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鹿城區公共泊位管理中心服務大廳,受理櫃檯電腦背面貼著有關退卡流程的公示
位于振甌路的甌海公共自行車辦卡窗口
眼下,進入溫州市場的共享單車品牌越來越多,和公共租賃自行車一樣,成了方便公眾短距離出行和公共運輸接駁換乘的交通工具。
今年4月,共享單車進駐我市。最近幾個月,每個月都有大量市民辦理公共自行車借用卡退卡業務。公共自行車退卡是否方便?日前,記者邀請3名市民陪同,分別跑了三家單位辦理該手續。
鹿城:
顯眼位置公示辦事流程
辦理退卡用時三分鐘
市民王先生的市民卡中有300元的公共自行車押金,由於要調離溫州去外地工作生活,他打算將押金取出來。
近日,記者陪同王先生到位於市區吳橋路92號的鹿城區公共泊位管理中心體驗了退押金的過程。
當天,記者和王先生一進入服務大廳後,發現牆上和受理櫃檯電腦背面都貼著有關退卡流程的公示,列明本人辦理和他人代辦的條件和操作程序。
工作人員問清王先生來意後,便要求他出具身份證和市民卡,進行核對後,讓王先生在退款手續單上簽字。此時,窗口的另一名工作人員幫助複印身份證。複印完畢後,工作人員將300元押金和身份證等物品交還給王先生。
記者發現,退押金的整個流程前後只用了三分鐘。
「已經非常方便了,不過要是能實現手機端或網頁端辦理,就更好了。」王先生這樣說。
龍灣:
辦事窗口現金不夠
拿押金還得再跑一趟
龍灣區公共自行車服務中心位於該區永寧東路38號,就是龍灣河泥蕩公園北門,由兩排簡易棚搭建而成。
8月4日上午11時左右,記者和市民陳女士向該中心窗口工作人員說明,要辦理公共自行車退卡手續,但押金單已丟失。
工作人員說:「出示身份證便可。」
「不需要市民卡、押金單和身份證複印件嗎?」記者問道。
「有帶的話最好,沒有的話也沒關係。只要帶上身份證,我們會幫你複印的。」工作人員這樣回復。
不過,該工作人員說,由於當天窗口缺少現金,目前只能先登記,要待工作人員去銀行取了錢之後,大概要等上兩三個工作日,再前來提取押金。
對此,陪同記者的市民陳女士說:「拿著身份證就可以辦理退卡,確實非常方便了,但這個窗口沒有做好現金儲備,讓老百姓多跑上一趟,有些不應該。這些細節需要改進。」
甌海:
窗口的複印機是「擺著看看的」
複印資料得去周邊複印店
甌海公共自行車辦卡點位於甌海區振甌路44弄1號。
8月4日下午3時30分,記者和市民周先生前去體驗。該辦卡點沒有正式的辦事大廳,只有一個對著小巷的窗口,窗口邊掛著一塊「溫州市甌海區車輛停泊開發服務有限公司」的牌子。
窗口內坐著一名工作人員,市民只能站在窗口外與工作人員交流,沒有坐的地方。由於窗口比較小,有一半還被玻璃窗擋著,辦理業務時市民需將身體探進窗口,彎著腰寫字,非常不方便。
記者詢問窗口工作人員辦理退卡的流程,得知需要提供身份證、公共自行車卡(或市民卡)以及押金單。
記者稱押金單已經丟失,該工作人員回覆:「如果收據丟失,需要持卡人的身份證正反面複印件。」
「複印件我沒帶,可以在你這裡複印嗎?」記者詢問。
「不行,你要去外面複印。」工作人員回復。
「你這裡不是有複印機嗎?」記者指著窗口內的一臺複印機說。
「這個就是擺在這裡看看的。」該工作人員這樣回復。
隨後,記者用手機軟體搜索附近的複印店,發現最近的也要走上四五百米。
據記者了解,甌海區辦理公共自行車退卡共有兩個地方,除了振甌路這個窗口外,市民還可前往位於甌海區審批中心二樓的市民卡中心,該中心辦理退卡就比較方便,可免費提供複印服務。
對此,周先生說:「窗口單位要儘量給辦事群眾提供方便,這個窗口明明有複印機,還讓群眾去外面複印,這麼熱的天來回跑,真是不方便。」
共享單車動動手指,幾秒鐘退回押金
今年4月起,隨著摩拜、永安行、ofo、天天騎等共享單車亮相溫州街頭,不僅市民的出行方式發生著悄然變化,共享單車與公共自行車間的博弈也愈加激烈。
以鹿城為例,該區最近每個月都有將近3000個公共自行車退卡業務需要辦理,其中6月份2928張,但新增的卡只有470張。
在採訪中,有多名市民說,寧願花一元騎單車也不願騎免費的公共自行車,其主要原因是共享單車擁有更為方便的租借模式和更加舒適的騎行體驗。
僅從「摩拜」單車退還押金方面來看,市民只需進入摩拜app,在「我的錢包」中選擇退還押金選項,動動手指幾秒鐘內就可拿回押金。
【記者手記】
從細節看服務,從數據看民意
公共自行車退卡,這是一件民生小事。以管窺豹,這件小事可以看出辦事機構有沒有把老百姓放心上。
窗口沒現金,群眾還要改天再跑一趟。有可能這只是窗口當天的一個小意外,但為什麼沒有應急預案呢?300元不是大數目,有沒有解決辦法呢?把這個小意外的後果讓群眾去承擔,畢竟不是最佳方法。
明明擺放著複印機,卻不能複印。辦卡點既然有複印機,為何要讓群眾去外面複印?如果複印機是壞的,為何不及時修理?壞的複印機擺著是何用意?是資金不足還是為了應付上級檢查?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服務百姓只有抓細、抓小、常抓不懈,才會讓百姓對政府工作打心眼裡認可。
「最多跑一次」改革要落地見實效,關鍵是推進「網際網路+政務服務」,打破「信息孤島」和數據壁壘,實現數據信息互聯互通,真正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和企業少跑腿甚至不跑腿。從公共自行車退卡這件小事來講,有關部門能否再想想辦法,做到最大程度的便企利民。
記者:杜一川 周俊朗
實習生:陳瑤瑤 周澤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