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自古就有「西風響,蟹腳癢。菊花黃,蟹肉壯」一說,意思是每當秋風一起,便到了吃蟹的季節。<b>而在日本,吃蟹的最佳時節則是冬季,每年11月6日,當漫長的休漁期過去,螃蟹捕撈終於解禁,從南邊的衝繩到北邊的北海道都會掀起一陣捕蟹熱潮。此時赴日旅遊,若不去親口品嘗這等當世奇鮮,那可就真白來一趟了。本期,我們將帶你一覽日本三大名蟹,所謂三大名蟹,其實是指松葉蟹、毛蟹、帝王蟹三大蟹種,更具體一點,是限指產自山陰地區的松葉蟹,以及產自北海道的毛蟹、帝王蟹!
先說說帝王蟹:蟹中的無冕之王。帝王蟹又稱阿拉斯加帝王蟹見於日本和阿拉斯加沿岸淺水中,也棲息於白令海。為最大的蟹類之一,重5公斤(11磅)以上。這個螃蟹全都是野生的,產在阿拉斯加附近的海域,個頭相當的大,或者說,在世面上出現的帝王蟹的個頭都很大,因為捕撈是有尺寸限制的,小的和母的要放回去。一條蟹腿上有兩個關節,分三節,最長的一節有巴掌長。一年開放捕撈的時段只有兩個星期,所以全年美國人吃的螃蟹都是這兩個星期捕撈的,而且只在那個地域捕撈,包括夏威夷那種海島吃的蟹都是產自阿拉斯加海域。 活蟹離水後置於溼冷環境下可存活24小時,經適當鍍冰衣處理,冷凍蟹段可保存1年。新鮮皇帝蟹貨架保存期為一周;解凍蟹為3天。冷凍蟹應置於零下18度,新鮮蟹應置於0度至1度保存。
札幌街頭有一面牆,顫巍巍地掛著巨大的帝王蟹模型,幾乎成為了札幌的地標。那附近連著幾家店都是吃蟹的,我們去的那家叫蟹遊亭,因為有難得一見的蟹肉鐵板燒,是蟹肉宴中的高級之選。 燒蟹的過程宛如一場表演。蟹是4-5公斤的阿拉斯加帝王蟹,只取了長長的蟹腳。廚師用了一把極薄的鋒利小刀切開蟹殼,二三下之後,蟹腳就只剩了細細的彎鉤連著肥碩的腿肉。蟹肉的燒烤程序一應如常,只用了幾滴日本醬油調味,以儘量保持蟹肉的原味。桌上還有三瓶鹽,分別是西西里鹽、喜馬拉雅巖鹽和安第斯山脈礦鹽,取其地殼運動之前海水的滋味,口味偏重的人可以自行加鹽。我們就著原味,蟹肉很嫩,回甘之餘已足夠鹹味。
若帝王蟹被看作是螃蟹中的「帝王」,雪蟹是螃蟹中的「長腿歐巴」,但是你見過「身著紅貂」的螃蟹嗎?它沒有帝王蟹霸氣,沒有雪蟹皮膚光滑,濃重的紅色體毛下卻隱藏著細膩的「內心」,它就是我們今天的另一個主角:紅毛蟹:紅毛蟹屬於「日本三大名蟹(帝王蟹、紅毛蟹與松葉蟹)」之一,是西北太平洋的著名海產。主要產於日本、俄羅斯和朝鮮海灣海域等。成年的紅毛蟹雄性個體,一般在0.6-2公斤之間,雌性相對體形較小,一般在0.3到0.7公斤之間。紅毛蟹是日本北海道地區的一種特色海產,在當地很受歡迎。各種各樣的蟹宴,讓人大飽口福。紅毛蟹相對於帝王蟹體型較小,肉不多卻嫩滑,但勝在膏多。秋天后出海的肉最滿口感最好,這時候的螃蟹肉質肥美、口味鮮甜。紅毛蟹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微量元素等。
要介紹凍毛蟹的製作,第一個步驟是把活毛蟹的蟹蓋打開,取走肺葉,放入蒸籠蒸熟,大約需要的時間是十五至二十分鐘。蟹蒸熟後再放入冰塊速凍五至十分鐘,然後將蟹身的水份抹乾。跟住以做刺身用的強力吸水紙包裹蟹身,放入雪櫃冷凍,吃時可拌一點日本(景區詳情)柚子醋,更可提升蟹肉的鮮味。而另一種活蟹刺身做法,是只吃蟹臂部分,我覺得比較有特色,這做法名稱叫做「霜洗法」。先將活蟹臂切下,用刀削掉臂部蟹殼,然後放入載滿冰塊的砵中,再強力撞洗,使蟹肉纖維急速收縮。再用強力吸水紙吸乾蟹臂水分,整齊排放上碟,配些裝飾,便可製成活蟹刺身。吃時拌一點醬油及山葵泥最好味,而且入口爽甜,値得向大家介紹!在日本菜系中,用毛蟹做主角的菜式不少,更有將蟹身各部位分別製作不同的口味,做出一種叫「毛蟹會席」的綜合套餐。餐單內容大約有蟹醋、蟹蓋甲羅燒、蟹腳霜造刺身、蟹茶碗蒸蛋、蟹釜飯及蟹鍋等等。
松葉蟹,被稱為「冬季味覺之王」,每年10月下旬開始整整一個冬天,它都是食客們饕餮之樂的題中之義。在面向日本海的鳥取縣是最大的產地,每年有300噸左右的產量。松葉蟹的殼硬且兩支螯很粗,若松葉蟹由於脫殼不久,外殼相當弱軟,在價格上比一般的松葉蟹來的便宜,再鳥取當地相當受到歡迎。一般日本(景區詳情)的螃蟹料理有螃蟹火鍋、燒烤螃蟹、味增螃蟹等。今年冬天就到松葉蟹的產地-鳥取縣品嘗美味的螃蟹吧!松葉蟹大如臉盆,蟹殼也有碗口般大小。體色暗紅色,加熱後呈紅色。可以生吃(生魚片)、鹽煮、蒸食,也可以涮火鍋和燒烤。生吃松葉蟹時,一般先將其置於冷水中5分鐘左右,這時打開蟹腿,裡面是一條條的蟹肉,猶如松針,很容易便可以取食。這據說是松葉蟹名稱的由來。除鳥取縣外,日本的福井縣、兵庫縣、青森縣、新瀉縣等地也盛產松葉蟹。
松葉蟹簡直渾身是寶,蟹黃、蟹腿乃至蟹身肉都可作為食材,且適合幾乎所有的料理方式。常見作法的除了刺身和壽司外,將蟹黃蟹肉一併剔放在蟹頭蓋裡,放在小爐上慢慢燒烤,也是非常美味和具有情調的做法。在全蟹宴裡,就有一道慢火烤松葉蟹殼,看著蟹殼裡冒出香氣泛起細密的小泡沫,就胃口大開。房間裡香味滿屋,蟹膏的鮮味在口腔中回味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