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倒垃圾被判刑6年半!清華大學教授:垃圾處理鏈變成灰色利益鏈

2020-12-12 環保二三事

12月21日,江蘇省常熟市人民法院公開宣判了備受環保領域關注的「長江口垃圾違法傾倒案」。10名被告人中,主犯倪某被指控犯「汙染環境罪」,判處有期徒刑6年零6個月,並處罰金100萬元;另外兩名主犯分別被判5年、4年3個月有期徒刑,並被處罰金40萬元及以上。其他7名從犯中,除一名為緩刑,其他6名均被判刑1年零6個月至2年,並被分別處以數萬元罰金。

12月21日長江口垃圾傾倒案宣判

據該案件的檢察官韓立佳介紹,「此案是一個跨地域、影響重大的環境汙染案件。」該案最早可追溯至2016年,時任浙江桐鄉市某垃圾清運服務公司總經理的倪某,在明知張某、洪某缺少相關資質、存在違規處理垃圾的情況下,為攫取最大化利益,依然以低於正常垃圾處理費用的價格將項目分包給張某、洪某2人。隨後,2人聯絡其他人員,在當年8月至12月期間先後向長江南通段、太倉段傾倒生活垃圾2.01萬噸,運至浙江湖州、安徽當塗等地非法填埋垃圾2.28萬噸,造成了極其嚴重的汙染。

垃圾違法傾倒給長江帶來極大汙染

案件宣判後,央視知名主持人白巖松第一時間連線了相關專家,對案件進行了深入解讀。據調查,該案件存在嚴重的層層轉包問題,項目的主管部門為海鹽縣環境衛生管理中心,項目發包後,倪某所在的垃圾清運公司以277元/噸的單價承接了項目,但隨後就以170~190元/噸的價格轉包給下家,下家拿到項目後,又以不到100元/噸的單價分包給傾倒團夥。這樣的費用,實際上是完全低於正常的垃圾處理費用成本的。

長江口垃圾傾倒案中的傾倒費用

對這一層層轉包問題,白巖松向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劉建國教授連線,劉教授回應,「垃圾從產生、收集、運輸、處理以及循環利用,涉及的鏈條很長,在這當中每個環節都應加強監管,否則垃圾處理的鏈條很可能就會演變成一個犯罪的鏈條,一個灰色的利益鏈條。」此外,白巖松也提到,「其實在很多地方,應對垃圾處理問題上都採用了一種掩耳盜鈴式的方式,甚至不作為。當地本應該建設一些垃圾焚燒廠等處理設施,但因為群眾不同意或其他原因,就被叫停。可垃圾還存在,還在增長,於是就出現了類似本案的情況。這似乎已經成為一個死結。」

央視知名主持人白巖松

的確,白巖松說的問題值得每個人去深思。無論是當地主管部門,還是企業、個人,都應當承擔起自身應有的責任。地方應該科學做好規劃,建立與城市發展規模相當的無害化垃圾處理設施,同時做好嚴格監管,把握垃圾處理鏈條中的關鍵環節;企業在承接項目時,應合法合規地完成自己應當完成的職責,切勿為了追求利益而採用非法轉包等形式,逃避責任;同時,我們每個人也應當反思,當地方計劃建設環保類工程時,我們是否應該給予更多的理解或支持,而非一味反對?

垃圾非法傾倒

最後再回到案件,有群眾評論,相比4萬多噸的垃圾體量、幾千萬的後續治理費用,對倪某等人僅判刑幾年、罰款幾十萬或者一百萬,這樣的懲罰力度有些輕了。據編者了解,實際上「汙染環境罪」於2011年5月才在法律上正式確立,其最嚴重的處罰為判刑7年。可以說,主犯倪某被判刑6年半,已經接近頂格量刑。同時也要說明一點,本次判刑中的罰金,是刑事判刑中的處罰,並非對倪某等人損害環境的損害賠償。在後續中,相關檢查機關還會另行提起民事公益訴訟,屆時將會針對涉案人員對環境造成的損害予以處罰,以用於承擔汙染治理等相關費用。

後續或將另行提出環境公益訴訟

相關焦點

  • 非法傾倒垃圾怎麼處理?
    新京報訊 據北京警方消息,2019年以來,北京市公安局聯合城管委等部門,嚴厲打擊整治非法傾倒垃圾亂象。截至目前,共開展聯合執法20餘次,摸排點位70餘處,清理垃圾黑中轉站、黑渣土場10個,先後在延慶、豐臺、房山、順義、朝陽、石景山、通州等地區破獲非法傾倒垃圾案件10起,刑事拘留106人。那麼,這些打擊工作後來效果怎麼樣了?非法傾倒垃圾到底怎麼處理?
  • 斬斷地溝油回收灰色利益鏈 金華餐廚垃圾變廢為寶全國領先
    浙江在線1月4日訊 我市抓住被列入全國第二批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試點城市的契機,通過收運特許經營,全面打擊非法收購,實施無害化處置和資源化利用,走出了一條具有金華特色的「變廢為寶」新路子。尤其是去年9月以來,日均收運餐廚垃圾量穩定在百餘噸,收運處置達93.1%,在全國領先。
  • 各種垃圾隨意傾倒 道路變成「垃圾場」
    長城網訊(記者 周亞彬)近日,有市民向本網反映,在石家莊長安區康馨雅苑小區東側的一條無名小路上,出現數百平方米的垃圾帶,道路變成了「垃圾場」。市民反映:無名路上滿地垃圾「滿地都是建築垃圾和生活垃圾,挺好的環境全被破壞了。」
  • 追蹤「9.3」廣東生活垃圾跨省傾倒事件
    他們在9月3日下午6點多到達該河段,已向江中傾倒垃圾約100多噸。由於被傾倒垃圾的位置為藤縣縣城取水源的上遊,位於藤縣縣城飲用水水源保護區二級保護區內,離縣城取水口上遊約8.5公裡。為了確保縣城供水安全,藤縣昨天早上停止供水。後來經環保部門的監測,這些生活垃圾對潯江水質沒有造成很大影響,9月4日上午12時藤縣已恢復供水。
  • 蘇州太湖傾倒垃圾案三人獲刑 曾向傾倒2萬餘噸垃圾
    10月31日上午,蘇州市姑蘇區人民法院對備受關注的蘇州太湖西山傾倒垃圾案件作出一審公開宣判,王菊明、陸小弟、孫秋林等三名跨省運輸、傾倒固體廢棄物的被告人,被法院以犯汙染環境罪,判處有期徒刑五年六個月至四年六個月、並處罰金三十萬元至五萬元不等的刑罰。
  • 太湖垃圾傾倒案昨天開庭 兩公職人員涉職務犯罪被另案處理
    央廣網蘇州5月9日消息(記者肖源 江蘇臺記者錢一鳴)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去年7月,中國之聲報導了上海垃圾傾倒蘇州太湖一案,據了解,大約2萬噸來自上海的垃圾,被偷運、傾倒至蘇州太湖西山島,夾雜著各種有害物質的建築垃圾、生活垃圾堆積成一座7、8米的垃圾山,向四周釋放出惡臭。
  • 找準抓手推手巧推垃圾分類
    首先,要清楚分類的目的,日本與臺灣早期曾以可燃與不可燃為分類標準,目的是提高焚燒處理的效率,但隨著垃圾分級處理與逐級減量變得日益重要,垃圾分類的首要目的逐步回歸到強化物質回收利用,並藉此減少焚燒填埋處理的垃圾量。目前,強化物質回收利用已經成為垃圾分類的主要目的、抓手與先手。
  • 英國亂倒垃圾現象日益嚴重 假冒垃圾處理公司為罪魁禍首
    據英國《太陽報》報導,專家表示,有犯罪團夥假冒垃圾處理公司租用建築物傾倒垃圾,自2012年起,當地已經花費了近六千萬英鎊的清理費用。英國議會在去年一年就處理了超過100萬起亂倒垃圾事件,高於2012-2013年的71.5萬起。
  • 「太湖垃圾案」兩名公職人員獲刑
    「上海垃圾非法傾倒太湖案」涉及的兩起職務犯罪案,12月20日上午在蘇州吳中區人民法院一審宣判。江蘇省太湖強制隔離戒毒所原副所長韓建林、原基建科科長張斌分別獲刑。 通訊員 馬俐 揚子晚報記者 於蘇雲 空白證明上蓋公章 2015年11月,太湖強制隔離戒毒所為進行綠化工程,通過孫秋林(由姑蘇法院另案處理,已判刑)介紹,與崑山市強順土方工程有限公司籤訂了《供土協議書》,約定由強順公司為戒毒所供應綠化土,後強順公司將該供土工程轉包給王菊明、陸小弟(均由姑蘇法院另案處理,已判刑)成立的崑山市錦鹿建築工程有限公司。
  • 河工大新校區被垃圾包圍15年 垃圾超6層教學樓
    在現場,還能看到有大卡車留下了車輪印,顯然是剛傾倒過不久。正在操場上課的一位體育老師說,這座垃圾山已經存在很長時間了,去年冬天還有人在上面鋪有一層防塵網,但是現在也不見了,一到風大的時候,垃圾和塵土就被颳得滿校園都是,體育課根本沒法上。學校在這片區域沒圍牆,導致垃圾山逐漸蔓延到校園裡。
  • 打擊非法傾倒垃圾,北京警方破案17起刑拘168人
    500噸廢渣倒在高速橋下今年6月,北京警方接群眾舉報,在房山區長溝鎮京昆高速黃元井橋下有人傾倒了大量渣土和淤泥,並伴有難聞的臭味。隨後,胡某以每車1000元的價格,將收取的廢渣交由根本沒有處置資質的個人段某強進行處理。段某強又聯繫他人,確定了黃元井橋下空地作為傾倒地點,最終將9車共500餘噸的廢渣非法傾倒。後經檢測,這些被傾倒的廢渣中重金屬鉻含量超過管制值,對人體健康存在不可接受風險。
  • 北京:高速公路上傾倒近10噸垃圾 貨車司機一審獲刑3年
    圖集 新華社北京8月20日電(記者吳文詡)「專供汽車高速行駛的專用通道,竟然成為傾倒垃圾的『便捷』通道,嚴重影響了通行安全……」記者20日從北京市大興區人民法院獲悉,該院19日審結一起高速公路傾倒垃圾案,被告人方某在高速公路上傾倒了長約30米、寬約4米,總重量近10噸的生活及建築垃圾,法院以破壞交通設施罪判處被告人方某有期徒刑3年。
  • 垃圾分類有啥妙招?「知行合一」推進垃圾分類 「新時尚」變成「好...
    據履坦中隊執法人員介紹,近日來,為推進垃圾分類工作,中隊加大巡查執法力度,及時了解各點位分揀情況,對不配合的當事人進行批評教育並督促其整改。「有些村民在非投放時間段內亂傾倒,我們通過監控視頻找到當事人,依法對其進行嚴格處理。」執法人員說,後期宣傳報導組會將視頻及處罰情況在廣場宣傳屏進行定期通報播放,以達到教育警示效果。
  • 清華大學教授這樣說:不清楚的可以都當成幹垃圾!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劉建國,常年從事垃圾分類研究 每經實習記者 吳林桐 攝7月1日,上海生活垃圾強制分類正式實施,首日開出責令整改通知書177份,4名個人被開出垃圾分類罰單居民分類投放之後這些垃圾又是如何處置?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垃圾分類標準如何?針對這一系列問題,《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記者專訪了常年從事垃圾分類研究的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劉建國。他介紹,中國的廚餘垃圾分類比較精細,比如乾濕垃圾並非以含水來區分,能較好降解的就屬於溼垃圾,難以降解的歸屬幹垃圾。
  • 如何剔除「學術垃圾」?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給出這樣建議
    大多數學者都已清楚地指出:現行的科研體制和評價體制、期刊體制,是造成我國「學術垃圾」泛濫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大力呼籲「剔除學術垃圾需徹底改革評價體系」。但是,要改變現行的科研體制、評價體制和期刊體制,只有國家相關部門有這樣的權力,用中國古語來說,這是「肉食者謀之」的事。作為單個的學者,除了呼籲之外,對此是無能為力的。
  • 廣州面臨"垃圾圍城" 2012年以後垃圾出路在哪?
    廣州現有的垃圾分類主要由市場自發運行,缺乏政府的主導推動和有效指導。正是垃圾後續處理環節與垃圾分類法的完全不配套,使真正意義上的垃圾分類處理最終流於形式,無疾而終,導致不少市民一度培養起來的分類意識煙消雲散。  廣州面臨「垃圾圍城」,2012年以後垃圾將無處可去,出路在哪?
  • 分好類的垃圾去哪了?專家詳解垃圾處理長效機制
    同濟大學循環經濟研究所所長杜歡政教授告訴科技日報記者。杜歡政參與了上海垃圾分類相關政策研究的前期工作,他說,生活垃圾的特點是非標準化,成分極其複雜。比如按照粽葉屬性,本應屬於廚餘溼垃圾,但粽葉的材質比較硬,後端處理時刀子很難切碎它,因此,只能作為幹垃圾來焚燒處理;大骨頭被分類到幹垃圾,也是同樣的道理。先有分類習慣還是先有處理設施?
  • 拆解垃圾簡訊利益鏈:成運營商穩定營收的保障
    運營商除了掌握號碼資源外,其他環節基本處於失控狀態,通道大亂,原本給企業用的106號變成了垃圾簡訊號。IC供圖  誰的手機裡沒個一兩條垃圾簡訊?垃圾簡訊就像是「牛皮癬」一樣頑固難除。這種強行打擾別人的方式,有的為營銷,也有的是欺詐。
  • 多部門聯合行動 禁止隨意傾倒垃圾
    12月24日,在經過前期守點調查,走訪垃圾傾倒點周邊商戶並勸導教育責任單位後,文心路桃李春風項目門口隨意傾倒生活垃圾行為仍然沒有得到改善,吉首雙塘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大隊聯合吉首經開區管理委員會開展市容整治行動,改善人居環境,優化營商環境,打造美麗經開區。前期巡查垃圾成堆。整治行動現場執法隊員對責任單位進行溝通教育,普及相關法律法規,嚴肅責任落實。
  • 電子垃圾處理:阿博羅西的啟示
    緣起:問題與機會 這個系統誕生的一個大背景,便是已經被電子垃圾大面積入侵的阿博羅西地區。它現在已經成為工業國合法/非法的電子垃圾傾倒目標的聞名地區。每年這裡承受著數百萬噸電子垃圾的傾倒,但嚴峻現實是,地區對電子垃圾處理效率並不是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