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叔說 讓中醫更美更有趣更貼近生活
我們究竟為什麼要學習中醫?
這是一個發人深思的問題。有人說,學習中醫是一種愛好;有人說,學習中醫是一個飯碗;也有人說,學習中醫是一種事業。
中醫究竟是事業還是飯碗?
古人習醫,其終極的理想就是儒家的仁徳與兼濟,佛家的行善與救渡,道家的長生與修道,窺天地之奧而達造化之極。
與己而言,普通人學中醫,有人心之所向,有人因病自學而愈,有人投身醫學矢志不渝。
在杏林明師的這兩年,看到無數學員學醫的經歷,中醫太美,包羅萬象,但是,無論哪一種都溫暖人心,值得我們真誠相待~~
1 為人父母者,不知醫為不慈
三羊,今年60歲,退休好幾年了,家裡有個小孫子,平均一個月要感冒一次。每次感冒就開始發燒,一家人就開始頭大,抱著孩子就往醫院跑,醫生往往不是抗生素,就是化學噴霧。這幾年國家宣傳要減少使用抗生素,大家也都知道用抗生素不好,但是,不用抗生素,怎樣才可以救孩子?
這個問題就如同一把刀子戳在三羊的心窩裡,看著孩子受苦,父母卻無能無力。
一個偶然的機會,三羊在朋友圈看到有人轉發杏林明師學社張教授講的《一病一講》系列課程,發現正好有一節講小孩子感冒,抱著懷疑的心態點進去,沒想到,一個對中醫啥都不懂的老太太居然都能聽懂,按照張教授講的,三羊嘗試分析了孫子的病情。
我孫子很小只有一歲多,張教授的方子是5歲左右的,我就按照比例把藥的分量減到了1/3。抓回來給孫子喝,結果兩副就好了。我很開心,心中有底,也不會擔心孫子再病了。沒有了抗生素對身體的幹擾,孫子身體好的很快,也強壯起來,感冒也少了很多。只要注意他的冷暖,基本上自己也會恢復。幾乎小半年也沒有去過醫院看病了。
這一刻 ,看著三羊全家終於不用再擔心抗生素對孩子身體的副作用了,我終於體會到了古人說的那句話:為人父母者,不知醫為不慈。
2 為人子女者,不知醫為不孝
碧水藍天(以下簡稱「藍天」),70後,她是來自一個小縣城的公務員,在從中醫路人變成一個資深中醫粉之前,上過很多課程,記了好幾本筆記。
和她聊天,會被她身上一種堅韌不拔的精神吸引。
2012年,對我來講是個不幸之年,我的母親被醫院診斷為不治之症「肺癌」,我的媽媽當時只有55歲,她先進行了切除腫瘤的手術,緊接著就是沒完沒了的「放療」和「化療」,不到幾個月頭髮開始大把的掉,人也廋到不到90斤。
因為在醫院照顧母親,熬夜睡眠不足,再加上長期的擔驚受怕壓抑勞累,身體嚴重透支。遠在美國的表哥寄來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治療肺癌的藥物,然而不幸還是發生了,短短半年,我母親就永遠離開了我們……母親病逝後,我身心遭受重創,病了很久。
就在此時,藍天聽到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
朋友的父親十年前和母親同樣的病情,因為受不了放療和化療的藥物反應,改用中藥治療,如今十年過去了,朋友的父親已經77歲高齡,身體康健。
這個事情極大的震動了藍天的內心。
從那以後,對於中醫如何看待疾病,如何看待人體的這些問題,驅動著藍天開始關注各種中醫的相關知識。
先是在書店買了大量書籍,但因為從來沒有接觸過中醫知識,陰陽、五行、藏象,這些抽象的名詞實在是太難理解,就這樣很多書讀著讀著就讀不下去了。
自學無果的那段日子是痛苦的。直到一次偶然的機會,藍天看到一位朋友在朋友圈發的中醫基礎理論試聽課,帶著試一試的心情點進去。沒想到視頻裡老師的講解,居然幾句話就把自己之前看書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講透,原來中醫理論還可以這麼簡單,原來中醫理論還可以這麼解讀。
找到學習的方向和路徑了,從此,藍天在學習中醫這條道路上一路狂奔。
在跟著視頻學習一年中醫之後,她根據「一病一治」的方子和辨證思路,治好自己多年的失眠、自汗,治好了妹妹的盆腔炎,也治好了大姨的頸椎病。
學習中醫顯現出的巨大效果是當初沒有預料到的,藍天沒有想到,自己一個零基礎的小白,居然可以用中醫幫助這麼多人,雖然,這份驚喜來的有點遲。
也許,在生命面前,只有健康是第一位的,沒有了健康,後面都是0;
也許,早一點學習一些醫理,就可以讓親人們,少受些痛苦;
也許,早點找到學習中醫的老師,自己也不會迷茫。
在我懂這個道理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再也沒有機會為可憐的母親找到救命良方。
為人子女者,不知醫為不孝。也許,沒有經歷過的人,不太明白子欲養而親不在的永久遺憾。
3 自助者天助,自強者恆強
鄒阿姨,48歲,村獸醫站工作了一輩子。曾是腎病患者,一次拿藥就要花掉四五千塊,巨大的開銷給這個農村家庭帶來災難性打擊。最可怕的是,花了這麼多錢,人遭了不少罪,病情卻不見好轉。縣醫院的大夫告訴她,這個病治不好,是個「慢性癌症」。生性倔強的鄒阿姨不甘心就這樣被疾病拖垮,竟然看書自學中醫。用不起昂貴的西藥,自己試中藥,一次不行,兩次三次……竟然在反覆曲折的嘗試中,意外地治好了自己的腎病,令她的主治醫生都大跌眼鏡。
沒錢只有等死,但我不甘心啊,來到這個世上,就這樣自生自滅了嗎?
一次例行檢查去醫院,需要等到下午出結果,期間無聊就去新華書店熬時間,我特別留意中醫方面的書籍,發現一本《醫宗金鑑》一書比較古樸,翻閱了大約一半頁數,初看根本不懂,我和售書員磨蹭了有二十分鐘,一分錢也沒商量的餘地,只好咬牙買回家,養病看書消磨時光。
回到家中,每次只要從醫院開回來的方子我都要一一辨認,查每一味中藥的性味歸經、主治功效,又把這本書從頭翻了五六遍,只要和我的症狀有關,通通都摘抄下來,就這樣自查自測,開始有了新的認識,想自己開始嘗試開方,先從低劑量開始。
去鎮上中藥房抓藥,藥劑師問是誰開的方,自己還不好意思說是自已,只好糊弄過去,沒敢多取,只取了三劑藥,還買下解毒的藥,萬一中毒,趕緊煎服救命,結果三劑吃完沒啥問題,心裡就感到十分高興。
病雖然沒好轉,但作為自己第一次學習中醫中藥,感到欣慰,就開始繼續讀書,有一次去一位鄉村醫生家拿藥,他給我推薦杏林明師的課程,我聽了幾節試聽課之後,如獲至寶,從中醫基礎理論開始聽陰陽五行藏象學說,又繼續學習了一病一講的課程,並從他那裡借了一本《中藥學叢書》,學習中藥的基本功能和劑量。
有了理論的基礎,自己有信心了,開始在原方的基礎上加劑量,服了藥之後還不敢立刻就睡,需要觀察2小時候後,等待藥後的反應如何,吃了一段時間,發現身體有好轉。
我開始反覆聽《一病一講》,不斷總結醫生開方的思路,學習中藥配伍的君臣佐使、升降沉浮,又在原方的基礎上加以調整,又拿了一月的中藥,西藥減的還剩了了,每次藥服完後去查,直到第五次檢查的時候,各項指標轉陰達標,把坐診醫生和藥師都驚著了,醫生還說他坐診這些年這個病幾乎沒治好的,真的太罕見了,從此,對中醫迷戀的不得了!
我的家人說我是痴心不改,創造奇蹟,但我知道我是帶著病,帶著很多遺憾開始自學中醫的,雖然這一年的求醫過程歷經艱辛,但是為自己在這個過程中發現了中醫寶藏並必將受益一生而感到高興。
鄒阿姨的故事很勵志很傳奇,「自助者,天助」,古老的祖訓放在今天仍然有意義。任何身患疾病的人,如果自己放棄了,那任何的援助都失去意義。很慶幸鄒阿姨沒有放棄自己,也很高興,通過中醫,她拯救了自己。
張教授說,學習是很苦的,只有當病人說病減輕了,才能有一點甜,為醫者,學習是終身的,只有病人病情康復時,才能感到一絲絲甜。
我以為,在當下,應該提倡全民都學點中醫保健知識,醫學知識就像財富一樣,不應只掌握在少數人手中。如果大家都學點中醫知識,那我們在生活中,將會看到更多希望。
4 從古至今,學習中醫都有兩大難題,跟誰學?怎麼學?
曾有一朋友開玩笑說,學醫的大多不是自己有病,就是家人有病,所以學了醫。
想想確實大抵如此,不管是文中的幾位朋友,還是李東垣、傅青主、張仲景類的醫學大家,都是家人飽受病痛折磨,從此立下學醫之志,決心鑽研醫學,最終成為一代名醫。
不管是從古至今,學習中醫都有兩大難題,跟誰學?怎麼學?
在這兩年裡,我看到了學習中醫的不易,大多數人光是搞清楚去哪兒找師傅就已經很頭大了;
初學者沒有體系,缺乏對中醫書籍大量的了解與學習,沒有辨別能力,胡亂地啃書,知識碎片化,臨證時缺乏思路與經驗,時間是花了,但治療效果平平。
中國文化講言傳身教,如果你想學到中醫正本清源的精髓,那你可能需要有一個好的老師,什麼叫好的老師?就是能讓你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上述的幾個學員,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帶著問題去尋找答案,在實踐的過程中,找到了學中醫的成就感。
如果你還在苦惱,從什麼開始學,我想鄭重推薦這門課《一病一講》,這套課程是由陝西中醫藥大學張景明教授傾情傳授。
杏林明師學社,正本清源學中醫
◇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文化科普團首批專家;
◇ 陝西中醫藥大學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從事中醫教學、臨床和科研近30年,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出版著作20餘部。
好老師,通俗易懂
中醫小白也能記得住
張教授的學生遍布海內外,俘獲「老中青」三代人的學醫狂熱,他展示了中醫的博大精深,思路清晰,邏輯嚴謹,講課從不繞彎子,不管是多麼晦澀的氣血、陰陽、五行、臟腑功能的理論概述,他都能用老百姓聽得懂的語言,準確、有趣的表達出來,通俗易懂,中醫小白也能記得住。
我們學員反饋說,聽了張教授的課感覺坐在家裡上大學一樣,黑板板書,聲音抑揚頓挫,仿佛又回到了大學課堂,張教授授課神彩飛揚,幽默風趣,有理有據,從來都是一口氣聽完,回味無窮。
好課程,章節有序
課後總結一目了然
課程章節有序,課件一目了然,讓中醫基礎薄弱的學員,也能在反覆琢磨,反覆回聽中慢慢的消化。
普通人學中醫,最重要的是辨證思路和臨床療效。
日常生活中你遇到的大部分症狀、疾病,張教授都結合他近30年的臨床教學經驗,一五一十地跟你講清楚辨證用藥的過程,入手快,實用性強,結果可靠。
每天半小時,一看症狀,二找病機,三用處方,哪怕是新手,一聽就懂,一學就會,牛刀小試就有效果,幫助他人的那份喜悅,是任何感覺也比擬不了的。。。
課程性價比高,一節課算下來只要3~5元,一瓶飲料的價格,就可以聽系統嚴謹的中醫課程。
(本次課程的學習課件,從理論到處方的過程,非常詳細,一目了然)
好服務,學習顧問一對一
助教有問必答
中醫作為一門學科,必須有老師的指點,同學間的互動。線上學習的頂級配置,就是每個學員都有自己專屬的學習顧問,不管何時何地,都是你的貼心小管家。
哪天你想偷懶了,我們的學習顧問都會及時跟進學習情況,提醒你上課、完成進度,學習拖延症徹底給你治好。
課程內容緊湊,每節課都有課後作業,每天都有互動答疑環節。
害怕人多了,助教老師會忽略到我嗎?!NONONO, 杏林明師學社的助教老師都是經過陝西中醫藥大學嚴格挑選,科班出身,有問必答,負責認真,態度和藹有耐心。
為了弘揚中醫,也是給小叔的粉絲讀者的一份學習福利,特意向有健康需求、中醫愛好者敞開,5天免費入群學習中醫!從零基礎開始掃盲,從辨證入手,收穫不一樣的健康乾貨。
文小叔真心推薦,這是小叔見過的最好的中醫課,專門為中醫小白打造,讓你成為自己的神醫,現在有一個免費試聽的機會,千萬不要錯過。
想學最正規最地道的中醫,快快加入,社群一會兒就滿員了!
長按識別下面二維碼,入群免費學習!
▼
特別提醒:美好的一天開始啦,希望小叔的文章能夠帶給你一天的好心情,喜歡文章的話別忘記點擊文章右下角「好看」兩個字或者分享朋友圈哦。小叔文章分享的方子一定要在大夫指導下服用哦。由於精力能力有限,留言不能全部回復,請原諒小叔。願你成為自己的神醫。
福利來啦:打開公眾號對話框輸入「月經不調」「感冒」「脫髮」「手腳冰涼」「胃痛」「肝氣不舒」「傷精」「上熱下寒」「脾胃」「失眠」「祛溼」「氣血」「減肥」「便秘」「腹瀉」「腎虛」「祛痘」「咳嗽」「鼻炎」「頸椎」「抑鬱」獲取相應調理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