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孔子說:「君子食不追求飽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對工作勤奮敏捷,說話卻謹慎;接近有道德有學問的人並向他學習,糾正自己的缺點,就可以稱得上是好學了」
在春秋的那個時候能夠解決溫飽問題,其實是很麻煩的。
但是孔夫子說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意思是什麼呢?意思是我們是不是能夠擺脫物質世界對我們的束縛。
很多年輕人說你別跟我說別的,我現在唯一的目標是先把房貸還清。你那是還完房貸的人所說的話,我房貸沒還完,所以我想不到那麼多東西,跟我沒關係,我就要多聽幾本掙錢的書。
所以孔夫子說如果你特別希望食求飽居求安,你沒有心思學東西。而偏偏是在你最年輕的那個時候最應該學東西,年輕的時候是你最容易食無飽居無安的時候。所以這句話很重要,你需要用這句話來勉勵自己: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湊合能過就行了。這時候我同樣在努力還房貸、我同樣在努力工作、在創業、在掙錢······但是這個不是我生活的全部。
孔夫子說並不是不求,而是那個東西是個無底洞。
住得更好,啥叫住的好呢?100平還不夠好,200平才算好,別墅才算好,有了別墅,還想要莊園呢?你永遠都覺得不夠安。所以我相信很多人是這樣的想法,欲望是無止境的。
所以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意味著你還沒有達到物質條件最好的那個時候,你已經可以開始學習,而不是非得等到那個東西特別好的時候,你才能做這樣的事兒。物質的壓力很大,但是孔夫子告訴你說你要能夠擺脫這個壓力,你要能夠拿出時間來學習。
敏於事而慎於言。敏,敏感,不拖沓,不遲鈍。它的對面就是拖沓和遲鈍。那一個人為什麼會拖沓遲鈍呢?因為他沒覺得自己心中有力量,他沒覺得自己有這個足夠高的自尊體系。我還沒吃飽飯,還沒有好地兒住,你讓我幹什麼都沒勁兒。但是吃不飽飯,沒地住,我照樣能夠很有勁兒幹活,這就是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是不誇誇其談。
人們最容易做的事是誇誇其談。孟子有一個很好的比喻:一妻一妾兩個人服侍一個丈夫,那個丈夫每天早上出門,晚上回來滿嘴都是油,吃的很好。有一天他的妻妾決定跟這個丈夫出門看看他到哪兒吃這麼多好吃的。然後就跟著出去,發現街上沒有一個人理他們的老公,這人跑到墓地去找祭祀的剩肉,把肉皮拿下來擦嘴,嘴一擦,假裝吃飽了飯回家。妻妾兩個人就抱頭痛哭說我們怎麼嫁了這麼一個人呢。
孟子感嘆說:有多少人就是這樣謀生的。
你有多少人賺錢的方法是能夠跟妻兒老小公開的?你跟你的妻兒老小公開你賺錢的方法丟不丟人?假如你的妻兒老小知道你是靠騙人賺錢,你是靠欺騙老年人賣保健床墊賺錢,你是靠這個傳銷賺錢,或者你是靠這個跟人喝酒把人灌醉然後想辦法賺錢······這都跟那個出門到墓地擦嘴的那個人是一樣的,你怎麼能夠讓你的家人不以此為恥。
這種誇誇其談的這種做法,裝模作樣的做法,給自己偽裝一個外殼的做法是很多人常見的選擇。所以孔夫子說敏於事而慎於言,叫行勝於言。
就有道而正焉。
有道代表有道之人。你要多去好好做事兒,然後去尋找那些能夠幫助你的人,跟她去學習怎麼做人。
正焉,控制好你的欲望,讓你自己能夠走在正道上,而不是邪門歪道的去做那些讓家人為恥的事兒。
可謂好學就是如果你能夠把這幾點做到的話,你算是一個好學的人。
能夠被孔子點名表揚做好學是相當不容易的一件事兒,什麼是好學?就是要不斷地擺脫個人的動物性的過程,因為每個人身上都有動物性和社會性。我們的動物性一旦佔了上風,我們天天想的就是吃飽穿暖,住更好的地方。動物性佔了上風,我們就會對物質有極度的追求,甚至你會發現對物質極度的追求是沒有止境的,你如果不約束你的動物性的話,你會天天擔心自己錢不夠用,再多的錢都不夠用。所以你會天天焦慮,天天賺錢,往床底下塞很多錢,在在牆的夾縫裡面塞很多錢,但你依然覺得空虛。因為你是一個動物,你是一個為了生存的動物,你體會不到社會性。所以當你能夠被孔子說是一個好學的人的時候,你開始逐漸的降低你的動物性,提升你的社會性,提升你的理性,讓你能夠感知到社會上還有其他人
所以這一段話是可以作為座右銘的一段話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