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四歲男孩被「瓦解」的童年|他「遇見」了罕見的發育障礙

2020-10-21 V六一健康

一個四歲男孩的童年瓦解了,在短短的一個月間。

醫生這樣形容這一過程:「好好的房子,有房梁、有屋頂、有瓦片,一下子全塌了。」

2020年7月,四歲男孩小樹就讀的上海一家私立幼兒園復學,母親王舒雯終於覺得可以輕鬆點了。這是小樹上幼兒園的第二年,在老師眼裡,這個瘦精精的小男孩愛和大小孩玩,懂得合作與分享,大部分時間都「很乖」。

8月10日,小樹在幼兒園罕見地尿床了,並無緣由地大哭。晚上,王舒雯幾次詢問幼兒園的遭遇,小樹都拒絕回答。當晚,因為害怕床上有蟲子,他幾乎整晚沒睡。接連三天,小樹幾乎在驚恐中度過,向大人描述著別人看不見的「蟲子、蜘蛛」在他身邊,甚至因為「枕頭和床帶電」不願躺下。

一開始,家裡人覺得孩子在幼兒園被「嚇著了」,去找老師,看監控,可一切都很正常,老師甚至將小樹所在的班級換去一間寬敞明亮的教室。

8月14日,王舒雯帶兒子去了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在這家國內頂級的精神專科醫院,一位年輕醫生判斷男孩出現了急性焦慮的症狀,開了很小劑量的精神藥物蘿拉西泮,緩解焦慮和輔助睡眠。服藥兩天後,小樹晚上能睡覺了,王舒雯明顯感覺他「情緒吃飯說話都漸漸恢復正常」。

但只短短幾日,男孩又出現了一系列無法解釋的現象。

8月26日,小樹開始對著空氣中的「小姐姐」說話,出現了幻聽和幻覺。又過了幾日,他開始自言自語,時而古怪地傻笑,聲音聽上去讓人發毛,家人問笑什麼,他看都不看他們一眼。

到了9月初,小樹關閉了他的語言通道,幾乎不再主動說話,偶爾發聲也只是咿咿呀呀。原本感興趣的一切事物,奧特曼玩具、冰激凌、動畫片都不再對他有吸引力了。除了惶恐不安,小樹的脾氣也變得暴躁、易激惹,動不動就大哭。

9月中旬,小樹的記憶開始慢慢消失,曾經熟悉的日常用品、蔬菜瓜果和簡單的數字全都不認識了,更不用說之前熟記的兒歌和詩詞。他大部分時間進入失神狀態,被叫名字無應答。

這一切,讓王舒雯全家陷入恐慌。

童年「瓦解」了

一系列離奇表現和不願意接觸外界的舉動,讓家人開始懷疑小樹患上了自閉症,但好幾位醫生都給予了否定——此前小樹已經可以和尋常孩子一樣上幼兒園,對話、玩耍、社交都不成問題。

9月7日,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給出的診斷是發育遲緩。小樹比一般四歲孩子長得瘦小,2歲半以後的生長發育尤為緩慢,但醫生無法解釋一系列反常症狀,建議到精神專科就診。

「可能是兒童精神分裂症,還需要進一步確診。」這一次,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的醫生開出了另一種精神藥物利培酮——主治精神分裂症和自閉症有關的易怒情緒。

接下來的幾天,小樹接受了全面的身體檢查,沒有器質性病變,大腦核磁共振也看不出問題。但一切都在「偏離正常軌道」,那個原本能說會笑、會講故事的孩子不見了,除了發呆,最常見的表現便是繞圈跑或在沙發上重複跳躍。

9月17日,一家人第三次前往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就診。在知名自閉症專家、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杜亞松的診室裡,小樹可以準確指認媽媽、外婆,卻無法指認爸爸,也無法完成摸鼻子等簡單指令。他自顧自地玩著醫生桌上的免洗洗手液,不停按壓,滿手都是。杜亞松讓他給媽媽一點,他似乎沒聽見,頭也沒有扭動一下。

綜合迄今為止的臨床症狀和檢查結果,杜亞松給出了一個讓他們至今無法理解的診斷結果:童年瓦解性障礙。

10月10日,全家人飛到廣州,找到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兒童發育行為中心主任鄒小兵,希望再一次找到答案。作為自閉症和兒童發育行為領域的又一權威專家,鄒小兵沒有否認「童年瓦解性障礙」的診斷,但隨著小樹症狀的突然改善,他認為這更像是「自閉症合併緊張症」。

而對於王舒雯來說,祈禱小樹不再退化,逐漸找回丟失的童年才是眼下最重要的目標。

(為保護患者隱私,文中王舒雯和小樹為化名。)

來源|南方周末


兒童發育障礙是怎麼回事?

兒童生長發育障礙(發育遲緩)是指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出現速度放慢或是順序異常等現象。發病率在6%~8%之間。在正常的內外環境下兒童能夠正常發育,一切不利於兒童生長發育的因素均可不同程度地影響其發育,從而造成兒童的生長發育遲緩。

從發現孩子發育障礙到確診,其實這是一條漫長的問診之路,很多家長在這條路上可能繞了一些彎路,遇到一些險坑,浪費了孩子的康復時間。

對此,廣東六一兒童醫院特邀專家、廣州中醫藥大學附一院主任醫師黎同明教授特別提醒:早期發現及早期診斷,是孩子康復幹預的第一步!

廣東六一兒童醫院

為了給發育障礙孩子提供優質的就醫資源

針對發育遲緩、矮小、智力落後等患兒

開展三甲名院兒科名醫多學科聯合會診

廣州中醫藥大學附一院黎同明教授等親診

名醫會診能為患兒帶來哪些幫助及效果?

1、能夠幫助患兒找到發育障礙的原因,分析如何科學診療。

2、能夠幫助他們根據檢查報告,分析病情程度,評估採用專業治療後的恢復程度。

3、能夠幫助患兒分析以往的治療方案,找出有些患兒病情反覆的根源,同時給予針對性抗復發的治療方案,避免後期病情的復發。

4、針對不同的患兒,專家會制定一套最專業,規範,具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讓患兒達到最有效,最全面的治療。

多學科專家聯合會診

10月21日(周三),是廣東六一兒童醫院名醫「愛心門診日」,各科室專家開展會診活動,會診由發育行為科、神經內科、中醫科、內分泌科等科室專家組成專家組,針對發育障礙的患兒,通過多學科協作診療模式,為患兒做出正確診斷和準確評估。讓會診名醫與患兒多對一、面對面交流病情,為患兒制定科學高效的康複方案,對廣大患兒而言,這是一次難得的看診機會。

10月21日(8:00-18:00)

廣東六一兒童醫院特邀專家

零距離特診·多學科聯合會診

相關焦點

  • 一個四歲男孩被「瓦解」的童年
    一個四歲男孩的童年瓦解了,原本獲得的能力在短短一個月間迅速消失。 (農健/圖)一個四歲男孩的童年瓦解了,在短短的一個月間。2020年7月,四歲男孩小樹就讀的上海一家私立幼兒園復學,母親王舒雯終於覺得可以輕鬆點了。這是小樹上幼兒園的第二年,在老師眼裡,這個瘦精精的小男孩愛和大小孩玩,懂得合作與分享,大部分時間都「很乖」。8月10日,小樹在幼兒園罕見地尿床了,並無緣由地大哭。晚上,王舒雯幾次詢問幼兒園的遭遇,小樹都拒絕回答。當晚,因為害怕床上有蟲子,他幾乎整晚沒睡。
  • 四歲男孩各項發育竟在一個月裡退化到一歲半水平,原因值得深思
    《一個四歲男孩被「瓦解」的童年》的文章,文中寫的這個男孩得了一種怪病——童年瓦解性障礙。這是一種罕見的遲髮型障礙,患兒一般在三四歲以前發育正常,然後出現明顯的退步現象,原本獲得的能力在幾周或數月很快消失。
  • 為什麼男孩發育相對女孩遲緩?做好這4件事,給男孩一個「超腦」
    導讀:為什麼男孩發育相對女孩遲緩?做好這4件事,給男孩一個「超腦」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為什麼男孩發育相對女孩遲緩?做好這4件事,給男孩一個「超腦」!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發育遲緩,智力障礙……一個「歌舞伎綜合症」家庭的艱難選擇
    我推著孩子跑了所有能去的醫院,康復、遺傳諮詢、發育評估、視頻問診……直到一位北京的康復師建議我:「查基因吧。盲目自信是一種變相的放棄。」那一刻我的情緒徹底崩潰了,我只想知道我的女兒到底怎麼了?我一查疾病特徵:拱形眉、眼距寬、下眼瞼外翻,發育遲緩,智力障礙……每一條特徵都像刀子扎在我的心上。這些描述和果果的表現太像了。為了找到答案,我們決定要做基因檢測,將一家三口的血液樣本都送了檢。在果果兩歲生日前的一個傍晚,收到檢測結果,確實是歌舞伎症候群。
  • 兒童性發育時間提前:女孩平均9.7歲,男孩11.3歲
    昨天,有消息稱,國家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兒童性發育時間從原先的11至12歲開始發育,提前到女孩平均9.7歲,男孩平均11.3歲。南京兒童醫院專家告訴現代快報記者,確實如此,這是一個比較新的數據。對照自己那代人的青春發育進程,許多家長看到孩子身體上的變化,都有點擔心,但是去醫院諮詢後才發現,這些情況都是正常的。  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的流行病學調查近日出爐,數據顯示兒童性發育的時間又提前了,從原先的普遍認為11至12歲開始發育,提前到女孩平均9.7歲,男孩平均11.3歲。  南京兒童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劉倩琦告訴現代快報記者,這個數據是最新的,比較靠譜。
  • 英男孩患罕見性別遺傳病 28歲後終回歸女兒身
    作為小男孩「馬修」的阿黛爾現年31歲的英國女性阿黛爾•馬卡姆形容自己是一個喜歡漂亮衣服,希望結婚生子的「正常女人」。但在28歲前,她卻是一個名叫馬修的男孩。據英國媒體1月12日報導,阿黛爾患有罕見的遺傳性疾病——克氏症候群(或稱先天性睪丸發育不全症候群),出生時就帶有額外的性別基因。正常男孩的基因是XY,女孩是XX,而阿黛爾基因則是XXY。醫生介紹,許多患有克氏症候群的男孩長大後仍是男性,但有些會發育成為女性,就像阿黛爾這樣。在長達28年的時間裡,阿黛爾一直被當作男性,但她表示從小就對自己的真正性別存有疑惑。
  • 廈門罕見雙性人 長男孩性器官卻有女孩染色體
    近日,廈門市兒童醫院收治了一名十分罕見的小患者,雙性男孩。雖說是一名男孩,卻具有女孩的染色體(XX);雖說長著一副男孩子的性器官(陰莖和陰囊),而不是女孩的性器官,但是孩子的性器官發育不良,比普通男孩小很多;而且他的頭髮是金黃色的,臉蛋酷似芭比娃娃,很漂亮。兒童醫院外科主任周維告訴記者,這樣的患者十分罕見,比一般的雙性畸形人還要罕見。
  • 發育遲緩|兒童發育裡程碑-6歲
    如果您對孩子的發育狀況有疑問,應該帶孩子去正規醫院及時檢查。對於6歲孩子,請留意這些裡程碑:語言和學術發展歷程社交和情感語言與教育一年級的6歲兒童通常會:用簡單但完整的句子說出五到七個單詞如果您認為自己6歲的孩子落後了,請保持冷靜,但要注意以下幾點:閱讀困難、注意力障礙或其他可能的問題跡象困擾您孩子的事情,例如被其他孩子欺負心理問題或焦慮身體發育開始換牙。
  • 三歲寶寶只會喊爸爸,警惕語言發育障礙:詳解兒童語言發育規律
    最近科室裡來了一個特殊的男孩,三歲大了,運動發育沒有問題,眼睛囧囧有神,機靈的很,卻只會喊媽媽,別的話都不會說我們給他的初步診斷是「語言發育遲緩」。那麼,為什麼孩子三歲了,語言發育還是那麼落後呢?有的家長可能會說,小男孩說話都晚,有的家長也會覺得這是貴人語遲。那麼,這個男孩三歲了只會喊爸爸是正常的嗎?如果不是,造成孩子語言發育遲緩的原因是什麼?這又給大家什麼警示呢?
  • 太罕見!9歲男孩吃什麼吐什麼體重僅40斤,發病率一百萬分之一
    家住陝西鹹陽淳化的9歲男孩軒軒就是如此,從今年2月份以來,孩子吃什麼吐什麼,連喝水都吐。原來,孩子患上了一種罕見疾病——賁門失弛緩症。在陝西西安市兒童醫院消化科,記者見到了9歲的軒軒(化名)。孩子身形消瘦,個頭和同齡的孩子比也更矮。軒軒的媽媽說,兒子消瘦是因為從2月份開始出現嚴重的進食障礙。
  • 十大罕見精神疾病,你遇見過幾個?
    更甚者,人質中一名女職員Christian竟然還愛上劫匪Olofsson,並與他在服刑期間訂婚。這兩名搶匪劫持人質達六天之久,在這期間他們威脅受俘者的性命,但有時也表現出仁慈的一面。在出人意料的心理錯綜轉變下,這四名人質抗拒政府最終營救他們的努力。
  • 發育遲緩|兒童發育裡程碑-7歲
    2年級的7歲孩子,通常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得更複雜。如果您認為自己7歲的孩子落後了,請保持冷靜,但要注意以下幾點:閱讀困難或其他可能的學習障礙跡象困擾您的孩子的事情,例如在學校被欺負心理困擾或緊張焦慮身體發育乳牙脫落,長出恆牙
  • 大腦啥時發育完整?四歲男孩口述胎內記憶,顛覆了科學界
    導讀:大腦啥時發育完整?四歲男孩口述胎內記憶,顛覆了科學界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大腦啥時發育完整?四歲男孩口述胎內記憶,顛覆了科學界!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碎碎念|孩子發育遲緩,家長應該怎麼辦?
    但是要知道,智力的自然發育到18歲左右就停了,孩子可能沒機會長到一般人的水平了。以發育商50的孩子為例,實際年齡6歲,發育水平3歲,如果一般孩子的成長速度是1,那麼這個孩子的成長速度是0.5。如果要在3年裡讓他追上平均水平,那也就是在9歲的時候,發育到正常9歲孩子的水平,也就是3年完成6歲年的成長過程,這三年的發育速度需要是2。
  • 醫生診斷孩子發育障礙,究竟是哪類發育障礙?又該如何跟進治療?
    文 | 靜進醫生何謂發育障礙門診上常見到父母手持各家醫院出具的關於自己孩子「發育障礙」或是「發育遲緩」的診斷書,不斷問到:「我孩子究竟是哪類發育障礙?」。對此解釋起來不但頗費口舌,也令家長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我的孩子到底屬於哪種發育障礙/遲緩?我應該怎麼跟進治療?」。
  • 罕見好聽的男孩名,遇見就是你的幸運!
    對於男孩來說,名字是彰顯氣質的一種方式,所以,起一個罕見好聽的男孩名,一方面可以避免與人同名的尷尬,另一方面還能讓孩子在眾人中脫穎而出,成為爸爸媽媽心中最獨特的那一個人。因此,今天起名網就跟大家分享一些罕見好聽的男孩名,如果你喜歡這種類型的名字,那就不要錯過了。
  • 一個脾氣爆發的男孩
    一個12歲男孩,是由母親帶來就診的,他的脾氣爆發似乎是導致學習成績下降的主要原因。他的母親情緒激動地匯報說當孩子升入中學後做任何事情總是很困難,而且變得更糟。 孩子的六年級老師說他有學習能力,但他幾乎沒有交朋友的能力。他似乎不信任那些對他好的同學,老師們指出,他經常哭並且很少在課堂上發言。近幾個月來,許多老師曾聽到他對其他男生大聲尖叫,一般都在走廊上,但有時在課堂上。
  • 【文獻解讀】罕見智力障礙科恩症候群的基因分析
    今天要和各位老師分享的文獻是關於科恩症候群的 ,它是一種罕見智力障礙疾病。
  • 15歲男孩乳房發育過大 竟是辣條惹的禍
    據他們的母親說,發現弟弟的乳房增大已有一個多月,之前弟弟怕羞一直沒敢告訴大人。不過,許群英醫生認為,弟弟的乳房發育症應該在三四個月甚至更早以前就有了。「男孩的睪丸目前已經萎縮,用手也幾乎已經不能摸到,他的生殖器跟剛出生的嬰兒差不多大小。」許群英說,「在問診時弟弟還告訴我,因為這件事感到自卑,下課時不會去男廁所,每次都等沒人時去或另外想辦法解決,也從不去公共浴室洗澡。」
  • 濰坊一男孩顱內取出罕見巨瘤 留意孩子發育遲緩
    在小文顱內有一個7.2×4.5釐米的瘤體      濰坊諸城的7歲男孩小文,從今年2月25日開始,連續四天出現頭疼、嘔吐、發燒、輕度癲癇等症狀,令家人心疼不已  男孩顱內發現巨瘤  4月5日,在濰坊醫學院附屬醫院神經外一科病房內,記者見到了小文的家長曲先生。曲先生告訴記者,小文從2月25日開始發病,一直伴有頭痛、嘔吐、發燒、輕度癲癇等症狀,在當地醫院通過做平掃磁共振,雖然不能確診,但發現孩子頭部顱內有巨大異樣物體。孩子被送到附屬醫院時,意識都有些模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