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孩子,你一定要懂點中醫

2020-09-04 健康小蒙娜


微博上,一封媽媽寫給孩子的信,讓人動容。


信中媽媽說,把孩子培養成身心健康的普通人,對父母來說是一件非常巨大的挑戰。


父母不希望孩子長大後物質極度豐富,心靈卻極度空虛;不希望孩子用健康來換取事業的成功;不希望孩子面對各種誘惑,不能明辨是非……可如何讓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長,從來沒有可複製的教育模板,只能邊摸索邊實踐。


走過了許多彎路後,這位6歲孩子的媽媽一直在花時間和精力引導孩子懂中醫。只是她卻從未讓孩子看過一本中醫書,上過一節中醫課,更是很少嘮叨中醫的各種事情……因為她怕孩子會討厭中醫。


她選擇將中醫教育蘊含在每晚「神醫小飛俠」的睡前故事裡,在用中藥材做立體畫的快樂裡,在搗藥材做香囊的點滴裡,在猜中藥的遊戲裡,在孩子不舒服時給他做的按摩、艾灸裡,以及一直保持著9點入睡的習慣裡……而孩子如她所願一直保持著身心健康,是她最大的欣慰。


下面,我們摘取信的部分內容,為什麼這位媽媽要引導孩子懂中醫?

「2020年,孩子,你一定要懂點中醫!」


……


媽媽希望你懂點中醫,因為有一天你會展翅高飛,離開爸爸媽媽的懷抱,過屬於你自己的生活,而中醫會守佑著你。


如果你懂得中醫,當你遇到人生巨大挫折時,你不會用酒精麻痺自己、用垃圾食品填滿胃、用熬夜來消耗身體、用過度憤怒鬱悶傷害五臟六腑,你懂得珍惜自己的健康,你懂得只要留著「健康」大靠山,就可以東山再起。


如果你懂得中醫,你的身體有一點不適,你會發現,你會及時調整自己的生活,或找醫生調理,而不是日積月累變成大病,才開始後悔。


如果你懂得中醫,即便不幸遭遇重大疾病,你也不會被病名嚇死,而是懂得回歸生活,回歸內心世界,懂得停下腳步,給自己機會,你終究會鳳凰涅磐。


如果你懂得中醫,你不會凌晨1點還在酒吧裡應酬客人,不會與朋友通宵聚會,你不會犧牲健康去換取金錢和豬朋狗友,你不會迷戀娛樂場所,而是熱愛大自然,你會遇到更多優秀的朋友,與你同頻共振,過著內心充盈的生活。


如果你懂得中醫,你的生活將會充滿趣味,你能感受到二十四節氣的變化,你會懂得每個節氣的飲食、運動、按摩等生活方式的講究,你的生活不會粗糙。你甚至會發現音樂、書法、閱讀、武術等都在給身體注入滿滿能量,你甚至會因為一朵花開,內心裡升起一種歡喜,你會發現世間的種種美好!


如果你懂得中醫,你會懂得客觀看待事物,你知道任何事情都有陰陽兩面,你懂得有舍才有得,你懂得透過表象,去挖掘事物的本質,你不會被各種紛繁複雜的表象迷惑,你懂得冷靜思考和分析,做出正確的判斷。


如果你懂得中醫,你未來會成為好丈夫、好爸爸,你懂得如何去呵護全家人的健康,遇到家人生病時,你能夠鎮定理性,懂得如何配合醫生,幫助家人度過難關。


孩子,未來你可以選擇任何你喜歡的職業,但是媽媽依舊希望你懂得中醫,因為中醫,你的內心會充滿仁慈和愛;因為中醫你懂得自律;因為中醫你懂得珍惜生命;因為中醫你的生活充滿了歡喜。

02


上述媽媽的做法,真的不得不讓人稱讚。


父母不僅是孩子的第一任和終身的老師,還是孩子最好的醫生,和最大的安全保障。


所謂給孩子金山銀山,不如給孩子一個健康的身體。而中醫,不僅能給孩子健康的身體,還能給孩子健康的心靈。


如果父母懂中醫,那更是兒女們的福分,而引導孩子懂得中醫,更是一種福分的綿延。


甚至於有人說,懂點中醫之道的父母,才是真正的好父母。


畢竟懂點中醫之道的父母都知道,孩子有個好身體,才會有來日方長,人生首先有了長度,許多事都可以正常地慢慢來。


懂點中醫的父母,平時對孩子的飲食知道如何合理安排,孩子不至於養成不好的飲食習慣,進而導致疾病的產生。


懂點中醫的父母,能在孩子身體失調的初期抓住先機,及早發現孩子疾病的苗頭並能馬上控制,不會等到病情嚴重了才慌忙去找醫生。


懂點中醫的父母,孩子生病了,不會六神無主,不會心驚膽戰,不至於全家都不得安生。更不會急於讓孩子趕緊好起來,於是各種感冒藥,消炎藥,止咳藥,一股腦的往嘴裡塞,亦或給孩子掛吊瓶,打抗生素。


懂點中醫的父母,能夠更好地配合醫生,知道如何正確收集孩子的身體症狀,提供給醫生有價值的信息,不致於耽誤孩子的治療。

另外,懂點中醫的父母,能夠更寬廣,更有厚度地看待這個世界,並影響孩子的眼界,不至於停留在可以量化的利益層面,而是在心智成熟、豁達看待人生和社會的層面。


有一位母親在網上分享:

大寶開始上幼兒園才半個月,就開始感冒,發燒咳嗽,一直反反覆覆,一個學期4個多月,請假就兩個月。更崩潰的是,大的好了,小的又被傳染了。就這樣你來我往,折騰了一個冬天。


而每次帶兩寶去醫院,醫生基本都是吃抗生素,其次就是霧化,再嚴重一點還要打點滴,其實也多是抗生素。抗生素用多了的危害有多大?毒副作用、產生耐藥,還有菌群失調。


細思極恐。老母親為此非常地崩潰……

而另一位家長則分享:

自從學中醫4年多來,家人就沒輸過液。小兒2周歲,從出生沒輸過液吃過西藥,大兒現在12歲,調理下很少生病,現在感冒自己就好了。感覺懂些中醫養生,心裡有底氣!

總之,就像羅大倫博士說的那樣:

父母應該積極主動學習醫學知識,為孩子的健康未雨綢繆。當你擁有了真正的中醫育兒理念以後,就等於為孩子的身體安裝了一個GPS定位器……孩子生病時全家才不會六神無主。


以上所說,也是為什麼國家推動中醫文化進校園的原因之一。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讓孩子了解中醫,懂得中醫,是給予他們的巨大財富,從而幫助他們擁有健康人生。


中醫藥管理局原局長王國強曾表示,「推行中醫藥文化進校園,是為傳承和發展中醫藥所做的一件大事、好事和實事,這不是一件小事,更不是多餘的事。中醫藥文化進校園,主要目的並不在於培養未來的小郎中,而是要讓這門國粹贏得廣泛的受眾基礎,同時普及健康養生知識,提高祖國下一代的身心素質,使學生們終身受益。


中醫不僅是護佑生命的實用技術,還是可以傳承世世代代的寶貴精神財富。


目前中醫的現狀真的被冷落了,現代的社會年輕人基本迷戀西醫,過度醫療,而不相信咋們老祖宗五千年歷史中草藥文化,博大精深!孩子不知中醫文化帶給我們帶人健康,估計心裡都不是滋味!那麼誰來挽救我們自己呢?答案就是我們自己!只有我們自己可以挽救自己。希望這篇文章,能給國人以啟示,也希望更多的國人可以看到它。

相關焦點

  • 2020年,孩子,你一定要懂點中醫為什麼?
    「2020年,孩子,你一定要懂點中醫!」…………媽媽希望你懂點中醫,因為有一天你會展翅高飛,離開爸爸媽媽的懷抱,過屬於你自己的生活,而中醫會守護著你。如果父母懂中醫,那更是兒女們的福分,而引導孩子懂得中醫,更是一種福分的綿延。甚至於有人說,懂點中醫之道的父母,才是真正的好父母。
  • 媽媽給孩子的一封信看哭無數人:孩子,你一定要學點中醫
    小學五年級起開始學中醫啦!先在浙江省試點,然後在全國範圍展開。這意味著中醫藥文化從此開始走進校園、走進課堂、走進教材。為什麼國家終於決定,要把中醫從娃娃抓起?一定不僅僅是為了讓中醫這個民族瑰寶得以傳承……剛好昨天,杏林君從微博上看到一位媽媽寫給孩子的信,這封信打動了無數父母,也讓杏林君深受感動。
  • 懂點中醫,可以保命,上可盡孝,下可盡慈
    ——此篇獻給曾經被治癒過的患者及渴望中醫知識的人們我要鄭重和衷心地勸告我曾治癒過的患者及其他人,幾十年學醫、行醫的經歷告訴我們一個真理,做為一個人必須要懂得些中醫知識,多讀和了解「黃帝內經」理論,這些觸目驚心,發人深省的病例,再次告訴我們,不懂中醫的辨證道理在世上就無法生存,哪怕是一點點小病,都會把你撩倒,直至要命,這絕不是駭人聽聞,而是我們從醫幾十年,耳聞目睹所得出的結論。
  • 這世道,學點中醫很必要
    現在醫療市場化,套路太深,大家都懂的。」 @「拈花老夏」也曾表示,作為一個現代人,我們聽科學的忠告總是必要的,但也更應該多了解生命與自然的聯繫,多了解一些我們身體運行的密碼,多學點中醫,萬一科學與120車都不在身邊呢?這時,恐怕只有中醫能救得了你。
  • 中醫分三品,為什麼說真正的中醫一定在民間?
    由於不通醫道,缺乏真正的醫療本領,他們的日子過得可憐巴巴的,與有一定特長的「術醫」們衣食豐足可比不了。但是他們最怕別人發現自己的無能,對於自己不會治的病,就搞些無法實現的目標來逃脫自己無能的責任。比如魯迅童年遇到的那種中醫,要他去抓「一對原配的蟋蟀來做藥引」的醫生就是庸醫。這種醫生很多,缺乏醫德,最容易搞怪的。
  • 心一定要交給疼你的人,愛一定要留給懂你的人
    2020.11.30 星期一 心一定要交給疼你的人, 愛一定要留給懂你的人 在感情當中:先動心的,一定是傷得最深的;肯認真的,總會是輸得最慘的。滿腔熱情,換來了冷冷的回應; 特別在乎,得到了毫不在乎。重感情的人,總是願意掏出全部真心,但到最後卻總是傷了心;一次次的主動,卻總會是得不到尊重,一次次的付出,卻總沒人記得。 所以,心一定要交給疼你的人,愛一定留給懂你的人。
  • 練琴1小時*10年>三小時*3年,你一定要懂!
    水滴石穿的道理,大家都懂。對於學習相對較緊張的孩子,每天需用多少時間練琴?每天1小時,暑假寒假多練,這樣就差不多了。  還是那句老話:貴在堅持。如果每天練1小時,堅持10—15年,水平真的很不錯了,不信你試試。世上最難和最簡單的事就是堅持。
  • 2020中醫執業醫師考試:帶你來看科目特點及複習攻略
    2020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備考進行時,為了幫助大家更科學更合理的備考,小編給大家準備了2020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科目特點及複習攻略,推薦大家轉發收藏!中醫基礎理論考試題目比較簡單,問法比較直接,是提分的科目。
  • 昭昭醫考:參加2020年中醫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必須要了解的內容?
    參加2020年中醫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的各位考生,想要順利通過考試,有一些內容你必須要了解到,為了幫助大家備考方便,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參加2020年考試必須要了解的內容,大家一起來看看吧。第三,選對複習教材是關鍵選對教材是我們複習總最關鍵的部分,市面上現在有很多與醫師資格考試相關的教材,各位一定要擦亮眼睛進行選擇;如果你是第一次報考,小編建議對於中醫執業醫師考試很蒙,或者上班族比較忙,那建議搭配網校的輔導課程進行學習。老師經驗豐富,可以幫助大家少走很多彎路,可以幫助大家提高備考效率。
  • 昭昭醫學教育:帶你看懂2020年中醫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政策變化!
    截止1月21日24時醫師資格考試報名已經結束了,現在考試大綱也公布出來了,不知大家有沒有認真的翻看考試大綱;近期各地區都在發布醫師資格考試公告通知,從各地通知中可以看出各地政策略有不同,昭昭醫考小編整理了「2020年中醫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政策變化」,希望可以幫助到2020年中醫執業醫師考生
  • 中醫一定要掌握 「運氣」「易經」嗎?| 肖相如
    我在大學靜悟中醫為什麼孩子吃得越好,抵抗力反而越差?李可老中醫的聲音為什麼孩子吃得越好,抵抗力反而越差?口腔潰瘍、燒傷、痔瘡……你試過雲南白藥嗎?李辛:人們可以自我治癒,心的康複比身體康復更重要癌症也很脆弱,不需要過度醫療!倪海廈:幾乎所有的癌症都與心臟病有關!
  • 50萬人受益的中醫課,中醫小白也聽得懂,免費試聽機會來了!
    >我們究竟為什麼要學習中醫?在杏林明師的這兩年,看到無數學員學醫的經歷,中醫太美,包羅萬象,但是,無論哪一種都溫暖人心,值得我們真誠相待~~1 為人父母者,不知醫為不慈三羊,今年60歲,退休好幾年了,家裡有個小孫子,平均一個月要感冒一次。每次感冒就開始發燒,一家人就開始頭大,抱著孩子就往醫院跑,醫生往往不是抗生素,就是化學噴霧。
  • 2020中醫執業醫師考試科目特點及複習攻略
    2020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備考進行時,為了幫助大家更科學更合理的備考,小編給大家準備了2020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科目特點及複習攻略,推薦大家轉發收藏!中醫基礎理論考試題目比較簡單,問法比較直接,是提分的科目。
  • 2019年中醫助理醫師考試真題難度解析!
    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的題目相比其他科目較容易些,也是大家的提分點,複習的時候需要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熟記,也不能只對重點內容進行複習,要全面兼顧。其中重點語句一定要理解,例如「獨陰不生,獨陽不生」、 「陰陽離決,精氣乃絕」,體現的是陰陽的互根,「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體現的是陰陽的互用。
  • 我省五年級小學生將設中醫課 小學生為什麼要學中醫
    網上甚至出現了「中醫粉」和「西醫粉」的論戰。  記者採訪了杭城幾位家長,也是褒貶不一。  贊成的家長認為,中醫是百年國粹,能鼓勵孩子們養成「順應四時」的作息習慣、多做運動,是件好事。  也有家長持不同意見,認為中醫晦澀難懂,大人都搞不明白,小學生哪裡能懂。與之相比,急救、性教育才是更急需的課程。
  • 給孩子立規矩,這10點一定要注意!你做到了幾條?
    媽媽在一旁看得著急:「巖巖,快點吃,我要遲到了。再不快點,媽媽被開除怎麼辦?」巖巖好像沒聽見,根本不在乎媽媽是不是會被開除似的,仍在慢吞吞地「品嘗」那點粥。「你就知道給我找麻煩,一點都不省心……」巖巖媽媽在嘆氣。晚上下班後,爸爸一回家,媽媽就向爸爸告狀。
  • 讓更多的人學中醫、懂中醫、愛中醫、信中醫,孟津縣中醫院這樣做
    中醫名家誨人不倦,身邊老師傳經送寶。在為期兩天的培訓中,孟津縣中醫院醫生司全偉、趙正謙、石繼峰、王一航、楊小超、習淑靜還分別以《中風的中醫保健》《泌尿繫結石《梗阻性黃疸介入治療》《肛腸疾病的認識》《冠心病健康教育》《腦卒中的預防》為題,做了精彩的講座,受到基層醫生一致好評。
  • 你可以不懂英語,但一定要懂英語教育!
    你覺得這樣的孩子,需要多長時間可以學會說話?答案是:這個孩子永遠也學不會說話!原因很簡單,因為他接觸語言的時間太短了,每周一小時的語言接觸,根本無法抵抗其餘167小時的遺忘。同理,你把孩子送到英語培訓班,每周上一到兩小時的課,你覺得需要多久,孩子才能達到英語交流的水平呢?
  • 2019年中醫執業醫師考生血淚教訓,要參加中醫類考試的最好背下來
    這是我們所佔分值最高的兩個科目,其中中醫內科90分,針灸學60,與往年相比就是增加了A3/A4的新題型,其他變化不大。中醫內科學的重點還是辨證論治,2018年考試難點在於題幹更長,細節更多,選項辨識度較低。考了不常考的證型、病因病機、病理因素、部位。中醫內科學隨著臨床要求的提高,考題的臨床化,要求考生應試綜合能力越來越強,所以一定要把中基、中診、中藥、方劑的基礎知識夯實。
  • 報考中醫專長的八大禁忌你知道嗎?
    2018年是中醫年,中醫藥法實施一周年,各省中醫專長考試註冊實施細則出臺,甚至部分省份已經組織第一次考核,而且數據上顯示出通過率不高,小編主要列出影響考核通過率的幾大禁忌:,最薄弱的地方就是中醫基礎理論,所以在備考的過程中,要有計劃的複習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強化自己的理論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