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劇透!第十期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將去哪些地方?

2020-12-16 手機鳳凰網

「社區營造文化之旅」——第十期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將於1月20日-1月27日在臺灣地區舉行。營員們將從金門出發,途徑金門、臺北、三峽、臺中、鹿港、埔裡、佛光山等地,體驗當地的社區營造文化。

點擊圖片可進入本期活動專題

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是一個兩岸青年體驗式文化交流活動,每年寒暑假分別在臺灣、大陸舉辦。由北京師範大學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中國文化院、鳳凰網、臺灣中時媒體集團、佛光山文教基金會等單位聯合主辦。活動邀請兩岸大學生在大陸和臺灣進行實地體驗,以共同的文化之根為鑰匙,打開兩岸交流的「心窗」。

作為城市生活的基本單元,社區既是市民日常活動的空間載體,也是地方治理的實踐場所。社區營造則是從社會生活出發,集合政府資源和社會力量,通過社區人群的行動,社區完成自組織、自治理和自發展的過程。在臺灣地區,自1960年引進「社區營造」概念後,臺灣提出了「社區總體營造」的政策,並從「人、文、地、產、景」等角度發展出一套貼近社區需求、利用社區文化資源、啟發社區創意的政策推動方式。

本期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以社區營造文化為主題,將在金門開營,擬參訪瓊林社區、燕南書院、臺北社區大學、三峽老街、浪漫臺三線、鹿港民俗文化館、埔裡桃米社區等地,一窺臺灣社區營造文化。

說了這麼多,大家一定很好奇本次體驗營具體會去到哪些地方,下面就讓小編,先行劇透一下本期體驗營的行程安排!

1月20日上午,來自大陸和臺灣的30名大學生營員將在金門集結完畢。下午將參訪金門戰地文化和金門文化園。金門文化園區旨在傳承與保存金門文化,園內的歷史民俗博物館展示有金門文化的古蹟、建築、工藝等民俗古物,規劃成包括「金門的海洋」、「天佑吾土」、「歲時紀事」在內的六大主題。

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

1月21日上午,體驗營將在金門大學舉行開營式。下午,營員們將前往金門最古老的聚落——瓊林社區,和金門最早的文教聖地——燕南書院。瓊林村擁有超過八百年的歷史,既是金門最老的聚落,也是全金門文風鼎盛的地方。在歷史上,瓊林出了不少登科者,「瓊林」這個名字,由明熹宗御賜並沿用至今。燕南書院是朱子講學處,也是金門最早的文教聖地,帶動了金門的文風,讓金門在明、清兩代產生了不少進士。第一天的行程將在參訪金門酒廠中落下帷幕。

燕南書院

1月22日,體驗營上午從金門前往臺北。下午將參訪社區大學促進會、臺北市北投文化基金會。社區大學促進會成立於1999 年9 月19 日。社區大學屬於民間推動的教育及社會改革運動,其創始的目的之一是「解放知識」,另一項目標則在於催生「公民社會」。社區大學希望打破菁英獨享的教育象牙塔,提供成人認識自己、認識他人與認識現代社會的成長管道。

臺北市北投文化基金會,是主要由北投地區鄉親組成的團體,「提倡社區關懷、發揚社區倫理、推動社區服務」為協會成立的三大宗旨。從社區出發以期許自身成為一個公共的社區平臺,以社區總體營造精神及策略,一起面對多元議題,提供社區挑戰與發展的可能,歷年推動重點及未來發展方向從社區總體營造、公共議題倡導、環境永續發展、健康福祉促進、終身教育學習、社區產業經營等面向,並提供獨居老人溫馨服務、建構全人關懷,期望打造宜居宜遊宜學的健康好所在。

八頭裡仁協會組織的「北投古蹟、溫泉、生態教育志工培訓與導覽服務」

1月23日,三峽鎮是本次體驗營的第三站。上午,營員們將參觀三峽老街、三峽祖師廟和李梅樹美術館。三者是建構歷史人文感十足的三峽小鎮的黃金鐵三角。透過古蹟建築保存和社區營造概念,三者在理念上互動,提高在地居民的認同感。將古蹟建築發展為文化產業,並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這也恰好就是社區營造的保存觀念。

下午,營員們將體驗浪漫臺三線的沿途風情。客家風情的客家浪漫大道臺三線─自桃園經新竹、苗慄、臺中,第一階段主要為進行以客莊三慢(慢食、慢遊、慢活)為特色的軟硬體基礎建設,包含臺三線客莊文史資料調查整理及叢書出版,音樂、文學及藝術村打造,自然與人文景觀、空間環境優化改造及便捷的複合式交通路網串連,配套推動文創、新農業、青創、產業聚落及文化生態旅遊等產業計劃。透過上述計劃,將臺三在線各社區做串連,共同營造客家文化大社區的概念。最後一站是竹東-蕭如松紀念園區,它是在臺灣重要客家水彩畫家蕭如松老師原故居的基礎上修建而成,作為竹東地區藝文展演與文化休憩的重要場所。

三峽祖師廟

浪漫臺三線沿線景觀

1月24日,體驗營從臺中抵達鹿港。上午將參訪彰濱工業區—臺玻媽祖廟和鹿港老街。臺玻媽祖廟,全球第一座的玻璃媽祖廟。彰化縣著名的彰濱工業區,是臺灣工業發展的重鎮,許多產業本著回饋之心,紛紛轉型屬於本身事業相關之觀光工廠,成為近年來觀光的亮點之一。透過「社區轉型」,玻璃產業投入非常大的心力,創造臺灣第一、世界唯一,富有工藝文創精神的「玻璃媽祖廟」。鹿港老街是聚落類文化資產,指彰化鹿港的「古市街」與「五福大街」。鹿港於臺灣史佔有重要地位,「鹿港老街」即見證其發展。乾隆年間(約18世紀中期)鼎盛時期的碼頭區,主要幹道為埔頭街、瑤林街、大有街等,即今「古市街」;後來舊街空間不敷使用,居民另建「五福大街」,於乾隆年間粗具規模,至嘉慶年間(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成形,共有順興街、福興街、和興街、泰興街、長興街5個街區所組成,昔日稱「不見天街」,亦為清朝最長的商業街。

鹿港老街

下午,營員們將參訪鹿港文化館。它是近代顯赫一時的臺灣五大家族之鹿港辜家之舊居,辜氏家族為保存鹿港傳統文化,並本著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的理念,於1973年捐出祖居。

鹿港文化館

1月25日,行程緊湊而充實,上午體驗營將從鹿港抵達埔裡,參訪桃米社區,它是在震災後以生態為主軸轉型發展,是目前臺灣各社區營造中頗受矚目的個案。下午,營員們從埔裡到高雄,前往佛光山。佛光山是中外聞名的佛教勝地,有「南臺佛都」之號。1967年(民國56年),由當代高僧大德星雲法師率領弟子創建,是臺灣最大的佛教道場。佛光山設立了佛教大學,以弘揚星雲法師倡導的「人間佛教」學說,已發展成為臺灣信眾最多、最富盛名的佛教聖地。

桃米社區

佛光山

1月26日,上午將舉行本期體驗營的交流論壇和結業儀式。下午,營員們將在佛光山的佛陀紀念館的參觀,為本次「社區文化營造之旅」畫上圓滿的句點。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於2003年舉行安基典禮,2011年12月25日落成。佛陀紀念館是一座融和古今與中外、傳統與現代的建築,具有文化與教育、慧解與修持的功能。

本期「社區文化營造之旅」主題明確、內容豐富,兩岸大學生不僅能夠充分了解臺灣社區文化的源流、發展和優化過程、感受臺灣地區的文化風情和自然景觀,更重要的是,經由這次的文化體驗之行,兩岸青年的情感會在交流與合作中得以深化,了解和理解彼此的文化狀態,並最終攜手走得更遠。

本期沒有報上名的同學可以持續關注我們的下一期活動哦。

相關焦點

  • 第十期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在高雄佛光山結營
    2019年1月26日,第十期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在高雄佛光山舉行結業儀式,為此次「社區營造文化之旅」畫上圓滿的句號。結業儀式由《旺報》社長室主任慶正主持,《中國時報》發行人兼《旺報》社長黃清龍、北京師範大學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朱小健、鳳凰網文化中心原創主編徐鵬遠等活動聯合主辦方代表出席結業儀式並為營員頒髮結業證書。
  • 【招生】 第十期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
    第十期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推送日期:2018年10月1日報名截止
  • 「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臺北開啟茶文化之旅
    「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臺北開啟茶文化之旅 2015-01-26 13:44:47中新社發 邢利宇 攝   中新社臺北1月26日電 (記者 邢利宇 路梅)以「茶文化之旅」為主題的第二期「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26日在臺北開營。  30位來自兩岸近20所高校的大學生,未來8天將在臺北、臺中和高雄三個城市參加各種茶主題活動,包括聽茶文化講座、參觀北埔茶文化博物館和日月潭老茶廠等。
  • 檀少俊:別樣臺灣|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
    2019年1月20日至1月27日,由北京師範大學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中國文化院、鳳凰網、臺灣中時媒體集團、佛光山文教基金會等單位,聯合主辦的第十期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將在臺灣地區舉行。本期體驗營以「社區營造文化之旅」為主題,將在金門開營,擬參訪金門大學、瓊林社區、燕南書院、臺北社區大學、三峽老街、浪漫臺三線、鹿港民俗文化館、埔裡桃米社區等地,一窺臺灣的社區營造文化。體驗營共遴選大學生營員30名,大陸和臺灣各15名,分別由鳳凰網和臺灣《旺報》通過前期徵稿和面試從兩岸高校中遴選。本文為兩岸大學生的報名徵稿選發。
  • 長城文化之旅(西段)——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開營式在陝西...
    2019年7月23日上午,「長城文化之旅(西段)——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活動在陝西省榆林市舉行開營式。此次體驗營由北京師範大學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中國文化院、鳳凰網、臺灣中時媒體集團和佛光山文教基金會聯合主辦,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交流局和教育部港澳臺事務辦公室支持。
  • 李律杉:宜興與臺灣的文化情緣|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
    2019年1月20日至1月27日,由北京師範大學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中國文化院、鳳凰網、臺灣中時媒體集團、佛光山文教基金會等單位,聯合主辦的第十期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將在臺灣地區舉行。本期體驗營以「社區營造文化之旅」為主題,將在金門開營,擬參訪金門大學、瓊林社區、燕南書院、臺北社區大學、三峽老街、浪漫臺三線、鹿港民俗文化館、埔裡桃米社區等地,一窺臺灣的社區營造文化。體驗營共遴選大學生營員30名,大陸和臺灣各15名,分別由鳳凰網和臺灣《旺報》通過前期徵稿和面試從兩岸高校中遴選。本文為兩岸大學生的報名徵稿選發。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舉辦海峽兩岸大學生暑學營體驗齊魯文化
    暑學營旨在加強兩岸青年學生文化交流,領略齊魯風採、感受同宗情誼,在文化體驗中增進友誼和文化認同,共同體會中華燦爛的文明和社會經濟發展。一周的時間裡,暑學營以「科技改變現代生活」為主題,體驗中國「新四大發明」之網購、支付寶、共享單車,以「中華文明同淵源、兩岸青年一家親」為主題開展中華傳統文化與兩岸當地青年的新聞調查,以「《論語》與當代文化」為主題開展三行詩微博展示活動,以「中華泰山」為主題開展攝影比賽,以「兩岸青年、責任共擔」為主題開展工業製造4.0及青島發展的青年論壇,以「齊魯山水、美麗畫卷」為主題開展H5製作大比拼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體驗式交流活動
  • 臺灣大學生:不要擔心兩岸差異 用心去體會大陸
    中新網12月14日電 臺灣《旺報》14日刊登署名臺灣世新大學學生古馥禎的文章《用心去體會大陸》,文章分享了作者參加「筆墨紙硯之旅──第九期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的經歷與心得,表示不要擔心害怕兩岸之間的差異,只要願意親身去體驗,將能用心去體會大陸。
  • 社區營造文化之旅:金門大學開營 瓊林、碧山社區初探
    2019年1月20日至1月27日,由北京師範大學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中國文化院、鳳凰網、臺灣中時媒體集團、佛光山文教基金會等單位,聯合主辦的第十期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在臺灣地區舉行。本期體驗營以「社區營造文化之旅」為主題,在金門開營,兩岸30名大學生營員通過參訪金門大學、瓊林社區、燕南書院、臺北社區大學、三峽老街、北埔社區、鹿港民俗文化館、埔裡桃米社區等地,一窺臺灣的社區營造文化。
  • 第十九屆臺灣大學生中華文化研習營在威海開營
    第十九屆臺灣大學生中華文化研習營在威海開營 2019年01月22日 13:59:00來源:中國臺灣網 第十九屆臺灣大學生中華文化研習營在威海開營。
  • 2020兩岸青年大運河文化 體驗營開營儀式在淮安舉行
    通 訊 員 何 雨融媒體記者 吳海濤昨日下午,2020兩岸青年大運河文化體驗營開營儀式在淮舉行。開營儀式上,趙正蘭指出,青年交流是淮臺兩地交流中最具活力和潛力的部分,圍繞兩岸青少年開展豐富多樣的淮臺交流合作也是我市的特色品牌和獨特優勢。要著眼實際需求,始終聚焦大運河這條主線,不斷變化調整服務主體和活動主題,力求淮臺青年交流提質增效。
  • 幫推|「橋夢想」兩岸大學生平面創作交流營
    隨後,臺灣中原大學老師代表黃文宗先生講話,表達了對神農架林區黨委政府感謝之情,也對兩岸大學生的共同創作寄予高度的期望:期待兩岸大學生以神農架秀美的風光、悠久的歷史文化為資源,獲取靈感,創作優秀作品;也期待兩岸青年學子各展風採,攜手合作,深化友誼,共同發展!
  • 社區營造文化之旅:金門初見 兩岸學子共敲和平鍾
    2019年1月20日至1月27日,由北京師範大學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中國文化院、鳳凰網、臺灣中時媒體集團、佛光山文教基金會等單位,聯合主辦的第十期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在臺灣地區舉行。本期體驗營以「社區營造文化之旅」為主題,在金門開營,兩岸30名大學生營員通過參訪金門大學、瓊林社區、燕南書院、臺北社區大學、三峽老街、北埔社區、鹿港民俗文化館、埔裡桃米社區等地,一窺臺灣的社區營造文化。
  • 第三屆臺灣大學生敦煌文化研習營活動圓滿結束
    第三屆臺灣大學生敦煌文化研習營活動圓滿結束 2019年09月11日 10:56: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9月11日訊 日前,由甘肅省臺辦組織實施的「臺灣大學生敦煌文化研習營」活動在蘭州圓滿結束。
  • 兩岸大學生記者相約石大,共同感悟齊魯文化
    7月23日至29日,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主辦的第二屆海峽兩岸大學生記者暑學營舉行。一周的時間裡,暑學營以「科技改變現代生活」為主題,體驗網購、支付寶、共享單車等現代科技,以「中華文明同淵源、兩岸青年一家親」為主題開展中華傳統文化與兩岸當地青年的新聞調查,以「《論語》與當代文化」為主題開展三行詩微博展示活動,以「我心中的泰山」為主題開展攝影比賽,以「兩岸青年、同擔責任」為主題開展青年論壇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體驗式交流活動。
  • 兩岸同心探索營桃園閉營 北京師生體驗臺灣風情
    兩岸同心探索營桃園閉營 北京師生體驗臺灣風情 2014年07月29日 11:03:01  來源:中國臺灣網
  • 第四屆(2018)兩岸大學生創客營在北京大學正式啟動
    邱佳瑜在致辭中表示,希望通過兩岸大學生創客營活動,兩岸青年可以手牽手,心連心,共築兩岸中國夢。兩岸青年是兩岸交流的希望和未來,大陸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多樣的合作平臺、良好的創業環境,完全有能力承接兩岸青年共同的創業夢想。邱佳瑜希望學員把握分秒,能夠在創客營收穫滿滿。
  • 印度尼西亞大學生中華文化體驗營圓滿收營
    中國僑網8月6日電 據印尼《星洲日報》報導,近日,由中國國家漢辦組織、廣西師範大學協同組織、印度尼西亞瑪琅國立大學孔子學院(簡稱瑪琅孔院)志願者教師帶隊的為期11天10晚(7月20日-7月30日)的印度尼西亞大學生中華文化體驗營正式落下帷幕。
  • 社區營造文化之旅:金門飛臺北 體驗營參訪北投社區
    2019年1月20日至1月27日,由北京師範大學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中國文化院、鳳凰網、臺灣中時媒體集團、佛光山文教基金會等單位,聯合主辦的第十期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在臺灣地區舉行。本期體驗營以「社區營造文化之旅」為主題,在金門開營,兩岸30名大學生營員通過參訪金門大學、瓊林社區、燕南書院、臺北社區大學、三峽老街、北埔社區、鹿港民俗文化館、埔裡桃米社區等地,一窺臺灣的社區營造文化。
  • 海峽兩岸18名大學生相聚齊魯 共話青春友誼
    7月17日至21日,為了進一步加強兩岸青年大學生之間的交流,2017年「發現:齊魯臺灣文化」海峽兩岸大學生記者暑學營順利舉行。來自臺灣大學、臺灣清華大學、雲林科技大學、龍華科技大學和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的18名學生記者在五天的時間裡參觀了「三孔」、泰山等文化景點、體驗中國「新四大發明」,共同經歷一場齊魯大地的文化、科技、友誼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