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羊網記者程行歡
廣州公共自行車已經在15日零時起停止了運營。今日(15日),記者來到金沙洲服務網點了解到,從13日宣布這一消息起,已經有用戶陸續來到網點退押金。「BRT沿線就居多,來這裡退押金的就比較少。」該網點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根據公布的退押金的流程,需要帶齊本人身份證、羊城通和押金收據三者,缺一不可。不過如果押金收據丟失了,也不要緊,「我先給您掛失,掛失後再退押金,一樣可以把錢退還。」現場工作人員告知,至於押金退到什麼時候,「以看公司的通知為準,但我們會確保每個人都能退掉。」
在金沙洲的橫沙、潯峰崗等地鐵站周圍,記者在現場看到去年升級改造的公共自行車樁看上去還很新,但已經空無一車,邊上偶爾停著一兩輛摩拜和ofo小黃車。對於這些設備的處置,廣州公共自行車運營管理有限公司方面向記者表示,目前主要工作集中在退還押金,後續還有很多事項要處理,設備的具體處置方案還最終沒確定,而未來員工安置也暫時沒有確定,但會依法依規同時徵求職工意見,妥善安排,保護好職工權益。
相關連結:
廣州公共自行車輸在哪裡?
根據媒體曾經披露的信息,為打造低碳交通,廣州相關部門曾計劃在「十三五」期間,於2016年實現投入3萬輛公共自行車。
不過,啟動於2010年的廣州公共自行車計劃並沒有迎來爆發的這一刻。
2014年,以ofo、摩拜為代表的共享單車出現,最後成為騎行共享經濟的創新模式,迅速風靡全國。
與共享單車比,廣州公共自行車的優劣在哪裡?
●價格
公共自行車在最初價格上是具備優勢。在最初租車費用上,公共自行車首個1小時內免費租用;1小時以上至2小時(含),收取1元租車服務費;而摩拜、ofo等最初價格主要為1元1小時。
●便捷
在借車還車以及電子支付的便捷性上,公共自行車處於下風——不僅需要押金、辦卡,還要在固定地方借車還車。
為了提高競爭力,廣州公共自行車運營管理有限公司曾對BRT沿線區域公共自行車服務點的舊款公共自行車鎖樁系統、配套的設施設備及自行車進行升級和改造,在支付方式上也有所調整,市民可通過羊城通、微信、支付寶、公共自行車App等多種支付模式實現租車,在計價方式上也進行了調整,但並沒有帶來明顯的變化。
●數量
在投放數量對比上,共享單車在資本的介入下也更佔優勢。以廣州官方公布的數據,在2017年8月份禁止投放之前,廣州的共享單車已經達到80萬輛。而2016年廣州相關部門計劃投入的公共自行車為3萬輛。
●資本
同樣就在2016年,共享單車市場百花齊放,全國各種共享單車品牌多達30餘家,覆蓋城市從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一路向全國一、二線城市迅速蔓延。資本力量也強勢介入。據不完全統計,僅2016年披露融資的車企就達11家,入局資本超30家,下半年行業總融資超30億元。
而廣州公共自行車在資金上的投入,截至發稿記者並沒有得到相關部門的回覆。不過,根據廣州市政府在2015年9月公布的《廣州市公共自行車系統管理辦法》顯示,公共自行車系統的前期建設及設備購置費用由市、區兩級財政資金按一定比例出資,具體由市政府統一確定。而同年廣州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的財政預算調整中有1.2億元是「公共自行車項目提升推廣資金」。
編輯:木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