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帶娃招誰惹誰了?這三點優勢,媽媽甘拜下風,爸爸別再缺席

2020-08-26 Matt老師家庭教育

Hello,我是Matt,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堅持科學育兒、理性育兒。

這次和大家聊的話題是:為了孩子父親別再缺席


「喪偶式」教育、「詐屍式」教育、以及「爸爸帶娃活著就好」,這些形容父親在家庭教育中所扮演角色的代名詞,近幾年在網絡上成為了熱議話題。所有父親們都背上了一個「父之過」的罪名。

有很多媽媽也曾經向我抱怨,「就我們家那位,想讓他管管孩子比登天還難。」、「孩子從小到大都是我帶起來的,指望老公根本不可能。」、「讓他看孩子,孩子也是受罪。」

這麼多怨言並非是空穴來風,的確有那一些人沒有盡到父親的責任,但也不能「一棍子打死一船人」,還是有很多優秀的父親在任勞任怨的照顧那個小家裡的每一個人,全心全意地做一個合格的爸爸。

爸爸帶娃也不是只有「活著就好」,應該客觀看待這個問題,媽媽覺得不好的方式,或許還有意想不到的好處,只不過這需要時間的驗證。


matt老師講案例

前兩天北京下大雨,雨後空氣品質非常好,難得有一個藍天白雲的大晴天,我帶著兒子在樓下的小廣場上玩,下了一夜的雨,廣場上一塊一塊積滿了小水坑。這對於孩子來講就是天然的最佳玩具,沒有哪個孩子不喜歡踩水的。我兒子也是這樣,看見水坑就非得要踩上一腳,然後開心的大笑。

這回小廣場上的水坑一個接著一個的,這樣兒子興奮起來,使勁地跳起來重重的落在水坑上,濺起的水花弄的從鞋上到腿上,最後濺到臉上和頭上,可就這樣也沒有影響孩子開心的心情,最後,又來了兩個小朋友,三個孩子一起在水坑上跳來跳去。

我在旁邊看著也樂得舒服,可回家之後,被老婆一通埋怨,我能理解老婆的擔憂,但我更希望看到孩子能夠盡情的玩,這對孩子的成長百利而無一害。當然,好在現在是夏天,溼了衣服很快就幹了,而且回家之後趕緊洗乾淨防止感冒,只要做好這些保護措施,偶爾放縱一下也沒關係。

這只是眾多爸爸帶娃案例中的一個小例,這也是真實發生的事。從類似事件中可以發現,父親帶娃有著特別的方式,從而也會帶來獨特的優勢,而這種優勢或許媽媽們只能甘拜下風。

★★★爸爸帶大的孩子更有主見。

爸爸帶孩子時不太會強迫孩子去做什麼,一般情況都是先徵求意見,或者給孩子選擇的權利,不管父親出於什麼原因的考慮,但這種做法的確可以讓孩子鍛鍊獨立思考的能力。

★★★爸爸帶大的孩子更喜歡挑戰

尤其對男孩,父親大多會放手讓孩子自己玩一些遊樂項目或者做一些有一定難度的事,父親只是在孩子身後為其加油,所以,這樣的孩子相對更勇敢一些,也更喜歡去挑戰。

★★★爸爸帶大的孩子性格都好。

很多爸爸們大大咧咧,看似什麼都無所謂,其實也表現出一種樂觀的性格,跟著這樣爸爸長大的孩子,同樣會具備樂觀的心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處事態度反而更適應現在的社會。

這種優勢的產生有時候並不是刻意去培養出來的,而是爸爸們被認為不靠譜的帶娃方式中慢慢展現出來的,所以,媽媽們在看待一些事的時候也需要換個維度去思考。

另外,在家庭教育中並不是只靠一個人的教育,而是整個家庭成員共同參與的一個事情,所以,當父親帶娃的時候,母親也不能完全不管,也需要母親的配合。


matt老師劃重點

媽媽在家庭教育的位置獨一無二,但獨木難成舟,媽媽需要爸爸的配合,同樣爸爸也需要媽媽的幫助,這樣,在這個家庭環境中才能充滿正能量、才能更好的對孩子實施管教。

所以,爸爸帶娃時,建議媽媽這麼做。

第一,給爸爸充分的信任。

既然放權就充分信任,否則疑神疑鬼、指手畫腳的話,哪個爸爸願意在被呼來喝去中帶孩子,所以,和爸爸溝通充分,交待關鍵事宜,然後就可以完全放手,如果爸爸沒做好,也得要罰。

第二,效果讓時間檢驗。

媽媽不要總對爸爸所做的決定給予否定,或許現在你看不到什麼效果,但不代表爸爸的方法就是錯的,所以,給大家一些時間,讓時間去檢驗,也許真的可以給媽媽帶來驚喜。

第三,清楚自己的角色。

爸爸帶娃是主力時,媽媽就是配角,所以,千萬不要喧賓奪主,搶了爸爸的風頭。任何一個男人心裡都有一個王者的夢,媽媽學會示弱不僅是對孩子,也要對老公。

家庭教育是兩個人的事,並不是完全交給一個人就可以做好實現的,所以,每一位爸爸都要參與到對孩子的教育中,同時,每一位媽媽也要改變對爸爸的看法,共同攜手做好家庭教育。


今天講的是:為了孩子父親別再缺席,我是Matt老師,感謝大家關注,歡迎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父親帶娃招誰惹誰了?這三點優勢,媽媽甘拜下風,爸爸別再缺席
    這次和大家聊的話題是:為了孩子父親別再缺席「喪偶式」教育、「詐屍式」教育、以及「爸爸帶娃活著就好」,這些形容父親在家庭教育中所扮演角色的代名詞,近幾年在網絡上成為了熱議話題。所有父親們都背上了一個「父之過」的罪名。有很多媽媽也曾經向我抱怨,「就我們家那位,想讓他管管孩子比登天還難。」、「孩子從小到大都是我帶起來的,指望老公根本不可能。」
  • 全職媽媽惹了誰?!《原創》
    最近全職媽媽忽然成為一個熱點,全職媽媽不是最近才存在的,是一直都存在。這樣一個群體幾乎完全犧牲了自己的個人愛好,工作發展空間,到底惹了誰?全職媽媽,從古到今一直存在的一個整體。在古代封建社會,女人相夫教子是一種美德,而社會發展到現代社會,居然會有淪落到被人鄙視的地步,是社會在進步還是在退步?全職媽媽中不乏有很多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也有學歷一般但全身心放在照顧自己的小家乃至公婆上。
  • 帶娃不再是媽媽的專利 爸爸的功勞也不可小覷
    讓孩子他爸帶娃一直是很多媽媽不敢嘗試的事情,媽咪帶娃千篇一律,爸爸帶娃千奇百怪。偶爾逮到機會讓爸爸在家哄哄娃,媽媽們在出門半小時後,也得急匆匆地趕回家。為什麼要著急?爸爸帶娃方式獨特,講究活著就行。爸爸帶娃有著自己的理解:如果生孩子不用來玩的,將毫無意義。
  • 「男人本剛,為父則柔」,爸爸帶娃也可以很靠譜,父愛從不缺席
    一個滿是鎧甲的戰士突然間有了軟肋,「男人本剛,為父則柔」,當下社會總是詬病父親,認為男人帶娃就是粗糙和不靠譜,其實作為爸爸除了懷胎十月,他做的不比媽媽少。生活中往往真的是這樣,有些爸爸帶娃真的是很靠譜,只不過是男性們在平日裡不愛表達而已。「我不能給你全世界,但我的全世界都給你」,你以為的粗枝大條的爸爸其實內心比誰都細膩,他們常常都不會去直接表達情感,往往都是藏在每一個行為裡。
  • 媽媽和奶奶誰更適合帶娃?以上兩人不是最佳人選,這個人帶娃更好
    老人帶娃還是寶媽帶娃一直是個兩難的抉擇。以前很多家庭都是老人帶娃,近幾年隨著經濟條件的好轉,出現了很多的全職媽媽,全職媽媽帶娃要面臨很大的經濟壓力。那麼關於帶娃這件事,媽媽和奶奶誰更適合呢?有專家表明,媽媽和奶奶其實都不是最佳帶娃人選,爸爸帶娃更好,帶出的娃更聰明。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爸爸帶娃有幾個得天獨厚的優勢,這幾個優勢媽媽和奶奶也無法彌補。爸爸帶娃能更好的教育孩子。
  • 「牛郎帶著娃會織女」,三個單親爸爸育兒事例,比媽媽帶娃還認真
    說到單親爸爸,我們總會想到一團混亂的帶娃現場。尤其是女孩成長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問題,當然還有經常出現在故事裡的「後媽」。但事實上,單親爸爸群體每年都在增長,他們當中不乏帶娃好手。下面我們就通過中外三個單親爸爸的帶娃神操作,來了解一下!
  • 「我愛媽媽,我不想當媽媽」是自私嗎?不想生娃的女孩招誰惹誰了
    「我愛媽媽,我不想當媽媽」是自私嗎?不想生娃的女孩招誰惹誰了?這就意味著很多女性不願意生娃。雖然「不想生娃」是目前社會的非主流,但是這個群體有繼續增加的趨勢,對於丁克一族,很多人會戴著「有色眼鏡」看待,甚至指手畫腳。前陣子在微博上刷到了一個視頻【生雙胞胎是種什麼體驗?】
  • 怎樣讓又忙又不會帶娃的爸爸,和媽媽一起帶娃
    在中國90%的家庭都是媽媽帶娃,爸爸帶娃全靠心情。每次提到「在家誰帶娃?」這個話題,爸爸們總是很驕傲地回答:「娃兒的事情,都是她媽媽在管」。我從來沒帶過,不會帶娃啊,萬一摔著娃怎麼辦?」…….藉口,統統都是藉口!媽媽們也是為這群老父親操碎了心:「算了,算了,他啥都不會,可別給我添亂了!
  • 爸爸帶娃比媽媽帶娃更合適?專家:爸爸帶出的娃更容易成功
    中國傳統的家庭模式通常都是爸爸在外面努力工作,而媽媽在家中認真帶孩子。所以現在在一個傳統的家庭方式已經延續了很多年,大多數的家庭都以這樣的模式在生活。在教育孩子方面,相對來說爸爸比媽媽還要具有更多的優勢,雖然說很多爸爸在帶孩子的時候不知道該如何面對孩子,實際上爸爸的育兒方式比媽媽還要更適合帶孩子。因為專家也說了,爸爸帶出的孩子更容易獲得成功,今天就來聽一聽小編的分析吧。
  • 誰帶大的娃更優秀?美國10年調查結果出爐:孩子被誰帶關係未來
    這個時候,一些父母會請孩子的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帶娃,可是老人們的受教育程度有限,無法滿足當代小孩的早教需求。 這種情況下,通常都是媽媽們犧牲自己的工作,留在家裡帶娃;爸爸外出工作扛起家庭重任, 而在孩子的世界裡,父親缺位就成了常態。
  • 被爸爸帶大的娃,多半會有三個優勢,很多家庭卻都忽視了
    據中國全職太太統計調查發現,我國有26%的已婚女性成為了全職家庭主婦,絕大多數選擇一邊上班一邊帶娃,家庭教育也都落在了媽媽身上。據中國全職太太統計調查發現,我國有26%的已婚女性成為了全職家庭主婦,絕大多數選擇一邊上班一邊帶娃,家庭教育也都落在了媽媽身上。有人通過抽樣調查後發現,六成~八成的父親在孩子的教育上都是缺席的,而母親成為了主力軍。
  • 爸爸帶孩子的三個優勢,媽媽真的沒法比,老公都應該看一看
    但是媽媽並不是萬能的,在某些方面,再有能力的媽媽都不能替代父親的角色,家庭環境對兒童性格的影響是巨大的,想讓孩子性格更健全,孩子的成長過程少不了爸爸的參與。在育兒方面,爸爸有著媽媽無法替代的優勢由於自古以來形成的「男主外,女主內」觀念,在家庭中由媽媽來帶孩子已經成為絕大多數家庭的選擇。但是由於性別差異,父親與母親給孩子的影響明顯不同。母親的撫幼本能使她更擅長照料,而父親對孩子性格的影響則意義深遠。
  • 爸爸帶了一天娃,結果媽媽崩潰了……
    我和狗狗到底誰是親生滴?孩子和獼猴桃之間的距離,只隔了一個搗蛋的爸爸。誰說鞦韆不能遠程遙控?能讓娃不哭不鬧,就是本事。看來,我只是個擺件。人家還是個寶寶,不是個滑鼠墊子......爸爸帶娃之災難片媽媽在家帶娃,一般是孩子在前面破壞,媽媽在後面負責善後。爸爸帶娃,那是父子同修,有時候你真的稿不懂,到底是丟了一個大人給孩子玩,還是養了兩個孩子。沒有媽媽的家,哪裡還叫家,分分鐘車禍現場啊!
  • 誰帶大的孩子「更聰明」?爸爸還是媽媽?這樣帶娃智商會更高
    更具有冒險精神與媽媽的小心翼翼不同,爸爸帶娃往往大大咧咧,不會在乎一些小細節,也不會因為一丁點小事對孩子有過分的保護欲。相比之下,爸爸帶娃會更開明一些,他們知道孩子需要親身經歷才會更快成長,而這個過程中,爸爸不會給孩子設立太多條條框框,這對孩子鍛鍊思維是非常有好處的。
  • 爸爸臨時帶娃一天,「愛心小發明」獲媽媽點讚,網友:別人家老公
    相比之下,爸爸的帶娃方式看上去有些不靠譜,但是在不追求細節的情況下,這種帶娃方式也是沒有問題的。其實,這也在無形中驗證了一句話:好的發明都是懶人想出來的!今天要說的這個寶爸在接受了臨時帶娃的任務後,就想出了一個愛心小發明。
  • 爸爸帶娃走紅,父子互不幹擾自得其樂,網友:爸爸帶娃活著就行
    爸爸帶娃,如果是從前來說,可能是個很少見的事情,但是現在社會的發展不一樣了,有的時候,帶娃的任務往往必須得由爸爸完成的時候,就會鬧出很多的笑話。不久前,在網絡上有一段視頻的分享,讓很多人表示這就是爸爸帶娃的「下場」。大概是因為孩子媽有事情出門了,所以把孩子給爸爸帶。
  • 孩子誰生的誰來帶?不,共親職教育告訴你,帶娃不是媽媽個人的事
    為了不讓老人操心,在開家長會前,朋友也跟孩子的爸爸約定好,讓他提前點回來幫忙照看孩子。可就在朋友出門的時候,兩個孩子哭著追出來,不讓朋友走。孩子的奶奶看到她背著包,正準備出門,就氣衝衝的跑過來責罵她說:「你不在家裡帶小孩,你去幹什麼?待會兒我還要去跳廣場舞」。雖然聽到這樣的話心裡很不舒服,但是朋友也很禮貌地說了一聲去開家長會就走了。
  • 田亮編辮子手法七年始終如一,爸爸參與帶娃,值得每個家庭學習
    ……其實對于田亮和葉一茜這個家庭,我一直是看好的,並不是因為他們是明星,他們有多優秀,而是覺得田亮的育兒方式,那就是「爸爸參與帶娃」,是值得每個家庭借鑑的。還記得曾經看過一期樊登老師的節目,曾經有觀眾問他:「樊老師,你們家誰負責帶孩子?」
  • 爸爸帶大的孩子,有這三個明顯的優勢!媽媽比不了,還別不信
    其實不少寶媽都是這樣的,孩子基本上都是自己一個人帶大的,現在寶寶都三歲了,家裡的爸爸連獨立帶娃一天的能力都沒有。但是另一種情況是,爸爸也能帶,但媽媽不放心。其實,爸爸帶孩子,會有媽媽帶孩子所沒有的優勢,如果寶媽不給爸爸機會去帶孩子,爸爸永遠沒有機會獨自帶娃,孩子也會失去爸爸帶娃所擁有的優勢。一、經常跟著爸爸的孩子更勇敢我在寶寶小時候就經常跟孩子說,找你爸玩兒去。
  • 原來爸爸帶娃好處這麼多,後悔知道得晚了!
    當男人開始帶娃,多的是你想不到的事。」1、爸爸帶娃優點多多(1)爸爸能和媽媽做得一樣好很多人都覺得爸爸帶娃不靠譜,爸爸是「最沒用的母嬰用品」,其實大錯特錯!為啥不行?因為沒「好好訓練」呀!俺可不是張口就來啊,這是有科學實驗驗證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