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超疏水材料披上「鎧甲」

2020-12-20 新華社客戶端

該成果6月7日以封面文章形式在《自然》雜誌刊發 受訪者供圖

為什麼水蜘蛛可以在水上行走?為什麼荷葉「出淤泥而不染」?為什麼蝴蝶的翅膀不會被打溼?其實,這些都與動植物「身體」表面的超疏水性有關係。

受上述自然現象的啟發,人們逐漸掌握了材料疏水的秘密——其對水具有極好的排斥性,水滴在其表面保持球狀極易滾動,且水珠滾動的過程中還可以帶走材料表面的塵埃,達到清潔效果。

但是,以往人們製備出的超疏水材料表面結構十分脆弱,難以實現廣泛應用。如何給超疏水材料表面披上堅固「鎧甲」且不影響其疏水性能,成為該領域研究學者努力的方向。

記者從電子科技大學獲悉,日前《自然》雜誌以封面文章形式發表了該校基礎與前沿研究院鄧旭教授團隊最新科研成果,這篇名為《設計堅固的超疏水表面》的文章提出,通過給超疏水表面「穿上」具有優良機械穩定性微結構「鎧甲」的方式,可解決超疏水表面機械穩定性不足的關鍵問題。

超疏水性vs機械穩定性

魚和熊掌難以取捨

近年來,源於動植物仿生學的超疏水材料由於其獨特的物理性質,在表面自清潔、生物防汙、防水抗結冰、流體減阻以及傳熱傳質等領域展現出了巨大應用潛力。

據了解,超疏水材料的表面超疏水性,可歸因於其微/納米粗糙結構可以截留空氣並託起液滴的緣故。

「然而,這種結構也會導致超疏水材料更易磨損破碎。」論文第一作者、電子科技大學基礎與前沿研究院博士生王德輝說,不耐磨損還會導致底層材料暴露,表面局部化學性質發生改變,使其從疏水變成親水。

「根據以往的科學研究,人們認為材料表面的機械穩定性和超疏水性是不能兼得的兩個特性。」王德輝說,這是因為微/納米粗糙結構是通過減少材料與水的接觸面積的方式來增強疏水性,這同時也會導致微/納米結構承受更高的局部壓強,從而更易磨損。這就意味著,在以往的超疏水材料中,超疏水性和機械穩定性兩種特性,在一方的性能有所提高時,必然導致另一方的性能下降。

優化設計出微結構「鎧甲」

新型材料一舉雙贏

要實現同一材料表面的機械穩定性與超疏水性能雙重疊加,就要給機械性能較弱的超疏水材料表面裝上「鎧甲」。

「一方面,實現機械穩定性需要在更大的結構尺度上進行幾何設計;另一方面,要保障良好的超疏水性則要在納米尺度進行結構優化。」王德輝說,按照常規思路,很難在同一尺度實現上述兩種性能的兼容。能不能嘗試拆分處理呢?論文通訊作者、電子科技大學基礎與前沿研究院鄧旭教授及其團隊提出了新的實驗設想:即通過「去耦合機制」將超疏水性和機械穩定性拆分至兩種不同的結構尺度,分別進行優化設計後,再組合到一起,讓可提供機械穩定性的微結構發揮「鎧甲」作用,以防止具有超疏水性的結構受到磨損。

「微結構就是做到微米乃至更宏觀尺度級別,這種結構比較耐磨耐用,可提供機械穩定性保護納米材料免遭磨損;而被保護的納米結構則主要承擔超疏水性。」王德輝說,這樣通過優化設計後製備的微結構「鎧甲」就可以很好保護超疏水納米材料免遭磨損,從而構築出「鎧甲化」超疏水表面。

在實驗過程中,該團隊通過結合浸潤性理論和機械力學原理分析得出微結構設計原則,同時利用光刻、冷/熱壓等微細加工技術將鎧甲結構製備於矽片、陶瓷、金屬、玻璃等普適性基材表面,與超疏水納米材料複合構建出具有優良機械穩定性的「鎧甲化」超疏水表面。

已用於自清潔太陽能電池

未來用途將十分廣泛

記者了解到,目前研究人員已經將這種新型超疏水材料表面應用於太陽能電池蓋板。

「自清潔技術可以巧妙地利用雨或霧滴消除粉塵等汙染,能夠長期維持太陽能電池高效的能量轉換,並節省傳統清潔過程中必需的淡水資源和勞動力成本。」王德輝說。

團隊發現,該新型超疏水材料同時也兼具了耐化學腐蝕和熱降解、抗高速射流衝擊和抗冷凝失效等綜合性能。此外,新材料還實現了玻璃鎧甲化表面的高透光率,這也將為應用於自清潔車用玻璃、建築玻璃幕牆等創造條件。(記者 盛利)

相關焦點

  • 為超疏水表面「披上」鎧甲
    不同於常規方法, 我們通過去耦合機制將超疏水性和機械穩定性拆分至兩種不同的結構尺度, 提出以微結構作為「鎧甲」保護超疏水納米材料免遭摩擦磨損的概念, 如圖1(a)所示。作為設計的第一個特徵, 微結構由一個結構連續的框架構成, 可以更好地阻止所有尺寸大於微結構單元的物體破壞填充在其內部的納米材料, 如圖1(b), (c)所示。
  • 中外科研人員為超疏水表面披上「鎧甲」
    微結構「鎧甲」的設計。 據了解,仿生荷葉的超疏水材料由於其獨特的固-液界面性質,在表面自清潔、生物防汙、防水抗結冰、流體減阻以及傳熱傳質等領域展現出了巨大的應用潛力,隨之又發展出了一系列如超親水、超疏油等超浸潤系統理論。長期以來,人們認為表面的機械穩定性和超疏水性是相互排斥的兩個特性,正所謂「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 清華大學團隊製備出超疏水抗結冰表面
    清華大學1月5日宣布,材料學院鍾敏霖教授團隊利用超快雷射微納製造結合化學氧化方法,製備出獨特的三級微納米結構超疏水表面,具有優異的超疏水穩定性和防結冰性能,其冰粘附強度最低為1.7MPa,是目前國際已報導的最低冰粘附強度的超疏水防除冰表面,應用前景十分廣闊。
  • 金屬-有機框架材料的合成後疏水修飾及其應用
    為此研究者提出了多種構建疏水MOFs材料的合成策略, 其中合成後修飾是一種重要的實現方法.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韓寶航課題組和中國礦業大學袁寧課題組將MOFs材料的合成後疏水修飾分為四類, 即配體功能化修飾、金屬位點功能化修飾、顆粒外表面修飾與其他方法等, 綜述了合成後修飾構築疏水MOFs材料的研究進展, 並對疏水MOFs材料進行了總結與展望.
  • 盤點 | 一文了解超疏水材料技術
    材料表面能(材料表面分子比內部分子多出的能量)越低,疏水性越好,且當低表面能材料具有微觀粗糙結構時,水滴與材料之間會形成一層空氣膜,阻礙水對材料表面的潤溼,從而形成超疏水狀態。因為水滴在超疏水材料表面滾落時可帶走汙染物,使材料表面保持清潔。因此超疏水材料具有防水、防腐蝕、防冰以及防附著等多重特性。
  • 抗汙防霧透明塗料——吸水材料和疏水材料的完美結合
    抗汙防霧透明塗料——吸水材料和疏水材料的完美結合 發表時間:2020/7/28
  • 「廉價」超疏水保護塗層——新一代超疏水納米材料
    由美國Rice大學,英國Swansea大學、Bristol大學和法國Nice Sophia Antipolis大學四校科學家聯合製備的一種超疏水性材料
  • 科研人員開發出既「親水」又「疏水」的高效集水材料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華盛頓3月30日電(記者周舟)發表在最新一期美國《科學·進展》雜誌上的一項研究顯示,科研人員從大自然中的水稻葉子和豬籠草獲得啟發,開發出一種既能夠快速收集空氣中水分、又能使水分快速脫落便於收集的材料。
  • 材料速報||我院高分子加工研究所在超疏水性/超親水性的兩面材料領域取得積極進展
    響應其環境變化的材料被命名為執行器。通常,由不對稱變形產生的執行器被廣泛應用於各種應用,如仿生機器人、人工肌肉、軟夾持器、螺旋槳等。通過模仿大自然,設計和製造了一些作為執行器的Janus-材料。近年來,以安全性、舒適性和柔性為特徵的致動器,特別是軟執行器,在力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和重視。生物醫學,人工肌肉,微流體,和微型機器人。
  • 物理所研究獲得長壽命疏水材料和密度最小的冰
    具有超疏水功能的表面在物理、材料、工程、流體、控制等領域表現出良好的應用前景,因而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重視。既有超疏水又有其他功能的新型材料更值得關注。過去的幾十年中,人們從材料表面的微納結構和包覆物質兩個角度闡明了超疏水性能的內在機理,並設計製備了多種超疏水材料。然而,常見的多數超疏水材料普遍存在著壽命短、功能單一等問題,理想的材料現實生活中確實很少見。
  • 荷葉為什麼能防水,超疏水材料是什麼,生活中隨處可見
    很多人在小時候都玩過,荷葉上的水珠不停滾動卻不留下一絲痕跡,這其中的原理還要歸功於表面的一層薄膜,使得水成股流下,從而達到自清潔效果潤溼性是固體材料表面的重要性質之一,決定潤溼性的關鍵因素和表面的化學組成以及微觀幾何結構有關。科學家們就將將靜態水接觸角大於150°,滾動角小於10的表面稱為超疏水表面。,在顯微鏡下超疏水材料的表面結構其實很粗糙,包上有包。
  • 2020年度中國10大新材料新技術盤點,北京4所高校上榜
    不同指數晶面、A4紙尺寸單晶銅箔的控制製備2020年6月,《自然》雜誌封面發表了電子科技大學基礎與前沿研究院鄧旭教授團隊最新科研成果,該篇名為《設計堅固的超疏水表面》的論文提出,通過為超疏水表面「穿上」具有優良機械穩定性微結構
  • 北京大學在簡單製備純無機T型超疏水材料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據悉,超疏水材料在防水防霧、防結冰、水中減阻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是界面科學的重要研究方向。但由於超疏水性能的實現大多需要含F,Si的有機低表面能物質修飾,其機械、高溫穩定性以及耐久性都受到極大挑戰。2014 年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Chang-Jin Kim教授提出設計特定T型結構改變液滴潤溼受力方向,即可使任何高表面能材料實現超疏水性能[Science, 2014, 346(6213): 1096-1100]。然而這種上寬下窄型微納結構的製備存在效率低、成本高的問題,無法實現大面積的簡單製備。
  • 超疏水紙張的製備及其應用
    超疏水表面由於具有良好的自清潔性能,近年來已經吸引了人們的廣泛關注。紙張表面的潤溼性可以通過接觸角來進行表徵,超疏水紙張是指紙張表面與水滴接觸時所形成的接觸角大於150°,滾動角小於10°的疏水紙。 通過研究得知,經過疏水改性後紙張表面具有一種類似於玫瑰花瓣的結構,水滴在其表面雖然具有氣—液—固三相接觸界面,但液—固接觸面積較大,使得水滴與紙張表面之間有很強的粘附力。因此,超疏水紙張的製備不僅需要對紙張表面進行疏水改性,同時也需要在紙張表面構建微納米的分級結構。
  • 疏水性自清潔塗料的原理及研究進展
    根據「荷葉效應」自清潔的原理,實現疏水自清潔的途徑主要有兩種:一是在粗糙表面上修飾低表面能物質,通常用於製備疏水表面的低表面能材料主要有聚矽氧烷、氟碳化合物及其他有機物(如聚乙烯、聚苯乙烯等);二是在疏水材料表面構建類似荷葉表面的粗糙結構,製備方法有無機納米粒子(如TiO2、SiO2、ZnO等)修飾、雷射/等離子體/化學刻蝕、模板法、靜電紡絲法、溶膠-凝膠、自組裝、電化學沉積及化學氣相沉積等多種。
  • 一文了解黏土礦物疏水改性技術
    1、黏土礦物疏水改性方法疏水改性方法大體上可分為化學改性法和物理包覆改性法。(1)黏土礦物化學改性法化學改性即利用改性劑與黏土礦物某些官能團進行化學反應或化學吸附,達到其表面疏水的目的。3、黏土礦物疏水改性設備黏土礦物疏水改性設備可分為幹法設備和溼法設備兩大類,其中幹法設備主要有捏合機、高速加熱混合機、臥室加熱混合機、高速衝擊式分體表面改性機、連續式粉體表面改性機等;溼法改性設備主要有反應釜、反應罐或攪拌桶等。在疏水改性工藝和改性劑配方確定的情況下,改性設備就成為影響黏土疏水改性效果的關鍵因素。
  • 超疏水表面可有效地讓水沸騰,冷卻電子設備!
    美國普渡大學(Purdue University)的新研究顯示,最疏水的表面,即超疏水材料,不僅能在合適的條件下有效地讓水沸騰,而且比親水表面保持更低的溫度。先前的研究讓科學家們相信,沒有這一層隔熱的水蒸氣,超疏水表面有望比親水表面在更低的溫度下讓水沸騰。有幾項研究都在嘗試製造表面圖案,從而結合疏水和親水材料的優勢。但是由於疏水區域,研究人員目前還沒有實現完全沒有水蒸氣的表面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