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學擴招的開始,各地區大學的大學生也逐漸多了起來,比如這連續兩年的高考人數從超過了1000萬,那麼畢業生的數量也會隨之增加。就業雖然很難,但是很少聽到有人找不到工作,只是工作好與壞的區別。
每年清華北大的畢業生也不止幾千上萬,而學區房只有那麼幾百套或者上千套,優質的學區房更少,不是政府不想多建幾套,只是配套的學校比較少,優質的師資更少。所以,只是因為稀缺導致了學區房的價格昂貴。而學歷,隨時都可以獲取到。
學區房是不動產,學歷不代表能力
很多人認為買房子就是花錢,尤其是學區房,好不容易存點錢,一下子都花出去了。但睿智的家長不會這樣想,他們認為,買學區房屬於投資,最差也是凍結資金,只要房子在,錢就在,房子是典型的不動產。
很多地區開始了一個學位7年的政策,所以,這些聰明的家長,只要住夠7年就有可能搬走,而搬走賣掉房子的同時,可能還賺不少,所以,投資學區房是英明的。
學歷高也不是壞事,但是需要的周期也很長,比如博士學歷,需要畢業五年時間才能獲得,畢業後,除了找一份好工作,其他的一無所有。沒錢買房,和大學畢業生一樣。而且,學歷不代表能力,就算是有能力,賺錢也需要周期。
學區房帶來的不只是學位,而學歷只是空頭支票
很多家長有這樣的一種心理,就是希望孩子有出息,至少比自己強,所以,拼命督促孩子學習。所以買學區房也是打著為了孩子好的旗號。也是這樣的現象,導致學區房價格很貴。
好的學區房不只是給孩子一個學習環境,還有更重要的,比如優質的公立學校。學校的老師是名校畢業,學生整體素質很高,對買學區房的家長來說,這些都是學區房附屬的,不只是一個學位那麼簡單。
除此之外,孩子同學的家長,最低的都是和自己水平差不多的,很多都是某地區領導,或者達官貴人,通過孩子同學之間可以牽線,彼此建立其他合作關係。當然了,這只是買學區房附屬內容,有當然好,沒有也沒有損失。
學歷只是一張空頭支票,找工作雖然容易,有沒有能力,還是要看個人。所以,和學區房比起來,學歷顯得那麼不值錢。
很多人都說私立學校好,確實不差。而私立學校就像一個小社會,同學之間更多的是攀比。如果家裡只是普通家庭,強行進入孩子也不會很開心。尤其是那種國際學校,會定期舉報各類活動,對於普通家庭來說,不是很友好。
學區房比學歷貴,這是現實社會的無奈和嘆息,也間接地反映出大部分家長的價值觀,淋漓盡致地顯示出大部分的投資理念。然而,對於普通人來說,只有知識才能改變命運,所以還是會努力買學區房,為的就是讓下一代有所改變。真的是可憐天下父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