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廣東省藥學會 廣州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李健玲
進入立夏之後,天氣越來越熱,也到了腹瀉的高發期。很多家長都把腹瀉簡單的歸根於"吃壞東西",其實腹瀉的原因有很多,在夏季,溫度升高,細菌容易繁殖,孩子的胃腸道尚未發育成熟,特別是胃酸分泌較少,殺菌能力差,病毒就容易進入腸胃而引起腹瀉。食用受細菌感染的食物,很容易出現腹瀉,要多注意衛生和烹飪方式。這種夏季腹瀉有些可能由於著涼、消化不良等引起,但多半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常見的是輪狀病毒、柯薩奇病毒等腸道病毒;細菌感染最常見的就是大腸埃希菌的感染。
腹瀉的主要症狀有惡性、嘔吐、發熱、腹痛、腹瀉等、兒童患者嘔吐為主。此外,也可見頭痛,寒戰,肌肉疼痛,嚴重者可出現脫水症狀。一些孩子伴有中等程度的發熱,體溫37-38度,沒有咳嗽、鼻塞等感冒症狀。嘔吐最多持續2-3天,但腹瀉藥持續5-7天,個別患兒腹瀉達一周以上。大便多以水樣,無酸臭味。大便鏡檢多數正常或有很少量的白細胞。
專家指出
在我國至少有70%的腹瀉病不需要用抗生素。腹瀉病有感染性與非感染性之分,抗生素對非感染性的腹瀉病不一定有太大作用。其實90%的腹瀉兒不需要輸液治療,只需要口服補液鹽即可,以補充糖鹽水分,飲食以容易消化的食物為主。在3次以上而且排洩物呈水稀樣,才有必要看醫生。對於感染性腹瀉最主要採取抗感染治療,使用頭孢類、青黴素類、黃連素等,小孩18歲以下不可以使用喹諾酮類。其次是止瀉,使用腸黏膜保護劑和益生菌來調節正常菌群。對於輪狀病毒引起的腹瀉,沒有特效藥,一般5到7天病程就可以自愈。
對於幼兒腹瀉,抗生素不是首選藥物,一般首選益生菌治療。以下介紹幾種小兒腹瀉的常用藥:
1、口服補液鹽:
適應症:
1.口服補液鹽可用於補充嘔吐或腹瀉所致的水、電解質丟失。
2.口服補液鹽可用於治療急性腹瀉脫水。
3.口服補液鹽也可用於靜脈補液後的維持治療。
用法:
散劑:臨用前,將一袋量溶於250ml溫開水中,隨時服用,兒童開始時每公斤體重按50毫升,4小時內服完,以後根據患者脫水程度調整劑量直至腹瀉停止。嬰幼兒應用口服補液鹽應少量多次給與。
口服液:12歲以下輕度脫水者每公斤體重50毫升,中度脫水者每公斤體重100毫升,於4—6小時內分次服完。
2、思密達蒙脫石散:
適應症:
用於成人及兒童急、慢性腹瀉。
用法:
口服,兒童1歲以下每日1袋,分3次服;1~2歲每日1~2袋,分3次服;2歲以上每日2~3袋,分3次服,服用時將本品倒入半杯溫開水(約50毫升)中混勻快速服完。治療急性腹瀉時首次劑量應加倍。
3、媽咪愛益生菌:
適應症:
適用於因腸道菌群失調引起的腹瀉、便秘、脹氣、消化不良等。
用法:
口服,2歲以下,一次1袋,一日1~2次;2歲以上,一次1~2袋,一日1~2次,用40度以下溫開水或牛奶衝服,也可直接服用。切記不可用熱水衝服,與抗生素分開使用,錯開時間。
4、四磨湯口服液:
適應症:
順氣降逆,消積止痛。用於嬰幼兒乳食內滯證,症見腹脹、腹痛、啼哭不安、厭食納差、腹瀉或便秘;中老年氣滯、食積證,症見脘腹脹滿、腹痛、便秘;以及腹部手術後促進腸胃功能的恢復。
用法:
口服,新生兒一次3~5ml,一日3次;幼兒一次10ml,一日3次,療程3-5天。
除了服一些中成藥和西藥外,自己在家也可以用一些治療腹瀉的茶飲:
1、山楂蒼朮飲:
製法:
生山楂、炒蒼朮各10克,加水煎煮,每日三次,每次10毫升。
適用人群:
對脾虛溫重伴有噁心、腹瀉、微有浮腫症狀的腹瀉患兒最為適合。
2、山藥糊:
製法:
山藥粉研成粉末,每次6-12克,加大量糖溫水調好,置文火上熬成糊,每日三次。
適用人群:
適用於腹瀉病程較長者服食。
3、山楂炮姜飲:
製法:
用山楂炭10克,炮姜炭3克,加水煎沸,服用時加入少量糖或鹽。
適用人群:
適用於便瀉清溪,夾有不消化乳食,嘔吐等症者服食。
4、烏梅湯:
製法:
烏梅3克水煎,服時加少許鹽,每日3-4次。
適用人群:
對久瀉不止,並伴有口渴、低熱多汗的患兒最為適宜。
對於夏季腹瀉,寶媽們怎麼預防呢?
1、適時增減衣服。氣溫剛剛回升,不要急於給孩子減衣,氣溫驟降,要及時添衣。
2、注意衛生。要經常保持室內清潔,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清新。幼兒使用的玩具,勤清洗消毒。要勤曬被褥和衣裳,儘量不要帶小孩去擁擠的公共場所。
3、合理膳食和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除吃適量魚、肉、雞、蛋外,要多吃些乳、豆製品、蔬菜和水果。要科學為孩子添加輔食。要求孩子少吃零食。監督孩子飯前便後要洗手。
4、充足睡眠和加強室外活動。保證孩子充足睡眠,既有利於孩子生長發育,又有助於提高免疫力。鼓勵孩子多參與運動,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提高免疫力。
5、計劃免疫。要按計劃對孩子及時進行疫苗接種。
父母看見孩子上吐下瀉就慌了,不論什麼原因引起腹瀉,關鍵是防脫水,及時補充水分。在家可以給孩子喝鹽糖溫開水。及時補充營養,遵循少吃多餐的原則,進食適量宜消化的食物,如稀粥、爛面、魚肉泥、蔬菜水果汁等。同時注意觀察尿量和精神狀態。自我調整不能控制的腹瀉要及時就醫,查明病因,對症治療,父母不要隨便給孩子用止瀉藥與消炎藥,一定要帶孩子及時就醫。
審稿專家:廣東省藥學會 廣州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魏理
以上為「藥品安全合作聯盟」志願者的原創作品,如若轉載請註明作者和來源!
【藥盾公益】以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中國藥學會,中華醫學會等共同發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組織——PSM藥盾公益(公眾號:PSMChina),廣匯資源,凝聚力量,促進公眾用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