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期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在高雄佛光山結營

2020-12-19 手機鳳凰網

2019年1月26日,第十期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在高雄佛光山舉行結業儀式,為此次「社區營造文化之旅」畫上圓滿的句號。結業儀式由《旺報》社長室主任慶正主持,《中國時報》發行人兼《旺報》社長黃清龍、北京師範大學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朱小健、鳳凰網文化中心原創主編徐鵬遠等活動聯合主辦方代表出席結業儀式並為營員頒髮結業證書。

第十期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結業儀式合影留念

本期體驗營持續一周,體驗營從金門啟幕,來自兩岸的30名大學生營員先在金門參訪了獅山炮陣地、金門文化園區、瓊林社區、碧山社區、燕南書院等地,體會到金門在閩南文化、戰地文化、僑鄉文化交融中產生的社區營造特色。在金門和平紀念園區,兩岸學子合力敲響「和平鍾」,鐘聲響徹金廈兩岸。

之後,體驗營一行飛抵臺灣本島,途徑臺北、新北、新竹、苗慄、彰化、南投、高雄等縣市,陸續參訪了北投社區、三峽鎮、蕭如松紀念園區、北埔社區、鹿港小鎮、彰濱工業區、桃米社區等島內具有代表性的社區營造案例。在桃米社區,營員們運用此行學習的經驗,以自己家鄉為例,就如何運用社區資源進行社區營造進行了提案展示。

在結業儀式上,30名兩岸大學生營員分為5組,以小組形式做結業報告。營員們通過製作視頻、編排舞蹈、朗誦詩歌等形式回顧了一路以來的相知相伴,從陌生到相識,到熟悉,再到親近的過程,也分享了自己對於「社區營造」主題的收穫和感悟。第五組的營員在視頻朗誦中說道:「天南地北的我們有緣相聚於此,幾年的匆匆人間,縱使只有短短一瞬的相遇,亦是我們人生中最美的時光。」

《中國時報》發行人兼《旺報》社長黃清龍

在觀看了同學們的結業展示後,活動主辦方代表對本次體驗營進行了總結髮言。《中國時報》發行人兼《旺報》社長黃清龍表示,我們這次從金門出發的行程非常有意義,金門過去是個戰地,今天你們到金門去看,當年的炮彈已經變成菜刀。除了歷史背景之外,金門在未來的兩岸關係中還有更重大的意義。各位同學在金門敲響了「和平鍾」,兩岸關係從過去的兵戎相向到現在的和平交流,金門發揮了非常大的作用,金門未來跟大陸,特別是福建之間的連接,也可以發揮累積互信的作用。

「社區營造在臺灣大概有30年的發展裡程,當時臺灣經濟發展到一階段,鄉村地區產生人口外流、青壯年人力空虛現象,人們擔心會像日本一樣,出現偏遠村落被廢棄的情況,所以提出要重新界定人跟土地的關係,凝聚社區居民的公共意識。」對於本次活動的主題,黃清龍社長表示,社區營造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講意義很重大,在我們的文化當中,公共意識是比較薄弱的,我們過去喜歡講「只管自家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但是社區營造鼓勵居民更多地關注自己生活的地方,在培育公共意識方面能夠發揮非常大的作用。

北京師範大學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朱小健

北京師範大學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朱小健分享了自己參加此次體驗營的三個體會:主題適逢其時、同學特別「自戀」、體驗最切實際。他表示,我們這一程所參訪的社區營造成果,代表了臺灣社區營造的最新動態;這一期的營員是他見到的自拍最多的,這代表大家對自己的體驗收穫更重視了,而只有重視自身,才有重視、關注、投入社區營造的動力;這期活動中安排的針對家鄉社區企劃提案環節,則讓營員們的體驗所得實際應用,使活動由對他在的體驗轉為了自在的創新。

在這次結業儀式上,朱院長還給所有營員宣布了一個「彩蛋」。他表示,隨著「社區營造文化之旅」的結束,我們規劃的十期活動圓滿落幕了,《爾雅》說「落,始也」,落幕意味著新的起點。在新的活動規劃之前,我們決定在2019年暑假加辦一期活動,作為我們五年規劃活動的「號外」。我們將從既往十期營員中來邀請30人,還是兩岸各15位,不管你是在讀還是已經畢業,不管你是在繼續深造還是走上社會已經在工作,都可以參加,我們一起續走長城。2014年我們走了長城的東段,這次我們走西段,從山西開始,走到甘肅嘉峪關,然後再去看看敦煌。

鳳凰網文化中心原創主編徐鵬遠

鳳凰網文化中心原創主編徐鵬遠在總結髮言時說道:「在大家做的短片當中,我聽到很多熟悉的歌聲,從製作短片時大陸和臺灣的同學選擇背景音樂都能想到用同一首音樂來看,證明我們至少在流行文化上,沒有任何的隔閡。這其實也在提醒我們,大家一直在說的兩岸交流和文化往來,對於在座的每一位同學來講,你們這一代人可能比你們前面幾代人做起來更加容易。因為在這樣一個全球資本時代,技術異常發達、信息無比迅捷的今天,在交流的過程當中,你們的基礎可能是最好的,你們對於彼此的陌生感是最少的。」

對於本期體驗營的行程安排,徐主編表示,我們這是一趟幾乎完美避開所有旅遊景點的旅程,但這是一件好事。「如果做一個比喻,我願意把那些景點比喻為盆景,什麼是盆景?那些花盆植物和大自然天然的生物不一樣,它不是真正的原生態,我們巧妙地避開了那些盆景,其實我們真正在丈量的是臺灣真實的土地,觀察的是臺灣真實的生活。所以我也希望各位同學再到對岸去玩的時候,也可以選擇避開盆景,多去看看不同角度的對岸,相信大家能夠對對岸,對彼此都有更深的了解,也有更好的體驗。」

來自南開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陸生代表苗林

來自南開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陸生代表苗林在發言中首先感謝了活動主辦方提供的交流平臺和工作人員的一路關照,並分享了自己一路以來的觀察和收穫。他說:「正是在每天忙碌奔波的行程之中,我們了解了臺灣社區營造的發展歷程,看到了臺灣老百姓對於高品質生活的嚮往,和有理想、有行動的先行者為社區營造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在我們親身體驗臺灣的社區營造之後,我們所有的思想與感悟都會內化為我們心中的萌芽,在我們有能力為自己的家鄉做出一些改變的時候給予我們從0到1的思想突破。我們的營期雖然有一個短暫的結束儀式,但我們之間的情誼才算剛剛開始。」

為增進營員們的交流和了解,本期體驗營在一開始便設置了「國王與天使」的遊戲,每一位營員都有一位自己默默守護的國王和一位默默守護自己的天使。在結業儀式的最後,迎來了「國王與天使」身份揭曉的環節,一輪輪猜測之後,「國王」與「天使」紛紛露面,營員們回憶起一路以來收到的溫暖與感動。當天下午,體驗營一行參訪了佛光山佛陀紀念館,並聆聽了佛光山副主持慧倫法師的分享。第二天上午,兩岸學子在桃園機場淚別。

點擊上方圖片可跳轉至本期體驗營報導專題

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是由旺旺媒體中時集團、北京師範大學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鳳凰網、中國文化院以及佛光山文化基金會共同舉辦的兩岸大學生交流活動,本著「兩岸和平發展的未來由青年決定,兩岸的融合從年輕人開始」的理念,旨在展現兩岸文化的真實面貌,進一步增進彼此的交流與了解,相互學習,共同成長,增強兩岸大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迄今為止,已經成功舉辦了「漢字之旅」「長城文化之旅」「茶文化之旅」「志工文化之旅」和「民族文化之旅」,「原住民文化之旅」,「運河文化之旅」,「文創之旅」、「筆墨紙硯文化之旅」、「社區營造文化之旅」等十期活動。

相關焦點

  • 【招生】 第十期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
    第十期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推送日期:2018年10月1日報名截止
  • 「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臺北開啟茶文化之旅
    「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臺北開啟茶文化之旅 2015-01-26 13:44:47中新社發 邢利宇 攝   中新社臺北1月26日電 (記者 邢利宇 路梅)以「茶文化之旅」為主題的第二期「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26日在臺北開營。  30位來自兩岸近20所高校的大學生,未來8天將在臺北、臺中和高雄三個城市參加各種茶主題活動,包括聽茶文化講座、參觀北埔茶文化博物館和日月潭老茶廠等。
  • 第十期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將去哪些地方?
    「社區營造文化之旅」——第十期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將於1月20日-1月27日在臺灣地區舉行。營員們將從金門出發,途徑金門、臺北、三峽、臺中、鹿港、埔裡、佛光山等地,體驗當地的社區營造文化。點擊圖片可進入本期活動專題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是一個兩岸青年體驗式文化交流活動,每年寒暑假分別在臺灣、大陸舉辦。
  • 長城文化之旅(西段)——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開營式在陝西...
    2019年7月23日上午,「長城文化之旅(西段)——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活動在陝西省榆林市舉行開營式。此次體驗營由北京師範大學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中國文化院、鳳凰網、臺灣中時媒體集團和佛光山文教基金會聯合主辦,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交流局和教育部港澳臺事務辦公室支持。
  • 李律杉:宜興與臺灣的文化情緣|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
    2019年1月20日至1月27日,由北京師範大學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中國文化院、鳳凰網、臺灣中時媒體集團、佛光山文教基金會等單位,聯合主辦的第十期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將在臺灣地區舉行。本期體驗營以「社區營造文化之旅」為主題,將在金門開營,擬參訪金門大學、瓊林社區、燕南書院、臺北社區大學、三峽老街、浪漫臺三線、鹿港民俗文化館、埔裡桃米社區等地,一窺臺灣的社區營造文化。體驗營共遴選大學生營員30名,大陸和臺灣各15名,分別由鳳凰網和臺灣《旺報》通過前期徵稿和面試從兩岸高校中遴選。本文為兩岸大學生的報名徵稿選發。
  • 檀少俊:別樣臺灣|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
    2019年1月20日至1月27日,由北京師範大學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中國文化院、鳳凰網、臺灣中時媒體集團、佛光山文教基金會等單位,聯合主辦的第十期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將在臺灣地區舉行。本期體驗營以「社區營造文化之旅」為主題,將在金門開營,擬參訪金門大學、瓊林社區、燕南書院、臺北社區大學、三峽老街、浪漫臺三線、鹿港民俗文化館、埔裡桃米社區等地,一窺臺灣的社區營造文化。體驗營共遴選大學生營員30名,大陸和臺灣各15名,分別由鳳凰網和臺灣《旺報》通過前期徵稿和面試從兩岸高校中遴選。本文為兩岸大學生的報名徵稿選發。
  • 社區營造文化之旅:金門初見 兩岸學子共敲和平鍾
    2019年1月20日至1月27日,由北京師範大學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中國文化院、鳳凰網、臺灣中時媒體集團、佛光山文教基金會等單位,聯合主辦的第十期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在臺灣地區舉行。本期體驗營以「社區營造文化之旅」為主題,在金門開營,兩岸30名大學生營員通過參訪金門大學、瓊林社區、燕南書院、臺北社區大學、三峽老街、北埔社區、鹿港民俗文化館、埔裡桃米社區等地,一窺臺灣的社區營造文化。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舉辦海峽兩岸大學生暑學營體驗齊魯文化
    7月17日至21日,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主辦的「發現:齊魯文化&臺灣文化」海峽兩岸大學生暑學營活動在青島、曲阜、泰安等地舉行。暑學營旨在加強兩岸青年學生文化交流,領略齊魯風採、感受同宗情誼,在文化體驗中增進友誼和文化認同,共同體會中華燦爛的文明和社會經濟發展。
  • 2017海峽兩岸大學生海洋文化交流活動在中國海洋大學開營
    7月14日,2017海峽兩岸大學生海洋文化交流活動開營儀式在中國海洋大學青島嶗山校區行知樓報告廳舉行。此項活動是教育部港澳臺辦2017年度重點支持項目,也列入了山東省臺辦等部門組織、策劃的「相約齊魯·情系中華—2017魯臺青年交流季」系列活動。
  • 社區營造文化之旅:金門大學開營 瓊林、碧山社區初探
    2019年1月20日至1月27日,由北京師範大學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中國文化院、鳳凰網、臺灣中時媒體集團、佛光山文教基金會等單位,聯合主辦的第十期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在臺灣地區舉行。本期體驗營以「社區營造文化之旅」為主題,在金門開營,兩岸30名大學生營員通過參訪金門大學、瓊林社區、燕南書院、臺北社區大學、三峽老街、北埔社區、鹿港民俗文化館、埔裡桃米社區等地,一窺臺灣的社區營造文化。
  • 第四屆兩岸大學生運河文化體驗營在淮師開營
    他指出,今年兩岸大學生運河文化「雲上」體驗營是兩岸高校合作交流的新嘗試,旨在通過系列文化體驗活動,讓兩岸大學生充分領略博大精深的運河文化,在展示青春活力的同時,進一步加深了解、增進友誼。他表示,疫情阻斷了兩岸面對面的行程,但阻斷不了兩岸師生交流的熱情。希望本次活動能給兩岸高校師生帶來不一樣的體驗,最終在文化的交融、詩詞的相遇中收穫友誼、收穫驚喜。義守大學副校長李樑堅在線上致辭。
  • 第十屆海峽兩岸船政文化研討會收到高質量論文
    福州新聞網6月13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劉琳 葉繁)第十一屆海峽論壇·第十屆海峽兩岸船政文化研討會明日在福州舉行,來自海峽兩岸的一批學術名家將攜帶各自的研究新成果與會,大會收到一批高質量的學術論文。
  • 清華大學廖雨歆:來臺第一天 想起寶玉見黛玉第一句話
    2019年1月20日至1月27日,由臺灣中時媒體集團、北京師範大學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中國文化院、鳳凰網、佛光山文教基金會等單位,聯合主辦的第十期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在臺灣地區舉行。本期體驗營以「社區營造文化之旅」為主題,在金門開營,來自兩岸的30名大學生營員先在金門參訪了獅山炮陣地、金門文化園區、瓊林社區、碧山社區、燕南書院等地,體會到金門在閩南文化、戰地文化、僑鄉文化交融中產生的社區營造特色。在金門和平紀念園區,兩岸學子合力敲響「和平鍾」,鐘聲響徹金廈兩岸。
  • 社區營造文化之旅:金門飛臺北 體驗營參訪北投社區
    2019年1月20日至1月27日,由北京師範大學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中國文化院、鳳凰網、臺灣中時媒體集團、佛光山文教基金會等單位,聯合主辦的第十期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在臺灣地區舉行。本期體驗營以「社區營造文化之旅」為主題,在金門開營,兩岸30名大學生營員通過參訪金門大學、瓊林社區、燕南書院、臺北社區大學、三峽老街、北埔社區、鹿港民俗文化館、埔裡桃米社區等地,一窺臺灣的社區營造文化。
  • 兩岸民眾在高雄佛光山同圍爐迎新春
    新華社臺北2月5日電(記者章利新 劉斐)貼春聯,寫福字,看煙花……臺灣佛光山的除夕夜,通宵燈火,賓客盈門,歌舞升騰。佛光山僧信二眾及兩岸文化表演團近3000人在此一同圍爐守歲。當晚,圍爐開始之前,星雲法師親臨現場為民眾祈福。
  • 第六屆海峽兩岸大學生實體建構大賽在高雄圓滿閉幕
    第六屆海峽兩岸大學生實體建構大賽在高雄圓滿閉幕 2019年07月17日 11:29:00來源:中國臺灣網 第六屆海峽兩岸大學生實體建構大賽決賽頒獎儀式在此隆重舉行。臺灣雲林科技大學的作品《Removable》拔得頭籌,獲得金獎殊榮。  7月14日大學生實體建構大賽開賽以來,來自海峽兩岸15所高校的大學生們,已經在駁二藝術社區緊張搭建了兩天,將設計藍圖變成模型呈現。7月16日上午,所有作品搭建完成,等待專家評委的檢驗。
  • 第二屆兩岸大學生領袖營在馬尾正式開營
    新聞中心記者:許琳晶  章盈旖 文/圖      8月7日,第六屆海峽青年節的系列活動之一——第二屆兩岸大學生領袖營在馬尾區青少年活動中心正式開營。開營式以「2018從新出發」為主題,呼應領袖營「新時代 心感受」的主題。省、市、區相關領導及來自兩岸100所高校的120名青年學生匯聚一堂,開啟盛會。
  • 2014年海峽兩岸青年精英經濟與文化交流營在川舉行
    2014年海峽兩岸青年精英經濟與文化交流營在川舉行。(圖片來源:四川省臺辦)  中國臺灣網8月5日成都消息 日前,2014海峽兩岸青年精英經濟與文化交流營在四川成功舉行。在為期八天的交流參訪時間裡,來自臺灣亞洲大學、逢甲大學、高雄大學、輔仁大學、臺中科技大學和臺中教育大學等5所大學的26名師生與西南財經大學的20名學生一道,共同聆聽系列專題學術講座與文化講座,實地考察在川優秀企業和臺資企業,與知名企業家座談交流,舉行學術辯論會交流研討,遊覽成都歷史文化名勝古蹟,體驗川菜烹飪,親密接觸大熊貓。
  • 第三屆海峽兩岸峨眉武術文化交流活動
    「第十屆臺灣學生天府夏令營—樂山峨眉武術分營」是活動重要內容之一,來自臺灣臺北、花蓮、新竹等地的近50位師生和峨眉第二中學師生齊聚一堂,以武連心,牽手結對。第三屆海峽兩岸峨眉武術文化交流活動為期五天,期間還舉行了第七屆「兩岸同根致力為公」系列文化交流活動「峨眉武術論壇」,峨眉武術尋宗之旅,臺灣學生、武術界和經貿界嘉賓文旅考察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