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了解各類金屬陶瓷

2021-02-14 粉體圈

如今,能源、信息、材料已成為人類現代文明進步的標誌,而材料更是人類賴以生存和得以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繼金屬、陶瓷、高分子材料以後,金屬陶瓷材料正以其卓越的性能、繁多的品種和廣泛的用途進入各行各業。金屬陶瓷材料具有比強度高、比模量高、耐磨損、耐高溫等優良性能,在眾多場合已被作為新材料的代名詞,成為現代高新技術、新興產業和傳統工業技術改造的物質基礎,也是發展現代國防所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把金屬陶瓷材料作為高技術發展的一個重要領域。

金屬陶瓷是由陶瓷硬質相與金屬或合金粘結相組成的結構材料。從金屬陶瓷英文單詞Cermets來,是由Ceramic(陶瓷)和Metal(金屬)結合構成的。金屬陶瓷既保持了陶瓷的高強度、高硬度、耐磨損、耐高溫、抗氧化和化學穩定性等特性,又具有較好的金屬韌性和可塑性。由於「金屬陶瓷」和「硬質合金」兩個學科術語沒有明確的分界,所以具體材料也很難劃分界線,所以從材料組元劃分,「硬質合金」也歸於「金屬陶瓷」。

金屬陶瓷的特點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金屬對陶瓷相的潤溼性好

金屬與陶瓷顆粒間的潤溼能力是衡量金屬陶瓷組織結構與性能優劣的主要條件之一。潤溼能力愈強,則金屬形成連續相的可能性愈大,金屬陶瓷的性能愈好。

(2)金屬相與陶瓷相應無劇烈的化學反應

金屬陶瓷製備時如果界面反應劇烈,形成化合物,就無法利用金屬相改善陶瓷抵抗機械衝擊和熱震的性能。

(3)金屬相與陶瓷相的膨脹係數相差不會過大

金屬陶瓷中的金屬相和陶瓷相的膨脹係數相差較大時,會造成較大的內應力,降低金屬陶瓷的熱穩定性。

金屬陶瓷材料的製備方法主要包括熱壓法、粉末燒結法及浸漬法,具體過程如下圖3所示。

氧化物基金屬陶瓷是以氧化鋁、氧化鋯、氧化鎂、氧化鈹等為基體,與金屬鎢、鉻或鈷複合而成,具有耐高溫、抗化學腐蝕、導熱性好、機械強度高等特點。這裡介紹一下Al2O3-Cr系金屬陶瓷

Cr與Al2O3之間的潤溼性並不好,但金屬鉻粉表面容易生成一層緻密的Cr2O3,因此可通過形成Al2O3-Cr2O3固溶體來降低他們之間的界面能,改善潤溼性。為了使金屬鉻部分氧化,工藝上常採取的措施有:燒結氣氛中引入微量的水汽或氧氣、配料中使用一部分Al(OH)3代替氧化鋁、在配料中用一部分氧化鉻代替金屬鉻等。Al2O3-Cr金屬陶瓷所用原料是純度為99.5%的α-Al2O3和純度為99%的電解Cr粉,將Al2O3和Cr粉共同幹磨或溼磨至必須的粒度組成,其可以用任何一種成型方法成型。

碳化物基金屬陶瓷。以碳化鈦、碳化矽、碳化鎢等為基體,與金屬鈷、鎳、鉻、鎢、鉬等金屬複合而成,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耐高溫等特點。這裡介紹一下碳化鈦(TiC)基金屬陶瓷。

碳化鈦(TiC)具有高熔點、高硬度和高彈性模量以及良好的抗熱震性和化學穩定性,且其高溫抗氧化性能僅低於碳化矽。碳化鈦是硬質合金的重要原料,因此在結構材料中作為硬質相而被廣泛用作製作耐磨材料、切削刀具材料、機械零件等碳化鈦基金屬陶瓷,是一種由金屬或合金同碳化鈦陶瓷相所組成的非均質的複合材料,它既保持有陶瓷的高強度、高硬度、耐磨損、耐高溫、抗氧化和化學穩定性等特性,又有較好的金屬韌性,正是由於這些優良的物理化學性能使得碳化鈦基金屬陶瓷備受關注。

1956年美國福特汽車公司發現在TiC-Ni基金屬陶瓷中加入Mo後,可以改善Ni對TiC的潤溼性,大大提高合金強度。1971年Kieffer等人發現在TiC-Mo-Ni系金屬陶瓷中添加TiN,不僅可顯著細化硬質相晶粒,改善金屬陶瓷的室溫和高溫力學性能,而且還可大幅度地提高金屬陶瓷的高溫耐腐蝕和抗氧化性能,因此國內外對碳氮化鈦基[Ti(C,N)]金屬陶瓷非常重視,進行了深入系統的研究。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Ti(C,N)基金屬陶瓷獲得了迅速的發展,世界各國硬質合金生產廠家先後推出了系列的Ti(C,N)基金屬陶瓷刀具。30多年來,隨著粉末冶金技術的發展,成分的演化趨於穩定,燒結技術不斷更新,粉末粒徑不斷細化,Ti(C,N)基金屬陶瓷發展到一個比較成熟的階段。在日本,近年來Ti(C,N)基金屬陶瓷材料已佔可轉位刀片的30%,我國在「八五」期間也研製了多種Ti(C,N)基金屬陶瓷刀具,而有部分上市產品,但性能欠穩定。進入21世紀,諸多企業和科研院所加大了研究力度,取得了長足進步,但與國際先進水平仍有一定差距。

硼化物陶瓷是間隙相化合物,硼和硼之間可形成多種複雜的共價鍵,同時,硼又與許多金屬原子可形成離子鍵,這一特點決定了硼化物具有高熔點、高硬度、高耐磨性和高抗腐蝕性能,因此被廣泛應用於硬質合金材料、耐磨材料、耐腐蝕材料及耐磨耐蝕的機械零件。在硼化物陶瓷材料中,TiB2、ZrB2和CrB2等二元硼化物因其性能優異而被認為是最有希望得到廣泛應用的硼化物陶瓷,但由於TiB2等二元硼化物陶瓷和金屬基體容易發生強烈的化學反應,會導致燒結性能惡化。經過多年研究,其實用化程度雖然在不斷提高,但是與普通的碳化物基硬質合金相比,這類硬質材料的強度及斷裂韌性值低,用作結構材料還存在很多問題。

直到上世紀80年代,日本開發了一種稱為原位反應液相燒結三元硼化物的新型燒結工藝,成功地研製出了Mo2FeB2、Mo2NiB2、WCoB等三種三元硼化物基金屬陶瓷。其中以Mo2FeB2為陶瓷相的材料具有很好的耐磨性;以Mo2NiB2為陶瓷相的材料有很高的耐腐蝕性;以WCoB為陶瓷相的材料有很好的高溫性能。

我國在近幾年才開始研究三元硼化物金屬陶瓷,目前主要集中對結構、性能和製備的研究,在工業領域的實際應用方面的研究還有待進一步深入。目前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

(1)由於三元硼化物金屬陶瓷主要以鉬粉、硼鐵合金粉以及鎳粉、鉻粉為主要原料,生產成本高;

(2)所製備的三元硼化物金屬陶瓷性能的可靠性和重現性差。

(1)切削加工領域

金屬陶瓷刀具都具有高的硬度、紅硬性和耐磨性、在高速切削和幹切削時表現出優異的切削性能,在相同的切削條件下,金屬陶瓷刀具的耐磨性遠遠高於普通硬質合金。

(2)航天航空工業方面

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人們就開始了TiC-Ni系金屬陶瓷在噴氣發動機的葉片用高溫材料的研究,但在燒結時由於鎳不能完全潤溼TiC,發生TiC顆粒聚集長大,導致材料的韌性很差,結果未達到作耐熱材料使用的目的。TiC本身具有高硬度、高熔點、低比重、好的熱穩定性,而金屬銅具有優異的導電、導熱性能和良好的塑性,有TiC和金屬銅組成的TiC/Cu複合材料綜合了兩者的優異性,具有作為導電、導熱材料、耐磨材料及火箭喉襯用材料的應用價值。

(3)其他方面的應用

金屬陶瓷複合塗層能改變金屬基體外表面的外貌、結構和化學組成,並賦予基體新的性能。金屬陶瓷複合塗層既有金屬的強度和韌性,又有陶瓷的耐高溫等優點,是一種優異的複合材料,它已成功地應用航天、航空、國防、化工、機械、電力和電子等工業。

內襯金屬陶瓷複合管具有比內襯陶瓷複合管更優異的性能。用自蔓延高溫合成法離心鑄造合成內襯陶瓷,可以作為抗腐蝕管道用於石油或化工產物、半產物的運輸,也可作為抗磨管道用於礦山,選礦廠作礦漿運輸管道,還可用於多泥砂水的輸水管道等。

參考文獻

[1] 胡慧, 許育東. 金屬陶瓷複合材料的應用及市場分析[J]. 金屬功能材料, 2013(2):36-39.

[2] 劉玥. 新型Ti(C,N)基複合金屬陶瓷刀具及其高溫抗彎強度研究[D]. 山東大學, 2015.

[3] 吳中傑. 固相燒結法製備金屬陶瓷及其在催化和分離領域中的應用研究[D]. 天津大學, 2015.

部分資料來源網絡。

L-things 整理

相關焦點

  • 一文了解新型結構陶瓷材料及其應用
    功能陶瓷主要基於材料的特殊功能,具有電氣性能、磁性、生物特性、熱敏性和光學特性等特點,主要包括絕緣和介質陶瓷、鐵電陶瓷、壓電陶瓷、半導體及其敏感陶瓷等;結構陶瓷主要基於材料的力學和結構用途,具有高強度、高硬度、耐高溫、耐腐蝕、抗氧化等特點,主要包括氧化物陶瓷、氮化物陶瓷、碳化物陶瓷、硼化物陶瓷等。
  • 一文了解玻璃、陶瓷、玻璃陶瓷、透明陶瓷的區別
    如果說,陶瓷和玻璃關係緊密更像一對夫妻,玻璃陶瓷作為兩者的結合體就是他倆的孩子,而透明陶瓷卻只和陶瓷有關係,充其量算是陶瓷的私生子。以上只是打個比方形容一下,下面我們從各個方面來對比了解一下這四種材料。玻璃是一種較為透明的液體物質,在熔融時形成連續網絡結構,冷卻過程中粘度逐漸增大並硬化而不結晶的非金屬材料。
  • 晟元新材陶瓷與金屬焊接中的氮化矽陶瓷金屬化
    在新能源汽車、儀器儀表等領域,陶瓷與金屬封接構成的器件材料應用越來越廣泛,目前的陶瓷金屬化封接材料中比較成熟的是氧化鋁陶瓷的陶瓷金屬化焊接。氮化矽陶瓷與金屬焊接工藝現在具有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氮化矽活性金屬直接釺焊工藝製作的電路板、氮化矽陶瓷焊接工藝的增壓渦輪、耐高溫腐蝕陶瓷絕緣隔離管路和傳感器絕緣封裝等。氮化矽陶瓷耐熱特性好,在常壓下,在1870℃左右直接分解,氧化氣氛可以使用到1400℃,實際使用超過1200℃力學強度下降。
  • 陶瓷與金屬焊接的技術
    一,概述陶瓷與金屬的焊接中的陶瓷基本上指的是人工將各種金屬、氧、氮、碳等合成的新型陶瓷。其具有高強度、耐高溫、耐磨損、耐腐蝕、超硬度等特性,而得到廣泛應用;常用的有氧化鋁、氮化矽、氧化鋯陶瓷等。二,陶瓷與金屬焊接的難點1,陶瓷的線膨脹係數小,而金屬的線膨脹係數相對很大,導致接易開裂。一般要很好處理金屬中間層的熱應力問題。2,陶瓷本身的熱導率低,耐熱衝擊能力弱。焊接時儘可能減小焊接部位及周圍的溫度梯度,焊後控制冷卻速度。
  • 陶瓷密度計-金屬比重測試儀
    陶瓷在生活中常常是用到也使用到材料,陶瓷是由坯體燒結後的形成產品,平時看到陶瓷碗,陶瓷花瓶等等,在生產和銷售陶瓷過程中,需要檢測陶瓷的密度值,這就需要專業的陶瓷密度計。坯體在高溫下緻密化過程和現象的總稱。
  • 一文了解鈦酸鋇陶瓷燒結工藝
    鈦酸鋇陶瓷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電子陶瓷材料之一,需要高溫燒結,燒結是製備陶瓷的重要步驟,是決定陶瓷緻密化與顯微結構的最後階段,燒結工藝的好壞對鈦酸鋇陶瓷的性能有重要的影響。(1)常規無壓燒結方法是將陶瓷坯體通過加熱裝置加熱到一定溫度,經保溫後冷卻到室溫以製備陶瓷的方法。常規燒結採用高溫長時間、等燒結速率進行,此方法需要較高的燒結溫度(超過1000℃)和較長的保溫時間。
  • 一文讀懂陶瓷散熱片!
    特種陶瓷中的陶瓷基板,實際上有很多種類,有片式電阻用的陶瓷基板、厚膜混合集成電路用陶瓷基板、LED用陶瓷基板的等。新納陶瓷:陶瓷基板今天來說說陶瓷散熱片。這種材料最大的特性就是高導熱,高絕緣性,一般大功率設備會採用這種導熱材料。
  • 乾貨|金屬陶瓷複合塗層的材料體系深入解讀
    對金屬陶瓷複合塗層進行材料設計時,材料體系的合理選擇十分重要。選擇材料體系除了考慮複合塗層的使用性能要求,還應考慮陶瓷顆粒與合金基體(matrix)之間的物性匹配、顆粒與液態金屬之間的浸潤及化學反應、塗層與基材(substrate)之間的界面結合等,以便獲得複合組元之間物理力學性質的最佳組合。
  • 一文認識透明尖晶石陶瓷材料性能及應用
    一、尖晶石尖晶石是鎂鋁氧化物組成的礦物,因為含有鎂、鐵、鋅、錳等等元素,它們可分為很多種,如鋁尖晶石、鐵尖晶石、鋅尖晶石、錳尖晶石、鉻尖晶石等。二、透明尖晶石陶瓷的性能透明尖晶石陶瓷不僅具有一般先進陶瓷具有的耐高溫、耐腐蝕、耐磨損、抗衝擊、高硬度、優異的絕緣性等性能特點,還具有同白寶石單晶體相近的光學性能,在紫外、可見光、紅外光波段具有良好的光學透光率。
  • 氧化鋁陶瓷高溫銀漿表面金屬化研究
    實驗數據顯示, 在850℃保溫40min時銀金屬化層的表面電阻率最小且有最大的附著力強度。此外, 即使在氧化鋁陶瓷基板被不同濃度的氫氧化鈉鹼液腐蝕後, 銀金屬化層仍然具有較小的表面電阻率和較大的附著力強度。基於實驗結果可得出, 在銀金屬化層與氧化鋁陶瓷基板界面處提出了銀金屬化層網狀結構和玻璃的網狀結構相互交錯的模型。
  • 手機後蓋材質正在從金屬轉向玻璃、陶瓷和塑膠
    打開APP 手機後蓋材質正在從金屬轉向玻璃、陶瓷和塑膠 李倩 發表於 2018-07-10 17:19:43 5G時代的到來,因為5G採用的大規模MIMO技術,手機中需要新增大量的天線,而金屬對信號會產生屏蔽及幹擾,所以手機後蓋去金屬化將是大勢所趨,目前手機後蓋材質正在從金屬轉向玻璃、陶瓷和塑膠。
  • 陶瓷植牙體代替鈦金屬植牙體成為趨勢
    圖片來源網絡但有些人植牙後會因金屬植牙體腐蝕,造成植體周圍炎,牙齒鬆動等現象,另有些人則會因牙齦萎縮,金屬植牙體外露出黑黑的顏色,影響美觀。植牙體材質多屬鈦金屬,但陶瓷材質比金屬更能和人體相容,可降低植牙手術的發炎機率和失敗率,因此利用氧化鋯材質和改良陶瓷配方,突破傳統陶瓷材質強度和韌性不足的缺點,研發出獨步亞洲的陶瓷植牙體。金屬植牙體有金屬腐蝕,易引發人體過敏和發炎的限制,未來植牙體將朝向無金屬化的時代。
  • 搪瓷和陶瓷的區別 陶瓷清潔方法有哪些
    瓷器自古以來都是有高檔次的定義,而這種情況的得來,也正是因為瓷器的製作很繁瑣,瓷器整體上會有很多因素結合,否則在最終的成品上面,各類情況就會得不到保障,而近期部分人因為生活水平變動,對於瓷器這類物品,也逐漸開始有了一些想法,那麼搪瓷和陶瓷的區別?陶瓷清潔方法有哪些?
  • 一文讀懂3D列印金屬粉末生產全流程
    (一)鈦合金、鋁合金、不鏽鋼,能用來3D列印的金屬粉末材料真不少3D 列印廣泛使用的列印耗材,從形態上主要包含四種:液態光敏樹脂材料、薄材、低熔點絲材和粉末材料;從成分上則幾乎涵蓋了目前生產生活中的各類材料,包括塑料、樹脂、蠟等高分子材料,金屬和合金材料,陶瓷材料等,而在這其中
  • 【行業動態】普通臺式3D印表機也能列印金屬和陶瓷,原來秘密在塑料
    德國初創公司已經開發出一種技術,可以使用多種金屬和陶瓷進行低成本3D列印。通常,用這種高性能材料生產精密零件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但該公司可以用標準的3D列印技術來代替。IWARI的「熔融長絲製造」(FFF)列印工藝使用熱塑性長絲,其中嵌入了金屬或陶瓷的顆粒。列印完成後,這個被稱為「綠色車身」的部件將經過熱處理以去除塑料,只留下金屬或陶瓷部件。
  • 塑料、金屬、玻璃、陶瓷中誰才是手機材質的王者?
    優勢:1.金屬的優異的機械性能是選擇金屬作為手機結構材質的重要原因,其高韌性是玻璃和陶瓷遠不能及,其硬度和剛度又是塑料所達不到的,可以說金屬是剛與柔的結合產物,因此金屬在手機結構框架中不可或缺;2.鋁合金這種金屬除了機械性能優異,其密度也很輕,在保證手機抗外力的前提下能夠做到足夠的輕薄
  • 手機後蓋開始「去金屬化」:玻璃、陶瓷後蓋將成主流
    受益於金屬智慧型手機滲透率急速提升,加上產品單價較高,比亞迪電子、通達電子等國內供應鏈企業近兩年相關業績表現亮眼。不過,隨著全面屏、無線充電的興起,以及未來5G的應用,手機外殼材料將向非金屬方向發展,玻璃後蓋和陶瓷後蓋將成主流。  很快,一大波秋季手機新品即將面世。除了沒有懸念的全面屏,其他零部件也正在變化,後蓋就是其中的一項。
  • 新型材料,無論是高分子,金屬材料,還是陶瓷,塑料等材料
    包括特殊材料學(如生物相容性,陶瓷/高分子複合材料,纖維化學相容性),無機非金屬材料學(原子性質及物理特性,導電/導熱/隔熱/高分子失水/高分子粘結強度,納米材料)以及自然科學材料學(氣候科學,太陽能熱/太陽能電池)等等。
  • 一文了解氮化鈦的製備與應用
    氮元素的化學性質非常穩定,但在一些特殊條件下,它可以與很多元素形成氮化物,在這些氮化物中,過渡金屬氮化物——氮化鈦(TiN)成為了國內外研究的焦點。氮化鈦是有著誘人的金黃色、熔點高、硬度大、化學穩定性好、與金屬的溼潤小的結構材料、並具有較高的導電性和超導性,可應用於高溫結構材料和超導材料。
  • 其實未來是金屬陶瓷仿石漆
    所以說,同樣做水包砂效果,同樣做仿石漆體系,未來的趨勢,一定是金屬陶瓷仿石漆的產品體系,這種體系純粹採用納米金屬陶瓷樹脂,和普通水包砂採用丙烯酸材料是完全不同,這種金屬陶瓷仿石漆完全是屬於納米級別的航天科技材料,目前市場上絕大多數的電飯煲和不粘鍋,都是採用這種金屬陶瓷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