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創/貝貝豆育兒課堂(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隨著高考的結束,沒開學幾天的學生們,又陸陸續續開始了「假期生活」,與以往不同的是,這個暑假,連孩子都開始厭煩了,為啥?都是網課惹的禍!
長達半年的網課生活,家長、老師和孩子,都「苦不堪言」:
上了這麼久的網課,孩子們的新鮮勁兒早過去了,迫切地想回到學校上「真課」!
老師們也很苦惱,白天當「主播」要應付各種突發情況,到了晚上還得備課,隨時有好學的學生微信發來問題,也不忍心不回復,紛紛感嘆「下班?根本不存在」!
家長們就更不用說了,白天上班,根本沒辦法監督孩子的聽課效率,能做的只有晚上檢查一下孩子的作業,還時時刻刻擔心孩子的成績下降。
3年級小學生的作業寫到深夜?寶爸湊近一看怒撕作業本
前兩天,約了好久不見的朋友吃飯,大家聊著聊著就說到孩子身上了,朋友劉磊講了自己前幾天因為「網課」,鬧的一個「笑話」:
劉磊有個上三年級的兒子,平時兒子都會早早地洗漱睡覺,可那天劉磊加班後回家,卻發現兒子房間燈還亮著,推開門就看見孩子還在寫作業。
一看表已經是晚上十一點多了,他很驚訝,便問兒子:「作業還沒有完成嗎?」
兒子頭都顧不上抬地回他:「老師要我們抄寫十篇優秀作文,我還差四篇!完成後拍照發群裡,晚了我肯定會被批評!」
劉磊一聽心想,兒子才讀三年級,這樣的抄寫孩子根本得不到任何收穫,有什麼意義,現在的老師都是怎麼想的?
看著孩子焦急的神情,他又氣又心疼,最後直接奪過孩子的作業本,當場就給撕了,兒子眼看著寫了一晚上的作業沒了,委屈地哭了出來,劉磊見狀,連忙和兒子道歉,並承諾明天自己會和老師溝通。
果然,第二天家長群裡,只有兒子自己被點名了,老師還在問,沒完成作業的原因。
劉磊直接就在群裡反問老師:抄十篇作文孩子一晚上能寫完嗎?熬夜寫還要不要睡覺了?第二天的聽課效率會高嗎?您留作業都不考慮這些的嗎?
不一會老師回覆說:我只讓摘抄十句寫得好的句子呀,哪來的十篇?
劉磊翻看了聊天記錄和其他孩子上傳的照片,這才了解事情的原委:
老師在網課快結束的時候,布置了作業,讓孩子們閱讀十篇優秀的範文,並從中摘抄出十個句子就可以了,而湊巧那陣自己家的無線網絡不太好,兒子沒有聽到後半句,誤以為要十篇範文全部抄寫。
孩子一抱怨「作業好多」就怪罪老師,也不全是家長的錯
其實,「作業太多」這種情況,一直都存在於學生時期的每一個階段。
這次劉磊家的「烏龍事件」,也是因為家長腦海中一直有這樣的刻板印象,所以在看到才三年級的小學生,十一點了還在做作業,直接想當然地認為,是老師布置的作業量太多。
而造成這樣的現狀,是因為確實有一些老師喜歡用「題海戰術」,教學過程過分倚重「量」,而不注意「質」,一味地想要靠大量的作業,來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
當然了,熟能生巧是必要的,但一味地重複就是只有壞處沒有好處。
「過量作業」危害大,老師謹慎安排,家長也別盲目給孩子加壓
適當的作業可以幫孩子,複習白天課上學習的內容,鞏固知識點,對第二天要學習的課程有所了解。而過量的作業只會適得其反:
花費大量時間精力,收穫不大
孩子們在讀書的年紀,不僅要完成學業,身體的健康成長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如果每天為了完成大量的作業,侵佔了孩子的所有課餘時間,而不能進行體育鍛鍊,去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
這樣只會消耗孩子每天的時間精力,而收穫卻不是很多。
只想著完成,缺少思考的過程
面對老師的批評,即使作業很多,聽話的孩子也會儘量去完成。
本來作業是為了孩子們能更好地將每天學習的知識更好消化,布置得過多,孩子們就會為了完成而完成,在寫作業的過程中很少去思考,只想著快點完成。
這樣就本末倒置了,並沒有達到最初鞏固知識的目的。
物極必反,孩子出現厭學心理
一些孩子明明很認真地去做作業,結果還是常常完不成,由此產生的挫敗感,會使孩子越來越不喜歡寫作業,從而討厭一切有關學習的事情,最後成績下滑,出現厭學心理,一直這樣惡性循環。
如果家長發現孩子總是很晚才完成作業後,也不要一味地督促孩子,多去了解真實情況,並嘗試和老師進行溝通,弄清真相才能幫助孩子,讓學習更上一層樓。
今日話題:你家娃上幾年級了,作業要寫到幾點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PS:文中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