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標」被他人「網店」侵權如何維權?

2020-11-14 李明亮律師

前言:商標侵權的基本類型

在處理商標侵權案件時,一般要明確商標侵權的類型,亦即要明確,是屬於《商標法》第57條規定的那種侵權行為。根據《商標法》第57條規定,商標侵權類型主要如下:

第五十七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均屬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

(一)未經商標註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註冊商標相同的商標的;

(二)未經商標註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註冊商標近似的商標,或者在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註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容易導致混淆的;

(三)銷售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

(四)偽造、擅自製造他人註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註冊商標標識的;

(五)未經商標註冊人同意,更換其註冊商標並將該更換商標的商品又投入市場的;

(六)故意為侵犯他人商標專用權行為提供便利條件,幫助他人實施侵犯商標專用權行為的;

(七)給他人的註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

另根據《商標法》第58條的規定,將他人註冊商標、未註冊的馳名商標作為企業名稱中的字號使用,誤導公眾,構成不正當競爭行為。

權利人在主張侵權時,希望往儘量多的侵權類型上主張;而法官在審理商標侵權案件時,往往要求權利人明確所主張的侵權類型。即便權利人在起訴狀或是當庭陳述時說的比較含混,法官也會要求原告明確,主張的是《商標法》第57條規定的那種侵權行為。

其中,未經商標註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註冊商標相同的商標的,或者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註冊商標近似的商標,或者在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註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容易導致混淆的,一般被認為是「生產者」的侵權行為;而銷售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一般被理解為「銷售者」的侵權行為。因此,對應的分別是「生產行為侵權」或「銷售行為侵權」。且從規定來看,均屬於「商品上」使用,而不是在商品外使用。


問題:「商標使用」行為的不當限縮

但商標侵權行為,如果局限於使用行為是生產者的侵權,銷售行為才是銷售者侵權,則對於諸多的商標侵權行為,可能會不被評價為侵權行為;或者沒有在銷售的商品上看到相同或相似商標,則不會對事實上屬於侵權的行為認定為無法證明存在侵權。尤其是在網上購物銷售時,更難舉證。

如筆者處理的這樣一個案件,基本案情為:

侵權人雷某在淘寶網上銷售服裝,其中在淘寶網上展示的名稱為「艾妮歌莉婭斯」,並在介紹時使用「歌莉婭」等文字;「歌莉婭」商標權利人通過網上購買三款侵權服飾,其中三款服飾的版型與正品相同,商品吊牌、水洗標籤等處標註有「歌莉婭」字樣。該商品網上的「評論」有諸多顯示「與專櫃一樣」「與實體店相同」等字眼。

本案判決書中,法院認為:

該主營範圍中的「歌莉婭」僅是對店鋪中銷售商品品牌範圍的描述,並非店招性使用,不會使相關公眾誤認為涉案店鋪系格風公司設立或經格風公司授權設立。且該主營範圍中的「歌莉婭」系對店鋪中全部「歌莉婭」商品品牌的整體性描述,案涉店鋪經查實的侵權商品僅為其中2 個連結,佔比較小,主營範圍中「歌莉婭」標識的使用不會使相關公眾產生誤認,故本院對原告的該項主張不予支持。

從本案的結果及「本院認為」部分來看,審理案件的法官有以下兩種思路:

其一,銷售侵權,一定要在購買的商品上看到侵權標識;如果只是購買了兩款侵權服飾,只能證明存在兩款服飾、兩個連結的侵權行為;未購買服飾不能證明存在侵權。

其二,在淘寶店鋪中、商品名稱、商品介紹中使用「歌莉婭」或近似於「歌莉婭」的「艾妮歌莉婭斯」等文字,非店招性使用,不會使公眾誤認為涉案店鋪系格風公司設立或經格風公司授權設立。

將主營範圍理解為對店鋪中銷售商品品牌範圍的描述,雖非店招性使用,但結合該種描述,與商品介紹、商品名稱、品牌名稱等事項,則可以判斷是在使用與「歌莉婭」商標相同或近似的文字區分商品來源,屬於商標使用行為。從《商標法實施條例》第76條的規定來看,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將與他人註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標誌作為商品名稱,誤導公眾的,屬於商標法第57條第二項規定的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因此,按照該案審理法官的處理思路,對「商標使用」行為,具有一定的「限縮」。

另外,按照該案的邏輯,如果要證明涉案店鋪所銷售的商鋪均屬侵權,則權利人唯一的方式就是將店鋪內的所有商品,均進行公證購買,從而確證店鋪中、商品介紹中使用了「歌莉婭」或與之近似的文字的服裝,在購買的服裝上也印有「歌莉婭」商標或與之近似的商標,才能確認構成侵權。但這樣,對於權利人來說,維權成本必然會擴大至難以控制的程度(以20個店鋪、每個店鋪50款商品、每個商品平均價80元、每個店鋪50款商品公證費10000元計算,僅取證費用就會有:20×50×80+20×10000=280000元)。


破解:「網絡銷售」「網上購物」的特點

但既然是通過網絡銷售侵犯商標權的商品,判斷是否侵犯商標權,要考慮「網絡銷售」「網上購物」的特殊性,以及與實體店購物的差異性。尤其是侵權人知曉自己侵權、在網站上不會把商品「吊牌」「水洗標」等標識「商標」的部分展示在網上的時候,要結合網上購物的特點,判斷商品介紹、商品名稱、品牌名稱中使用與他人商標相同或近似的文字是否商標使用行為、是否構成侵權。

「網絡銷售」「網上購物」有何種特點呢?或哪些內容更讓購物者關注?購物者從哪些方面,區分商品來源?在沒法向現實中走入專賣店或專櫃、查看吊牌、水洗標等處、也無法通過手感、試穿等方式確定商品來源時,線上購物的購物者主要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店鋪名稱;

商品名稱;

品牌名稱;

商品參數(品牌);

店鋪介紹;

正品保證;

商品評價。

另外,正品商品,有的還會將衣領或水洗標或吊牌上的商標展示出來。

購物者主要從上面幾個方面區分商品來源。同理,購物者在選購商品、確認商品是否正品時關注的幾個點,也就是判斷是否商標性使用的幾個點。在這幾個方面使用到與他人商標相同或近似的商標,均會起到區分商品來源的作用。


新思路:基於「網絡銷售」「網上購物」特點的侵權判斷

根據《商標法》第四十八條之規定,商標的使用,既包括將商標用於商品、商品包裝或者容器以及商品交易文書上的情形,也包括將商標用於廣告宣傳、展覽以及其他商業活動中,用於識別商品來源的行為。因此,在網上展示的商品,在商品名稱、品牌名稱、商品參數、店鋪介紹、正品保證等情景中使用商標的行為,屬於在商業活動中使用,並用於識別商品來源。而商品評價中的跟正品一樣、與專櫃相同或與專賣店一樣等內容,一方面具有區分商品來源的作用,另一方面,如果屬於侵權使用,可以印證實際造成了消費者的「混淆」「誤認」。而將他人商標作為企業名稱中的字號使用,誤導公眾,屬於不正當競爭行為。但「字號」能否擴大為網上店鋪名稱,可資討論:如可,則構成不正當競爭;如不可,則仍然可能構成侵犯商標行為。

因此,考慮網上銷售商品的特點,在網絡語境下「商標使用」行為的判斷,不應局限於實際銷售的商品上是否存在侵權商標。機械地認為銷售的商品上應當存在侵權商標,否則不構成侵權的邏輯,看似遵守《商標法》關於銷售侵權的規定,實則未能將《商標法》的規定,正確適用於網絡語境下的商標使用與銷售侵權情形。

網絡語境下商標使用與銷售商品侵犯商標專用權的,應當從以下角度進行判斷:

線上銷售不同於線下銷售,不能將線下銷售的標準復刻到線上銷售;

線上銷售的消費者主要通過商家設置的商品名稱、介紹(品牌名稱、參數)、店鋪介紹、正品保證甚至評價等識別商品來源;

具有識別商品來源的商業使用行為(包括但不限於在商品名稱中使用),屬於商標使用行為;

確定線上展示的商品均存在商標使用行為,且沒有合法來源的,即可判斷全部使用相同或近似商標的商品均構成侵權。

實踐中,上述觀點已為法院所認可。在「歌莉婭」商標侵權的另一案件中,法院判決認為:

本案劉某某在涉案商品名稱中使用的「戀歌莉婭妮」明顯起到識別商品來源的作用,屬於商標使用行為;其完整包含了原告的涉案商標「歌莉婭」,鑑於原告涉案商標具有較高的知名度,相關公眾極易誤認為涉案商品來源於原告,故「戀歌莉婭妮」與涉案兩項商標構成近似商標;涉案商品為服裝,而涉案商標核定使用商品也包括服裝,屬於相同商品;故劉某某在銷售服裝時未經格風公司許可在商品名稱中使用與涉案商標相近似的「戀歌莉婭妮」文字,侵犯了格風公司的涉案兩項商標專用權。


結語:不同的思路,不同的處理途徑及結果

綜上,網絡語境下,通過網絡銷售商品侵犯他人商標專用權的判斷,要確立符合網絡銷售的判斷標準,並且該標準要考慮網絡銷售、網上購物的特點,區別於線下銷售。這會涉及以下幾個方面的關鍵問題:

侵權判定:在網上店鋪名稱、商品名稱、商品介紹、正品保證等使用與他人註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商標是否屬於商標使用行為?是否構成侵權?

侵權舉證問題:是全部購買公證,還是無需(全部)公證購買?

侵權類型:商標使用侵權,還是銷售侵權?在構成使用侵權的情況下,部分公證購買能夠證實銷售侵權,能否推定其他侵權使用且已銷售的商品也構成銷售侵權?

賠償標準:是以公證購買的商品作為計算賠償的依據,還是以侵權使用的全部商品作品計算賠償的依據?尤其是在適用法定賠償時,法官根據已公證購買的商品作為酌定判賠的依據,與根據已售商品及銷售數量作為酌定賠償的依據,可能會產生極大的差異。

因此,當商標侵權藉助「網絡平臺」而進行時,由於「網絡平臺」提供的便利,使得商品銷售具有與傳統實體銷售不同的特點。網上銷售商品對商標的侵權判斷,也應有不同的思路和結論。

相關焦點

  • 商標小知識:商標被侵權了怎麼辦?怎麼維權?
    所以我們首先要了解什麼是商標侵權,他的哪些行為屬於侵犯商標專用權,其次是收集證據,只有在證據充足的情況下才有利於行政執法機關對其行為是否屬於侵權行為加以認定。最後在製作起訴書及訴前保護措施。商標被侵權了怎麼辦?怎麼維權?一、什麼是商標侵權?不是所有的「相同」或者「相似」商標都屬於商標侵權行為。
  • 網店銷售假冒月餅被判侵權:月餅節的快樂,司法來保護
    但月餅界並不平靜,商標侵權時有發生。今天,福法君為大家介紹一起月餅商標侵權案,月餅有真假,法律來維權!在一次市場調查中,金九公司獲知某寶網店「金九中秋月餅一號」在未通過公司授權生產銷售或許諾銷售的情況下,公然售賣高仿「金九」月餅,以假亂真。為此,金九公司展開了維權行動。
  • 如何處理網絡商標侵權行為?處理網絡商標侵權的辦法有哪些?
    1、網絡域名中包含他人註冊商標文字的關鍵單詞、字母等。 2、將他人註冊商標名稱惡意註冊為自己的域名。行為人明知屬他人享有權利的知名商標、商號或其他標誌的文字組成,還故意將其註冊為自己的域名,再以高價賣給該智慧財產權所有人或其競爭對手。 3、在網頁上隨意使用他人的知名商標、字號、商品(服務)名稱。
  • 對商標侵權說NO
    商標維權的做法有哪些?最近,商標侵權的案件越來越多,那作為被侵權的企業應該如何保護自己的商標的合法利益呢?哪些行為屬於侵犯商標專用權?接下來就讓深圳不難得智慧財產權服務有限公司的小編為大家帶來簡短的介紹。
  • 國防大學依法維權聯合地方查處校徽侵權案件
    涉軍維權牽涉軍地雙方,司法程序往往耗時耗力,軍隊單位要善於依法維權,借力地方政府相關職能部門行政手段,提升打擊侵權行為的綜合效益,降低維權成本、提高維權效率——你們網店銷售的商品涉嫌侵權,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必須立即下架整改……近日,國防大學保衛部門聯合某省版權局,依法查處某網店擅自使用國防大學名稱和校徽的侵權案件
  • 2019新版商標法中的侵權賠償與現實中的商標侵權損失界定如何執行
    二、不要讓侵權者的侵權收益,持續高於侵權成本假設一位生產者在選擇是使用自主品牌商標,還是仿冒其他知名商標搭便車時,往往會做如下決 策推演: 1. 眾所周知,中國已經是全球第一大商標註冊 大國,想要擁有的商標而非使用他人註冊商標,必 須在極為稀缺的商標資源中搶得一席之地。獲得注 冊商標、建立自主品牌需要付出時間及成本。
  • 必看乾貨:如何判斷商標侵權?商標被侵權又該怎麼辦?
    但是,如果發現您辛苦註冊的商標被他人未經許可使用,該怎麼辦?怎麼處理呢?哪種治療方法正式有效?接下來,商標科普大王有針對性商標侵權讓我具體談談這方面涉及的基本知識和相關處理方法。首先,我們需要弄清楚如何確定我們的商標是否已被他人侵權
  • 安利紐崔萊遭商標侵權 不法網店被判罰70萬
    (原標題:安利遭商標侵權:不法網店被判罰70萬 消費者謹防刮碼產品侵害)
  • 大連華訊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揭秘肖像權被侵權如何維權
    那麼, 消費者肖像權被侵權如何維權?  肖像權,是指公民對其肖像享有利益而不受侵犯的權利。那麼,消費者肖像權被侵權如何維權那?  大連華訊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整理消費者肖像權被侵權的維權方法:  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時,有權要求停止侵害,
  • 「童話大王」維權成功——說說維權背後「商權侵權」的那些事
    自此,鄭淵潔開啟了漫長的維權之路。直至國家知識產權局宣告註冊商標「舒克貝塔SHOOBREE」無效,「童話大王」鄭淵潔馬拉松式的維權之路才有了新的轉折點。「我已經把《商標法》全文背誦了下來,一共是10072個字。」鄭淵潔坦言,從事寫作40年,至少有30年都在打版權保衛戰。
  • 案例——免費贈品使用他人商標是否侵權?商家是否需要承擔責任?
    執法人員經過現場檢查和調查發現,馬桶確實為裝修公司前員工在網上以低價訂購的假冒產品,遂作出沒收商標侵權馬桶以及罰款2萬元的行政處罰,同時由裝修公司為鄒某更換正品TOTO牌馬桶。揚州市邗江工商局接群眾舉報後,調查認定江蘇某服飾有限公司揚州專賣店的行為構成「銷售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商標侵權行為,依據《商標法》及其《實施條例》對當事人作出了罰款4000元的行政處罰。有些人可能會疑慮,贈品是免費獲得的,這種怎麼認定侵權呢?
  • 商標侵權抗辯避險指南
    商標侵權案件是智慧財產權訴訟中較為常見的一種,被訴侵權行為人不僅可能需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還有可能涉及行政和刑事責任。在受到權利人針對被訴侵權行為人發起的商標維權訴訟後,被訴侵權行為需要儘快預估訴訟的風險以及勝訴前景,以進一步做好應對的措施。
  • 小服裝店侵權大牌商標,法院怎麼判?
    小服裝店侵權大牌商標,法院怎麼判?這兩周,肇法君分別向大家介紹了假冒商標侵權、圖片使用侵權等系列普法案件,相信大家對涉及侵犯他人智慧財產權的違法犯罪行為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
  • 商標侵權刑事立案標準
    特別是在商標被侵害後,權利人如何採取適宜的維權措施以保障品牌價值尤為值得思考。那商標侵權刑事立案標準究竟是什麼?那麼,針對這個的問題,吳志鴻律師收集整理的相關信息,提供給大家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您。歡迎大家的閱讀!
  • 因一款蛋卷侵權 澳門一男子遠赴常州起訴網店店主
    現在開網店做電商生意的人越來越多了。近日,常州一名網店店主在網上銷售一款蛋卷,被澳門一名商人起訴到新北法院,稱該淘寶店主銷售假冒產品,侵犯了這款蛋卷的商標權。原告凌先生是澳門人,今年60歲,專門從事食品開發和研究,還用自己的姓名設計並註冊了一個商標,用於他自己公司生產的系列食品中,在澳門的知名度很高,並成功打開了大陸的銷路。不料這幾年,大陸市面上出現了假冒原告商標的食品。其中,常州人錢某在網上經營的一家網店,涉嫌銷售侵犯原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紫菜肉鬆蛋卷。
  • 北京快手起訴哈爾濱快手公司商標侵權
    ,賠償費用共計 100 萬這不是快手第一次起訴商標侵權。據悉,2019年1月,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以侵害商標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為由將深圳市麻幫網絡有限公司、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等訴至法院,認為對方未經授權許可擅自使用企業字號「快手」及「快影」商標。要求深圳麻幫公司停止侵權,百度及宇龍公司下架 app" 快手快影 ",賠償經濟損失及維權費用共計 100 萬。
  • 商標侵權糾紛的解決方式有哪些?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能看到商標侵權的案例,就連一些大品牌也會時常陷入商標侵權的風波當中,例如前段時間森馬由於推出「國潮少林功夫森馬」系列服裝,被指侵權「少林功夫商標」,「樂拼」仿冒「樂高」宣判如果我們自己的商標出現侵權糾紛,應當如何迅速維權呢?
  • 近似商標如何認定侵權?
    商標侵權是指違反商標法規定,假冒或仿冒他人註冊商標,或者從事其他損害商標權人合法權益的行為。侵權人通常需承擔停止侵權的責任,明知或應知是侵權的行為人還要承擔賠償的責任。情節嚴重的,還要承擔刑事責任。那麼商標侵權如何認定?
  • 清華大學遭遇小清華幼兒園商標侵權?看看學霸如何維權,網友:穩
    近日,深圳龍崗法院就宣判了一起清華大學和小清華幼兒園因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件。這究竟是清華太「霸道」還是小清華幼兒園確實存在侵權呢?別急,跟著往下面看吧!「清華」商標引爭議?有網友表示,全國各地有那麼多叫清華的有幼兒園,小學,中學,是不是都涉嫌侵權?這些都要成為被告?都要賠錢?中國商標網數據顯示,清華前前後後申請了262個與「清華」相關的商標,涵蓋學校(教育)、教育、函授課程、教育信息、培訓等多個類別。
  • 乾貨丨商標侵權,侵犯的是哪些權利?
    商標侵權,在多數案件中,指的是商標的使用權和獨佔權。根據法律規定,一共有9大商標權利,雖說其他商標侵權行為比較少見,但是您也別輕易忽視!遇到被侵權的情況,勇敢點,維護自己的權益! 3.許可使用權:商標註冊人有權依照法律規定,通過籤訂商標使用許可合同的形式,許可他人使用其註冊商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