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梅家孩子快6個月了,一天吃晚飯的時候,小梅的婆婆主動說讓小梅先吃,她幫小梅抱孩子。小傢伙看到桌上的飯菜就伸手去夠,奶奶看孫子想吃就給他餵了一些肉,沒想到孩子吃得津津有味,那招人稀罕的樣子把婆婆逗得哈哈大笑。
可一旁的小梅看見了,卻非常地生氣,說她的寶寶還不到6個月哪裡能吃得下肉,一把就從婆婆手裡把孩子抱過去了。婆婆說肉燉得很爛,少吃點沒關係的,又沒有多吃,誰知小梅聽了更生氣了,把門摔得很響抱著孩子就出去了,弄得婆婆尷尬極了。
為了寶寶能不能吃除了奶以外的食物,婆媳倆鬧了矛盾,那麼到底誰是正確的呢?
我們都知道,世衛組織是建議寶寶滿6個月才能添加輔食的,小梅可是嚴格按照專家的建議來照顧寶寶的,但是每個寶寶的發育情況畢竟不一樣,國外的很多寶寶4個月就開始添加輔食,況且孩子已經明顯表現出對食物感興趣,婆婆也是出於一片好心,可寶寶的輔食是有講究的,是不能和我們大人吃一樣的食物的。
5個多月的寶寶可以嘗試添加輔食
寶寶長到5個月以後,就開始對牛奶以外的食物感興趣了。即使是完全母乳餵養的寶寶,到了這個月齡也會開始想吃母乳以外的食物。當寶寶出現這幾個特徵時,就可以考慮給寶寶添加一些輔食了。
一、看到大人吃飯時會伸手去抓或者嘴唇動、流口水。
二、每次吃完母乳或配方奶的時候還哭,好像沒有吃飽的樣子。
三、把輔食放到寶寶嘴裡,能把食物順利地吞咽下去不被嗆到。
不過從這個月開始添加輔食不是因為母乳營養不足,也不是用輔食來代替母乳。因為母乳餵養的孩子,如果吃得很好,在這個月營養還是能夠滿足寶寶的生長發育需求的。這個月添加輔食的目的,是為了讓寶寶養成吃乳類以外食物的習慣,刺激寶寶味覺的發育,為將來寶寶斷奶做準備,也為寶寶以後出牙吃固體食物打下基礎,可以鍛鍊孩子的吞咽能力,促進他們咀嚼肌的發育。
那麼寶寶添加的輔食需要什麼樣的標準呢?
給寶寶添加輔食時,也要注意輔食的營養,保證寶寶飲食均衡。寶寶輔食的營養必須符合以下標準:
必須含有維持正常身體機能所需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尤其是維生素、鐵和鈣。這類輔食主要包括蔬菜、水果、菌類等。
必須含有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身體的主要熱量來源。這類輔食主要包括大米、麵包麵條等澱粉,芋頭。
必須含有蛋白質,尤其是必需的蛋白質。這類輔助食品主要包括肉類、魚類、蛋類、乳製品、豆製品等。
根據這些標準,我們可以給寶寶添加這些種類的輔食:
半流質澱粉食品。如米糊或蛋羹,可以促進消化酶的分泌,鍛鍊寶寶的咀嚼和吞咽能力。
蛋黃。蛋黃富含鐵,可以補充鐵,防止嬰兒缺鐵性貧血。一開始餵1/4為宜。可以用米湯或牛奶做成糊狀,1 ~ 2周後用小勺增加一半。
果泥。用勺子把蘋果、桃子、草莓、香蕉和其他水果刮成泥,餵給寶寶,從1小勺到1大勺。注意果汁要現榨現喝,不要把剩下的放在冰箱裡,因為第二天果汁的質量就沒有保證了。
蔬菜泥。土豆、南瓜、胡蘿蔔等蔬菜煮透,然後刮泥餵寶寶,先是1小勺,逐漸增至1大勺。
另外還可以加入魚,如扁魚、黃花魚等,魚多刺少,方便做成魚糜。魚含有高含量的磷脂和蛋白質,肉質細嫩,易消化,適合嬰兒發育的營養需求。注意要買鮮魚。
溫馨提示:給5個月的寶寶餵輔食一定要耐心細緻,根據寶寶的具體情況進行調整餵養。除了由少到多、由薄到厚、由軟到硬、由淡到濃的原則外,還應根據季節和寶寶的身體狀況進行添加。
如果發現寶寶大便異常,應該暫停增加,恢復正常後再增加。此外,在炎熱的夏天和身體不好的時候,不要給寶寶添加輔食,以免引起不適。另外,要特別注意衛生。寶寶的餐具要固定,專用。除了仔細清洗,每天都要消毒。餵輔食時,爸爸媽媽不要用嘴吹,不要用嘴喂,也不要在給寶寶餵前用嘴嚼。這是極其不衛生的,很容易把疾病傳染給寶寶。
【今日話題】
你家寶寶都是幾個月開始添加輔食的呢?
-----------------------
關注【媽咪育兒微課堂】,每天更新一些孕產知識和育兒知識,讓您在育兒道路上少走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