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五大稅類包括哪18個稅種?中國稅收分類大全

2020-12-19 騰訊網

稅收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世界各國都有自己的稅收標準。而稅種指一個國家稅收體系中的具體稅收種類,是基本的稅收單元。按徵稅對象分類,可將全部稅收劃分為流轉稅類、所得稅類、財產稅類、資源稅類和行為稅類五種類型。那麼,不同類型的稅種之間又有哪些區別呢?下面,maigoo小編給大家整理了相關資料,一起來看看了解下吧,希望對你有幫助!

流 轉 類 稅

┃增值稅

定義:增值稅是以商品(含應稅勞務)在流轉過程中產生的增值額作為計稅依據而徵收的一種流轉稅。

稅率:現行增值稅屬於比例稅率,根據應稅行為一共分為13%、9%、6%三檔稅率及5%、3%兩檔徵收率。

┃關稅

定義:指引進出口商品經過一國關境時,由政府所設置的海關向其引進出口商所徵收的稅收。

關稅作用:維護國家主權和經濟利益;保護促進本國工農業生產的發展;籌集國家財政收入。

關稅稅率:不同產品進口關稅的稅率是不一樣的,建議在通關網上查看對應產品的進口關稅稅率。

┃消費稅

定義:以消費品的流轉額作為徵稅對象的各種稅收的統稱,是政府向消費品徵收的稅項,可從批發商或零售商徵收。

徵收範圍:煙、酒、高檔化妝品、護膚護髮品、首飾珠寶玉石、鞭炮焰火、汽油、柴油、汽車輪胎、摩託車、小汽車等。

稅率:消費稅共設置了11個稅目,列舉了25個徵稅項目。實行比例稅率的有21個,實行定額稅率的有4個。共有13個檔次的稅率,最低3%,最高56%。

┃營業稅

定義:對在中國境內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銷售不動產的單位和個人,就其所取得的營業額徵收的一種稅。

稅率:營業稅稅率按照不同行業、類別採用了不同的比例稅率,交通運輸業為3%,出售、出租無形資產為5%,銷售不動產為5%。

所 得 類 稅

┃個人所得稅

定義:調整徵稅機關與自然人之間在個人所得稅的徵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係的法律規範的總稱。

納稅對象:我國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是在中國境內居住有所得的人,以及不在中國境內居住而從中國境內取得所得的個人。

納稅稅率:綜合所得最高稅率為45%;開店、經營所得最高稅率為35%;個人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最高稅率為20%。

┃企業所得稅

定義:對我國境內的企業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組織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徵收的一種所得稅。

納稅對象:包括各類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和從事經營活動的其他組織。

納稅稅率:MaiGoo編輯了解到企業所得稅的稅率為25%的比例稅率,非居民企業為20%。

┃社會保障稅

定義:以企業的工資支付額為課徵對象,由僱員和僱主分別繳納,稅款主要用於各種社會福利開支的一種目的稅。

稅率:交通運輸業稅率為3%;建築工程業稅率為3%;金融保險業稅率為5%;銷售不動產稅率為5%;轉讓無形資產稅率為5%。

財 產 類 稅

┃房產稅

定義:以房屋為徵稅對象,按房屋的計稅餘值或租金收入為計稅依據,向產權所有人徵收的一種財產稅。

稅率:按房產餘值計徵的,年稅率為1.2%;按房產出租的租金收入計徵的,稅率為12%。

┃車船稅

定義: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車輛、船舶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稅法應繳納的一種稅。

稅額計算:車船稅按不同的排氣量繳納不等的稅額,1.0升(含)以下60元至360元;1.0升以上至1.6升(含)300元至540元;1.6升以上至2.0升(含)360元至660元;2.0升以上至2.5升(含)660元至1200元;2.5升以上至3.0升(含)1200元至2400元;3.0升以上至4.0升(含)2400元至3600元;4.0升以上3600元至5400元。

┃城鎮土地使用稅

定義:指國家在城市、縣城、建制鎮、工礦區範圍內,對使用土地的單位和個人,以其實際佔用的土地面積為計稅依據,按照規定的稅額計算徵收的一種稅。

應納稅額計算:全年應納稅額=實際佔用土地面積×適用稅率。

納稅稅率:城鎮土地使用稅採用定額稅率,每平方米土地年稅額為:大城市為1.5至30元;中等城市為1.2至24元;小城市為0.9至18元;縣城、建制鎮、工礦區為0.6至12元。

行 為 目 的 稅

┃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

定義:指對我國境內用各種資金進行固定資產投資的單位和個人,按其投資額徵收的一種稅。

徵稅範圍:凡在我國境內用於固定資產投資的各種資金,均屬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的徵稅範圍。

稅率: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實行差別稅率,具體適用稅率為0%、5%、10%、15%、30%五個檔次。

┃城市維護建設稅

定義:又稱城建稅,是我國為了加強城市的維護建設,擴大和穩定城市維護建設資金的來源,是對有經營收入的單位和個人徵收的一個稅種。

徵稅範圍:MAIGOO小編了解到城市維護建設稅徵收範圍包括城市、縣城、建制鎮以及稅法規定徵稅的其他地區。

稅率:按納稅人所在地市區的7%、縣城/鎮5%、鄉村1%;大中型工礦企業所在地不在城市市區、縣城、建制鎮的,稅率為1%。

┃印花稅

定義:是對合同、憑證、書據、帳簿及權利許可證等文件徵收的稅種。

納稅人:包括在中國境內設立、領受規定的經濟憑證的企業、行政單位、事業單位、軍事單位、社會團體、其他單位、個體工商戶和其他個人。

納稅稅率:購銷合同按購銷金額的0.3%;財產租賃合同按租賃金額1%;借款合同按收取費用按借款金額0.05%;技術合同按所載金額0.3%計算。

┃土地增值稅

定義:是一種當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土地上的建築物及附屬物取得收入後需要繳納的稅費。

納稅對象: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及地上建築物和其他附著物產權、並取得收入的單位和個人。

稅率計算:採取的是四級超率累進稅率,依據土地增值的數額扣除項目金額後進行計算的,未超過50%的,稅率為30%。

┃耕地佔用稅

定義:對佔用耕地建房或從事其他非農業建設的單位和個人徵收的稅。

徵稅範圍:包括納稅人為建房或從事其他非農業建設而佔用的國家所有和集體所有的耕地。

納稅稅率:人均耕地小於1畝的地區每平方米為10-50元;人均耕地超過1畝但不超過2畝的地區,每平方米為8-40元;人均耕地超過2畝但不超過3畝的地區,每平方米6-30元;人均耕地超過3畝以上的地區,每平方米5-25元。

┃契稅

定義:指不動產產權發生轉移變動時,就當事人所訂契約按產價的一定比例向新業主徵收的一次性稅收。

稅率:考慮到中國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各地經濟差別較大的實際情況,契稅實行3%~5%的幅度稅率。

計稅依據:由於土地、房屋權屬轉移方式不同,定價方法不同,因而具體計稅依據視不同情況而決定。

資 源 類 稅

┃一般資源稅

一般資源稅就是國家對國有資源,如我國憲法規定的城市土地。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涂等,根據國家的需要,對使用某種自然資源的單位和個人,為取得應稅資源的使用權而徵收的一種稅。

┃級差資源稅

maigoo網編了解到級差資源稅是國家對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的單位和個人,由於資源條件的差別所取得的級差收入課徵的一種稅。

更 多 稅 種 分 類

┃按計稅依據分類

從量稅:以貨物的數量、體積、重量等計量單位為計稅標準的一種關稅計徵方法。

從價稅:按照貨物的價格為標準徵收的稅種,其稅率表現為貨物價格的一定百分比。

┃按稅收與價格分類

價內稅:指稅款不包含在商品價格內的稅,如消費稅、營業稅、資源稅、房產稅等。

價外稅:稅款不包含在商品價格內的稅,現我國的價外稅只有增值稅一種。

┃按是否獨立徵收分類

正稅指與其他稅種沒有連帶關係,有特定的課稅對象,並按照規定稅率獨立徵收的稅。我國現行各個稅種,如增值稅、消費稅是正稅。

附加稅:指隨某種稅收按一定比例加徵的稅。如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附加等。

┃按稅收收入的支配權限分類

中央稅:指由中央立法、收入劃歸中央並由中央管理的稅種,如我國現行的關稅、消費稅等稅種。

地方稅:指由中央統一立法或授權立法、收入劃歸地方,並由地方負責管理的稅種,如房產稅、車船稅等。

共享稅:若某一種稅收收入支配由中央和地方按比例或按法定方式分享,便屬於中央地方共享稅,如增值稅、印花稅等。

┃按稅收的形態分類

實物稅:指納稅人以各種實物充當稅款繳納的一類稅,如農業稅。

貨幣稅:指納稅人以貨幣形式繳納的一類稅。在現代社會裡,幾乎所有的稅種都是貨幣稅。

┃按管轄的對象為標準分類

國內稅收:指對國境內的本國自然人和法人徵收的,只體現本國政府和本國納稅人徵納關係的稅收。

涉外稅種:按稅收是否涉及到外國政府權益對稅收分類的一種。凡稅收管轄對象僅限於外國自然人和法人的稅種即為涉外稅。

┃按稅率的形式分類

累進稅:根據徵稅對象數量或金額的多少,分等規定遞增的多級稅種。

比例稅:比例稅是對同一課稅對象,不論量的多少,都按同一比例徵稅的稅類,如產品稅。

定額稅:指按定額稅率計徵的各種稅,如鹽稅、車船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耕地佔用稅等。

┃按徵收管理的分工體系分類

工商稅類:指以從事工業、商業和服務業的單位和個人為納稅人的各稅種的總稱。

農業稅類:主要是指農(牧)業稅(包括農業特產稅,現已取消)、耕地佔用稅和契稅。

關稅類:主要是指進出口關稅,以及對入境旅客行李物品和個人郵遞物品徵收的進口稅。

┃按立法性質分類

法律: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車船稅、環境保護稅、菸葉稅、船舶噸稅。

行政法規:增值稅、消費稅、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印花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土地增值稅、車輛購置稅、關稅、耕地佔用稅、契稅。

┃按徵管機關分類

稅務機關負責徵管的稅種:增值稅、消費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資源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耕地佔用稅、土地增值稅、菸葉稅、環境等。

海關負責徵管的稅種:關稅、船舶噸稅以及進出口環節的增值稅、消費稅。

┃按稅率形式分類

◆比例稅種

適用單一比例稅率:菸葉稅、車輛購置稅、個人所得稅。

適用多級比例稅率:企業所得稅、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契稅等。

適用超額累進稅率:個人所得稅。

適用超率累進稅率:土地增值稅。

◆定額稅率表

城鎮土地使用稅、耕地佔用稅、環境保護稅、車船稅、船舶噸稅。

◆比例稅種與定額稅率表聯用

消費稅、資源稅、印花稅、關稅。

*圖片來源攝圖網

相關焦點

  • 截至今年8月初,我國18個稅種中已有11個稅種立法
    截至8月初,我國18個稅種中已有11個立法,除了最新通過的這兩部稅法外,還包括車輛購置稅法、車船稅法、船舶噸稅法、個人所得稅法、耕地佔用稅法、環境保護稅法、企業所得稅法、菸葉稅法、資源稅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規定,「稅種的設立、稅率的確定和稅收徵收管理等稅收基本制度」只能制定法律。
  • 我國稅法所有稅種計算公式大全(務必收藏!2020年最新版)
    我國一共有哪幾種稅?按稅種分分為四大類有28個稅種,:1.流轉稅類。包括7個稅種:(1)增值稅;(2)消費稅;(3)營業稅;(4)關稅;(5)資源稅;(6)農業稅(含農業特產稅); (7)牧業稅。這些稅種是在生產、流通或服務領域,按納稅人取得的銷售收入或營業收入徵收的。2.所得稅類。包括3個稅種:(1)企業所得稅;(2)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3)個人所得稅。這些稅種是按照納稅人取得的利潤或純收入徵收的。3.財產稅類。
  • 走向稅收法治:我國稅收立法的回顧與展望
    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揭開了改革開放的序幕,也開啟了中國恢復法治並逐步邁向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新時期。伴隨著國家治理法治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我國的稅收立法也呈現出以落實稅收法定原則為主要特徵的法治化趨勢。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稅收法治化進程進入了快車道。
  • 中國現行稅種稅率表一覽 中國現行稅種稅率表有哪些
    中國現行稅種稅率表一覽 中國現行稅種稅率表有哪些  稅種(稅收種類的簡稱),構成一個稅種的主要因素有徵稅對象、納稅人、稅目、稅率、納稅環節、納稅期限、繳納方法、減稅、免稅及違章處理等。
  • 營利非營利分類管理下民辦學校稅收問題與建議
    立足於法律法規和現有的教育稅收政策文本,本文重點圍繞與民辦學校辦學相關的增值稅、進出口稅、企業所得稅、城鎮土地使用稅、房產稅、印花稅、契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土地增值稅、耕地佔用稅等10個稅種進行梳理,尋找民辦學校稅收政策理論和實踐的破解口。
  • 稅收實體法與稅收程序法—2020年全國稅務師職業資格考試名家輔導
    (四)稅收實體法的類型主要包括:(五)稅收實體法的要素主要包括:1.納稅義務人(1)概念納稅義務人簡稱「納稅人」,是稅法中規定的直接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④分類稅目一般可分為列舉稅目和概括稅目。A.列舉稅目列舉稅目就是將每一種商品或經營項目採用一一列舉的方法,分別規定稅目,必要時還可以在稅目之下劃分若干個細目。
  • 稅收立法提速,財稅專家呼籲制定《稅法總則》
    近日隨著增值稅、消費稅兩大稅種立法徵求意見稿公布,中國稅收立法進程明顯加快,力爭2020年完成稅收法定任務。目前中國18個稅種目前已經制定了9部法律,其他多部稅收法律草案也已進入立法程序。2017年我國《民法總則》頒布,從民法通則到民法總則,一字之變更彰顯了時代精神和時代特徵,這對我國《稅法總則》的制定產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目前主要稅種將實現立法,為何還要制定《稅法總則》?
  • 談談房地產上的稅種和稅收
    我國目前在房地產方面大概有這樣的幾個稅種:一是房產稅、二是契稅、三是土地增值稅、四是城鎮土地使用稅,五是耕地佔用稅,業內有人將其稱為「房地產的五虎上將」。
  • 稅收凸顯經濟平穩向好——2018年稅收增長背後的中國經濟
    來源:中國財經報  財政部日前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2018年1-12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的稅收收入156401億元,同比增長8.3%;非稅收入26951億元,同比下降4.7%。  「總體上看,2018年稅收增長是我國經濟運行平穩向好的突出表現。
  • 中國的稅|「十四五」:現代稅收制度精耕細作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下稱「《建議》」),對「十四五」時期的中國的稅收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據此,我們可以展望「十四五」時期中國的稅收。現代國家的財政收入主要是稅收,因此只要說到財政,就可以認為包括了稅收。當將「稅」從財政中提出來與「財」並列時,稅收工作的重要性無疑進一步加強。2020年5月18日公布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已經提出,加快建立現代財稅制度。 《建議》更大的不同,是將「財稅」與「金融」放在一起。財稅與金融本來就有很密切的關係。
  • 史丹:我國油氣行業稅費現狀與改革建議
    史丹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本文為史丹主持的《我國能源行業稅費及國際比較》課題研究報告中的部分內容。我國現行的稅類有五種:流轉稅類、所得稅類、資源稅類、財產稅類、行為稅類,共有18個稅種: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關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資源稅、耕地佔用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土地增值稅;房產稅、契稅、車船稅、城市房地產稅、車船使用牌照稅和船舶噸稅;印花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等。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稅制進行了三次重大改革。
  • 論我國地方稅體系的完善
    從一些國家和我國的實踐看,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間對稅收的分配大致可以歸納為分成制、包幹制、分稅制三種模式:  稅收收入分成制就是將各級政府組織的全部稅收收入作為一個整體,再根據一定的標準確定中央和地方收入的分成比例,它一般包括總額分成、分類分成、增收分成三種形式。
  • 收藏|18個稅種,2021年最新最全的稅率表來了,趕緊學習吧~
    04印花稅印花稅是對籤訂的合同徵收的稅種,包含5種稅率:05城建稅等附加稅費附加稅是對增值稅、消費稅附徵的一種稅費,包括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後兩者屬於費),稅率分別是:06消費稅消費稅是對特殊的消費品在生產、批發、零售環節徵收的稅費。
  • 【澎湃新聞】中國的稅|「十四五」:現代稅收制度精耕細作
    本文作者:楊志勇,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人大財稅研究所兼職研究員《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下稱「《建議》」),對「十四五」時期的中國的稅收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據此,我們可以展望「十四五」時期中國的稅收。
  • 淺析中國入世後涉外稅收政策的調整
    依據以上原則來分析中國現行稅制,有必要對進出口稅收政策、所得稅、關稅等一系列稅收政策進行調整。這種優化稅收的調整、改革要有總體規劃,分步驟實施,逐步建立起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國際競爭大環境要求的完善、高效的稅收調節體系。
  • 中國歷史上稅收的起源及變遷
    稅收,歷史上又稱租稅、捐稅或賦稅,是國家的產物。按照馬克思主義的國家學說,稅收是伴隨國家的起源而起源,隨著經濟的發展而發展。稅收和國家一樣,是個歷史的範疇,存在於社會發展的一定階段。01國家的起源原始社會生產力低下,共同勞動,共同生活。
  • 我國現行18種稅種及納稅人整理,記不清的你,收藏備用吧
    我們需要做的是:了解我國稅制,積極納稅,支持社會主義建設。那麼作為稅務會計更是需要了解我國現行的18種稅種,只有這樣,才能幫助老闆和自己做好節稅工作,幫助公司在合理的範圍內省錢。我國現行18種稅種及納稅人有哪些
  • 農業稅收徵解會計科目
    對農業稅收徵解業務內容的資金佔用和資金來源所作的分類。根據資金來源的不同渠道,資金運用的不同過程,資金結存的不同表現形態,劃分為資金來源、資金運用、資金結存三個一級科目,又稱總帳科目,它起著反映資金活動總括情況的作用。在一級科目下,根據工作需要,可設置二、三級科目,又稱明細科目。
  • 我國稅制的「前世今生」
    1950年7月,國家對稅收作了進一步調整,調整的內容主要包括:減並稅種,把房產稅和地產稅合併為城市房地產稅;決定薪給報酬所得稅和遺產稅暫不開徵;減並貨物稅和印花稅目,將貨物稅原定1136個徵稅品目簡併為358個品目,印花稅由原定30個稅目簡併為25個。同時調低稅率,增加所得稅級距,把鹽稅、所得稅、貨物稅和房地產稅的某些稅率調低。
  • 「稅收法定」不能「瘦身」 立法良性互動凸顯中國式立法民主
    草案三審稿中將「納稅人、徵稅對象、計稅依據、稅率」四個重要稅收要素刪除,僅保留了「稅種的開徵、停徵」,引發人大代表和專家學者們擔憂:這一改動是否會給「稅收法定」帶來彈性空間?  記者從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主席團獲悉,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建議,根據代表意見,將立法法修正案草案中「稅種的開徵、停徵和稅收徵收管理的基本制度」這一法定事項的表述,修改為「稅種的設立、稅率的確定和稅收徵收管理等稅收基本制度」。  此間評論認為,全國人大代表的建議和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的報告凸顯了「中國式立法民主」,反映出科學立法、民主立法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