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有機框架材料的合成後疏水修飾及其應用

2020-12-25 騰訊網

作為晶態雜化多孔材料, 金屬-有機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 MOFs)材料因其高比表面積與孔體積等優點在諸多應用領域取得了重要的研究進展. 然而, 此類材料所存在的水穩定性差等問題, 嚴重限制了其實際工業應用. 為此研究者提出了多種構建疏水MOFs材料的合成策略, 其中合成後修飾是一種重要的實現方法.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韓寶航課題組和中國礦業大學袁寧課題組將MOFs材料的合成後疏水修飾分為四類, 即配體功能化修飾、金屬位點功能化修飾、顆粒外表面修飾與其他方法等, 綜述了合成後修飾構築疏水MOFs材料的研究進展, 並對疏水MOFs材料進行了總結與展望.

金屬-有機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 MOFs)材料是一類晶態有機-無機雜化多孔材料,由金屬離子或團簇與有機配體通過配位鍵以及分子間超分子相互作用力組裝而成.通過對金屬與有機配體種類以及製備條件進行精細調控,可獲得拓撲結構與孔道特徵多樣化的MOFs材料.在經歷了20多年的發展歷程之後,已有大量MOFs晶體結構被合成與報導.相比傳統的無機多孔材料,如沸石、介孔二氧化矽、活性炭等, MOFs材料具有較大的比表面積與孔體積、可調節的孔徑以及易於進行表面物理化學修飾,迄今已被廣泛用於多個領域的應用基礎研究,包括吸附與分離、異相催化、螢光與傳感以及質子導體等.作為一類熱點納米多孔材料, MOFs領域的相關研究業已取得了引人矚目的成果.

任何材料研究的終極目標是走向實際應用.然而,多數MOFs材料對溼氣非常敏感,該缺陷使其水穩定性較差而導致結構易於坍塌,因而嚴重製約了其實際應用.鑑於此,研究者試圖通過合成疏水性MOFs材料以解決此類問題.通常以接觸角(contact angle, CA)來衡量材料表面的潤溼程度,當水滴與材料表面的接觸角大於90°時稱為疏水,接觸角大於150°時稱作超疏水,也有文獻將接觸角接近於180°的情況定義為過疏水.疏水性MOFs材料已經被研究與報導過,並在烴類存儲與分離、醇類吸附、油/水分離以及催化等領域展示出潛在的應用價值.

目前,存在多種構建疏水MOFs材料的策略.可以採用含全氟或烷基的疏水性有機配體直接合成目標材料,但是由於在合成過程中引入位阻較大的疏水基團將有可能改變材料的拓撲與孔道結構,這種方法的合成條件往往難以控制,因而增加了獲取預期材料的難度.另一種常採用的方法是合成後修飾(postsynthetic modification, PSM),通過對預先合成的MOFs材料進行疏水改性,調節材料表面的潤溼程度.採用該方法實現疏水性時,材料的拓撲結構可以較好地保持.此外,改變MOFs表面的粗糙程度也可以調控材料的疏水性.

最近, Jayaramulu等從MOFs表面的潤溼程度、疏水MOFs的合成與潛在應用等方面對疏水MOFs材料進行了比較全面的綜述; Antwi-Baah等綜述了疏水MOFs材料的應用進展.然而,目前尚無主要關注MOFs的合成後疏水修飾的綜述文獻.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韓寶航課題組和中國礦業大學袁寧課題組主要從合成後修飾的角度總結疏水MOFs材料的製備及應用;從配體功能化修飾、金屬位點功能化修飾、顆粒外表面修飾與其他方法等方面較為全面地評述此類材料的研究進展(圖1);最後,對當前疏水MOFs材料領域的研究情況進行了總結與展望.

圖1對MOFs進行合成後修飾的方法. (a)對配體進行修飾; (b)對金屬位點進行修飾; (c)對表面進行修飾

獲得疏水MOFs的合成後修飾方法有多種,主要可分為有機配體、金屬位點以及表面修飾.藉助含氨基、醛基等官能團的有機配體,可通過共價修飾實現MOFs的疏水改性.對含配位不飽和中心的金屬位點,可直接或在溶劑作用下選擇性地功能化金屬位點.此外,使用某些疏水物質包覆在MOFs表面同樣也可賦予其疏水性.本文主要綜述對配體、金屬位點、表面進行合成後修飾賦予MOFs疏水性.

合成後疏水修飾的方法避免了複雜的有機配體合成與MOFs合成條件的探索,因而在合成上具有一定優勢.然而,這種方法要求用於疏水修飾的MOFs材料本身具有一定的穩定性,能夠耐受後修飾的反應條件.同時,由於修飾的烷基或全氟烴基團懸掛在孔道中,使得MOFs的比表面積與孔隙度降低.引入大體積官能團時,由於空間位阻效應取代率較低,但大分子體積會使取代基優先在表面反應,小分子官能團的高取代率也說明其充分進入材料內部而佔據一定的孔道空間.這兩個方面都會造成MOFs的多孔性和比表面積降低.在MOFs顆粒外包覆其他材料也可以提高材料的疏水性,此類方法比上述配位與共價修飾的方法具有優勢:包覆的方式對MOFs進行疏水修飾比較簡單,尤其是採用化學氣相沉積的方法可以避免原本材料的比表面積的大幅下降,較好地保持了材料的多孔性,將其用於催化反應中可使底物聚集到疏水表面,與活性位點充分接觸增加反應活性.然而目前報導的例子尚不多見,有待進一步的拓展與研究.另外,構築疏水MOFs與其他類型材料的複合材料,集多種功能於一身,可以作為今後的重點研究方向之一.

作為MOFs材料的重要拓展,疏水MOFs材料的發展遠未完善,目前的應用主要集中在分離與催化領域,而其他領域的應用大多還未探索.在今後的研究中,應充分對疏水MOFs材料的其他潛在應用領域進行開拓性工作.此外,就實用方面而言,目前疏水MOFs材料還處於初級階段.合成穩定性優異與成本低廉的此類材料是實現其工業應用的前提,無疑還需研究者長時間的探索與努力.儘管如此,合成後疏水修飾的方法為MOFs材料的應用提供了靈活多變的可能性,期待通過不同專業背景研究者的協作,使疏水MOFs材料展現出更誘人的應用前景.

相關焦點

  • 天津大學陳龍課題組:二維導電金屬有機框架材料在有機電子學/自旋電子學領域的應用進展
    金屬有機框架(MOFs)材料一般由有機配體和金屬節點按拓撲學規律連接而成,可應用於氣體存儲與分離、傳感、催化等領域。然而,已知的大部分傳統MOFs材料電導率低,甚至為絕緣體。2012年,Yaghi團隊報導了首例2D c-MOFs(M3HHTP2, M = Co, Ni, Cu),突破了傳統MOFs材料電導率低的瓶頸。自此,2D c-MOFs成為了一個新的研究方向。
  • 超疏水紙張的製備及其應用
    通過研究得知,經過疏水改性後紙張表面具有一種類似於玫瑰花瓣的結構,水滴在其表面雖然具有氣—液—固三相接觸界面,但液—固接觸面積較大,使得水滴與紙張表面之間有很強的粘附力。因此,超疏水紙張的製備不僅需要對紙張表面進行疏水改性,同時也需要在紙張表面構建微納米的分級結構。
  • 同濟大學李風亭團隊│金屬有機框架材料(MOFs)的綠色合成│精華回顧
    金屬有機框架材料的綠色合成張彥星1,吳一楠1,2,李風亭1,2(1.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上海 200092;2.上海汙染控制與生態安全研究院)識別上方二維碼或點擊文末左下角「閱讀原文」查看全文Doi:10.11962
  • 基於雙鎳二硫代烯的金屬有機骨架結構的合成
    基於雙鎳二硫代烯的金屬有機骨架結構的合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18 13:09:04 南京大學左景林團隊研究了一種基於雙鎳二硫代烯的金屬有機骨架結構的合成,晶體結構,及其作為電化學葡萄糖傳感器的應用
  •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生命有機化學:主要從事核酸、蛋白質等物質及其組成成份的結構分析、化學和生物合成、結構與功能關係等研究,生物大分子與小分子化合物相互作用的研究,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重要基因的修飾和改造、天花粉蛋白的蛋白質工程、和反義核酸作為癌細胞生長阻斷劑的研究,苦瓜子蛋白作為抗愛滋病藥物的結構、功能及其關係的研究,核糖核酸的結構與功能關係的研究。
  • 新一代半導體:雙螺旋有機金屬框架材料
    (Sourav Saha,Clemson College of Science)研究人員利用近年來熱門的金屬有機框架(MOF)結構造出一種雙螺旋結構材料,是下一代半導體可用的新材料,其導電性能更好,而且生產過程無需現代半導體所需的高溫技術,室溫下可以生產
  • 盤點 | 一文了解超疏水材料技術
    Ke 等以芋葉為母板,通過模板法構建具有細微空腔的表面結構,再通過浸漬塗覆法修飾改性,經聚正十八烷基矽氧烷納米片改性修飾後,疏水性能顯著提高。刻蝕法刻蝕技術是指通過物理或化學的方法將目標物表面刻蝕成微粗糙形貌的過程,雷射刻蝕、等離子刻蝕、化學刻蝕、光刻蝕是較為常用的幾種微刻蝕方法。
  • 親水疏水,一步切換的金屬表面
    譬如,通過模仿荷葉和豬籠草的表面,分別合成了具有超疏水性能的微納結構表面和具有優異斥液性能的潤滑液浸漬表面(SLIPS)。最近,界面性能隨外界刺激響應的表面(智能表面)吸引了廣泛的研究興趣。然而,它們的合成過程通常需要多個複雜步驟。
  • 新研究:讓金屬有機框架變得具有柔性!
    背景金屬有機框架(MOFs)是由有機配體和金屬離子或團簇,通過配位鍵自組裝而成的具有分子內孔隙的有機-無機雜化材料。目前,它正逐步從實驗室走向現實世界應用。例如,金屬有機框架可用於存儲危險氣體、催化化學反應、以受控方式投送藥物,甚至可以在可充電電池與太陽能電池中使用。
  • 快速常溫常壓離子熱法合成三維共價有機框架材料
    文後可留言討論,也可加微信號POPs2016、邀請進微信群,直接與作者團隊探討。為提高效率及拉入合適的群,在添加微信號時請使用實名,註明教師/研究生身份、學校,如果是研究生,再請註明課題組。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近日,吉林大學無機合成與製備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裘式綸教授、方千榮教授課題組首次通過常溫常壓離子熱的方法合成一系列三維共價有機框架材料,命名為3D-IL-COFs。這種合成方法具有反應時間短、能耗低、無揮發性有機物汙染、無添加劑、操作簡單等優點,同時離子液體經過簡單的過濾分離後可重複使用至少三次。
  • 研究人員成功破譯金屬有機框架材料的內部結構
    金屬有機框架(MOFs)材料,在過去幾年中因各種潛在的應用而引起了相當大的關注度,特別是自從研究人員發現這些典型的絕緣材料也可以被製成導電材料以來。由於MOFs的多孔性和導電性的非凡組合,這一發現為電池、燃料電池、超級電容器、電催化劑和專用化學傳感器的新應用提供了可能。
  • 誘導聚集與協同配位策略構築金屬氧合團簇及其有機骨架
    在晶態材料中, 金屬氧合團簇(metal oxo clusters, MOCs)和金屬有機框架(metal organic frameworks, MOFs)是兩類傑出的代表. 以金屬氧合團簇為結點的金屬簇有機骨架材料(metal cluster organic frameworks, MCOFs)的研究對無機材料化學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手性螢光金屬–有機框架的構建及其對手性分子的定量識別
    文後可留言,直接與作者團隊交流探討。歡迎加微信號(POPs2016)、邀請進微信群(教師群,研究生群),直接與作者團隊探討。為提高效率及拉入合適的群,在添加微信號時請使用實名,註明教師/研究生身份、學校,如果是研究生,再請註明課題組。投稿請給公眾號留言即可。
  • 過渡金屬修飾{P2W12}基多酸化合物的研究進展
    北京理工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呂紅金教授介紹了多金屬氧酸鹽領域的重要系列之一——過渡金屬修飾基多酸化合物的研究進展, 根據構築模塊的聚合數分類歸納了該系列化合物的相關結構, 闡述了部分代表性化合物的結構特點及合成策略, 整理了該類化合物的功能應用, 並對其未來發展趨勢進行了展望.
  • 《科學》雜誌:可編程合成材料
    合成,英語:Synthesis,通常表現為通過物理或化學方法操縱的一步或多部、可靠、可被重複應用的過程,由德國化學家阿道夫·威廉·赫爾曼·科爾貝首次提出。合成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十分重要的領域,也是製藥、生化、材料等產業重要的基礎。合成材料廣泛應用於我們的生活領域中。
  • 四硫富瓦烯基2D金屬有機骨架及其在高效的光熱能轉化領域的應用
    四硫富瓦烯基2D金屬有機骨架及其在高效的光熱能轉化領域的應用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9 21:50:39 南京大學的左景林團隊開發了一系列的四硫富瓦烯基2D金屬有機骨架並闡述了其在高效光熱能轉換中的應用
  • 共價有機框架能幹啥?最新成果你值得了解
    Yaghi(加州伯克利分校)國際著名化學家,是金屬有機骨架材料、有機共價骨架材料的開拓者和奠基人。憑藉在儲氫材料領域的科研成果,於2006年被大眾科學評為美國十大傑出科學家。2007年,Yaghi教授關於金屬有機骨架結構材料的設計合成、理論研究以及實際應用的先驅性科研成果使他成為美國材料科學會獎章的唯一獲得者。
  • 中山大學張杰鵬探索新型多孔材料,可實現「反轉」吸附和高效分離
    多孔配位聚合物的優勢為緩解化工業分離純化的耗能壓力,人們嘗試利用多孔材料對客體分子的差異化吸附能力進行分離。但因常規多孔材料的結構相對難以調控,並非所有分子都能找到合適的多孔材料以實現理想的、低耗能的分離提純。張杰鵬對 DeepTech 說,「已知的多孔材料難以區分很多工業相關的化學物質,例如小分子烯烴及其伴生的副產物。」
  • CCS Chemistry | 共價有機框架(COFs)構造異構體的首次可控合成
    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趙新研究員通過縮聚條件調控,首次實現共價有機框架(COFs)構造異構體的可控合成,所得兩種異構體表現出不同的氣體/蒸汽吸附性質和化學穩定性,並在一定條件下可實現從一個異構體到另一個異構體的轉化。 「同分異構」是有機化學中的普遍現象,同分異構體往往表現出不一樣的物理及化學性質。
  • 疏水性自清潔塗料的原理及研究進展
    根據「荷葉效應」自清潔的原理,實現疏水自清潔的途徑主要有兩種:一是在粗糙表面上修飾低表面能物質,通常用於製備疏水表面的低表面能材料主要有聚矽氧烷、氟碳化合物及其他有機物(如聚乙烯、聚苯乙烯等);二是在疏水材料表面構建類似荷葉表面的粗糙結構,製備方法有無機納米粒子(如TiO2、SiO2、ZnO等)修飾、雷射/等離子體/化學刻蝕、模板法、靜電紡絲法、溶膠-凝膠、自組裝、電化學沉積及化學氣相沉積等多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