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天然的氧吧,這裡是植物的王國,這裡是朱䴉的故鄉,這裡是秀冠三秦的寧陝縣。寧陝縣地處陝西省南部秦嶺中段南坡,安康地區北部。是鑲嵌在秦嶺上的一顆綠色寶石。
主持人出鏡:各位觀眾朋友大家好,今天中國食品安全報記者來到了寧陝縣。寧陝縣在食品安全方面做出顯著成績,交出戰「疫」沒輸、食安沒「松」、復工沒「落」、複課沒「少」、應急沒「缺」的忠誠答卷。我們慕名而來,看看食品安全示範縣如何做到黨政同責、上下聯動共同做好全縣的食品安全。
高標準農田是農業生產的重要物質基礎,也是食品安全的源頭。在寧陝縣市場監管局的帶領下,記者首先來到了當地的一個農業科技試驗示範基地。一下車,陣陣稻香夾雜著清新泥土味兒撲鼻而來。放眼望去,一座座褐色山脈環抱著一片片金色稻田,讓人覺得仿佛來到了一個金色的童話世界。據示範基地的負責人介紹,該基地地處朱䴉棲息地附近,周邊生態環境優美,土壤肥沃且無汙染,這給種植水稻帶來了天然的優勢。除此之外,整個基地的水稻種植都使用的是有機肥,該基地也已獲得了專業的有機認證,確保了整個種植過程的天然有機。再加上近年來政府的政策扶持力度不斷加強,該水稻基地的產品得到了良好的發展。這也充分體現了寧陝縣政府對農業領域食品安全工作的落實到位。
食品小作坊監管工作是一項關係百姓餐桌安全的重要民生實事。小作坊大多存在生產化水平低、管理粗放、人員資質不齊、文化素質不高、食品安全意識淡薄等問題,且多以家庭式為主、數量較大、群體性質特殊,在監管上存在著很大難度,不利於監管工作的有效持續開展,導致「監管難、清理難、取締難」。那麼寧陝縣的小作坊監管工作如何呢?讓我們跟著記者鏡頭一起去看看吧。
這是一家豆腐作坊。小作坊內面積不大,但卻規整有序。整個房間乾淨整潔,各類經營證件齊全,操作流程嚴格規範。生產線實行單方向運行,從原料入庫到成品出庫,都有交接單,上面詳細記錄了原料入庫的時間和採購地點,每一個環節環環相扣,避免食品安全隱患的發生。
採訪了農業示範基地及小作坊後,記者深感寧陝縣政府在食品安全工作方面深入推進食品安全黨政同責,切實落實各級黨委及政府屬地責任、監管部門監管責任、各類市場經營者主體責任,不斷提升食品安全戰略,那麼寧陝縣政府近年來都是如何部署和落實食品安全工作的呢?我們採訪到了寧陝縣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食安委主任魏小林。
寧陝縣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食安委主任魏小林:「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寧陝縣委縣政府領導認真履行食品安全一崗雙責要求,定期召開縣委常委會、縣政府常務會議聽取食品工作匯報,研究食品重點任務。縣委、縣政府先後印發了《關於落實食品安全黨政同責實施意見》,《寧陝縣黨政領導班子成員食品安全工作責任清單》《寧陝縣食品安全監管事權清單》《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任務分工的通知》,強化各級黨組織對食品安全工作的領導,凝聚食品安全綜合治理能力。形成了黨委重視、人大政協參與、政府負責、部門監管、企業自律、公眾監督的共治格局。同時把食品的安全工作納入到年度的目標責任考核體系,將考核的結果作為領導幹部調整任用的重要參考,有效地保障了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縣級政府是整個縣區內落實食品安全的領頭人,需要對全縣的食品安全工作做好整體規劃和部署。那麼作為鄉鎮一級的基層政府,又是如何聯動上下級,積極轉化思想,把食品安全工作落到實處的呢?
寧陝縣城關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張富林:我覺得食品安全是當下最大的民生工程,也是我們舌尖上的安全的最重要的一部分。所以說,作為我們黨政負責人,必須把食品安全作為主要工作親自抓在手上,要一直堅持黨政同責、一崗雙責。作為城關鎮來說,我們首先從黨委政府我們主要領導親自擔任我們食品安全領導小組的主要成員,親自部署、親自安排、親自巡查、親自督促、親自檢查,充實了市場監管所的工作人員,建立了食品安全健全的體系。一是以黨委政府為主導,二是以市場監管所為主抓,下面各村、社區也成立了食品安全相關組織,同時各村明確了食品安全監督員。截止目前我們2019年被授予全市的食品安全示範鎮。兩個街區、七個村、十六個街店被授予食品安全示範街、示範村、示範店。
校園食品安全是社會關注的熱點,也是食藥人員監管工作的重心。作為主管寧陝縣文化教育的教體局,在校園食品安全監管上都有哪些創新和舉措呢?我們採訪到了縣教體局副局長李家祿
寧陝縣教育體育和科技局副局長李家祿:校園食品安全事關師生身體健康,社會關注程度高,作為教育主管部門責無旁貸。我們堅持從「責任體系、日常監管、宣傳教育、考核管理」等方面入手,抓好校園食品安全工作。在責任體系方面,我們全面推行學校食品安全目標責任制管理,層層籤訂責任書,建立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責任體系。在日常監管方面,我們全面建成陽光後廚,聯合市場監管、衛健等部門開展聯合執法檢查,把嚴「原材料採購、餐飲從業人員資格審查、校長陪餐、食品留樣」等各個關口,確保師生舌尖上的安全。
那麼寧陝縣市場監管局又是如何保障全縣師生舌尖上的安全呢?走,跟著記者一起去看看吧來到幾所學校,寧陝小學和寧陝中學不管是從就餐環境,後廚操作流程還是食堂食品安全的監管上都做的十分到位。記者去的時候,正好趕上了兩所學校學生們就餐的時間。我們隨機採訪了幾名正在就餐的寧陝中學學生。
主持人:同學你好,你覺得咱們學校的飯菜怎麼樣呀?
(學生1)就是還比較符合大眾口味,平時做的也比較好,就是菜色還比較多的種類。
那學校在食品安全監管方面,你覺得做的怎麼樣,平時有沒有人經常來檢查?
(學生1)經常會有檢查,就是每周學校食堂會有專門的經理對食品安全進行抽查。
(學生2)像學校的話一般會比外面的飯菜便宜一些,然後味道也還可以,一般都會經常檢查之類的。比外面的一些應該會有一些安全保障。
這裡是寧陝縣第二幼兒園。與小學初中不同,幼兒園的孩子們正處於成長發育的最重要的階段,由於年齡過小,自我食品安全意識較弱,他們的食品安全更是牽動著家長和社會各方的心。那麼幼兒園的校園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比起小學中學來講又有哪些不同之處呢?我們採訪到了該幼兒園的園長汪勝建
寧陝縣第二幼兒園園長汪勝建:我們在食品安全方面,我們單位就是從食品的質量、安全進行監管。會按照從原材料的採購、運輸、到粗加工再到製作一直到吃到孩子嘴裡,有一套完整的監管流程。按照我們上級的食品監管的要求,每周都有帶班領導和值周老師進行陪餐,包括各個檢查、登記,包括我們的炊事員的晨午檢都做的特別細。
寧陝縣市場監管局通過建立「自查+檢查+督查」機制,形成校園食品安全自查制度。成立校園食品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定期進行校園食品安全風險會商,加強配齊校園食品安全管理員隊伍,形成食品安全考核制度。利用開學前、學期初開展學校食品安全專項檢查,全面排查學校食堂食品安全風險和隱患。聯合政府部門進行督查,督促抓好整改落實,形成閉環管理。結合片區實際,找差距、學經驗、樹典型,全面掌握片區校園食品安全整體狀況。
通過創新「閉環式」監管模式,實現校園食品安全監管全方位。推出「外環整治+中環落實+內環公示」模式,強化校園周邊「外環」監管,深化學校主體「中心」責任,推動落實校長(園長)負責制,實行集中用餐陪餐制度,優化校園食堂「內環」公示,推行「網際網路+明廚亮灶」。為校園食品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確保廣大師生的飲食安全。
利民之事,絲髮必興;厲民之事,毫末必去。近年來寧陝縣政府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進一步加強黨委對食品安全工作的領導,強化政府食品安全屬地管理責任,著力構建「黨委統一領導、政府部署推動、部門依法監管、行業誠信自律、社會各方協同、公眾積極參與」的食品安全治理格局。作為大市場的主力軍,市場監管局立足市場監管職能,在日常食品監管的同時,聚焦民生關切的小作坊監管和校園監管等問題 ,採取「疏堵並舉」方式。完善食品安全監管體制機制,大力實施食品安全戰略。堅持源頭控制、產管並重、重典治亂,夯實各環節、各方面的責任,著力提高監管效能,凝聚社會共治合力,推動食品安全形勢持續改善,全方位品質提升、全鏈條推動開放、全社會共治共享,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著力打造「食安寧陝」的新格局。(主任記者 陳賢義 記者 陳茜 惠慶蓮)