈品?
  • 勞斯萊斯送傘,賓利送iphone,這些都不算啥,紅旗贈品才牛
    在購買一些商品的時候,為了達到促銷的效果有的商家是會附贈一些小禮品的,多數情況下效果都是會隨著贈品的價值而提升,但到了一定的消費層面之後情況就會發生一些奇妙的變化,儘管贈品的價值同樣重要,但是能打動這個層級的消費者的遠不只這個,得兼顧到品味,並且還得注意貼合商家自己的品牌形象才行。
  • 賓利送蘋果、勞斯萊斯送傘,贈品裡面最牛的還是紅旗
    在買一些大件商品時商家一般都會送給些小贈品,這種贈品一般很精緻,根據產品的價格贈品價值也會隨之增高。例如勞斯萊斯,咱們都知道買勞斯萊斯會送一把傘,在車門處的這把傘非常不一般,價值10萬元,雖然小編感覺是10萬元有點水分,完全是靠勞斯萊斯這個品牌才撐起來的價值。
  • 淘寶賣家送了你那些優質贈品
    我買了個充電寶,我也不知道我為什麼要買,可能是想著馬上要出遠門了吧。唉。。。。還是個比較出名的品牌,當我結完帳的時候我回來發現我居然比官網買貴了17塊!!!而且網上買了不滿意還可以退掉。實體店就比較麻煩了。切記!!!好了,進入今天的主題。
  • 買勞斯萊斯送雨傘,賓利送蘋果手機,紅旗的贈品卻讓國人驕傲
    在我們買車時,經銷商也會贈送給我們一些贈品,有些贈品非常實用,就比如說保養卡,洗車卡。還有些象徵意義大於使用價值,這時候就有一些網友比較好奇,世界頂級豪華品牌都送什麼贈品呢?今天老張就帶你來看一下吧。購買勞斯萊斯的贈品是一把雨傘。勞斯萊斯送雨傘早就不是什麼新鮮事了,不管是你買幻影還是古斯特,贈送的都是這把雨傘。
  • 低價還送贈品?實體店買一送一的真相被揭露!知道原因後我哭了
    大家肯定都見過買一贈一的促銷方式,有些產品已經很低價了,可是還是會再附送一個贈品,感覺就像是賠本大甩賣一樣,這就讓商品顯得極具吸引力了,很多顧客忍不住就買了!可是你真以為商家會賠本賺吆喝嗎?當然不會,要知道買的永遠不如賣的精!這其實也是贈品營銷的強大之處,商家賺得盆滿缽滿,還能讓顧客感到自己賺到了!那麼究竟該如何做贈品營銷呢?又該如何挑選贈品呢?
  • 警惕「買東西送贈品」為假貨穿馬甲
    商家提供的贈品出現質量問題,是否適用「三包規定」?很多消費者對此並不了解。湖南省消費者委員會11月26日發布2019年第5號「消費提示」強調:贈品免費但不免責。  不管是在實體超市還是電商平臺,買東西送贈品已是被商家廣泛採用的銷售方式,這種方式抓住的是部分消費者喜歡佔便宜的心理。然而商家並不傻,贈品的成本其實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或者贈送的產品純粹就是「三無」產品、假冒偽劣產品。
  • 買一送一,贈品壞了怎麼辦?
    而且今年商家不是都保價雙十一嗎,上個月底家裡電飯煲正好壞了,那家店正好買電飯煲送電熱水壺,這樣還挺划算的,我就買了嘛,誰知道昨天拿出來燒了一次就壞了。律師:那你找店家怎麼說呢?小編:我聯繫商家,竟然跟我說這是贈品沒有三包的。哎,跟客服撕逼了一天也沒個結果,過了雙十一還得再去買東西,真是討厭!
  • 買雜誌還送POLA?|4月最全日本雜誌贈品攻略
    每本售價50元rmb左右的雜誌,竟然又送包包,又送化妝品......簡直就是業界良心!今天就跟著小編一起來做一下「4月日雜的贈品攻略」吧!去年《sweet》的9月刊贈品是Snidel的粉色貝殼包,雜誌一經上市,3天內就被一搶而空!
  • 不送贈品就給差評 賣家:這樣的顧客讓人受不了
    浙江在線11月17日訊昨天上午,市民沈先生打進本報熱線88652000,稱從來沒遇到這樣的買家,下單後接二連三索要贈品,不答應就給差評。就為這件事,他已經接到了3天的騷擾電話,自己實在不知道怎麼辦?  沈先生是超越汽車用品淘寶店店主,「雙11」期間,店裡也搞了一些促銷活動。
  • 「買一送一」捆綁消費暗藏玄機 贈品質量堪憂
    可買了之後才被告知,這「買一」是皮鞋,「送一」卻是鞋墊。  陳先生近來碰到的事情不是個例。12月初,鄞州工商分局鹹祥工商所接到消費者舉報稱,位於鹹祥鎮71省道邊一家某品牌專賣店,打出「全場鞋子買一送一+39元」的廣告。「大家都誤以為是買一雙鞋子送一雙鞋子,再返送現金39元。結果在付了錢後老闆卻告知,真正的含義是買一雙鞋子加現金39元才送一雙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