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疏水紙張的製備及其應用

2021-01-08 中國紙業網

超疏水表面由於具有良好的自清潔性能,近年來已經吸引了人們的廣泛關注。紙張表面的潤溼性可以通過接觸角來進行表徵,超疏水紙張是指紙張表面與水滴接觸時所形成的接觸角大於150°,滾動角小於10°的疏水紙。

通過研究得知,經過疏水改性後紙張表面具有一種類似於玫瑰花瓣的結構,水滴在其表面雖然具有氣—液—固三相接觸界面,但液—固接觸面積較大,使得水滴與紙張表面之間有很強的粘附力。因此,超疏水紙張的製備不僅需要對紙張表面進行疏水改性,同時也需要在紙張表面構建微納米的分級結構。

超疏水的基本原理

液滴在光滑表面上的潤溼性取決於固體基材的表面能,由接觸角θ進行表徵,接觸角θ是固—液相界面與沿著固、液、氣三相接觸點作氣—液界面切線所形成的夾角,圖1為其示意圖。

超疏水紙張的製備

要想獲得理想的超疏水紙張,可通過用低表面能的物質修飾粗糙表面或者先對紙張表面進行疏水化處理,然後構建粗糙結構等兩種途徑來實現。

(1)浸漬法

浸漬法是在紙張表面浸塗一層疏水性的無機微納米顆粒,例如:TiO2、SiO2以及ZnO等,主要包括兩個過程:一、在疏水性顆粒的懸浮液中浸漬;二、浸漬樣品的固化。

(2)化學刻蝕法

化學刻蝕法通常和浸漬法聯合使用,首先對紙張表面的化學刻蝕來獲得具有微納米尺寸的粗糙結構,然後再浸漬具有低表面能的試劑來增加紙張表面的疏水性。

(3)電泳沉積法

電泳沉積法構建超疏水紙張是通過在紙張表面構建一層均勻的疏水性微納米顆粒的薄膜。

(4)靜電紡絲法

靜電紡絲法是一種很有發展前景的技術,可以用來製備微納米纖維,用於生產無紡布等。單獨採用靜電紡絲法可以製備超疏水的聚合物薄膜,也可以與其他方法結合使用,比如化學氣相沉積法等。

(5)化學氣相沉積法

化學氣相沉積法簡而言之就是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氣態原材料導入到一個反應室內,然後他們相互之間發生化學反應,形成一種新的材料,再沉積到材料的表面。

(6)等離子體刻蝕法

等離子體刻蝕法是通過使用高能量的氧氣等離子體轟擊聚偏二氟乙烯膜使其表面暴露出更多的活性基團,然後再將處理後的聚偏二氟乙烯膜放在甲基三氯矽烷氣體的氛圍中進行接枝,即可得到具有荷葉效果的超疏水聚偏二氟乙烯膜,將該薄膜塗覆到紙張的表面就可以得到超疏水紙張。

(7)噴塗法

噴塗法製備超疏水紙張是操作最簡便的方法之一,通常是將經過化學氣相沉積法所得到的疏水性納米SiO2、TiO2或者ZnO等顆粒與有機試劑相互混合得到的懸浮液噴塗在紙張的表面,該法所製備的超疏水紙張具有很高的透明度,但所得到的超疏水塗層與紙張表面的粘附性較差。

超疏水紙張的應用

在油水分離、防潮包裝以及自清潔等多個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

(1)油水分離

多孔性的疏水紙張對油類以及有機試劑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而對水卻具有強烈的排斥性,基於疏水紙張的這種特性,因此可以利用其對油水混合物實現簡單的分離。

(2)防潮包裝

超疏水紙張由於其表面能比較低而具有良好的抗水性,通常可用於防潮包裝領域。

(3)自清潔

水滴與超疏水表面的接觸角大於150°,並且滾動角小於10°,這就意味著水滴能夠在紙張表面實現自由滾動,從而以水滴為介質可以實現材料表面的自清潔特性。

責任編輯:葛

相關焦點

  • 清華大學團隊製備出超疏水抗結冰表面
    清華大學1月5日宣布,材料學院鍾敏霖教授團隊利用超快雷射微納製造結合化學氧化方法,製備出獨特的三級微納米結構超疏水表面,具有優異的超疏水穩定性和防結冰性能,其冰粘附強度最低為1.7MPa,是目前國際已報導的最低冰粘附強度的超疏水防除冰表面,應用前景十分廣闊。
  • 北京大學在簡單製備純無機T型超疏水材料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據悉,超疏水材料在防水防霧、防結冰、水中減阻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是界面科學的重要研究方向。但由於超疏水性能的實現大多需要含F,Si的有機低表面能物質修飾,其機械、高溫穩定性以及耐久性都受到極大挑戰。2014 年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Chang-Jin Kim教授提出設計特定T型結構改變液滴潤溼受力方向,即可使任何高表面能材料實現超疏水性能[Science, 2014, 346(6213): 1096-1100]。然而這種上寬下窄型微納結構的製備存在效率低、成本高的問題,無法實現大面積的簡單製備。
  • JAMST論文-大氣壓冷等離子體一步法製備生物友好型圖案化超疏水表面
    題名:A one-step method to fabricate bio-friendly patterned superhydrophobic surface by atmospheric pressure cold plasma(大氣壓冷等離子體一步法製備生物友好型圖案化超疏水表面
  • 盤點 | 一文了解超疏水材料技術
    此外,該「兩面神」紙製備方法簡便,易於大面積製備,適於商業化生產。我國超疏水材料的技術構造超疏水表面有兩種方法:1)在具有微納米粗糙結構表面上修飾低表面能物質;2)在具有低表面能的物質表面構造微納米粗糙結構。
  • 金屬-有機框架材料的合成後疏水修飾及其應用
    180°的情況定義為過疏水.疏水性MOFs材料已經被研究與報導過,並在烴類存儲與分離、醇類吸附、油/水分離以及催化等領域展示出潛在的應用價值. 最近, Jayaramulu等從MOFs表面的潤溼程度、疏水MOFs的合成與潛在應用等方面對疏水MOFs材料進行了比較全面的綜述; Antwi-Baah等綜述了疏水MOFs材料的應用進展.然而,目前尚無主要關注MOFs的合成後疏水修飾的綜述文獻.
  • 氧化鋅/聚苯乙烯超疏水複合塗層的製備及其性能
    慧聰表面處理網訊:【作者:青勇權,鄭燕升,胡傳波,王勇,龔勇,何易,莫倩】     超疏水表面具有低的表面自由能和很好的抗粘附性能,在防水、防汙染、抗氧化、防腐蝕和流體減阻等方面有良好的應用前景[1-2]。目前,其製備方法主要有溶膠–凝膠法[3]、相分離法[4]、自組裝法[5]、刻蝕法[6]、模板法[7]等。
  • 為超疏水材料披上「鎧甲」
    其實,這些都與動植物「身體」表面的超疏水性有關係。受上述自然現象的啟發,人們逐漸掌握了材料疏水的秘密——其對水具有極好的排斥性,水滴在其表面保持球狀極易滾動,且水珠滾動的過程中還可以帶走材料表面的塵埃,達到清潔效果。但是,以往人們製備出的超疏水材料表面結構十分脆弱,難以實現廣泛應用。
  • 「廉價」超疏水保護塗層——新一代超疏水納米材料
    > 由美國Rice大學,英國Swansea大學、Bristol大學和法國Nice Sophia Antipolis大學四校科學家聯合製備的一種超疏水性材料
  • 材料速報||我院高分子加工研究所在超疏水性/超親水性的兩面材料領域取得積極進展
    通常,由不對稱變形產生的執行器被廣泛應用於各種應用,如仿生機器人、人工肌肉、軟夾持器、螺旋槳等。通過模仿大自然,設計和製造了一些作為執行器的Janus-材料。近年來,以安全性、舒適性和柔性為特徵的致動器,特別是軟執行器,在力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和重視。生物醫學,人工肌肉,微流體,和微型機器人。
  • 疏水性自清潔塗料的原理及研究進展
    該表面具有類似荷葉表面的微觀粗糙結構,具有高的水接觸角和低的滯后角,此外該疏水表面在可見光波長範圍內是透明的。目前,噴射沉積法作為一種簡單的製備超疏水表面的方法可適用於大規模的製備過程,並且可望成為一種工業應用中較為經濟的製備方法,原理如圖2。
  • 為超疏水表面「披上」鎧甲
    超疏水表面因其自清潔、低固-液黏附、保持乾燥等多重功能特性, 在生物技術、生物醫學和傳熱傳質等領域展現出了巨大的應用前景[1~5]。水滴置放到超疏水表面時, 將呈現出較大的靜態接觸角(>150º)和較小的滾轉角(<10º)。
  • 親水疏水,一步切換的金屬表面
    通過研究自然界植物的表面結構與功能關聯,科學家製備了多種具有特殊潤溼性和斥液性的表面。譬如,通過模仿荷葉和豬籠草的表面,分別合成了具有超疏水性能的微納結構表面和具有優異斥液性能的潤滑液浸漬表面(SLIPS)。最近,界面性能隨外界刺激響應的表面(智能表面)吸引了廣泛的研究興趣。然而,它們的合成過程通常需要多個複雜步驟。
  • 具有優異耐久性以及快速有效油水分離能力的水下超疏油膜的製備
    從原理上看,具有相反表面潤溼性的膜材料,如疏水-親油型和親水-疏油型膜都可以實現含油汙水的有效分離。然而,疏水-親油型膜的表面容易被油汙染,在使用過程中的分離效率也會不斷下降。相比之下,親水-疏油型膜具有優異的憎油性,可以有效的避免使用中的膜汙染問題。
  • 物理所研究獲得長壽命疏水材料和密度最小的冰
    具有超疏水功能的表面在物理、材料、工程、流體、控制等領域表現出良好的應用前景,因而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重視。既有超疏水又有其他功能的新型材料更值得關注。過去的幾十年中,人們從材料表面的微納結構和包覆物質兩個角度闡明了超疏水性能的內在機理,並設計製備了多種超疏水材料。然而,常見的多數超疏水材料普遍存在著壽命短、功能單一等問題,理想的材料現實生活中確實很少見。
  • 親水單分散聚合物基質陽離子色譜柱的製備及其應用
    自1975年,Small等[1]提出離子色譜技術後,IC法逐漸在環境[2]、食品[3]、醫藥[4]、石油化工[5]和農業等各個領域得到了廣泛地應用。以矽膠和有機聚合物為基體的填料是離子色譜常用的填料。近年來,陽離子填料中以矽膠為載體,採用聚馬來酸包夾法合成的固定相[6]發展較活躍,這種填料溶質易於通過相對較大的孔與固定相上的活性位點接觸,傳質速率快,柱效高,但缺點是pH使用範圍窄,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離子色譜的應用。目前,有機聚合物離子色譜填料中以交聯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PStDVB)使用最廣,這種樹脂耐酸鹼,允許用強酸或強鹼作淋洗液。
  • 四氟硼酸鋰的製備與應用
    隨著現代社會移動通訊以及可攜式電器的迅猛發展,鋰離子二次電池以其能量密度大,工作電壓高,記憶效應小,自放電率低,輕捷方便等諸多優點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得到廣泛應用。目前鋰離子二次電池採用的經典電解液體系是電解質鹽溶解在有機非質子溶劑中,電解質作為鋰離子電池的基礎原料之一,直接影響著鋰離子電池的工作性能。
  • 國外超疏水材料技術發展及軍事應用前景
    超疏水材料技術是涉及生物、物理、化學以及材料等多學科交叉的前沿技術。21世紀以來,在表面科學、仿生學以及多領域學科的交叉融合推動下,新型超疏水材料層出不窮,其優秀的潤溼特性和廣泛的應用前景,引起了各國的廣泛關注。
  • 超疏水表面可有效地讓水沸騰,冷卻電子設備!
    美國普渡大學(Purdue University)的新研究顯示,最疏水的表面,即超疏水材料,不僅能在合適的條件下有效地讓水沸騰,而且比親水表面保持更低的溫度。先前的研究讓科學家們相信,沒有這一層隔熱的水蒸氣,超疏水表面有望比親水表面在更低的溫度下讓水沸騰。有幾項研究都在嘗試製造表面圖案,從而結合疏水和親水材料的優勢。但是由於疏水區域,研究人員目前還沒有實現完全沒有水蒸氣的表面圖案。
  • 清華大學鍾敏霖教授團隊利用超快雷射實現國際最高的阿摩爾每升...
    近日,清華大學材料學院鍾敏霖教授團隊利用超快雷射微納製造結合化學氧化方法,製備出超靈敏的表面增強拉曼散射(SERS)基底結構,實現目前國際最高的阿摩爾每升(10-18mol/L)檢測極限。
  • 微流控晶片表面親水、疏水技術
    打開APP 微流控晶片表面親水、疏水技術 發表於 2020-03-21 09:53:00 微流控晶片技術(Microfluidics)是把生物、化學、醫學分析過程的樣品製備、反應、分離、檢測等基本操作單元集成到一塊微米尺度的晶片上, 自動完成分析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