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麼要買學區房,把孩子送進好學校?我相信,不是為了分數,也不是為了面子。而是好學校成才的機會更大一些,90%的家庭都只有一到兩個孩子,真是賭不起,更輸不起。
騰訊馬化騰是89年考上深圳大學,百度李彥宏87年以市高考狀元考上北大,京東劉強東92年以市狀元考上人民大學,小米雷軍畢業於武漢大學,頭條抖音張一鳴畢業於南開大學,美團王興和快手宿華畢業於清華大學。馬雲88年畢業於杭州師範學院,別忘了,88年的大專學歷稀缺性不亞於現在的211、985。
而有人也說,是金子在哪都會發光,也有人低學歷成功了?而低學歷成功人士都常說一句話就是:如果當初好好上學,我會比現在更好。
對於很多大連的學生和家長來說,最激烈的競爭不是高考,而是中考。2020大連中考人數是近五年最多的一年。
從大連教育局官網數據查到: 2020大連全市42942人報名中考。其中,大連市內五區(中山區、西崗區、沙河口區、甘井子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區,下同)共報名15962人,其它區市縣共報名26980人。
中考報名人數比去年增加3925人。其中,市內五區增加2361人,其他區市縣增加1564人。雖然高中招生會根據當年的中考報名人數做相應的招生人數調整,但不會有大幅度變動。
所以說,大連市內五區每年可以考入24中、育明的比例約6%,14所重點高中人數比例僅為30%,而更加殘酷的是,光是大連市內五區,就有50%左右的孩子上不了公辦高中,只能去到民辦高中或者職高就讀。
而從普高或職高考上重點大學,就是我們平常說的985、211,比例大約為6%。所以, 一個普通的大連初中孩子最後進入重點大學的概率僅為3%!
今年的中高考已落幕,幾家歡喜幾家愁。而作為家長,更是被今年大連的熱點學區預警嚇出一身冷汗。大連主城區2020年已經有15所中小學發布了招生預警。
中山區的風景小學、三八小學、39中,西崗區的實驗小學、五四路小學、水仙小學、紅巖小學、34中,沙河口區的知行小學、格致小學,甘井子區金二小學、76中學(不含玉濃街校區)、80中附中(不含鑽石灣校區)、80中附小、奧林小學都相應出臺了學區預警。
這意味著,在規定日期之後,以上15所學校的家長即使購買了學區房,也不能保證孩子一定能進入所屬的學校。
知乎上有個問題:為什麼一定要進好學校?最高贊的回答是:為的不是名氣和光環,而是氛圍和圈子。現在是誰家的物質條件都不會太差的年代,讀好書,交高人,是人生的兩大幸事,你的同學藏著你的人脈,你的圈子藏著你的未來。與智者同行,你會不同凡響;與高人為伍,你能登上巔峰。人的一生要學會優化自己的圈子,因為圈子決定格局,層次決定高度。作為家長,努力把孩子放在好的學校,和對的人交往,才能激發出孩子的潛力,發揮出最大的價值。
作為家長,你還想說,讓孩子上好學校不重要嗎?
對於大連的許多學生和家長來說,能夠進入24中或者育明高中相當於進入重點大學的門檻。尤其二十四中,是大連最好的高中,它吸納了最好的學生,享受了最好的教育資源,並擁有最舒適的學習環境。這麼多年,無論是高考成績還是學科競賽的成績,大連二十四中在全省都處於領先地位。同樣,大連二十四中學的一本上線率也接近99%。然而每年全大連只有不到500個孩子能進入二十四中。這500個孩子就像500顆優質的種子,積蓄3年能量,期待下一刻綻放。
這兩年,大連有了一波「分校」熱,有小窯灣的金牌教育園區,76中、匯文、育文、遼師附等分校。目前東港教育集團和甘井子80中教育集團已初見成型。其他新校還有待真正入學一段時間進一步檢驗。
一方面大連各區積極推進教育集團化辦學,一方面品牌開發商積極承建新校園。我認為這是好事,因為只有教育機會的公平,才是社會最大的公平。分校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新區域或者主城老區的優質教育資源緊缺的壓力,更多孩子需要像那500顆種子一樣有更好的學習和培養環境。當然,凡事都要辯證地看,一個好學校除了需要好老師、好教育體系,還需要好學苗。當學苗數量支撐不足的情況下,很多好學校也只能靠時間來慢慢積蓄能量,比如甘井子區的春田小學和中學。而甘井子區的弘文中學正好相反,學苗數量夠多,那就需要加強學校和學生的內功啦!
作為家長,盡最大努力給孩子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沒錯,但更應該保持自身的良好學習狀態,這樣才能給孩子做好榜樣。
作者:聞聞 (原創不易,未經許可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