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送贈品,你知道我有多努力嗎?「店小魚」

2021-01-15 店小魚電商賣家助手

在淘寶運營當中,贈品策略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手段。

贈品策略的核心用途是提高轉化率。

但是送了贈品給消費者,就能提高他們對商品的滿意度嗎?事情有如此簡單嗎?

美國維吉尼亞理工的研究者曾經做過一個實驗,他們準備出售 iPod,現在有兩個方案,一個是賣一臺 iPod;另一個方案是賣一臺 iPod 的同時,贈送一首歌。

結果發現,一般消費者願意花 108.41 美元買一臺 iPod,奇怪的是,只願意花 86.16 美元買一臺 iPod+一首歌(明明這個方案東西更多卻更不值錢)。

通過這個實驗,他們發現一個現象:商家提供的贈品越多,消費者對商品的估價越低,認為其越不值錢。

也就是說,從理論上來講,商家送小禮物,不僅很難實現自己的目的,反而會可能會產生反效果。

但是這裡我們要探討一個點,贈品促銷起反效果的前提是——不痛不癢的贈品。

對於商家送的小禮物來講,那些包裝很土且過時的小禮物,就是不痛不癢的贈品。

同樣,前不久我在淘寶買了去黑頭的產品。當我收到產品時,發現店主送了一些去黑頭面膜,鼻貼,問題是這些產品看著像三無產品,根本不敢使用。原本店主還想提升我的滿意度,沒想到起了反作用。

為了增加消費者收到贈品時的真實心理活動樣本,小魚君特地跑到知乎上收集了一些站在消費者角度上對待贈品的看法。

Q

在淘寶上買東西最想要哪種贈品?

三水七木:一般送的東西第一眼看不中就扔了,主動權在賣家手中,總不能每次購物都去詢問賣家會送點什麼東西吧,然後不喜歡的東西再進行討價還價,我覺著這樣太複雜。與其如此,不如價格上給點優惠,免得還得處理不喜歡的贈品。如果要送,能送點高質量或者小清新,生活中能夠用到的小物件也不錯,比如一塊錢左右一個的小伸縮刀,可以裁剪畫紙,還可以拆快遞,剪衣服上的線頭,還比較好收納。

諳米兒:別給我送那些不實用的贈品,還不如給我減價或打折,讓我自己需要的時候自己去購買,什麼5cm的小鏡子,螢光綠的化妝包,塑料梳子,氣味兒嗆鼻子的試用裝廉價香水,電話本大小薄薄的筆記本,甚至兩毛錢一根的醜發繩,顏色難看又不吸水的小方毛巾,懶人畫眉卡,甚至溼巾,小包紙巾,我統統不需要,不需要好嗎???不要浪費我的時間和精力處理它們OK?

含笑有白鷺:上述說的三樣我都有收到過,說實話,質量很一般會影響心情,比如螢光粉色襪子,又粗彈性又差的螢光色發圈,手機支架收到過但是還沒用上,可以用精美包裝之類的,不需要送東西了。

《細節》這本書裡提到過:不痛不癢的贈品或優惠,不但無法形成划算感,反而會讓消費者產生廉價感,降低他們的支付意願。

有的小夥伴看到這裡可能會覺得,既然送贈品會引起反感,那商家乾脆不送好了,省錢又省事。

當然不是這樣,贈品作為最古老也是最廣泛應用的促銷工具,自然是有一大堆好處的。

合格的贈品可以讓消費者感覺產品超出預期,從而起到品牌宣傳、保持顧客忠誠度等作用。

如果預算有限,為了使用戶感受到額外的價值,應該集中精力(財力物力),為少數顧客提供一些更高價值的贈品。

讓我們繼續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看看會讓他們覺得超出預期的更高價值贈品都是什麼樣的。

Q

淘寶購物時,你收到過什麼令你非常喜歡或印象深刻的贈品?

網店小喵:就上上周因為洗壞了一副沒買多久的隱形眼鏡,就立馬再買一副。收到包裹的時候發現有點重!!當時有點失憶式的懷疑自己到底買了什麼??怎麼會那麼重??拆開一看有點驚喜!因為我只買一對隱形眼鏡,按道理來說只是一個輕飄飄的盒子~全部拆開發現多了一瓶護理液,頓時覺得賣家是不是寄錯了~再看看清單~居然這個是贈品!!!!

一枚劣羯:有一次我在網上買了一大罐酸奶,店家送了一小袋燕麥。結果那個燕麥簡直太好吃!!!後來我還特地回購過好幾次,哈哈哈哈。

Carrie:就在幾天前,買了一個杯子,然後華麗的被贈品嚇到了orz…

首先我收到了今年的第一個紅包(☆_☆)裡頭有八張嶄新的連號的一元錢,摺疊的灰常整齊就是處女座也會醉倒的。有一封手寫明信片,一封信,一個西藏style的杯套,還有一個星巴克的棒棒糖。值得一說的是,那個紅包,信封,信紙和明信片的質感全都棒哭,完全符合我的少女心( ▽ ` )

所以你在送東西的時候,你要保證一個根本點:你送的東西一定要是跟你的正式商品相關的、精緻的、讓消費者容易驚喜的商品。

什麼樣的贈品策略才能是讓顧客滿意的呢?

1、跟你產品的相關性

你送的東西必須是跟你賣的產品是高度相關的,因為沒有關聯的產品是很難強化購物場景,再有就是不一定能夠引起消費者的興趣。

舉個例子,比如你是賣狗糧的,然後這種消費場景肯定是寵物吧,但是你送東西的時候你非得送一個手鍊,這就是毫無意義的。

不管是從提高顧客體驗上來看,還是從提高轉化上來看,基本起不到什麼作用。

像買隱形眼鏡,送護理液或者眼鏡盒子的做法就非常聰明了,設身處地地為消費者解決了零散的購物需求,顯得賣家很貼心。同時,也能更能增加商品的競爭優勢。

2、跟你用戶的相關性

基於用戶數據、用戶畫像,差異化贈送。

例如商品是一款無糖或者低糖的大罐酸奶,那麼商家就可以明確消費者的健康飲食觀念,可以贈送店鋪內的其它商品小樣,例如小包裝燕麥、鷹嘴豆零食等。

這樣一來,還能起到幫店鋪內其它商品進行宣傳的效果。對消費者來說,也可以有多樣化的選擇,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商家和消費者都能夠開心,才是正向的循環,才是一個好的贈品可以賦予的意義。

3、足夠精緻

你送的產品不一定是多有價值的東西,但是一定要足夠精緻。千萬不要因為是送的,所以就用粗製濫造的東西,這樣可能對於轉化率的目的沒有什麼太大的影響。

如果你想提升用戶的購物體驗,這基本是沒戲的,甚至會起到反作用,不如不送。

足夠精緻的贈品,就像是意外收到的小禮物。你可以代入一下,如果你收到一個塑料殼子的鏡子,會覺得它是禮物還是垃圾呢?

看到這裡,你對贈品的思路是不是有的新的認識呢?

圖源 | 網絡(侵刪)

編輯 | 小魚

相關焦點

  • 買車送贈品卻收費1200,4S卻這樣解釋:贈品0元,我收的是裝飾費
    導語:買車送贈品卻收費1200,4S卻這樣解釋:贈品0元,我收的是裝飾費對於很多新手司機來說,買車是一件難事,因為汽車市場的水太深了,一不小心就可能多花不少冤枉錢!而新手司機最常見的難題就是買什麼車!在一家別克4S店看中了一款車,談好的價格是7萬3800元,發票上寫的價格也是!結果自己最後繳費的時候卻是75000元,這讓他很鬱悶多出的1200元用哪去了!找到4S店理論後,卻表示這1200元買了贈品,贈品也是有成本的!車主更懵了,「贈品」是要錢的?那這個「贈」字是何意思?不應該是白送嗎?可店方就是收了錢,這毋庸置疑,最後還表示可以開發票的。
  • 這3種送贈品的玩法,讓你少花錢多辦事!
    本章給你三個送贈品的玩法,讓你少花錢多辦事,甚至不花錢也辦事。當然,我們首先得了解一下送贈品是為了什麼。大家可能會說為的無非就是提升客情關係,增加復購率。可是,有些商家他不會送贈品,復購率也很高,而有些商家花了錢也不落好,甚至送贈品後在外邊人家還給他傳播負面口碑,不僅沒有提升客情關係,還造成了負面的輿情。
  • 「我最愛去的文具店,昨天是它的最後一天。」
    這家坐落於「黃金商圈」的文具店並不大,店內擺滿了各式的文具和玩具,雖然叫不上現在孩子們最喜歡的玩具的名字,但她依然清楚地知道那些受歡迎的小卡片和遊戲盤擺放的位置。除了堆滿的文具和玩具,店裡處處都有一個老爺爺的「身影」,牆上的照片、角落裡的工具盒...
  • 為什麼我「買車」送的贈品這麼少,是不是贈品越多越好?
    今天在陪同客戶買車的過程中,他就問起:「新車可以贈送精品都有哪些?幫他談價時多跟4S店要一些東西。」我就把之前整理的文章《買車有哪些贈品可以送?這裡都給你整理好了,記得收藏!》發給他看,他看完後說:「以上的東西都幫我爭取一下……」其實我發現不止他一個人把這個事情給搞反了,買車要求4S店送贈品固然重要,但不是越多越好,而是適用最好。
  • 「騙老人買保健品,我有幾十種方法」
    說這句話時,男人正指著我鼻子。我認識他,是旁邊小區一位退休大爺的兒子,那套保健品價值 8000 多元。養生館同事見多了這種場景,並沒有和男人過多肢體衝突,頻頻道歉送他出了門。保健品不能說保健品,會說「保健食品」,加上這個「食」字後,老人會放下戒備心。聊天還是為了「篩選客戶」。一盒保健品數千元甚至高達數萬元,老人有沒有錢,有多少錢,是不是自己管錢,都直接關係到他們能不能買得起保健品,買得起哪個價位段的保健品。
  • 送了贈品還被罵,餐廳送贈品的3個雷區,千萬不要踩!
    餐飲老闆們為了贏得顧客的「芳心」可謂傷透腦筋,其中贈送小禮品也成為外賣營銷策略中的常用手法。可是贈品你真的送對了嗎? 有的商家送了贈品,反而招來一片罵聲,甚至有顧客留言請求商家不要再送了,而有的商家的贈品卻使顧客成為回頭客。 小小的贈品也是一門學問。今天,我們就教大家在選擇贈品時需要避開的雷區以及如何讓贈品為你的外賣錦上添花!
  • 「車膜解密」你還在用4S店送的膜?你知道它會致癌嗎?
    你們懂車膜嗎?說起車膜,很多車主應該對膜的認知幾乎為零,為什麼車要貼膜?要貼什麼樣的膜?膜有什麼功能?很多車主說貼膜是為了美觀,私密性,很少有人知道車膜還有其它功能,比如隔熱效果好不好?太陽光總阻隔率是多少?紅外線阻隔率是多少?可見光的通過率應該是多少?防紫外線指數達到多少?反光率是多少?
  • 為什麼我這麼反對你領贈品
    首先告訴你一個驚人的數據,工作十多年來,單經我手,就送出了數以千萬計的禮品,千萬,我說的是禮品的成本,還不是售價,我知道你有疑問,既然我送出這麼多實實在在有價值的東西,為什麼還要來反對你領贈品?免費的肯定是不好的,你一定這樣想。並不是。
  • 買車送贈品,卻被多收1200,銷售:我們沒有多收客戶錢
    買車送贈品,卻被多收1200,銷售:理解有問題買東西送贈品,這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那麼既然是贈品,那就表示是不需要收費的。有的時候在超市買東西,消費的金額達到一定的標準,也會贈送贈品。可是李先生買了一輛車,送的贈品卻收費了。李先生4月26號的時候,買了一輛別克汽車。車身價73800塊錢,可是李先生不明白的是,4s店卻收了他75,000塊錢。對於多出的1200塊,4S店說是贈送給他的一些贈品的費用。那麼既然是免費贈送,為什麼還是需要收取1200塊的費用呢?
  • 低價還送贈品?實體店買一送一的真相被揭露!知道原因後我哭了
    大家肯定都見過買一贈一的促銷方式,有些產品已經很低價了,可是還是會再附送一個贈品,感覺就像是賠本大甩賣一樣,這就讓商品顯得極具吸引力了,很多顧客忍不住就買了!可是你真以為商家會賠本賺吆喝嗎?當然不會,要知道買的永遠不如賣的精!這其實也是贈品營銷的強大之處,商家賺得盆滿缽滿,還能讓顧客感到自己賺到了!那麼究竟該如何做贈品營銷呢?又該如何挑選贈品呢?
  • 「買1送1」,「買3送2」,贈品是這麼好拿的滴?我懂了……
    相親現場,女方對南方印象不錯,羞澀地說:「我不介意你沒有房,沒有車,沒有存款,長的也不好看,只要你對我好就行!」 男的歪著頭想了一會,來了句:「你肚子裡有贈品嗎?」哈哈,笑完,我們說說贈品。世界沒有免費的午餐,商業交易中的任何一條附帶條件是企業的促銷手段,最終它將成為明送實賣,逃避產品法律責任的一層面紗。
  • 好物 送你一扇「何景窗」
    今天恰好看到了一些關於「字」的話題,突然就想寫一寫。我在臺灣交換的那段時間,逛了很多咖啡館、文房具店,也住過不少Airbnb。我經常在這些可愛的地方的某個角落,發現來自「何景窗」的書法詩卡片。曾經仔細打量過「紅富士」蘋果的箱子的我,也被那種古早又樸實的字體打動。現在的各種形式的廣告太多了,電視廣告、移動廣告,每個廣告都為了更大的曝光率,拼了命地設計華麗而豐富的字體,當然不是說這樣不好,只是再看到那種手寫的、不那麼精緻的字體時,反而會感到一種安寧。何景窗坦言說,並沒有想過自己會走向文學和書法藝術創作的道路上。她說「以前寫詩,電腦打字只能吸引有閱讀習慣的人。
  • 日語中「屋」和「店」有什麼不一樣 ?
    隨著深入的學習,你會發現日語裡面很多結尾都用到了一個「屋」(や),比如:本屋(ほんや)  、靴屋(くつや)等等。同時,在表達商店的時候,除了「屋」(や)有的時候也出現了「店」(てん),比如:書店(しょてん),那麼兩者究竟有什麼區別呢?
  • 別讓「低效努力」毀掉你的人生
    我們都知道,只有努力才會有收穫,但努力了就一定會有很好的收穫嗎?答案是:未必。身邊一朋友是初中語文老師,她對學生有這樣的要求:放下手中的筆,上課不要記筆記。不讓記筆記,這與不少人的聽課習慣是相違背的。以前我們讀書那會,往往都是老師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記,不管懂不懂,統統先記下來,有不懂的課後再慢慢消化。
  • 淘寶賣家送了你那些優質贈品
    可是,我還是低估了超市的吸引力,還有高估了自己的自控能力。我買了個充電寶,我也不知道我為什麼要買,可能是想著馬上要出遠門了吧。唉。。。。還是個比較出名的品牌,當我結完帳的時候我回來發現我居然比官網買貴了17塊!!!
  • 浙大博士跳江|你要養一個「自虐傾向」的優秀孩子嗎?
    侯某某在最後的朋友圈中致歉家人,「要說有什麼遺憾那就是對不住家人吧,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對不起啊,媽,也是真的不知道該說什麼。只剩下愧疚,只願下輩子投胎不做您的孩子,也不想再讓您受傷。」」● 4歲的兒童和小夥伴爭搶玩具,兩個都哭了,家人說「「你是大孩子,你應該讓給弟弟! 」● 5歲的兒童在公園和鄰居玩模型車不夠別人快,回家很難過,家人說「「肯定是你不懂玩,技術太差了,我和你說過轉彎的時候要這樣操作!
  • 買一送一,贈品壞了怎麼辦?
    律師:小編,你又在感嘆什麼?雙11沒有搶到你要的東西嗎?小編:不是呢,今年雙11我理性很多了,都是買剛需。而且今年商家不是都保價雙十一嗎,上個月底家裡電飯煲正好壞了,那家店正好買電飯煲送電熱水壺,這樣還挺划算的,我就買了嘛,誰知道昨天拿出來燒了一次就壞了。
  • 為了讓你的英文變得更好一點兒,我們團隊做了哪些努力?
    沒有那麼多方法論的,就踏踏實實從記好每一個單詞,每一個句子開始。我們記的每一個單詞就像是英語學習路上的一塊磚,慢慢慢慢的磚頭越來越多,我們就會知道要怎麼砌房子了。磚頭都沒有,房子是怎麼都起不來的。這就是早安團隊當時做「早安單詞本」的初衷。記單詞這件事,有捷徑。
  • 買服裝贈手機,退貨時買家卻沒退贈品,買家:不是送我的嗎?
    但如果發生退貨時,你會連同贈品一起退還給商家嗎?有的買家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他不會退。有位賣家表示,她店裡有次做活動,購買三件服裝就贈一臺手機。這是因為這類服裝價格很高,所以她就出大手筆來活躍熱度。但有個買家在進行退貨時,只退了衣服卻沒退贈品手機。
  • 「大掌柜」:如何應對顧客說:「不需要贈品,給我算便宜點」?
    其中在活動中,最常見的一個問題就是,「我不要你們的贈品,能不能把贈品折現,把總價算便宜點給我呢?」不知道大家對這種問題是如何回復的,管理者對手下的員工有沒有做過相關的話術培訓。不用多問,我也能大概猜出幾種常見的回答。第一種:「不好意思,贈品就是贈品,不能抵扣現金使用。」第二種:「不好意思,這是公司規定。只能送贈品,價格上沒有其他優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