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26 12:41 |浙江新聞客戶端 |通訊員 金利珍 馨文
「隨著共享單車的迅速進入,公共自行車用車量日益下降,故此決定停止運行。」近兩天,一則關於永嘉縣甌北公共自行車停止運營的公告,引發熱議。公告稱,從2月10日起,甌北公共自行車將全面停運。在甌北,昔日「一車難求」的公共自行車,如今卻鮮有人問津,「敗給」共享單車了。
停運公告發布 市民排隊退押金
1月25日,位於甌北綜合執法局的公共自行車管理辦公室裡,記者看到數十名市民排隊登記,申請退回300元公共自行車押金,辦公室的玻璃門前貼著一張大大的停運公告。
「怎麼就停了,很可惜!」對即將停運的公共自行車,前來退卡的黃先生深感惋惜:「車子騎起來很舒服,而且騎一個小時不收費。」不少市民對甌北公共自行車退出市場感到遺憾,有市民對工作人員說:「你們的車比那些共享單車好多了,而且不隨意停放。」工作人員無奈搖了搖頭。也有市民表示,公共自行車必須到樁位停放,沒有共享單車方便,這也是輸給共享單車的一大原因。
記者看到不遠處的一處停車點,幾輛公共自行車孤零零擺放在站臺,站臺的中控系統也沒有開機。有的車輛長時間無人使用,車鎖鏽跡斑斑,樁位上貼滿小廣告,自行車在寒風細雨中顯得很落寞、蕭條。
據了解,目前甌北持有公共自行車卡的用戶還有1300來人,持卡人可在2月12日前帶本人身份證、用戶卡(包括市民卡)及辦卡收據,到甌北公共自行車服務中心退回押金及辦理銷戶手續。如有市民遺失了辦卡收據,可以攜帶身份證和用戶卡(包括市民卡)前來籤署一個收據丟失承諾書即可。
共享單車「搶灘」 公共自行車陷入了尷尬
為解決市民「最後一公裡」問題,2014年甌北公共自行車投入使用,一共設有40多個點,上千個車樁,自行車將近1000輛。首批公共自行車一推出就被熱捧,每天一大早就被「一搶而空」。一時間,滿大街的「橙色」公共自行車成為甌北一張靚麗的名片,受到市民的稱讚和追棒。
公共自行車採用「政府主導,企業運管」的管理模式,這幾年一直由蘇州東大金點物聯科技有限公司在管理。該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摩拜、OFO、哈羅等共享單車「搶灘」甌北以來,遍布街頭,無論數量還是便捷程度,共享單車給公共自行車帶來了不小的衝擊。
「從甌北有了共享單車以來,公共自行車再也沒有辦過一張新卡,從此公共自行車陷入了尷尬境地,而且每天都有三三兩兩的市民前來退卡。」這位負責人說,甌北公共自行車最高峰時每月的使用量達2萬多人次,受到共享單車的衝擊後使用量慢慢下滑,到現在每月的使用量不足6000人次。目前,甌北的共享單車超過5000輛,數量還在上漲,公共自行車除去遺失、損壞的,現在還有700多輛能正常使用。與共享單車相比較而言,那700多輛公共自行車存在的意義並不大。因此,政府決定停止運營公共自行車。
運營成本太高昂 市民每騎一次要投入35元
甌北街道的副主任湯裕銓說,隨著共享單車的進入,甌北的公共自行車使用率很低。公共自行車是承包給公司代為運營,根據合同,甌北街道平均每月要支付公司14萬元的運營費。依據公司提供的數據,現在甌北的公共自行車每月使用次數為4000多次,也就是說,市民每騎一次,政府就要投入35元左右,這個成本太過高昂。
「如果不停止運行,這些自行車有一部分是需要更換的,每輛要1000來元,更新100輛就是10來萬元。」湯裕銓說,在甌北街道辦事處領導班子看來,繼續維持公共自行車的性價比太低,相當於資源浪費。
每月省下14萬 部分用於治理共享單車
如果停止運行公共自行車後,每個月就能省下14萬元,接下來,他們還會跟治堵部門對接,在春節後,逐步處置遺留下的停放點及車樁,空出來的地方具體用途還未確定,但考慮到地段等原因,不太可能用於停放共享單車。湯裕銓透露,他們計劃把這些錢拿來改善公共運輸,重頭是「社區巴士」項目,還有一部分經費會用來整治泛濫成災的共享單車。
他說,現在甌北每一個村居都停著各式各樣的共享單車,對交通造成不小的影響,共享單車的整治工作已被納入今年的工作計劃,劃單車停放區位、制訂針對違規企業的強制措施,都會被提上日程。
上塘情況不同 公共自行車仍將正常運營
優勝劣汰是市場不變的法則,甌北的公共自行車即將完成它的歷史使命。但記者了解到,上塘的公共自行車還照常使用。
那麼,上塘的情況如何呢?上塘公共自行車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從2015年開始,上塘公共自行車的使用率逐漸在增加,最高峰每月達10萬多次,2016年全年使用達到91萬多次,2017年下降至75萬多次,仍居於較高的水平,這與甌北的情況截然不同,所以上塘城區的公共自行車仍將正常運營。
151694166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