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了解氮化鈦的製備與應用

2021-02-15 粉體圈

氮元素的化學性質非常穩定,但在一些特殊條件下,它可以與很多元素形成氮化物,在這些氮化物中,過渡金屬氮化物——氮化鈦(TiN)成為了國內外研究的焦點。氮化鈦是有著誘人的金黃色、熔點高、硬度大、化學穩定性好、與金屬的溼潤小的結構材料、並具有較高的導電性和超導性,可應用於高溫結構材料和超導材料。

TiN具有典型的NaCl型結構,屬面心立方點陣,面心立方的頂部是氮原子,鈦原子位於面心立方的(1/2,0,0)空間位置。TiN是非化學計量化合物,其穩定的組成範圍為TiN0.6~TiN1.16,氮的含量可以在一定的範圍內變化而不引起TiN結構的變化。TiN粉末一般呈黃褐色,超細TiN粉末呈黑色,而TiN晶體呈金黃色。TiN的晶格常數為a=4.23 nm,TiC的晶格常數為a=4.238 nm,TiO的晶格常數為a=4.15 nm,這三種物質的晶格參數非常接近,所以TiN分子中的氮原子可以被氧、碳原子以任意比取代形成固溶體,氮化鈦的理化性質由氮元素的含量來決定,當氮元素含量減少時,氮化鈦的晶格參數反而增大,硬度也會有顯微的增大,但氮化鈦的抗震性隨之降低。

氮化鈦的物理性質:熔點2950.6~3205.8℃,線膨脹係數為5.712~7.053×106(1/K)(25℃),密度為5.435~5.447g/cm3,熱導率為25.081(W·m-1·K-1)(300~2000℃),莫氏硬度為8~9。一般情況下,氮化鈦粉末的顏色為黃褐色,顏色為黑色的是超細氮化鈦粉末,顏色為黃色的是氮化鈦晶體,大量聚集的氮化鈦晶體有金黃色金屬光澤。

氮化鈦的化學性質:比較穩定,與水和酸(鹽酸和硫酸)等均不發生反應,但它能融入氫氟酸,若氫氟酸中含有氧化劑,則氮化鈦會完全溶解在氫氟酸中。氮化鈦溶解在強鹼溶液中會分解並釋放出氨氣。

氮化鈦具有熔點高,化學穩定性好,硬度大,導電、導熱和光性能好等良好的理化性質,使其在各個領域都有著非常重要的用途,尤其是在新型金屬陶瓷領域和代金裝飾領域方面。工業對氮化鈦粉末的需求越來越多,氮化鈦作為塗層價格既低廉又耐磨耐腐蝕,它的好多性能都優於真空塗層。氮化鈦的應用前景非常廣闊。

其主要應用於以下幾個方面:

(1)氮化鈦生物兼容性高,可以應用於臨床醫學和口腔醫學方面。

(2)氮化鈦摩擦係數較低,可作為高溫潤滑劑。

(3)氮化鈦具有金屬光澤,可作為仿真的金色裝飾材料,在代金裝飾行業中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氮化鈦還可以作為金色塗料應用於首飾行業;可以作為替代WC的潛在材料,使材料的應用成本大幅度降低。

(4)有超強的硬度和耐磨性,可用於開發新型刀具,這種新型的刀具比普通硬質合金刀具的耐用度和使用壽命都顯著提高。

(5)氮化鈦是一種新型的多功能陶瓷材料。在TiC-Mo-Ni系列的金屬陶瓷中加入一定量的氮化鈦,會使硬質相晶粒顯著細化,從而使陶瓷的理學性能不管是在室溫還是在高溫條件下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繼而使金屬陶瓷的高溫耐腐蝕性和抗氧化性得到很大提高;將TiN粉末按一定比例添加到陶瓷中,可增強陶瓷的強度、韌性和硬度;將納米氮化鈦添加到TiN/Al2O3復相納米陶瓷中,通過各種方法(如機械混合法)等將其混合均勻,得到的這種含有納米氮化鈦顆粒的陶瓷材料內部便形成導電網絡。這種材料可作為電子元件應用於半導體工業中。

(6)在鎂碳磚中添加一定量的TiN,能夠使鎂碳磚的抗渣侵蝕性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7)氮化鈦是一種優良的結構材料,可用於噴汽推進器以及火箭等。在軸承和密封環領域也多用氮化鈦合金,凸顯了氮化鈦優異的應用效果。

(8)基於氮化鈦優良的導電性能,可做成各種電極以及點觸頭等材料。

(9)氮化鈦的超導臨界溫度較高,可作為優良的超導材料。

(10)氮化鈦的熔點高於大多數過渡金屬氮化物,密度低於大多數金屬氮化物,從而成為一種獨特的耐火材料。

(11)氮化鈦可以作為一種膜鍍在玻璃上,在紅外線反射率大於75%的情況下,當氮化鈦薄膜厚度大於90nm時,能有效提高玻璃的保溫性能。另外,調整氮化鈦中氮元素的百分含量,可以改變氮化鈦薄膜的顏色,從而達到理想的美觀效果。

用鈦粉在氮氣或氫氣氣氛下,於1273~1673K下氮化1~4h,產物粉碎後重複操作幾次,可以得到化學計量的氮化鈦粉,其方程式為:

2Ti+N2=2TiN

也可以用金屬氫化物TiH2進行氮化,可在1273K以下反應,其方程式為:

2TiH2+N2=2TiN+2H2

這種方法的優點是操作簡便,可以得到高質量的氮化鈦粉末,但缺點是原料價格太高,不能批量生產,而且這種工藝容易產生粉末燒結現象,以致造成損失。

TiO2的碳熱還原氮化法是以TiO2為原料,以碳質石墨為還原劑,與N2反應生成TiN,合成溫度為1380~1800℃,反應時間為15h左右。在此反應環境下碳不僅與氧發生反應,還可與鈦反應生成TiC,因為碳化鈦、氮化鈦和氧化鈦的晶格都非常接近,三者容易生成一種固溶體。

這種方法所得的TiN一般純度不高,O、C含量偏高,為了得到O、C含量偏低的TiN,需要更高的反應溫度和更長的反應時間。

另外,有專家還採用另一種方法,即用鎂粉與氧化鈦在溫度較低的條件下按一定比例混合反應製得氮化鈦。

微波碳熱還原法是在較高溫度下,以無機碳為還原劑進行的氧化還原反應。國內劉冰海等人就是採用這種方法製備了氮化鈦粉體。具體操作如下:以氧化鈦為原料,以微波加熱碳直至溫度達到1200℃,在此溫度下保持還原反應1h,便得到氮化鈦粉體。

這種方法製得的氮化鈦粉體與常規方法比較純度較高,並具有合成溫度低(比原來降低100~200℃),周期短(是常規法的1/15)等優點。

化學氣相沉積法以氣態的TiCl4為原料,H2為還原劑與N2作用生成TiN,合成溫度為1100~1500℃。金屬、陶瓷表面的塗層多用此工藝,以增強陶瓷和金屬的硬度、耐磨性。

這種合成的TiN純度高,但生產效率低,成本高,該工藝是金屬、陶瓷等物品表面塗覆TiN薄膜,使其美觀的常用方法

自蔓延高溫合成法又叫燃燒合成法。這種方法是將鈦粉(坯狀)直接在氮氣(限制一定壓力)中點燃,鈦粉在氮氣中燃燒後得到TiN產品。這種工藝在俄羅斯、美國、日本已經得到廣泛的研究並商品化。

國內在這方面的研究報導,王為民等採用了此工藝製備了TiN陶瓷粉末,並研究了壓坯密度、稀釋劑、氮氣分壓等工藝參數對合成的影響。對此工藝進行研究的還有劉素英等人。

機械合金化法是將鈦粉置於氨氣或氮氣的體系中,利用高能球磨機使它們在碾磨球強烈碰撞和攪動下相互作用得到納米氮化鈦,這是一種全新的合成方法。在國內,劉志堅等人用TiH1.924粉代替Ti粉與氮氣反應,採用這種高能球磨工藝,在流動的氨氣中高能球磨100h後,幾乎所有的TiH1.924全部轉化為TiN,轉化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並且周麗等人後來用同樣的方法製備納米氮化鈦粉體,反應時間僅為9h。

熔鹽合成法在氮化鈦製備中還沒有相關的報導,但對這種方法進行氮化鈦製備的研究卻是一種很好的研究方向。這種方法是用低熔點的熔鹽作為反應介質,反應物能夠溶解在熔鹽中,整個反應是在原子級環境下完成的,反應完成後,用合適的溶劑將鹽類溶解、過濾即可得到產物。

這種方法得到的產物純度較高,而且操作簡單,反應時間短,對反應溫度也沒有苛刻的要求,產品的形貌和顆粒尺寸容易控制,無團聚現象。

溶膠-凝膠法是將反應物在液相條件下混合均勻,然後進行水解、縮合過程,反應物便在溶液中形成透明的溶膠,此溶膠經過陳化和緩慢聚合過程便形成凝膠,凝膠再經過乾燥、固化就得到我們所需的材料。

這種方法在操作過程中所應用的一些有機溶劑有毒副作用,對人體有一定傷害。

參考文獻

[1] 甘明亮. 氮化鈦、碳化鈦和碳氮化鈦的合成及其在炭磚中的應用[D]. 武漢科技大學, 2006.

[2] 楊雪芹. 納米氮化鈦(釩)的合成與電化學性能研究[D]. 燕山大學, 2014.

[3] 孔祥鵬, 趙煜, 張林香,等. 氮化鈦納米粉體材料的研究進展[J]. 材料導報, 2010, 24(s1):110-113.

[4] 魯元, 龔楠, 荊強徵,等. 碳熱還原法製備多孔氮化鈦陶瓷[J]. 陶瓷學報, 2014, 35(2):177-181.

部分資料來源網絡。

L-things 整理

粉體圈--粉體從業人員的生意和生活圈子

粉體圈交流QQ群:178334603

微信群請加客服微信申請:13168670536

(備註:公司名+加群)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 查看參會名錄或在線報名

相關焦點

  • 碳氮化鈦合成與製備技術【約稿】
    2019,48(5):1-7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05. 001碳氮化鈦合成與製備技術
  • 7-溴吲哚的應用與製備
    合成吲哚骨架的反應有很多,但製備7-滷代吲哚的反應相對較少。目前報導的製備7-滷代吲哚的方法主要有:1)吲哚合成法1,2-滷代硝基苯與三倍量乙烯基格式試劑在-78℃直接反應製備7-滷代吲哚,該法反應溫度極低,條件苛刻;2)吲哚合成法2,以3-滷代鄰硝基甲苯與DMF-DMA經縮合、還原及分子內關環反應製備7-滷代吲哚,但原料3-滷代鄰硝基甲苯相對較貴;3)吲哚為原料製備法,吲哚與甲酸及1-(3-二甲基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亞胺經醯基化
  • 純鹼的應用和製備
    應用[2-3]純鹼最常用於基本化工原料。)碳酸化法可用來製取重鹼(小蘇打),小蘇打作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日用品,同時也作為製備純鹼過程中的中間產物,其純度直接影響最終得到的純鹼產物,在我國工業中,利用純鹼碳酸化製備小蘇打十分常見,主要是向純鹼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得到碳酸氨鋼,其作為微溶物會發生沉澱,工藝流程十分簡單;3)泡花鹼(矽酸鈉)在製備過程中也要純鹼與珪砂為原料,使兩者在烙融條件下發生反應,得到產物泡花鹼
  • 一文了解納米氧化鋅的25種應用途徑!
    由此製備的納米塑料薄膜擁有緻密的微觀結構,能夠抑制分子的溶解和擴散、增強薄膜的阻透性,可應用在氣體分離、信息-光學材料以及傳感等領域。10、環保行業納米氧化鋅在受到大于禁帶寬度能量的光子照射後,會產生電子-空穴對。
  • 粉體百科 | 氧化釔的性質、應用及製備
    氧化釔因其介電常數高、耐熱性好、抗腐蝕性強等一系列優良的物理性能,常作為功能添加材料,廣泛地被應用於原子能、航空航天、螢光、電子、高技術陶瓷等領域。圖片來源:網絡作為螢光粉基質材料,應用於顯示、照明和標記等領域;作為雷射介質材料,製備成高光學性能的透明陶瓷,可作為雷射工作介質實現室溫雷射輸出;作為上轉換發光基質材料,應用於紅外探測
  • 超疏水紙張的製備及其應用
    超疏水紙張的製備 要想獲得理想的超疏水紙張,可通過用低表面能的物質修飾粗糙表面或者先對紙張表面進行疏水化處理,然後構建粗糙結構等兩種途徑來實現。 (1)浸漬法 浸漬法是在紙張表面浸塗一層疏水性的無機微納米顆粒,例如:TiO2、SiO2以及ZnO等,主要包括兩個過程:一、在疏水性顆粒的懸浮液中浸漬;二、浸漬樣品的固化。 (2)化學刻蝕法 化學刻蝕法通常和浸漬法聯合使用,首先對紙張表面的化學刻蝕來獲得具有微納米尺寸的粗糙結構,然後再浸漬具有低表面能的試劑來增加紙張表面的疏水性。
  • 四氟硼酸鋰的製備與應用
    隨著現代社會移動通訊以及可攜式電器的迅猛發展,鋰離子二次電池以其能量密度大,工作電壓高,記憶效應小,自放電率低,輕捷方便等諸多優點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得到廣泛應用。目前鋰離子二次電池採用的經典電解液體系是電解質鹽溶解在有機非質子溶劑中,電解質作為鋰離子電池的基礎原料之一,直接影響著鋰離子電池的工作性能。
  • 量子態的製備方法(一)
    本期開始我們先聊一聊第一個問題:量子態的製備。今天將解讀的是Lov Grover和Terry Rudolph的文章[1]。文獻[1]也是HHL算法中在製備輸入量子態|b>時的參考文獻之一。文獻[1]的研究即是如何利用量子計算機產生特定概率分布,製備相應量子態。
  • 介電材料應用篇:一文了解LCP材料
    其中,LLCP可溶解於溶液中並在一定濃度下按一定規律有序排列,呈現出部分晶體性質,一般用作纖維和塗料;而TLCP在熔點或玻璃化轉變溫度以上形成液晶相,在熔融態進行加工,具備優異的加工性能,除用作高性能纖維外,還可通過注塑、擠出等加工方式形成各種製品,比LLCP應用範圍更廣闊。
  • 一文讀懂晶體生長和晶圓製備
    又是如何製備的呢?本節小編將為大家一一道來。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7/382757.htm  本節的主要內容有:沙子轉變為半導體級矽的製備,再將其轉變成晶體和晶圓,以及生產拋光晶圓要求的工藝步驟。這其中包括了用於製造操作晶圓的不同類型的描述。
  • 河鋼集團與燕山大學共建高品質鋼鐵材料製備與應用聯合研發中心
    河北新聞網9月23日訊(蔡常山)今天,河鋼集團-燕山大學高品質鋼鐵材料製備與應用聯合研發中心籤約及揭牌儀式在河鋼集團總部舉行。張立峰從發展目標、研究內容、機構與人員、主要工作內容、經費來源與使用五個方面匯報了高品質鋼鐵材料製備與應用聯合研發中心(以下簡稱高鋼中心)的建設方案。
  • 一文了解新型結構陶瓷材料及其應用
    (4)陶瓷材料具有著較為特殊的化學性能,能夠作為固體雷射器材料、光導纖維材料、光儲存器等應用,而在錄音次磁帶、唱片、計算機記憶元件等眾多方面也具有著較高的應用價值。結構陶瓷的應用結構陶瓷材料主要被應用在工業領域中,因其自身的性能優勢以及穩定性,被汽車製造業廣泛的應用。在近幾年發展中,結構陶瓷在高新技術領域也逐漸佔據了一席之地,其重要性也在不斷的提升。
  • 【知識】一文了解高熵合金!
    現有傳統合金還沒有哪種合金可以同時具備以上優異性能,因此,高熵合金具有極為廣闊的應用前景,可大幅度應用於製作高強度、耐高溫、耐腐蝕的刀具、模具及機件,是切入高功能、高附加值特殊合金材料領域的良好契機。一、高熵合金的特點 由於高熵合金從設計理念就與傳統合金不同,選擇等原子比或近似等原子比的多個元素為主元,因此決定了高熵合金與傳統合金有不同的特點。
  • 青島大學本科生「綜述」碳納米纖維製備與應用研究進展
    碳納米纖維(CNFs)具有獨特的結構、功能和特性,在材料科學、納米技術、儲能、環境科學、生物醫學等領域應用廣泛該論文介紹各種基於CNF的納米材料的製備和應用的最新進展。重點介紹了CNF的合成方法及各種合成的CNF納米結構。此外,討論了通過與其他納米結構單元(如納米粒子、量子點、碳材料、生物分子等)相結合對CNF材料進行結構和功能的調控方法。
  • 盧志文在第六屆全國有色金屬製備加工及應用技術交流會上作報告
    何俊寶 朱永勝 馬春華 圖/文2020年7月24至26日,由中國有色金屬學會與中南大學主辦的第六屆全國有色金屬結構材料製備/加工及應用技術交流會在湖南省長沙市召開,共有10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行業的700多名專家學者參加本次大會。
  • 透氣金屬材料製備技術及其在模具中的應用進展
    【摘要】透氣金屬材料以其特定的孔隙結構和功能性, 逐漸在一些領域得到應用。介紹了透氣金屬材料的典型製備工藝, 尤其是金屬3D 列印技術, 其工藝特點為實現透氣金屬零件的可控性成型提供了新的途徑, 在模具設計製造領域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 盤點 | 一文了解超疏水材料技術
    這種紙具有優異的化學穩定性、機械穩定性和柔韌性,同時保持良好的透氣性,在傷口處理等方面具有較大的應用前景。研究人員進一步對Janus紙的內部結構進行了SEM、EDS表徵,結果表明在塗層製備過程中塗層組分滲透擴散至多孔濾紙內部形成梯度化學改性結構;這一結構特性有效的保證了Janus紙的溶劑(水)穩定性。Janus紙基於底部保持親水特性,其整體保持較高的吸水率(80 g/m2)。
  • 一文了解各類金屬陶瓷
    Cr與Al2O3之間的潤溼性並不好,但金屬鉻粉表面容易生成一層緻密的Cr2O3,因此可通過形成Al2O3-Cr2O3固溶體來降低他們之間的界面能,改善潤溼性。為了使金屬鉻部分氧化,工藝上常採取的措施有:燒結氣氛中引入微量的水汽或氧氣、配料中使用一部分Al(OH)3代替氧化鋁、在配料中用一部分氧化鉻代替金屬鉻等。
  • 一文認識透明尖晶石陶瓷材料性能及應用
    一、尖晶石尖晶石是鎂鋁氧化物組成的礦物,因為含有鎂、鐵、鋅、錳等等元素,它們可分為很多種,如鋁尖晶石、鐵尖晶石、鋅尖晶石、錳尖晶石、鉻尖晶石等。三、透明尖晶石陶瓷的發展歷程①20世紀60年代初,美國GE公司用高純的氧化鎂和氧化鋁粉末人工合成MgAl2O4粉末,用真空燒結和氣氛燒結方式製備出透明尖晶石陶瓷材料。
  • 【材料】香港科大Adv Mater:溶液法製備的全陶瓷等離基元光熱超材料
    近日,香港科技大學機械與航空航天工程系黃寶陵教授團隊與合作者報導了一種溶液法製備的全陶瓷超材料SSA,可應用於100-727 °C光熱系統。該全陶瓷SSA由氮化鈦(TiN)紅外反射層、TiN納米顆粒吸收層和二氧化矽(SiO2)減反層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