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00年前古希臘,由於雅典城邦發生了瘟疫疾病,導致大量死亡。大祭司提出,將現在的正方體祭壇體積再擴大一倍,疾病就會消失。
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難倒了當時眾多知名學者,大家紛紛感嘆:太難了。大學者柏拉圖開始也以為很簡單,結果也做不出來。我們簡單看看這個問題的難點在哪裡。
太難了假設原來祭壇的正方體的體積是1立方米,長=1米,寬=1米,高=1米。 現在大祭司要求體積擴大到2立方米的,那麼此時的長寬高各需要增加到少。
如果邊長都增加一倍到2米,那體積就是8立方米了,如果僅僅高增加一倍到2米,體積是2立方米了,但此時卻是長方體。
這個問題一直無人解決,等待後來人提出方法,這一等就等了千年。
2. 貧窮的數學天才-阿貝爾
1802年,阿貝爾(Niels Henrik Abel)出生在一個擁有了6個孩子的挪威家庭,當時的挪威貧窮,缺穿少吃,他的出生意味著家庭生活越加艱辛。
由於家境貧寒,阿貝爾13歲才開始進入學校開始讀書。但是他的數學老師發現了他的天賦,安排他直接學習牛頓、歐拉、拉格朗日、高斯的著作。
16歲讀完高斯著作;
20歲獲得大學學位;
22歲發表了他的第一篇論文,用積分方程解古典的等時線問題,直接應用並解出積分方程第一人;
23歲,發表了著名論文《一元五次方程沒有代數一般解》,證明了求根公式得不存在。這篇論文極具重要的價值,可在阿貝爾的有生之年,都未看見它被認可。該論文可以解決困擾人們千年的古希臘幾何問題。
由於極具數學天賦,學校申請經費供阿貝爾去歐洲數學強國遊學。
倒黴的數學家,丟失的論文阿貝爾在發表了《一元五次方程沒有代數一般解》後,並沒有受到挪威數學界的關注,因此打算將論文寄給當時大名鼎鼎的數學家高斯。
可是由於實在是窮,沒有經費,阿貝爾將自己的成果濃縮成6頁紙。當高斯收到阿貝爾的文章時,他都沒打開,就丟在一邊了,直接說:「太瘋狂了,居然這麼幾頁紙就解決了數學界的世界難題?!」,高斯認為阿貝爾太年輕,出不來成果。
24歲開始在歐洲學習,在得知自己的一元五次方程解的論文沒有被高斯承認時,阿貝爾開始待在柏林。在這裡,開始橢圓函數理論的研究,他一生最重要的研究。
25歲來到巴黎,阿貝爾將這幾年關於橢圓函數的所有研究成果整理成一長篇論文,提交給法國科學院,科學院指定柯西是主要審查者。
然而,柯西卻將這篇論文弄丟了。
論文提交後,阿貝爾留在巴黎等著法國科學院的回應。一年後,一直在巴黎過著窮困潦倒的生活的阿貝爾被診斷出患了肺結核(在當時是不治之症),他決定先回柏林。在柏林待了一段時間後,心灰意冷的阿貝爾決定回到自己的故鄉——挪威。
到1829年1月,阿貝爾的病情惡化,開始大吐血。阿貝爾在人生中的最後幾個月,一直由深愛他的未婚妻照顧著。
1829年4月6日,年僅26歲8個月的阿貝爾離開了愛人。
感謝閱讀,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