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四歲男孩的童年瓦解了,在短短的一個月間。
醫生這樣形容這一過程:「好好的房子,有房梁、有屋頂、有瓦片,一下子全塌了。」
2020年7月,四歲男孩小樹就讀的上海一家私立幼兒園復學,母親王舒雯終於覺得可以輕鬆點了。這是小樹上幼兒園的第二年,在老師眼裡,這個瘦精精的小男孩愛和大小孩玩,懂得合作與分享,大部分時間都「很乖」。
8月10日,小樹在幼兒園罕見地尿床了,並無緣由地大哭。晚上,王舒雯幾次詢問幼兒園的遭遇,小樹都拒絕回答。當晚,因為害怕床上有蟲子,他幾乎整晚沒睡。接連三天,小樹幾乎在驚恐中度過,向大人描述著別人看不見的「蟲子、蜘蛛」在他身邊,甚至因為「枕頭和床帶電」不願躺下。
一開始,家裡人覺得孩子在幼兒園被「嚇著了」,去找老師,看監控,可一切都很正常,老師甚至將小樹所在的班級換去一間寬敞明亮的教室。
8月14日,王舒雯帶兒子去了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在這家國內頂級的精神專科醫院,一位年輕醫生判斷男孩出現了急性焦慮的症狀,開了很小劑量的精神藥物蘿拉西泮,緩解焦慮和輔助睡眠。服藥兩天後,小樹晚上能睡覺了,王舒雯明顯感覺他「情緒吃飯說話都漸漸恢復正常」。
但只短短幾日,男孩又出現了一系列無法解釋的現象。
8月26日,小樹開始對著空氣中的「小姐姐」說話,出現了幻聽和幻覺。又過了幾日,他開始自言自語,時而古怪地傻笑,聲音聽上去讓人發毛,家人問笑什麼,他看都不看他們一眼。
到了9月初,小樹關閉了他的語言通道,幾乎不再主動說話,偶爾發聲也只是咿咿呀呀。原本感興趣的一切事物,奧特曼玩具、冰激凌、動畫片都不再對他有吸引力了。除了惶恐不安,小樹的脾氣也變得暴躁、易激惹,動不動就大哭。
9月中旬,小樹的記憶開始慢慢消失,曾經熟悉的日常用品、蔬菜瓜果和簡單的數字全都不認識了,更不用說之前熟記的兒歌和詩詞。他大部分時間進入失神狀態,被叫名字無應答。
這一切,讓王舒雯全家陷入恐慌。
一系列離奇表現和不願意接觸外界的舉動,讓家人開始懷疑小樹患上了自閉症,但好幾位醫生都給予了否定——此前小樹已經可以和尋常孩子一樣上幼兒園,對話、玩耍、社交都不成問題。
9月7日,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給出的診斷是發育遲緩。小樹比一般四歲孩子長得瘦小,2歲半以後的生長發育尤為緩慢,但醫生無法解釋一系列反常症狀,建議到精神專科就診。
「可能是兒童精神分裂症,還需要進一步確診。」這一次,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的醫生開出了另一種精神藥物利培酮——主治精神分裂症和自閉症有關的易怒情緒。
接下來的幾天,小樹接受了全面的身體檢查,沒有器質性病變,大腦核磁共振也看不出問題。但一切都在「偏離正常軌道」,那個原本能說會笑、會講故事的孩子不見了,除了發呆,最常見的表現便是繞圈跑或在沙發上重複跳躍。
9月17日,一家人第三次前往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就診。在知名自閉症專家、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杜亞松的診室裡,小樹可以準確指認媽媽、外婆,卻無法指認爸爸,也無法完成摸鼻子等簡單指令。他自顧自地玩著醫生桌上的免洗洗手液,不停按壓,滿手都是。杜亞松讓他給媽媽一點,他似乎沒聽見,頭也沒有扭動一下。
綜合迄今為止的臨床症狀和檢查結果,杜亞松給出了一個讓他們至今無法理解的診斷結果:童年瓦解性障礙。
10月10日,全家人飛到廣州,找到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兒童發育行為中心主任鄒小兵,希望再一次找到答案。作為自閉症和兒童發育行為領域的又一權威專家,鄒小兵沒有否認「童年瓦解性障礙」的診斷,但隨著小樹症狀的突然改善,他認為這更像是「自閉症合併緊張症」。
而對於王舒雯來說,祈禱小樹不再退化,逐漸找回丟失的童年才是眼下最重要的目標。
(為保護患者隱私,文中王舒雯和小樹為化名。)
來源|南方周末
兒童生長發育障礙(發育遲緩)是指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出現速度放慢或是順序異常等現象。發病率在6%~8%之間。在正常的內外環境下兒童能夠正常發育,一切不利於兒童生長發育的因素均可不同程度地影響其發育,從而造成兒童的生長發育遲緩。
從發現孩子發育障礙到確診,其實這是一條漫長的問診之路,很多家長在這條路上可能繞了一些彎路,遇到一些險坑,浪費了孩子的康復時間。
對此,廣東六一兒童醫院特邀專家、廣州中醫藥大學附一院主任醫師黎同明教授特別提醒:早期發現及早期診斷,是孩子康復幹預的第一步!
廣東六一兒童醫院
為了給發育障礙孩子提供優質的就醫資源
針對發育遲緩、矮小、智力落後等患兒
開展三甲名院兒科名醫多學科聯合會診
廣州中醫藥大學附一院黎同明教授等親診
1、能夠幫助患兒找到發育障礙的原因,分析如何科學診療。
2、能夠幫助他們根據檢查報告,分析病情程度,評估採用專業治療後的恢復程度。
3、能夠幫助患兒分析以往的治療方案,找出有些患兒病情反覆的根源,同時給予針對性抗復發的治療方案,避免後期病情的復發。
4、針對不同的患兒,專家會制定一套最專業,規範,具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讓患兒達到最有效,最全面的治療。
10月21日(周三),是廣東六一兒童醫院名醫「愛心門診日」,各科室專家開展會診活動,會診由發育行為科、神經內科、中醫科、內分泌科等科室專家組成專家組,針對發育障礙的患兒,通過多學科協作診療模式,為患兒做出正確診斷和準確評估。讓會診名醫與患兒多對一、面對面交流病情,為患兒制定科學高效的康複方案,對廣大患兒而言,這是一次難得的看診機會。
廣東六一兒童醫院特邀專家
零距離特診·多學科聯合會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