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師-易得
人師-難求
近日,看到一篇文章
《小學生講髒話,三年級開始冒頭》。
作者分析了小學生說髒話的幾個原因:
一、網絡
因為網路遊戲裡有很多髒話。
二、好奇
「我靠」,「牛X」,小學生以為是帥氣的表達。
三、模仿
模仿網絡、電視、書籍中厲害的人物說話。
以上原因,當然是有道理。
但是我想換一個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
一、網絡也有很多正面的形象,
為什麼孩子好的不學,壞的倒學得很快?
二、孩子生活環境中,也有不少名言佳句,
為什麼孩子好的不學,壞的倒學的很快?
三、發洩情緒的方式有很多,
為什麼孩子好的不學,壞的倒學的很快?
因為-人之初,性本惡。
學壞的東西,都是順應「動物本性」的,都是很容易的,比如:好吃、貪睡、打架、罵人······
學好的東西,都是克制「動物本性」的,所以很難做到,比如:節食、健身、學習、堅持······
人,雖然自詡是「高級動物」,但畢竟還是屬於「動物」,
所以身上會有很多「動物本性」,稍不克制,就會顯現出來 只是我們察覺不到這是「動物本性」。
人之所以「高級」,就在於「自律」!
越自律的人,越高級;反之亦然。
「人之初,性本惡」,並不是我的捏造,而且早在兩千多年前,儒家荀子就已經提過「性惡論」。
臺灣著名哲學教授傅佩榮老師,也曾說過:
如果你把孟子的「性善」說成「人性本善」的話,正好是比孟子晚50年的荀子所說的孟子的意思。然後荀子對孟子痛加批判,就是一句話:
如果人性本善,為什麼人還要受教育?為什麼需要法律?荀子的質疑是有道理的,但是他把孟子的「性善」說成「人性本善」是一種誤解。
孟子在他的書裡面就講:
堯舜的時代,老百姓吃飽喝足,沒有受教育就接近禽獸。
那怎麼辦呢?給他們教育
所以 - 人之初,性本惡。
只有靠教育,才能變「善」。
再比如「狼孩」現象。
就是因為沒有受教育,所以完全是動物本性,完全都是惡,他身上看得到善嗎?
我給孩子們講「人之初,性本惡「,也是為了讓他們知道受教育的意義,知道為什麼要上學。
所以,我的學生都知道:
受教育越多,人就越高級;
受教育越少,人就越低級。
有了這個正確的方向,他們學習才會主動。
他們就會從內心願意接受教育,認為學習是件好事情,可以幫助自己越來越高級。
沒有學這個道理的孩子,認為教育是被動的聽老師講、聽家長講,學習是件苦差事,早點學完早點解放。
為什麼有些家長說破嘴,孩子都不愛學習?
因為他們說的都是空話、大話,根本觸動不了孩子的內心。
古聖先賢的句子,都是我們中國文化的精華。
只有用這些精華的句子教導孩子,才能直達要害、治標又治本。
END
如果你喜歡,歡迎轉發分享
往期精彩文章:
「人之初,性本惡 」之一:貪吃,是低級動物的本能
「人之初,性本惡 」 之二 -「多睡」「錯睡」是多麼錯誤的睡
「人之初,性本惡 」 之三:玩,也分高級和低級
「人之初 性本惡」之四:教育,就是克制動物本性
」人之初,性本惡「之五: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