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慈利11月16日訊(記者:黃莉莉 田鵬)搬出窮山溝,過上甜日子,這是偏遠山區貧困群眾夢寐以求的願望。在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中,楊柳鋪鄉一批又一批的貧困群眾沐浴著易地扶貧搬遷政策的春風,挪窮窩、換窮貌、改窮業、拔窮根……居住環境越來越美,幸福生活越過越甜。
走進楊柳鋪鄉塘坊安置點,一排排整齊劃一的住宅樓,乾淨整潔的環境讓人賞心悅目。今年79歲的搬遷群眾陳克富從老宅子搬來後,閒不住的老倆口在屋後種上了蔬菜,閒時還在家裡做起了手工花,一天也能賺個幾十塊錢。談起這些年的變化,陳克富滿臉笑容。
易地搬遷戶 陳克富:住上這麼好的房,極大地改善了我們生活。
王漢章一家搬遷前住在幾十公裡外的深山裡,交通不方便,住的土磚房,生活比較困難。2017年,他們一家搬來安置點,居住條件好了,還在村裡找了一份差事,生活發生了巨變。
為了讓搬遷群眾住的安心,楊柳鋪鄉黨委政府積極與上級部門、相關合作社聯繫溝通,大力發展柑橘、金秋砂糖桔、紐荷爾臍橙種植和牛蛙養殖產業,讓全鄉易地扶貧搬遷戶享受分紅福利,並吸納了一部分搬遷戶就近務工,為搬遷戶打下產業基礎,注入可持續發展的新動能。
宏誠家禽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唐銳:前五年是保底分工人均200,後五年我們採取的是同股同利、風險共擔。
聚焦「能致富」目標,楊柳鋪鄉通過全面摸底調查,綜合研判搬遷群眾年齡結構、健康狀況、技能水平、就業需求等情況,通過抓產業、促就業,長短結合穩增收的方式,讓全鎮易地扶貧搬遷戶建立了穩定的利益連結機制,持續幫扶貧困人口穩定脫貧增收。
楊柳鋪鄉黨委書記 謝暉: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實際上是為了解決一方水水土養活不了一方人的問題,讓貧困戶搬得進、穩得住,最終能致富是我們工作和努力的方向。那麼近幾年楊柳鋪鄉黨委政府通過產業幫扶、通過勞務用工以及通過實用技術培訓,還有土地流轉等等方式,實現了105戶易地扶貧搬遷戶人人有增收渠道、戶戶有增收門路。
如今,楊柳鋪鄉易地搬遷的貧困戶在實現由貧到富轉變的同時,精神面貌、思想觀念、生產生活方式也在悄然發生改變,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也變成了充滿希望的幸福小區。
【來源:紅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